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41162|回復: 1

五道、十地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8-16 20: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37.jpg

五道、十地

《菩提道次第廣論》三士道攝要(40) 倉忠仁波切 主講
倉忠仁波切 主講

生起菩提心即進入「大乘資糧道」,從進入「大乘資糧道」直到「佛地」之間,安立有五道、十地,以及區分菩薩登不登地的差別。此中,菩薩皆有證空性之智,但主要是依修菩提心的差別而安立有大乘五道、十地菩薩。

149c3afa39e28e.jpg

【略釋:五道】

直接解釋「二十二種發心」配合「五道」,比較不容易了解,因此先解釋「五道」。基本上分有「十五道」,即是:聲聞乘五道、獨覺乘五道、大乘五道。「五道」即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有屬於聲聞乘的五道以及屬於獨覺乘的五道,是故,屬於小乘道,共計為十道。

(一)「資糧道」。以一般的解釋,「資糧道」是「最初開始集聚能證得自果之二資糧的道」。如是,「小乘資糧道」即是「以出離心所攝開始集聚能證自果之二資糧的道」。

(二)「加行道」。加行道是資糧道的結果,也可說為見空性真諦的道,但是,加行道是「比量」證空性。中文上稱為「加行道」,藏文上則是稱為「久南」,字義上有「準備」的意思。準備什麼?準備現量親證空性真諦。因為是現量親證空性真諦之前加行,故稱為「加行道」。

(三)「見道」。「新現量證空性真諦之道」即是「見道」。雖然加行道和資糧道也有證空性真諦,但並不如見道是「現量」證空性。五道中,見道以上都是「聖道」,而這位補特伽羅就稱為「聖者」。

(四)「修道」。「修道」是一再的繼續修行已現證真諦之道。

(五)「無學道」。前面四個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稱為「有學道」。「有學道」就是必須努力修行之道。一再的繼續修持已現證真諦之道,最後將「修道所應斷」完全斷除,即證得「無學道」。如是,「已不需修持各乘五道中所應證自果的道」即是「無學道」。也就是,已經獲得各乘所應證得之果而不需修持,如是道即「無學道」。

【略釋大乘五道】:

【大乘資糧道】

由修大悲心、大慈心、增上意樂而生無虛偽的菩提心,「最初生起無虛偽的菩提心所入之道」即是「大乘資糧道」,並且大乘資糧道補特伽羅心續中所有的道,都稱為「資糧道」。大乘資糧道分為三品:資糧道下品、資糧道中品、大品資糧道。這樣的區分主要是依修菩提心之體悟力的大小而區分;當然,也有以證得空性、無常、四諦十六行相而區分。

【大乘加行道】

大乘資糧道緣空性而修三摩地,當證得「緣空性之止觀雙運」的同時,即轉入「大乘加行道」。「大乘加行道」分為四個位階:暖、頂、忍、世第一法。如何區分此四個位階?雖然主要是以修菩提心而區分,但並不只是如此,此中又依「對治四種分別」之對治力的大小而區分,也就是,依「對治見所斷四種分別」的對治力大小,而區分為加行道的四個位階。此「四種分別」是:染污品的所取分別(執取染污法自性存在之分別)、清淨品的所取分別(執取善法自性存在之分別)、執實能取分別(執取質法自性存在之分別)、執假能取分別(執取假法自性存在之分別)。此中,前二是「所緣境」的角度,後二是「有境」的角度。又,此四種分別,有屬於「見道所應斷的四種分別」以及「修道所應斷的四種分別」。見道所應斷的四種分別是屬於「遍計法執」,修道所應斷的四種分別是屬於「俱生法執」。如果想要詳細這部分的內涵,可以參考《現觀莊嚴論》以及相關釋論,第一品說明「加行道」以及第五品中,皆有詳細的說明。(「四種分別」或有翻譯為:轉趣所取分別、退還所取分別、實執能取分別、假執能取分別)

(1)暖位:加行道的第一個位階。現量見真諦之智,如火一般,故將前面加行位的第一個位階安名為「暖」,「加行道暖位」是將要生起如火的見道之徵兆(前相);或可能,因為行者於此位階會產生如是覺受,故稱為「暖」。

(2)頂位:已是世間一切善法的最頂,故稱為「頂」。

(3)忍位:因已具備能安忍「大乘方便與智慧雙運」的特別修持,故稱為「忍」。

(4)世第一法:因為是世間一切善法中的第一等,故稱「世第一法」。除此外,另有一特殊意義——能直接生起見道,故稱「世第一法」。世第一法的最後剎那——緣空性止觀雙運之三摩地,於此同一根本定中現前見真諦時,即是轉入「大乘見道」。

【大乘見道】

「見道」是「新現量證空性真諦之道」,並且是直接正對治「見道所應斷」(見所斷)。此中分為:(1)「見道無間道」、(2)「見道解脫道」。

(1)「見道無見道」:入見道的第一剎那即是「見道無間道」。成為「見道無間道」,是因為能於根本定中直接正對治「見道所應斷」,並且於斷除「見道所應斷」無有障礙、無有間隔,故名「無間道」。(正在斷、正斷)

(2)「見道解脫道」:入見道的第二剎那即是「見道解脫道」。成為「見道解脫道」,是因為已經斷除「見道所應斷」而得到滅諦——斷除見所斷之滅諦,已從「見道所應斷」中解脫,故名「解脫道」。(已經斷、已斷)

「無間道」和「解脫道」都是「一心專注於空性根本定」。「見道解脫道」是最初證得滅諦;出「根本定」之後即是「後得位」,安立為「後得智」。緣「盡所有性法」而修即是「後得智」,如修布施、持戒、忍辱等;於「根本定」中主要是修「如所有智」。

總的來說,見道分為「十六剎那」;但是,對於「見道十六剎那」的安立,大乘宗派、毗婆沙宗、經部宗的承許則是有所不同。「十六剎那」是什麼?分別是:屬於無間道的八個剎那、屬於解脫道的八個剎那,共計十六剎那。「十六剎那」皆是緣「四諦」,有:緣屬於欲界之四諦而有的「四個無間道」及「四個解脫道」、緣屬於上二界(色界、無色界)之四諦而有的「四個無間道」及「四個解脫道」。例如,以欲界而言,有緣屬於欲界之四諦而有的「四忍」(四個無間道)及「四智」(四個解脫道),分別是:苦法忍、苦法智;集法忍、集法智;滅法忍、滅法智;道法忍、道法智。以上二界而言,有緣上二界之四諦而有的「四類忍」(四個無間道)、「四類智」(四個解脫道),分別是:苦法類忍、苦法類智;集法類忍、集法類智;滅法類忍、滅法類智;道法類忍、道法類智。結合欲界及上二界而說為「八忍」、「八智」,共計是「見道十六心」。此中,八個無間道之「八忍」是同時生起;八個解脫道之「八智」也是同時生起,這是大乘上部宗派所承許。

【大乘修道】

「修道」分為九品,依「修道所應斷」(修所斷)而區分為九品。「修道所應斷」分為三品:上品、中品、下品。此三品,又各分上中下三品。即是,上品分三: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品分三: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品分三: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共計九品。又,有「修道所應斷九品」的緣故,故分別為:無間道九品、解脫道九品、後得智九品。

大乘修道安立有「十地」。那麼,是如何從「見道」轉入「修道」?於「見道後得智」的最後剎那,行者再次入於緣空性之根本定,於根本定中正對治「修道所應斷上上品」的同時即是生起「修道無間道」,當生起「正對治修道所應斷上上品的無間道」時,即是轉入修道所攝之初地。一般應說為轉入二地,但也可說為轉入修道之初地,而後再從初地轉入二地。一般而言,見道是初地,修道是二地,可是從詳細的解釋來說,修道的開始仍然是初地。從初地轉入二地必定是於根本定中,也就是說,地與地之間的轉移,必定是於根本定中轉入根本定,如從下地轉入上地,必定是於下地的根本定中轉入上地的根本定。對這一點有肯定的了解,極為重要。如前說明加行道(凡夫地),從加行道轉入見道,也就是從凡夫地登上聖者地,必定是於加行道的最後剎那入根本定,後再於此根本定中轉入見道之根本定。同樣的,從初地轉入二地是於根本定中成辦,從二地轉入三地等等,皆是以此類推,甚至從十地(最後一地)轉移登上佛地,也是一樣的情形。又,修道所應斷分為九品,依次修行,最後於「大乘金剛喻定」之根本定中斷盡「所知障」的同時,即是成佛。是故,證得遍智的第一剎、轉入無學道而成佛,是同時的。

【說明:二十二種發心】

如何區分:資糧道到無學道(佛地)之間修菩提心的差別?結合資糧道到無學道之間,將修菩提心的差別以「二十二種發心」作區分,如《現觀莊嚴論》解釋廣、中、略之《般若經》的內涵中說為「二十二種發心」。(廣:十萬頌。中:二萬五千頌。略:八千頌。)「二十二種發心」之中前前者是因,後後者是果;若將「二十二種發心」結合五道而言,則是前前道是因,後後道是果。《現觀莊嚴論》中直接以二十二種譬喻說明大乘發心,由此間接說明二十二種意義。二十二種譬喻:(1)地、(2)金、(3)新月、(4)火、(5)寶藏、(6)寶源、(7)大海、(8)金剛、(9)山、(10)藥、(11)友、(12)如意寶、(13)日、(14)法音之歌、(15)法王、(16)寶庫、(17)大路、(18)坐騎、(19)噴泉、(20)雅音 、(21)江河、(22)雲。
從意義上來說,這些譬喻都是「具助力」的意義。比如,(1)如「地」的發心,是「具欲求助力」的發心;(2)如「金」的發心,是「具意樂助力」的發心;(3)如「新月」的發心,是「具增上意樂助力」的發心;(4)如「火」的發心,是「具加行助力」的發心;(5)如「寶藏」的發心,是「具布施助力」的發心;(6)如「寶源」的發心,是「具戒律助力」的發心;以此類推。

【大乘資糧道所攝的三種發心】:

首先說明:「具欲求助力」的發心、「具意樂助力」的發心、「具增上意樂助力」的發心。此三者,分別是資糧道下品、資糧道中品、資糧道上品的發心。
(1)如「大地」之「具欲求助力」的發心——資糧道下品。此如《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心要莊嚴疏》中說:「與欲求相應之發心,如大地;因為引導一切道,所以是所有善法的依據處故。」此中說到,「具足欲求助力」的發心如「大地」一般,因為是一切白善法的根據處。此發心是一切白善法的根據處,意義上是:此發心能成辦資糧道的果報,並且是資糧道之後的各個道,以及佛身語意三門功德的根源處,故稱為「如大地的發心」。
(2)如「金」之「具意樂助力」的發心——資糧道中品。如《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心要莊嚴疏》中說:「具意樂,如純金;因為直至菩提,意樂不衰損故。」直到證得菩提,「意樂」皆不變、不衰損,故稱「如金」。不論將黃金放到任何地方,甚至丟到垃圾堆,黃金的本質都不會改變。以此譬喻,意義上說為,不論如何辛勤的行利他之事,資糧道中品菩薩的發心不退轉,能持續修行直到證得佛地。資糧道下品的鈍根菩薩,有可能因為退失菩提心而墮入聲聞獨覺道;但是,一旦生起「如金的發心」,菩提心不退轉。
將資糧道下品的發心稱為「具欲求助力」的發心,其義是說,資糧道下品行者雖然修持六度四攝,但在此階段還是以「欲求」為主要的修持,因為還未具足能修六度四攝的能力。將資糧道中品的發心稱為「具意樂的發心」,其義是說,資糧道中品行者已經受持菩薩戒,因為具足受持菩薩戒的意樂,故稱「具意樂的發心」。也就是說,資糧道下品菩薩並非全部都受持菩薩戒,有受持菩薩戒者,也有未受持菩薩戒者;資糧道中品以上的菩薩,則是皆具足受持菩薩戒。
(3)如「初月」之「具增上意樂助力」的發心——資糧道上品。如《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心要莊嚴疏》中說:「具增上意樂,如初月;因為念住等一切善法不衰竭而廣大增長之故。經云:『舍利子!菩薩安住於般若,應圓滿三十七菩提分。』」將此發心譬喻如同「初月」,月亮從不圓、小小的漸漸成為大圓月,意義上說為,因為大乘資糧道上品行者的發心而能令修道功德越來越增長。又,資糧道中品的發心稱為「具意樂」,資糧道上品的發心稱為「具增上意樂」,此中差別是:上品資糧者,於利益眾生的修行能生起更強烈的意樂,會有「由我來做」的增上意樂。也就是,比較資糧道中品的發心,資糧道上品的發心力量是更為強烈,故稱「具增上意樂」的發心。

【大乘加行道所攝的發心】:

(4)如「火」之「具加行助力」的發心——大乘加行道。此發心是「具觀修隨順三智之加行」,如《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心要莊嚴疏》中說:「具觀修隨順三智之加行,具忍辱,如火;因為現前焚毀三種一切智之障礙柴薪故。經云:『於一切智,欲以知、見善加觀察而超越者…。』」見道是真正證二智——道智、基智;加行道則是觀修隨順三智——三智的相似分,故稱此發心為「隨順三智的之加行」。再者,稱加行道的發心為「如火的發心」,意義上說為,如火可將木材焚燒殆盡一般,於加行道可將證得三智的所有障礙斷除,如同將「見道所應斷之四種分別現行」燒盡一般,故稱「如火」的發心。此中,如火燒盡什麼?即是燒盡「四種分別現行」——染污品的所取分別現行、清淨品的所取分別現行、執實能取分別現行、執假能取分別現行。
「相智」即是佛的一切種智;「道智」是菩薩之智;「基智」是聲聞獨覺之智。三智都是「聖者現觀」,都是見道以上之智。
加行道有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個位階;但是,「二十二種發心」中唯有「如火」之「具加行助力」的發心是屬於加行道,主要是因為,加行道的發心能燒盡見道所應斷的現行,故只稱加行道的發心為「如火的發心」。雖然加行道的四個位階也能以四種發心來作解釋,但因為經典中只說加行道的發心是「如火的發心」,所以此處也是以一個譬喻來解釋加行道的發心,其實,將加行道的四個位階以四個發心作解釋,也是可以的。

【大乘見道所攝的發心】:

大乘見道所攝的發心可結合「十度」來說:
(5)大乘初地菩薩的發心——如「寶藏」之「具布施助力」的發心。如《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心要莊嚴疏》中說:「具布施,如大寶藏;因為藉由財物而令所有眾生滿足故。經云:『欲將吝嗇之眾生安置於布施者…。』」初地菩薩的修行以「增上布施度」為主,因此將初地菩薩的發心說為如同大寶藏。意義上說為,初地菩薩的動機是「菩提心」,其助力是「增上布施度」的修行,如同擁有大寶藏一般,不僅能獲得一切的受用,還能行布施而令所有眾生皆滿足,不論財施、無畏施、法施, 並能使慳吝的有情行布施,能使聲聞獨覺種性者安住於聲聞獨覺地,菩薩種性者安住於菩薩地。總之,初地菩薩所行的布施有法施、無畏施、財施,由於「增上布施度」的修持,而能使無量無邊的有情如願獲得而滿足,故將其發心稱為「如寶藏的發心」。
(6)大乘第二地菩薩的發心——如「寶源」之「具戒律助力」的發心。所謂「具戒律助力」就是「具足持戒助力」之義。如《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心要莊嚴疏》中說:「具戒律,如珍寶發源地;因為作為功德寶之所依事。經云:『…違犯戒律…。』」第二地菩薩的發心是「具戒律助力」的發心,如同寶藏的發源地,得到「寶源」可以成辦很多的欲求受用、可以利益眾多有情,如同能作為未來眾多功德的所依事、基礎根源,故譬喻如「寶源」。二地菩薩具足三種戒任何一者,並且不僅只修布施度而已,主要以「增上持戒度」的修行為助力,依於「增上持戒度」的修行而能令功德不斷的增長,如同「寶源」能源源不斷的產生寶物,意義上說為,依於「持戒」能令功德源源不斷的增長。地道的證悟是否生起,完全依於如同根源之「持戒」的功德而產生,持戒的功德是一切地道證悟的根源處,而此發心如同未來成辦「十力」等珍貴功德的基礎根源一般,因此譬喻如「寶源」,故將二地菩薩的發心稱為「如寶源的發心」。

【學員提問】:聲聞五道轉入大乘道,都是轉入大乘資糧道?也就是,都變成大乘資糧道?
【仁波切答疑】:基本上,道有十五個,分為:大乘五道、聲聞五道、獨覺五道。以承許「究竟一乘」而言,聲聞獨覺阿羅漢會迴小向大轉入大乘資糧道,修行菩提心而最後成佛。聲聞獨覺道迴小向大轉入大乘道,都是轉入大乘資糧道而開始修行。如,進入聲聞資糧道開始修行而後轉入聲聞加行道,聲聞加行道者的心續中並沒有聲聞資糧道,因為已經轉入聲聞加行道;從聲聞加行道轉入聲聞見道,聲聞見道者的心續中沒有聲聞加行道;從聲聞見道轉入聲聞修道,聲聞修道者的心續中沒有聲聞見道;從聲聞修道轉入聲聞無學道,聲聞無學道者的心續中沒有聲聞修道,只有聲聞無學道;如是,聲聞無學道聖者若再轉入大乘道,是從進入大乘資糧道開始修行,其心續中的道就是大乘資糧道,並且是聖者。

【學員提問】:大乘資糧道、加行道都是凡夫位;那麼,修到聲聞無學道已經是聖者,聲聞無學道聖者轉到大乘資糧道,是聖者?還是凡夫?
【仁波切答疑】:以直接進入大乘資糧道而言,資糧道、加行道是凡夫位;但如前說,從聲聞聖者轉入大乘道,則是聖者。因為,聲聞無學道聖者已經先獲得阿羅漢果位,後再轉進入大乘資糧道,所以是聖者,但是,也可說為大乘道的凡夫。為何又可稱為大乘道的凡夫?因為,大乘道的凡夫不一定是凡夫。以大乘五道而言,前面的資糧道及加行道都是凡夫道,結合這個角度來說,大乘道的凡夫位不一定是凡夫,當中也有聖者,例如,已經獲得聲聞或獨覺阿羅漢果的聖者,迴小向大轉入大乘資糧道。並且,此等迴小向大的修行者中,也有是大乘加行道的修行者,其等雖然是聖者,但也可說為大乘道的凡夫,因為還沒有進入大乘見道,還沒有獲得大乘見道的功德,所以不是大乘聖者。但是,此等是大乘道的修行者,是大乘凡夫位的修行者,當此等修行者轉入大乘見道以上,即是大乘聖者菩薩,也可說為阿羅漢。

【學員提問】:聲聞獨覺道聖者迴小向大轉入大乘道修行,會不會比直接進入大乘凡夫位修行更為快速?
【仁波切答疑】:沒有,反而更慢;直接進入大乘道修行會比較快。為什麼?因為小乘聲聞獨覺的「我愛執」太強。一般我們會認為,聲聞獨覺阿羅漢聖者轉入大乘道修行,應該會很快,因為是聖者;但是,並非如此。譬喻如「兔子和烏龜賽跑」的故事一般,兔子認為自己跑得很快,而且兔子很喜歡玩,跑一跑就休息、吃草、玩等等,但是,烏龜不斷的慢慢向前走、沒有休息,最後的結果是烏龜獲勝。這只是以譬喻說明而已,將迴小向大的阿羅漢聖者,譬喻如輸掉賽跑的兔子,直接進入大乘道修行的菩薩,譬喻如最後獲勝的烏龜。小乘聲聞獨覺阿羅漢,過去的修行中經常入「滅盡定」,並且享受「滅盡定」所攝樂受而不想出定,因為有這種習氣的緣故,於後轉入大乘資糧道修行還是會樂於入定,所以比較慢;並且,以整個修行到成佛的時間,比較直接進入大乘道修行而言,則是很慢。

【學員提問】:迴小向大轉入大乘道的修行者,因為前面所修是小乘道,所以比較慢。可是;既然已經發大心轉為修大乘道,所以,我想應該也不會慢?
【仁波切答疑】:對於這個問題,不能以是不是聖者或阿羅漢而作判斷,而是從修行過程中會有什麼障礙的角度。修行大乘道最嚴重的障礙就是「我愛執」以及樂於入滅盡定的習氣;但是,迴小向大的聲聞獨覺阿羅漢聖者,這兩個習氣都很強烈。

【學員提問】: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介紹所謂「轉世」,有屬於寧瑪派、噶舉派、格魯派、薩迦派。有說,某一位仁波切是佛在世時的某位尊者轉世而來。我想,佛在世時,他們是聲聞阿羅漢,但他們現在是仁波切,就是修大乘的,應該會很快。
【仁波切答疑】:佛經中有很多地方都提到舍利子,舍利子是小乘阿羅漢,並且是釋迦牟尼佛的一位優秀弟子;我們不敢說舍利子不是菩薩,可是表面上是示現為聖者阿羅漢,這一類的有很多。又,在西藏有所謂「轉世」的傳承;但是,如果以真正的「轉世」而言,就是類似「化身」一般。那麼,「化身」的來源是什麼?必須依於「報身」才有「化身」。從這樣的角度來解釋「轉世」的話,真正的「活佛轉世」應該是類似這樣;可是,所謂的「轉世」不見得都是屬於這一種,「轉世」當中有凡夫、聖者,應該也有佛菩薩,所以,「依法不依人」很重要!是不是佛的化現?或是什麼的化現?必須從他所說的法、他所修的而作決定,如果是正確的話,應該沒有問題。相反的,雖然以「轉世」之名,但是他所說的法、所修的,並不正確的話,即使說是釋迦牟尼佛的化現,我們也不承許是釋迦牟尼佛的化現。我們必須「依法不依人」,這一點很重要!有時候,我們將一般的觀念混雜佛法上的理路,其實這是有錯誤的。對於了解佛法的理路,我們必須依靠真正的大師們所造的論典,並且必須透過自己去思惟,也就是,我們必須依論典所說的而去判斷,並且要自己去觀察:是不是這樣?這樣才會有真正的幫助。

【學員提問】:前面說到:所應斷的「四種分別」。是哪四種?
【仁波切答疑】:(1)染污品的所取分別(執取染污法自性存在之分別)、(2)清淨品的所取分別(執取善法自性存在之分別)、(3)執實能取分別(執取質法自性存在之分別)、(4)執假能取分別(執取假法自性存在之分別)。屬於見道位所斷的四種分別,是屬於「遍計法執」;屬於修道位所斷的四種分別,是屬於「俱生法執」。此四種分別的詳細內涵,可參見《現觀莊嚴論》第一品「加行道」,當中說明加行道、見道的障礙──加行道所應斷的四種分別,以及修道所應斷的四種分別;並且又於第五品中說明加行道,當中也有說到此四種分別。

【學員提問】:見道無間道是不是修道無間道的同類因?
【仁波切答疑】:是「近取因」也是「同類因」,前道是後道之「近取因」。再者,為何是同類因?因為,以通達空性的智慧來說,二者都是通達空性的智慧;以聖者的道來說,二者都是聖者的道,如是成立為「同類因」。

【學員提問】:小乘所證的空性、大乘所證的空性,二者一樣嗎?若是一樣,為何菩薩的智慧比小乘的智慧更為殊勝?
【仁波切答疑】:以通達空性而言,所緣境「空性」是一樣;以智慧而言,則不一樣。因為,菩薩的通達空性智慧是菩提心所攝,也就是,菩提心所攝的通達空性智慧,並且因為這樣,以「行」品來說,菩薩的「行品」勢力就比小乘的「行品」更為強大,因為菩薩的「通達空性智慧」是由「欲令一切有情離開痛苦、得到快樂」的發心動機所攝。又,菩薩依很多的理路觀察推理而通達空性,例如,補特伽羅是無自性存在,為什麼?「因是緣起」,或「因是所作性」,或「因是無常」,或「因是所知」,或是依於「一、異」正因等等,菩薩依於無量的「正因」理門觀察思惟而通達空性,因此菩薩達通空性的智慧比小乘更為殊勝;比較於聲聞獨覺通達空性,只是依於一個「正因」而已,例如:補特伽羅有法,是無自性存在,因是緣起。此中,只有依「緣起」為「正因」而通達補特伽羅無我,如是修習而證得阿羅漢果。但此中,以通達空性智慧的「所緣境」之「空性」而言,並沒有什麼差別,就是「無我」。

【學員提問】:密乘修行,主要是對圓滿空性慧有很大的幫助,對菩提心的增長不會直接產生幫助?
【仁波切答疑】:並非如此,對二者都有幫助。修行密法,基本的修行就是菩提心,如果沒有菩提心的話,只有通達空性的智慧也是沒有用。所以,菩提心、空正見二者是最主要的修行。

【學員提問】:以密乘的修行者來講,如果想要在這一世獲得成就的話,菩提心必須要到達二十二種菩提心的哪一個階段?
【仁波切答疑】:以修密法的「圓滿次第」而言,必須具足七地菩薩的殊勝功德。又,密法的五道和顯教的五道並不一樣,密法的地道中清楚說明其中的內涵。重點是,修密法之前必須先具有菩提心、空正見,若不如是,根本無法生起圓滿次第的部分。

https://tsadong.tian.yam.com/posts/66111224


 樓主| 發表於 2017-8-16 21:05 | 顯示全部樓層


五道十地

在《慧燈之光》中提及五道十地,說到五道中的“資糧道”和“加行道”是凡夫道……想知道五道是哪五道,“資糧道”和“加行道”是什麽意思,修什麽算是在修“資糧道”,什麽是在修“加行道”。

五道:

資糧加行道,見道及修道,圓滿究竟道,五道至圓成。

菩提道燈論,釋五道時說:“下、中二類根器的人,最初學佛之時,先示以佛法之基礎,然後使之啓發

行、願二種菩提心,然後教以精勤集聚福慧二種資糧。如是教示資糧道的教法。這樣努力,漸次契證諸法空性,就能進入加行道『暖』位了。然後證入初歡喜地等見道、修道及究竟道等階次……”

資糧道

一個具有(大乘)種性之人,最初發了大菩提心之後,向上師求得口授(修習福慧二行),乃至未得智慧暖相之前,進一階段之善行努力統名爲資糧道。在這個階段中,行者之宗教體驗可以分爲四個重點:欣樂佛法,增上意樂,實際體悟和心有所得。爲什麽叫做資糧道呢?這是因爲要使行人成爲堪能産生證悟暖相之法器而修福慧資糧,所以叫做資糧道;又與解脫相應,爲諸善法根本,故名資糧道。在這個階段中,菩薩緻力于十二種法要之修持:即四念住,四正斷和四神足。

四念住是:

身念住——以正念觀察身體。

受念住——以正念觀察六塵六識之感受。

心念住——以正念觀察此心,

法念住——以正念觀察(心所思法)。

這是小資糧道(初階)時,所着重修持之法。

四正斷是:

令已生起之惡法速疾斷除,令尚未生起的惡法或罪業不要生起。令未生起的善業能夠生起,和令已生起之善法增長。

這是中資糧道(中階)時,所着重修持之法。

四神足是: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和觀三摩地。這是大資糧道(後階)所着重之修法。


加行道

加行道是在資糧道究竟以後之進一步階段。此時能證悟四聖谛法及其随順決擇之四支分。此中有四位:即暖、頂、忍、世等一法等位。爲什麽名爲加行道(或相合道)呢?那是因爲此階段之行人能契合真谛之證悟的緣故(或鄰近真正見道位之前階之故),所以叫做加行道(或相合道)。在暖位和頂位之時,會具足

五根:即信根、精進根、正念根、三昧根、智慧根。在忍位和世第一法位時,則會具足五力:即信力、精進力、正念力、三昧力和智慧力。


見道

見道者,是在「世第一法」位之後,以止中修觀四聖谛,因而生起同等之勝觀,如觀苦谛時,生起(對現世之滿足)知苦法之忍相,對苦之事實知其爲“真法”之智慧,對苦谛引生進一步之推廣了解(知色界、無色界亦是苦相)之智慧,對此苦谛認知其确爲真實之認知。每一聖谛皆有四種觀察,故總其爲十六種心剎

那之覺智和順忍。

爲什麽叫做“見道”呢?昔所未見之聖谛,如今已見故名見道。在此位時具有七覺支:正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樂覺支、輕安覺支(或清淨覺支)、三昧覺支和平等覺支。


修道

修道位是指在見道位以後,迸而獲取之各階位。此又可分爲世間(修)道和出世間(修)道兩種。初項,世間修道者(是指往于此位之菩薩,仍舊修習)與世間共之色界初、二、三、四禅和無色界之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和非想非非想處等四定,需要修習這些禅定的作用有三:

(一)降伏修道位所斷舍之諸煩惱故。

(二)成就四無量心等殊勝功德故。

(三)爲出世道(之修行)作基依故。

出世間修道:這是指緣于二種智慧之随順修習止觀法。見道時,四谛中之每一谛皆各有忍法和智法四種合成,四四一十六位,其中八位屬于忍法,中八種屬于智法,爲修道位所屬,計四禅定,無色界之(初、二、三)定及四無量心等,依彼而修習之止觀也。若爲契悟法性而修觀者,則屬于法智,若爲證入智慧而修

觀,則爲悟智。非想非非想處定之識蒙昧不明,所以屬世間定攝(不能用于修道)。何以故名爲修道?于見道時之真如悟境數數修觀(使增上廣大),故名修道。此階段具足八聖道分: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究竟道

究竟道者即是金剛喻定(或喻如金剛三昧)确知以後,無複再生(于輪回),或知無生之自性。金剛喻定者即是超過修道位之最後階段,爲相合道及障礙道之總集也。此三昧無有任何障礙,堅實、穩固、一味、遍滿,喻似金剛,故名金剛三昧。無有障礙者,世間各種違緣不能動也;堅實者一切諸有不能壞也;穩固者,諸妄念不能動也;一味者,其相一味也;遍滿者,緣觀一切所知法之總相真如也。得此三昧後,以證悟四谛之勝智抉知,從此無複投生于輪回,煩惱集谛之因已斷盡故。知無生者,以證悟四谛之勝智緣觀苦果已盡,無複再生苦果故。或簡曰,因已消盡,無複再生果故。此究竟位具足無學位之十法:即:無學正見……乃至無學三昧等(八種無學正道,以及無學解脫及無學正智)(合共爲十)此十種無學法者皆屬五種無漏蘊法所攝。(例如,無學)正語、正業、正命三者屬戒蘊攝;(無學)正念,正定屬定蘊攝;(無學)正見、正思惟、正精進、屬慧蘊攝;正解脫屬解脫蘊攝;正知及解脫智則屬一見蘊攝也。


十地:

菩薩因地中,已現證法性的,有十地,也叫十住地。初住地,名爲‘極喜地’,也譯作歡喜地。地是能生功德的意思;現證法性的,依法性能生種種無漏功德(所以也叫法界),如依地而生草木珍寶一樣。初地,是菩薩入見道的位次,現證法性。菩提心與法性相應,名勝義菩提心。分證了無上菩提,所以也可稱爲(分證)成佛了。那時,歡喜已極,如初得定的,也歡樂踴躍一樣。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系樂,觀察如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于通達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死畏,惡道畏,大衆威德畏,惡名畏’了。進入初地的,名爲‘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爲母,方便爲父,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來家。凡是證法性的,就能斷煩惱。初地菩薩所斷的,是見道所斷的一切煩惱障,扼要的說︰‘斷除三種結’──身見、戒禁取、疑。中觀者說︰我執法執,都是煩惱障,是大小二乘所共斷的。差别是︰聲聞直觀無我無我所,斷惑證真,不一定深觀法空,所以不能斷除習氣──所知障。而菩薩是︰初學就勝解法空性,深細抉擇,後觀無我無我所而證入法空性,所以也斷三結,而且能漸斷習氣,習氣淨盡就成佛了。約所修的菩薩行來說,當然是自利利他,廣修六度、四攝、無邊法門。但經中約特勝的意思說,初地菩薩的布施功德最爲殊勝,也稱爲布施波羅蜜多圓滿,初地菩薩是沒有一樣不能舍的。

一地一地的功德,非常廣大。

http://www.dymf.cc/plus/view.php?aid=254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3-19 12:16 , Processed in 0.023680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