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820|回復: 1

智悲佛網 輔導員法師談聞思修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12-20 08: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智悲佛網 輔導員法師談聞思修

1.什麼叫聞思修行?

印度著名蓮花戒論師于《修次第後篇》所說:“以聞慧與思慧所通達之法義,即修慧所應修持之法義,非修其餘。”

益西大堪布雲:“從聞思修次第生起之理而言,先以聽聞通過他力對此教授獲得定解;複以思惟依靠自力對此教授遠離疑惑,獲得決定;後依教授數數串習,此即為修。聞思修以前前為因,後後為果。”

他宗是否需要聞思修?

益西大堪布在“談談聞思修”中說:“我們想往生極樂世界,前行基礎也是對於淨土經論的數數聞思。比如西方淨土的因,果,事,理,依報,正報的功德莊嚴,往生淨土的特殊利益,往生的正因和違緣,西方淨土的不共優點,修持淨土的方法,阿彌陀佛的大願海,彌陀名號的功德等,都要由多聞才能瞭解。在多聞知後,又需要多多思維憶念。如果能通過聖教和正理引起定解,那對於淨土就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從此能引起求生西方的懇切願望,這樣以真信切願的推動,身心投入修持,修一分就是一分淨土正因,步步切實,決定成功。以這個原因,藕益大師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

我們知道,淨土大德淨空老法師一直講經不輟,宣說西方淨土的因,果,事,理,依報,正報的功德莊嚴,往生淨土的特殊利益……目的就是希望我們能對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和極樂世界生起信解,從而產生求生西方的強烈願望,以此推動,能切切實實持誦阿彌陀佛的名號。

如果我們沒有聽聞淨土五經,怎麼知道阿彌陀佛名號和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如果沒有思維佛經的甚深意趣,怎能深信彌陀大願和極樂的功德利益?怎麼肯老老實實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

這就是“先以聽聞通過他力對此教授獲得定解;複以思惟依靠自力對此教授遠離疑惑,獲得決定;後依教授數數串習”。

2.聞思修行是聖者不可或缺的種姓。

佛經和《俱舍論》第六品講到聖者的種性有四種:對衣服、食物甚至法衣等知足少欲,這是三個條件,在三個條件上加上喜歡聞思修行,任何一個人具足這四種條件,就是聖者的種性。

大恩上師說:“所以令諸佛菩薩和所有的傳承上師們歡喜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在看破今世的前提下聞思修行。”

3.所有善法中,什麼善法的功德最大?

大恩上師仁波切多次引用佛經中的教證說:一個弟子問佛,兩個人行持怎樣的善法功德最大?佛說:一個人講法,一個人聞法。

4.聞思修有什麼樣的功德利益?

佛陀在《妙法蓮華經》中也說:“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論雲:“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城。”

益西大堪布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中解釋上述教證說“聽聞佛法後,自心若能隨順法義而轉,修持心要,則無須大功夫,即可解脫生死牢城。”

《大乘莊嚴經論》雲:“此法隨時善,生信喜覺因。”若緣佛法聞思修,初中後三時皆成善妙。初聞一切佛語是生信之因;中思維佛語是生喜之因;後修習佛語,是覺悟之因。

5. “登地菩薩還要在如來面前聽受佛法。”

《大乘莊嚴經論釋》雲:“報身一切時不間斷傳法,故為無間常住。”

又,三地菩薩為了聞法,會從梵天投入到三千大千世界大的火坑中。

《入行論》第十品發願文說:“願于諸方所,遍長如意林,充滿佛佛子,所宣妙法音!”上師仁波切在《講記》中解釋說:“祈願東南西北、四方四隅的一切方所,遍佈極樂世界或三十三天那樣的如意樹,眾生需要什麼快樂,均可從如意樹上直接降下。而且在如意樹林中,到處充滿如來與諸大佛子演說妙法的悅耳之音。”

《入行論講記》雲:“從這些大乘教言中也可了知,登地菩薩還要在如來面前聽受佛法。而我們現在有些人,聽完一部就認為再也不用聽了,這是一種邪見。凡夫人覺得自己不用聞法,而登地菩薩還要不斷聞法,可見凡夫人與菩薩之間的差距特別大。”

6.不聞思就無法了知取捨與修行要點

《吉祥勇經》中雲:“寡聞生盲不知修,彼無多聞何所思,故應精勤求多聞,因此思維生廣慧。” 上師仁波切解釋此教證說:”若欲了知法義則應依賴于最初之聞法。若不聞法,則成法盲,一味地處於迷暗之中,就無法了知取捨與修行要點。因而唯依聽經聞法,才能啟開我們的智慧眼目、增長我們的善根功德。”

7,怎樣才能利益眾生?

“要利益眾生,必須轉法輪。只要佛法住在世間,眾生的安樂、利益便自然獲得。而轉法輪必要先聞思修,尤其首先必須聞思佛法。(上師仁波切)”

8.廣聞多學才了知佛陀教法圓融無礙

“通過聞思修行,心量逐漸擴大,對從顯宗共同到密宗不共之觀點逐漸瞭解後,才像站在高山之上俯瞰群山一樣,把九乘教法了然於胸,同時對下乘法門也絕不會輕視,對任何宗派都不會誹謗,這才算了知了佛陀教法之圓融無礙。修行人還是應該以聞思修行為主,這才是我們的主要任務與職責。《二規教言論淺釋》

9. 聞思修是浪費時間嗎?

“即生中只要在聞思修行上精進努力,不管修行成功與否,都不是在浪費時間,對自相續決定會產生非常巨大的利益。如同特別饑餓時只吃一口兩口不會馬上起作用一樣,無始以來的煩惱習氣非常嚴重,短時間內起到顯著效果也十分困難。五十萬加行的數量為什麼如此之多?因為需要百般的方便力進行對治。必須長年累月聞思修行的目的是什麼?因為唯一通過精進的觀察、修持方能獲得證悟,否則離一切戲論的本義不會輕易現前。《定解寶燈論講記》”

10.聞思修需要多久?

“所謂的聞思修並非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的事情,藏傳佛教個別僧人的聞思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他們從來沒有“我馬上得到什麼什麼境界”的想法,而是始終持“活到老、學到老”的態度努力聞思,力求斷除自相續的各種增益。無論是對一個人的認識還是瞭解佛教的有關道理都具有相似定解與真實定解的差別。一般而言,利根者通過自己的智慧抉擇並由此產生定解,鈍根者只是隨他人言行而生起定解,比如釋迦牟尼佛是量士夫、通達一切諸法實相的唯是佛陀,通過自己的聞思修行對這一點生起定解的話,一定會非常穩固,很難隨緣而轉;若隨他人表面的詞句生起信心,暫時來講,可以稱之為信心,但最終必定會隨外境而改變。因此,對佛教的任何道理,最好是通過自己的聞思修行生起定解,不要隨他而轉,這一點至關重要。《定解寶燈論講記》”

11.不聞思修能否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

“若自己不精進聞思修,而想獲得上師三寶的加持力,只希望獲得,不想付出,這只是夢想。本師釋迦牟尼佛說:“我為汝說解脫法,當知解脫隨自轉。”佛已為我們宣說了聞法、修行、除罪、修善等等的解脫方法,我們按此去勵力實行才能獲得解脫。”

12.“一般廣聞多學的人,在修行時不會出現很大歧途;”

“一般廣聞多學的人,在修行時不會出現很大歧途;但是從來沒有聞思過的這些人,今天矛盾、明天痛苦,經常懷疑重重,會出現很多違緣。為什麼會出現違緣呢?因為他在修行過程中見到一些景象時非常高興,卻根本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產生的,然後出現一點點違緣時,心裏就痛苦不堪,這就是不懂聞思修行之間的聯繫造成的。

希望大家最好不要聞思修行脫離,如果脫離的話,暫時來說可能會成功,但長期來說很難獲得真正的成就。一般真正的高僧大德的傳承弟子不會出現痛苦,但是現在沒有善知識攝受的人,修行起來非常困難,著魔的、遭遇違緣的、生邪見的非常多,這都是沒有聞思的原因。”

 樓主| 發表於 2011-12-20 08:54 | 顯示全部樓層

13.聞思修的違緣——依止惡友

《寶積經》雲:“當依說法善知識,恒時切莫依惡友。”

無著菩薩《佛子行》雲:“交往惡人增三毒,失壞聞思修事業,令成無有慈悲者,遠離惡友佛子行。”

《佛子行講記》雲:“法王如意寶講過:‘修行人最好是遠離惡友,擺脫一切散亂,好好地聞思修行。如果實在無法離開散亂,那也應該跟上師和善友一起散亂,這樣的話,沒過幾天,你就慢慢被轉入聞思修的行列中了。’所以,你們想跟人聊天的話,不要找不喜歡聞思修行的人,應該去找法師、輔導員這些人,跟他們聊一聊。”

14.沒有聞思修行的信心是迷信

“漢地很多人沒有聞思修行,頭腦簡單、很容易被騙,他們的信心是一種迷信,充滿很多神秘色彩,聽說某人可以飛、可以遊,就覺得很了不起,一定要皈依他。實際上,這不一定了不起,開亞運會的時候,肯定有許多這類現象。《佛子行講記》”

15. 淨土法門是否有必要做一些聞思修方面的探討辯論?

“對淨土教言因此平時對念佛法門做一些聞思修方面的探討辯論還是很有必要的,佛法深奧難測,你們不要認為念阿彌陀佛非常簡單,這些都是老年人的事情,作為知識份子,淨土宗好像沒什麼學頭,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大家應以恭敬的態度來聞思修行,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利益!《淨土教言講記》”

16.密法是否需要聞思?

“‘修密法不用聞思’這種想法的人,一味地盲目修行,將聞思棄之一旁、置之不理,當然真正具足信心的話,雖然沒有聞思修行,通過非常虔誠的信心祈禱也可以證悟,這一點不能否認,但大多數人最好先依靠聞思斷除增益、懷疑,對因果、佛法等生起真實定解,之後再如理如實修持,這樣的道次第不會錯亂。《定解寶燈論講記》

全知無垢光尊者再再強調:“眾生心地現在正處於勝解地的階段,也就是依靠勝解獲得成就,故而我所宣說的心地法門也處於勝解地的一個層面上,再者,因心地法門是諸乘之最上乘,故唯有聞思究竟者才能圓滿通達。”


智悲佛網 索達吉堪布談聞思修

1.我們是否是不需要聞思,通過一個竅訣修法就能開悟的根基?

上師仁波切說:“很多人不願意經歷長久的苦行,都想很快就開悟。他們覺得:六祖禪師不識一個字,很快就開悟了,我的根機也不錯,可能與六祖沒什麼差別,我也不需要聞思吧。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你對佛法的信心也不大,宿世的善根也不深厚,怎麼能奢望像六祖大師那樣很快開悟。所以大家要像普通人那樣,有次第、完整地學習佛法,這是很重要的。”

“末法時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需聞思,抉擇法界本性,產生定解,否則別說度人,就是自度也不可能。世親菩薩曾說:“教法需要聞思,證法需要修持。” 因絕大部分修行人是通過聞思、漸次修行的根器。《定解寶燈論新月釋》”

2.我們是否已入道?

大乘五道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以發世俗菩提心作為進入資糧道三個分位中的小資糧道的標誌。很多修行人都不敢說自己已入大乘資糧道,大乘資糧道以聞思修何者為主?益西上師仁波切說:“觀察的基礎是聞思,不聞思佛經論典,心中茫然一片,怎麼談得上觀察?如果沒有觀察,從何起修?最後對調伏煩惱不可能產生任何幫助。大乘菩薩在資糧道時著重的還是聞思,而不是修行。”

2.沒有聞思的福報,更不要說修的福報。

“本師釋迦牟尼佛曾為四句偈而作多少苦行,下根的我們更應多聞,才能遣除煩惱分別心,消除疑惑與增損,產生定解。一般的年輕人,聞思三十年差不多,再修法二至三年,功德則容易現出來。現在末法時代,如理如法聞思的福報都沒有,更別說修的福報,反過來說聞思沒必要,徒增業障。《新月釋》”

又:“如果沒有聞思,沒有積福懺罪,不生信心,對法界勝義本性沒有定解,不用說這一生,生生世世都不會產生修的智慧,不會證悟法界本性,甚至連下世轉生到善趣都很困難。”

3.對聞思和修行認識的誤區:

“有人認為聞思不是修行,修行則不必聞思,其實,通過對經續論等的聞思,了達其中的意義,本身就已經是伺察修,且也為以後的安住修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否則若是泛泛而過,則聞思也沒有到位,伺察修也算不上,又如何能安住修呢?聞思就是為了遣除心中的疑惑、明瞭修行的方法與次第,其目的是為了解脫,而不是無實義的輪回瑣事。所以,哪里有清淨的聞思,哪里就有如法的修行與成就,若是沒有聞思,則又如何如理的修行呢?《新月釋》”

4.沒有聞思基礎的修行“不是事倍功半,就是誤入歧途”

“ 一般初學者往往不打坐修行還好,打坐時各種煩惱、疑惑便如上半月的月亮一樣越來越增上,似乎整個屋子都已被煩惱充滿了一樣,這是因為沒有聞思的緣故。沒有聞思的基礎,則無法對治各種邪的、錯誤的分別心,照這樣盲修瞎煉,很容易導致風入命脈(心臟)而致瘋狂。這也是法王如意寶所再三強調的。《新月釋》”
“若沒有聞思,不知有勝觀,相續中未產生定解,如此修行,不是事倍功半,就是誤入歧途。《新月釋》”

5. 修一個加行,能很快依靠上師而成就嗎?

“以信心和正見特別重要,如果你的信心和正見不足,即使在再好的上師面前依止很多年,你的相續不但不會變得賢善,反而會滑向罪惡的深淵。所以大家應觀察自相續,看自己有沒有信心和正見,上師當然很重要,但最關鍵還是自己,如果自己救護不了自己,要指望別人來救護也有一定的困難。《藏傳淨土法講記》”

http://www.bodhiinstitute.org/forums/index.php?topic=30254.0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3 18:40 , Processed in 0.021559 second(s), 16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