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291|回復: 0

慈誠羅珠堪布: 寂止的修法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6-29 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3502047_1767560593462224_3062193512319542627_n.jpg


寂止的修法

慈誠羅珠堪布

    一、止觀雙運,方為禪定

    無論顯宗或密宗,所有修法可以歸納為兩種:寂止的修法與勝觀的修法。

    寂止就是把粗大的雜念停止下來,讓內心安住于平靜而無雜念的的境界當中,並儘量停留很長時間,就是寂止的修法。勝觀就是修空性或證悟空性的智慧。這二者是不能分開的,如果缺少了其中任何一個,都不能稱為真正的禪定。

    譬如說,雖然有了證悟空性的智慧,但卻不能在證悟空性的境界中安住一分鐘,則修行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反之,僅僅是心能靜下來,甚至保持一兩天沒有任何雜念,但假如沒有證悟空性的智慧,也不能斷除煩惱,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所以,標準的禪定必須二者兼備。

    但寂止還不是證悟大圓滿或空性的境界,只是心靜下來而已,在此基礎上,如果有證悟空性的境界,才是真正的無上瑜珈大圓滿。

    二、遵從次第,循序漸進

    但對既沒有修外加行培養出離心,也沒有修內加行鍛煉菩提心的人;或雖然修了,但修行品質卻不樂觀的人來說,修這兩個修法還為時過早。只有當出離心和菩提心生起來以後,才能修一些正行修法——如果是修顯宗,就是修人無我、法無我的空性修法;如果修密宗,就是修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的修法。但在修此法之前,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步驟,就是寂止的修法。

    雖然在加行修法沒有修完之前,也可以修寂止,但沒有出離心與菩提心的寂止,不能成為大乘佛法,也不能成為成佛之因。譬如說,四禪八定的寂止修法,外道也在修。外道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不是為瞭解脫、成佛,而是為了神通和禪悅而修。只有在出離心與菩提心的基礎上修寂止,才能成為大乘修法,才能成為成佛之因。

    雖然讀者的層次參差不齊,也不能說每個人都不是利根,但講究次第也是有必要的,只有一步一步走,才是最踏實的。很多人不想、不願意修加行,而妄圖直接修大圓滿或者大手印之類的正行修法,這都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所以,我們最好是在加行修法修完以後,再去修寂止修法。

    為什麼先要修寂止修法,而不直接修大圓滿或其他密宗修法呢?

    本來欲界眾生的肉體就很粗糙、很粗大,既看得見,也摸得著,不可能穿牆過壁。欲界眾生的內心也同樣粗大,各種各樣的雜念此起彼伏、無法安寧;而色界眾生的心已經非常平靜,他們的肉體也像光明一般透明、輕盈且沒有阻礙,穿牆越壁對他們來說是不費吹灰之力之事;到了無色界更是如此,雖然《俱舍論》中說,無色界眾生根本沒有物質的身體,但實際上還是一種物質,只是更透明、更細微而已。

    本來物質的種類,就千差萬別。過去很多人認為,物質是看得到的,諸如汽車、房子之類的東西。但現在人類已經發現很多以前我們不太相信的一些物質,譬如電磁波、量子力學裏面的能量、暗物質等等,這些物質就不是粗大的物質,而是細微而精緻的物質。

    色界與無色界眾生的身體,就是類似於這種物質構成的。他們的內心狀態,也是自下而上由越來越平靜的四禪八定構成。

    因為我們欲界眾生的心很不自在,波動幅度非常強大,每一刹那都是動盪不安的,隨時會往外散亂,而無法鎖定在一個目標上。修五加行的時候老是觀想不清楚,思維法義的時候總是注意力不集中,這就是沒有修寂止的表現。在這種情況下,想證悟是很難的,

    因為心的本來面目已經被妄念覆蓋得嚴絲合縫,除非加行修得非常紮實,有非常具德的金剛上師,自己對法與金剛上師的信心也非常強烈,則在沒有修寂止的時候,也有可能證悟。

    這種人證悟以後,不需要專門修寂止,因為證悟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平靜的境界,其中不會有任何雜念,所以已經包含了寂止的成分,只需把證悟的境界慢慢延長,就算是有了寂止。

    但這不是普通人的路,作為普通人,在加行修完之後,一般有一年到三年左右的時間專門修寂止修法。寂止修法修好以後,上師才會給具格的弟子傳講大圓滿,傳講的方式也有點像禪宗,不是在法本的字面上講,而是以心印心、不可名狀的傳法方式,但因為基礎打得牢,所以證悟也是吹糠見米,功到自然成的事情。

    修寂止有了明顯進步的時候,修大圓滿也會比較容易證悟。所謂進步是指:

    一,能夠比較輕鬆地進入寂止狀態;

    二,不但能輕鬆進入,而且在寂止境界中保持的時間也比較久。

    不僅大圓滿,包括生起次第也應該在這樣的基礎上修,很多人會說,修金剛薩垛的時候觀想不清楚,這就是基礎不牢靠的表現。

    菩提心與出離心等加行修法本來就屬於思維的範圍,所以不需要心平靜下來。但若試圖在我們這顆像垃圾一樣雜亂無章的心上修密宗修法,就不會有什麼功德。只有經過寂止的過濾,把粗大的念頭濾掉,讓心慢慢清靜下來以後,才能有真正的修法。

    三、前期準備

    律經當中說過,禪定的頭號大敵或最大違緣,就是噪音。修禪定的地方應該比較安靜,最好沒有任何噪音,萬籟俱寂、了無聲息,讓人感覺像在月球上一樣。

    其次,在修禪之前,要放棄身、口、意三門的所有行為。按照佛經所說,就是九種事業都要放棄。

    九種事業包括:

    身的外事業:即上班、吃飯、做生意等日常生活中的雜事。

    身的內事業:即磕頭、供佛等身善業。

    身的密事業:即結密宗手印。

    語的外事業:即平時的言談(所有寂止修法其間,最好能止語)。

    語的內事業:即念咒、念佛等語善業。

    語的密事業:即密宗氣的修法。

    意的外事業:即平時心裏的喜怒哀樂等各種各樣的念頭。

    意的內事業:即觀修人身難得、死亡無常、菩提心等善法。

    意的密事業:觀想佛菩薩等等。

    總而言之,就是要放下身口意的所有事業。

    四、具體修法

    寂止的修法很多,在小乘《俱舍論》與大乘《阿毗達摩》當中,都講了很多禪定修法。雖然修法眾多,但基本過程與最終目標也大同小異。而密宗修法當中,就有一些簡單易行且效果明顯的寂止修法。

    總的來說,密宗的寂止修法有兩種:有相的寂止修法和無相的寂止修法。有相的修法是指,在修法的時候,要借助於一些外在的物體;無相的修法,則是心裏沒有任何作意,不想任何事情,所有的念頭都放下來,並保持這種狀態。

    (一)有相的寂止修法

    首先皈依、發菩提心,之後讓心靜下來。並按照《出座與入座的修法》(見《慧燈之光》)中的入座修法去做(這是每次打坐的時候都需要的)。

    身的要點,是毗盧七法;語的要點,是排除汙氣;意的要點,是觀想並祈禱金剛上師,祈禱完畢以後,觀想上師化光融入自心。全部完成以後,就開始正式修法。

    1、第一個修法

    首先把一支筆、一粒米或其他任何一個小東西作為目標。目標物(或所緣境)什麼都可以,不一定非得是佛像、經書或白色的藏文阿字等等。

    就像觀想本尊種子字的時候,要儘量觀想得很小很細,其目的,是為了注意力更加集中一樣。此處的目標物也不能太大,而是越小越好,因為那樣我們的注意力也比較容易集中。

    將目標物放在自己的眼睛自然往下垂視能夠看到的地方,然後兩隻眼睛和注意力都鎖定在這個目標上。不能閉著眼睛,眼睛要看這個物體,心裏不要去分析、思維這是一粒米或一支筆,這支筆的顏色是什麼等等,也不要去追究過去的任何事情,同時也不要去迎接任何未來的念頭,把一切都放下來,內心要完全放鬆,不要緊張,也不要作意、分析、思維,這樣當下的心也就平靜下來了。

    這個修法很簡單,其中沒有複雜的內容,也不分文化層次的高低,佛教知識的多寡,只要懂得這個方法就可以修。

    比較重要的是,一定要在感覺比較好的時候停下來,而不要讓好的感覺一直持續,直到消失為止。

    停下來以後,要盡力杜絕其他雜念,馬上重新進入這個狀態,間斷的時間不能長,更不要停下來休息、散亂、活動,而是立即去尋找剛才的感受,這樣反反復複地修。

    也許有人會問:比較好的感覺不是持續時間越長越好嗎?為什麼要去打破它呢?

    這是一種技巧,剛剛開始修行的時候,進入平靜狀態的次數要多,時間不能長。如果強迫讓時間延長,再過幾秒鐘以後,即使我們不去主動打斷它,心自己也會散亂的。而在比較清靜的狀態當中結束觀修,再進入的時候,因為前面的修法已經證明自己能夠修這個法,所以就會對這個修法充滿信心且興趣盎然,這對修行有幫助。

    早期的時候,是次數越多、時間越短越好;修到後面的時候,因為境界已經比較穩定,就可以把次數慢慢減少,並將時間慢慢拉長。

    如果修行精進、方法得當,僅靠這個修法也能修出禪定。平時心裏不舒服、不開心或很浮躁的時候,修一修這個修法,也是有幫助的。

    出座的方法,也參照《出座與入座的修法》(見《慧燈之光》)中的出座修法去做(這是每次打坐的時候都需要的)。

    2、第二個修法

    這個修法顯宗也有,就是專注於佛像。

    出入座的程式,與第一個修法相同。之後觀想一尊一卡大小的金剛薩垛,如果觀想不清楚,就找一尊比較標準的、開過光的金剛薩垛像或一幅唐卡放在前面。注意不要放在眼睛往下垂視的地方,而是要放在前面。這個修法的眼睛不是也往下看,而是平視金剛薩垛。觀看佛像的時候,要把佛像看作如幻如夢、通徹透明、現而無實有,並將注意力集中在金剛薩垛的心間,然後讓心靜下來。

    具體方法與前面講的完全相同:第一是不能有雜念,把所有的念頭都放下;第二是心要完全放鬆,既不能太緊張、太用力,也不能聽之任之,隨其散亂。另外還要有側面的監督,這在《四法印的修法》(見《慧燈之光》)裏面講過。也就是讓心去監督心,看它有沒有散亂,如果它已經離開了目標物,就要及時修正,否則,後面的修法就不會有效果。但也不能直接去觀察它,如果直接觀察,就會擾亂禪定境界,本來心還沒有離開目標,自己一起觀察的念頭,反而讓心離開目標,起了矯枉過正的副作用。側面的意思,就是要隨時警惕、小心關照、不直接觀察。

    這種修法同時有兩種功效,

    第一,觀想佛像本身,就是菩薩真正的禪定,所以可以積累很大的資糧;另一方面,還能幫助我們的心靜下來。

    3、第三個修法

    具體修法同前,只是對境由金剛薩垛換成了釋迦牟尼佛。

    4、第四個修法

    與前兩個修法差不多,不一樣的是:一,對境換成了藏傳佛教的四臂觀音;二,還要在觀音菩薩的心口,觀想觀音菩薩的種子咒,一個白色的藏文舍(ZA:)字。舍字要觀想得越小越好,並將眼睛與心,都專注在舍字上面,其他過程與前兩個修法完全一樣。

    5、第五個修法

    當前面的修法都修了,卻效果不明顯,心裏的雜念還是源源不斷產生時,就用最後一個修法。

    讓心裏的雜念隨心所欲地生起來,當冒出一個念頭的時候,就去看這個念頭。這不是用肉眼看,而是讓心自己去看,讓心自己去面對自己。

    一般而言,不太強烈的細微念頭,在沒有被發現的時候,它會繼續保留,一旦被發現,它自己會立即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像烏雲在空中消散一樣來無蹤、去無影。

    譬如說,當我們看到一朵紅花的時候,心裏立即產生了這是一朵紅花的念頭。此時如果我們能立即發現這個念頭的產生,它就會自己主動停下來,這也叫做念頭的自解脫,念頭的自生自滅。

    但這並不是大圓滿的自解脫,既不是空性,也不是光明,二者根本是兩回事。不僅是心,包括所有的東西都是如此。再以耳朵聽到的聲音為例,當聲波通過空氣傳遞到人的耳朵裏面,引起鼓膜振動後,耳朵便聽到了聲音,但之後聲音很快就消失了,這樣的消失,跟空性完全不同。就像空中一顆流星劃過去,一下子了無蹤跡,不留下任何東西,僅剩下一片虛空一樣。

    找到念頭消失的感覺後,立即停在這個境界中。

    這樣停頓幾秒鐘,乃至一分鐘、兩分鐘,然後在第二個雜念還沒有產生,感覺比較好的時候主動打斷它,之後又從頭開始修。當第二個念頭出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清楚地觀照它的誕生過程,並能意識到它自己會消失。在它消失以後,也要知道它消失了,但此時不能去分析。譬如去想,剛才我產生了這樣一個念頭,然後我去看它,看了以後,它就消失了……不能這樣分析、思維,因為思維本身就是一個念頭。我們需要的,是它消失之後的境界。其後又以同樣的方法,去觀察第三、第四個念頭,就這樣輪番不斷地修,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修法,這種修法有點類似於大手印的一種修法。

    當然,這個方法對強烈的念頭是不管用的,比如,當猛厲的嗔恨心生起的時候,即使我們發現到並去專注它,它也不會停下來,因為它發展得已經很強大、很有力了。中等以下的念頭,就可以採取這種辦法。

    在沒有證悟的時候,可能有些人會因為這與禪宗公案,以及大手印、大圓滿字面所講的內容比較相似,所以會覺得自己已經證悟了,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真正的證悟不是這樣的。我們自己可以去體會,這只是沒有任何念頭,非常平靜、非常寧靜的狀態,它的本質是阿賴耶識,既不是光明,也不是空性。

    雖然這樣的境界離證悟還有一定的距離,但如果真的修出了這種寂止,前面的加行也修得很成熟,再加上具德上師的竅訣與自己對大圓滿的強烈信心,則開悟也是非常有把握的。

    如果一天修四座,堅持一個星期左右,也會有效果,念頭一定會減少。但如果在效果出來以後,就停滯不前,再也不修了,那就沒有用,過一段時間以後,一切又會恢復如初。

    這裏講得很清晰,一般的書上不會講得如此明晰。哪怕像我們這樣的普通凡人,經過這樣的密法引導,也能非常順利、非常成功地抵達空性、光明的境界。

    (二)無相寂止的修法

    整個寂止修法從頭到尾,都與禪宗的《六祖壇經》,以及大手印、大圓滿法本的詞句所講的非常相似,都是放鬆、無念、無相,都是不思善、不思惡,都是善惡念頭消失之後的本來面目,但實際上根本不一樣。究竟區別在哪里,要我們自己去體會。

    1、第一種修法

    這種修法分為兩部分,一個是比較昏沉時候的修法,另外一個是比較散亂時候的修法。

    (1)昏沉時的修法

    前後的過程同前,準備工作結束以後,讓心靜下來。

    此修法與前幾個修法的看式略有不同,毗盧七法的眼睛是往下看,而此修法的眼睛是往上看前面的空間,但也不要看上面的天花板,或專注在一個物體上,就看自己眼睛與外界物體之間的空間,心也跟著眼睛專注於虛空中,沒有什麼目標,既不去想虛空是什麼樣子,也不能想我一定要專注在虛空當中。放下所有的念頭,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修。人要精神一點,不能太隨便、太放鬆,不能有什麼執著與念頭,這樣就不容易昏沉。

    現在有些企業家因為平時工作壓力太大,所以也會選擇偶爾到山上去打坐兩三天,把這種修法作為一種休息,讓整個人的身心全部放鬆。這肯定很好、也很管用,但我們不能僅僅追求這些感覺,而是要在感覺比較好的狀態中靜下來,在念頭還沒有產生的時候,就中斷觀修,之後不思維其他東西,心立即又專注於這種境界。

    所謂感覺好,並不是找到空性、光明的感覺,這些離我們還有一定距離,只要心裏沒有什麼雜念,很清楚、很透明、很寧靜,有舒適、快樂、輕鬆的感覺就行。

    這個修法與前一個修法相同的地方是,都是沒有任何念頭。略有不同的是,前面的修法,是首先讓一個念頭誕生,然後等它消失,在它消失以後,再停留於這個狀態。此處不是這樣,不用等念頭出來,而是在心裏沒有任何雜念——不追究過去,不迎接未來,也不思維當下,將所有念頭放棄以後,讓心安住下來,這就是一種寂止境界,但這還達不到真正標準的四禪八定。

    此處也有一個類似禪宗的修法,有些時候我們要看看修禪定的修禪者,也即修禪定的主人翁是誰。回頭反觀:是誰在修禪定啊?肯定不是我的肉體在修,也不是我的語言在修,而是我的精神或心在修,那正在修寂止的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2)散亂時的修法

    前一個修法,是眼睛往上看,雖然沒有專門去想什麼,但因為要求人精神一點,所以雖然不昏沉了,但容易散亂。

    這個修法眼睛不是往上看,而是像平時的毗盧七法一樣,眼睛隨著鼻尖往下看,不要專門去看前面的任何物體,而是專注於眼睛之前的空間,然後讓整個心全部放鬆。雖然空間當中沒有什麼可以專注的東西,說穿了也是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修,這叫做修寂止。

    放鬆的意思,也不是說心裏什麼雜念都不管,讓它妄念紛飛,而是要有側面的監督。昏沉時的修法與散亂時的修法相同的地方,是都不去想任何事情,把所有的念頭都放下來,在平靜的境界中專注、停留。

    二者的差別有兩點:

    一個是眼睛往上看,一個是眼睛往下看;

    一個是人要精神一點,一個是要放鬆一點。

    在感覺好的時候,立即間斷修法,之後又從頭開始,這樣周而復始地修。所謂的感覺好就是心平靜而沒有雜念的狀態。

    2、第二個修法

    最後一個寂止修法,是麥彭仁波切講的,也是最好的寂止修法。

    其內容不是很多,其中講到,在所有有相、無相,大乘、小乘,顯宗、密宗的寂止修法中,最關鍵的精華修法是:

    前期與後期的步驟,同前幾個修法一樣。之後身體如前一般作毗盧七法,眼睛往上、往下看都可以,昏沉的時候就往上看,散亂的時候就往下看。但最重要的精華性技巧,不是面對外境,而是心自己回頭去看自己,讓心自己去面對自己。看心的意思,還不是看空性或光明如來藏,說穿了還是僅僅停留在阿賴耶識的境界中,這叫做心看心。心本來沒有顏色、沒有形狀,雖然也可以稱為心的本性,但這並不是光明的本性,而是世俗諦的心的本性。

    因為心看心的時候,不會發現什麼東西,故而也找不到什麼可安住、可抓獲的焦點,但我們也無須擔憂,本來這就是不存在的,只需在這樣的境界中靜下來不往外面散亂,當發現它散亂的時候,要設法讓它回頭,繼續專注在心的本性上。

    任何事物都有兩種本性,譬如說水,在世俗諦當中,它的本性不是固體、氣體,而是液體;在勝義諦中,它的本性就是空性、光明。同樣,我們的心也有兩個層面的本性,最深層次的本性,是光明、空性;世俗諦中,它的本性就是阿賴耶與阿賴耶識。

    阿賴耶與阿賴耶識,是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面,比較明亮的部分,叫做阿賴耶識;沒有念頭的部分,叫做阿賴耶。

    所有人的精神,是明亮、透明的。當然,此處所說的透明,不是類似於玻璃的透明,而是每個人自己心裏清清楚楚感覺到痛苦、快樂等感受,因為它不像無生物那麼毫無覺知,所以也叫做明亮,實際上就是阿賴耶識。

    出座以後,要注意檢查自己剛才打坐的過程。以便及時發現其中的不足,力爭以後進行調整,之後是回向。

    在寂止的基礎上,如果上師給我們傳授了很好的竅訣,就有可能比較順利地進入空性境界,因為寂止與證悟之間僅僅是一步之遙了。

    如果加行修法修得很成熟,對密法也很有信心,則證悟的可能性非常高;如果沒有修加行,則連證悟的可能性都沒有。

    如果真的以後想修大圓滿、大手印,或者密宗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修法,就要這樣做,此外別無選擇。我們不能怕麻煩、怕費勁。對我們這樣的人來說,妄圖把費勁的修法都拋開,迫不及待地像六祖慧能大師那樣去開悟,純粹是炊沙成飯。

    在心平靜下來的過程中,也許有可能證悟空性,但即使沒有證悟也沒問題,只要加行基礎紮實,並有上師的引導,在心靜下來以後,一定很快會開悟。開悟並不難,難的是開悟以後智慧的成長。我們不能認為開悟就是成佛,就是達到目的了。

    寂止的修法說得再透徹,也就是這些了,最多把分支說得複雜一點而已,大家一定要珍惜這些修法。

    禪宗講的頓悟、明心見性,與大圓滿講的開悟比較相似,這些都還不是很高的境界,明心的程度不是很高,見性見得也不是很清楚的,還比較模糊,還沒有看到法性光明真正的本來面目,但此時體會到的,已經不是理論上、字面上的理解和瞭解,而是切身的感受。不需要邏輯推理,也不需要書本的知識。此時的感受,不是因為龍樹菩薩說是空性,所以是空性;不是因為彌勒菩薩說是光明,所以是光明,而是真真切切地體會到空性和光明,這才叫做證悟。

    但這種證悟只是初步的證悟,僅僅是一個開端,以後還要經歷長時間的修行,那樣才能漸入佳境。如果不堅持修行,這種境界就有可能會自行消退,尤其在沒有加行基礎的情況下,就更會如驚鴻一瞥,僅僅停留一段時間,之後就不復存在了。

    五、出座後的行為

    出座以後的行為很重要,假如閉關專修此法,則在每一座修完出座以後,萬萬不可說很多話,更不能做打籃球之類的劇烈運動,這樣很容易將寂止境界打破。本來這也不是藏傳佛教獨創的規矩,禪宗打禪七的時候也是這樣規定的:吃飯的動作不能快;說話聲音要小,語速也要緩慢;走路的時候,也要莊重平穩……總而言之,所有的動作,都要像電影裏面的慢鏡頭一樣輕柔平靜,儘量將出座以後的行為,與入座的境界連接起來。

    但我們平時修寂止的時候,不可能保證出座後所有的動作都很輕緩,因為要上班、要生活,這樣做不但自己不方便,也會引起別人的誤解。但閉關專修的時候,出定之後的所有言行舉止,都要與寂止接軌,保持寧靜的狀態,不能很急躁、很匆忙。急躁與寧靜是兩個矛盾體,而寂止的境界畢竟只有一兩個小時,如果出定時間很長,行動又很猛厲,寂止境界就可能會受到破壞。

    在修到得心應手的時候,就不是這樣了。有一種特殊的訓練方法,就是在每一座修完出座以後,要故意大聲說話,所有的動作都很急、很快,同時觀察內心的平靜受不受影響。如果受影響了,就要停下來繼續像以前一樣打坐;如果內心不太受影響,怎麼樣都能保持平靜,就是修法大功告成了。

    但這都是修到後期,寂止功夫已經比較深,自心不會受外界影響之後的做法。我們不能太心急,妄想在一兩周之內就一蹴而就,而是要腳踏實地地修持,力爭使自己的禪定更成熟、更有力。

    六、特別提醒

    想調服無始以來就狂躁不安的這顆心,是需要技巧的。如果沒有技巧,就會產生兩個極端:

    第一個極端,

    在閉關專修的頭一兩天,反而會感到心裏雜念更多,浮躁波動的程度比平時還嚴重。有人就會納悶:以前沒有修這個法的時候,沒有這麼多雜念,現在修了這個法以後,不但沒有減少雜念,反而雜念更多了!所以很不開心,甚至認為自己可能是業障太重,修這個法沒有希望,繼而產生了乾脆不修行的念頭。很多修行人也過不了這個關。

    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實際上不是雜念增長了,而是以前我們從來沒有關注過自己的內心,本來在每天的二十四小時中,除了晚上深度睡眠的時間以外,我們的心一直處於波動不安的狀態,只是我們沒有注意,所以感覺不到。現在只是發現了而已,但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苗頭,因為只有在有一點點禪定的時候,才會發現這些雜念。所以我們千萬不能灰心喪氣,一定要突破這個關卡。

    第二個極端,

    如果修行的時候,實在心裏有很多雜念,越想控制雜念越多,就不能強迫修下去。否則不僅禪定修不起來,而且一看到自己平時打坐的地方心裏就煩,連佛堂都不想進,更不要說坐在打坐的地方修禪了,嚴重的甚至精神都會出問題。

    如果心實在靜不下來,就看看佛陀與前輩大德的傳記,看看佛教方面的書籍,或念念咒緩解一下,等到情況好轉的時候,再繼續打坐,那樣效果肯定會越來越好。

    佛告訴我們,在任何事情上面,都不能墮兩邊,不墮兩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

    七、防止誤區

    在《四法印的修法》(見《慧燈之光》)中,也反復提到過,我們不能認為這是很了不起的修法。尤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修這種修法的修行人甚至會出現一些誤區:在比較投入地修寂止修了一段時間以後,會出現一些覺受——可以在幾個小時當中沒有任何雜念,保持非常平靜的狀態。這種平靜的狀態與空性的見解表面上比較相似,一進入這個狀態,就感覺不到自我的存在。當從這種境界中出定的時候,會感到突然間從空中突然誕生了自己整個人的精神和肉體。因為這種境界比較接近於空性,所以已經脫離了語言的範圍,若用語言來表述,就有點像空性——

    有人在感受到這種境界之後,再去看一些禪宗或密宗的書,會發現自己的感覺,與書上講的非常相似,因

    為在密宗的喜極金剛、時輪金剛以及大圓滿、大手印中,也會有描述與之類似境界的詞句,因而就會認為

    自己已經證悟了大圓滿,證悟了空性見等等。包括藏地有些修大圓滿、大手印的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更不用說我們了。雖然我們的根基不會比他們差很多,但他們在修行上投入的時間,卻是我們望塵莫及

    的。

    其實,這些都是心平靜的一種感受而已,不是證悟空性。雖然在進入這種平靜狀態的時候,也有喜悅、安樂的感受,有些時候也會出現一些神通,有些外道就是為了追求這些東西而修寂止,但這也是修行層次比較高的時候才會出現的狀態。在這個時候,必須要有證悟者的印證與引導。

    我們經常也說,禪宗是非常了不起的法門,同時我們也認為,禪宗不是純粹的顯宗修法,它基本上等同於大手印的部分修法,但禪宗修行人也必須要有證悟的前輩引導,才能真正比較順利地進入證悟空性的境界;如果禪堂裏面的指導者自己都沒有修證經驗,沒有真正開悟,僅靠書面上似是而非的知識,想開悟是遠遠不夠的,甚至還會出現一些問題。

    如果我們以後修寂止的時候,出現前面所說的感受,唯一的方法,就是既不追求,也不排斥,讓它自生自滅,這樣就不會有問題。體會是否準確,該怎樣確認呢?

    就像用手指指示空中的月亮,我們不能看手指,而是要順著手指所指的方嚮往上看,就能看到月亮一樣。雖然語言不能如實地形容,但最後的境界,還是可以用語言來敍說,有證悟的人也可以判別出說者講的是不是真正的境界。

    如果自己沒有開悟,就永遠無法用語言描述證悟與否的差別。

    另外一個誤區是,我們不能一聽禪師或上師說自在、放下、不執著,就認為放生、念佛也是執著,為了達到無執著的境界,就不做任何善事,把所有善業都放下了。

    當初和尚摩訶衍到西藏桑耶傳播的禪宗也是這樣。他對人們說,心裏不能有任何念頭,善也不思維,惡也不思維,只要不想任何事,就是涅槃。而磕頭、燒香、拜佛、供佛、念經,是下等根基的修法,上等根基根本不需要這樣修。

    有些西藏人也聽信了他的話,故放棄一切供養、念經等善行,致使桑耶寺原本每天都有的供燈、供花都間斷了。後來由蓮花戒論師出面撥亂反正,重新整頓見解,才使一切恢復如初。

    本來禪宗是非常了不起的法門,但摩訶衍的這種說法,是有一點問題的。雖然對他這個人,我們不能隨意評價。但這種傳法的方式卻忽略了次第。他的修法也許對某些人比較適合,但對大眾是不適合的,所以在藏地還沒有傳播開來,就中途夭折了。

    另外,有些人會說的: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天邊。的確如此,第一年學佛的時候,信心百倍,隨時都感覺到佛在眼前;等到學佛時間的延長,反而越來越不行了。為什麼呢?因為沒有找到真正的路,剛開始的時候認為學佛很容易的,只要去修,很快就會成佛,但真正深入以後,才發現不是這樣,之後就會越修越迷茫,越修越茫然。

    還有些人性子很急迫,眼光也很短淺,所有的目標,都定得很近,既不考慮後世,更不考慮成佛,只巴望著這輩子馬上能得到幸福,後面漫長的輪回既不會相信,更不會掛懷。修行也是急躁冒進、缺乏耐性。

    這些都是因為沒有找到一條適當的路。

    修行的路要一步一步走,前面該做的都不能省略。有些人試圖拋開前面的加行,而從中途開始修寂止,這樣的結果,僅僅能讓心靜下來而已,但僅僅心靜下來有什麼用啊?!有些動物冬眠的時候,兩三個月都沒有雜念,色界、無色界的眾生,連思維都來不及,就被迫進入到寂止狀態當中,一呆就是幾萬年、幾十萬年,但出來以後還是一介凡夫,仍然是煩惱重重,仍然會慘墮地獄,所以沒有用!

    佛離我們很近,解脫也離我們很近,但如果不按次第修,就永遠摸不到解脫的邊際。

    八、高處著眼,底處著手

    從無始以來到今天,每個人都在輪回中經歷了那麼長時間,但我們不但沒有成佛,而且從來沒有靠近過佛。修得不成功不是佛法的問題,更不是佛在撒謊,而是我們自己沒有找到真正的方向,所以越走越遠、越走越偏。如果找到一條真正的路,並系統地修持,就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當然,如果自己不修,那肯定佛永遠都在天邊。

    修行需要制定一個方案,從發菩提心到成佛,不可能在一兩個月或一兩年內完成,但真正努力投入地修持,如理如法地用功,也有少數人會即身成佛;退而求其次,中陰成就還是有把握的;即使沒有成佛,也能達到比較不錯的境界有相寂止的修法,還有一點思維,但思維不多;而無相寂止的修法,就更沒有思維了,不過也沒有達到真正沒有思維的空性境界;到了勝觀修法的時候,空性境界真的是像禪宗所講的一樣,不思善、不思惡,超離言思、不可名狀,如果有思維,則無法修光明與空性。

    《般若攝頌》中的一個比喻說得好:“如人為觀海水往,見樹林山仍遙遠,不見彼等遙遠相,思近大海無懷疑。”就像人們為了觀海而前往目的地,在還能看到綿延的山脈和遼闊的森林之際,就說明離海洋還很遠;當既看不到山脈,又看不到森林,到處是一片平原的時候,就毫無疑問地可以推知,自己已經離海比較近了;真正到了海邊的時候,四處都是水天一色。

    我們都知道,太空船剛剛沖出地面的時候,必須要有火箭的推動力,才能擺脫地心引力;當它徹底擺脫地心引力後,就不再需要火箭,而可以在太空中自由自在地遨遊。

    同樣,雖然思維本身是我們的分別念,是不需要的東西,但在沒有到達無思維、無念頭的境界之前,我們還需要有思維的推動。剛剛開始修行的時候,思維是我們修行的動力,思維就是修行,修行就是思維;到了修行的後期階段,思維反而成為修行的一種障礙。如果一開始就不思維,是不會有進步的;但如果到了最後還要思維,就永遠不能擺脫思維,所以此時必須放棄思維,這與得魚忘筌、過河棄舟是一個道理。

    雖然修行最終要達到沒有思維的地步,但必須通過有思維達到無思維的境界,通過語言達到超越語言的境界,這是非常重要的次第。

    藏傳佛教或密宗的優點,就是引導方法非常系統、規範。佛法本身沒有差別,顯宗與密宗、藏傳與漢傳都一樣,都是從相同的印度梵文版經典翻譯成不同的兩種語言而已,但修持的方法還是有一些差別。

    對根基不同的人,就要有與之相宜的法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975a201012l5f.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6 06:13 , Processed in 0.050887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