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885|回復: 1

從心出發,開啟溝通之門(淨耀法師vs鄭石岩先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3-25 20: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8901f945ly1fo94flv4n1j207f0b4tae.jpg

從心出發,開啟溝通之門

座談綱要:1.佛教結合現代心理諮商的緣起
     2.佛教協談甘苦談
     3.佛法與心理諮商的會通
     4.佛教協談的未來

佛教結合現代心理諮商的緣起

  鄭石岩先生:據我所知,佛教界開始關心心理諮商的問題,大概是民國七十三至七十四年的時候。當時嘉義香光寺曾經來問我,出家眾是否要學習心理諮商?我建議他們應該派人去學,因為這對佛教未來的發展很有幫助。

 之後淨耀法師創辦了觀音線,去年(八十五年)觀音線還辦了一場佛學與心理諮商的學術研討會,這個活動也對佛教協談與心理諮商提出了一些深入的反省。

 其實從本質上看,佛教原本就是一個教人離苦得樂,及尋求解脫的智慧之門,佛教所說的成就正等覺、達到自我的徹悟,既能成就個人,對這個自由開放的社會,也極有價值;如果能夠結合現代的諮商技巧,將更有幫助。

  淨耀法師:誠如鄭老師所說,佛教的目的在於幫助人離苦得樂,而佛陀也從體驗中發現,僅僅只有持戒、修禪定是不夠的,更要以此為基礎,再加上自我觀照、覺察,才能有所成就,因此覺照是佛法的一大重點。

 而心理諮商一方面重視人的覺照,二來也正是要幫助人們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因此,無論從覺照的觀點,或從企圖解決人際困擾的目的,結合佛法與心理諮商是一條值得探索的路,也一直是我關心的課題。

 成立觀音線的發想緣起,是因為我覺得佛教界不能只用「業障」這一類的話,解決現代人的問題了,那並無法消除被輔導者的煩惱,因此我希望從現代化、科學化的心理諮商著手,再配合佛法的精神,達到有效的輔導。

 另外我也發現,在台灣無論是否為佛教徒,懂得善用諮商機構的人並不多;然而很多病人的問題,其實只要多一點專業的輔導與關懷就可以解決,因此如何宣導大眾善用諮商機構,也是我成立觀音線的一個企圖。



佛教協談甘苦談

  鄭石岩先生:通常我在進行協談工作時,會先針對個案加以判斷,究竟應該用宗教的觀念來輔導,或是用心理諮商的步驟來進行。其次,如果發現對方的問題是單純的諮商無法處理,必須借助藥物的輔助時,我就會儘快轉介出去,以免延遲治療時間。因此就實際經驗而言,我認為判斷個案的狀況,是相當重要的。

 有的個案我們可以給他一些明確的建議或行動處方,之後透過行為的觀察,再進行後續的步驟。然而有的個案不能這樣處理,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瞭解,才能找出真正的問題,也才能幫助對方解決問題。

 但是在寺院的協談工作中,我們常會看到法師們拿起電話,或一見面就開始為信眾輔導,就一般的問題來說,可能是足夠的;但若遇到複雜的個案,這種方式就會有問題。因此佛教界如果有心要做好佛教協談的工作,我認為應該加強心理諮商的學理,以及現代化的技巧訓練。

  李憶薇女士:觀音線在實際運作時遭遇的首要問題,是考慮要不要走專業輔導的路線。

 如果要建立專業的諮商,就必須聘請專業人員加入,因為專業人員與志工是不一樣的,他不單是要擁有專業的技術與能力,一位合格的諮商輔導員,還須具備相當的自省能力,以及性格的成熟度。

 但聘請專業人員加入,花費會相當龐大。在成本考量之下,就會牽涉到是否收費的問題,而這又與佛教向來的傳統印象有些出入,因此目前我們只好先採用隨喜付費的方式變通。

 此外,在一些非正式諮商的場合中,我發現一些佛教界的法師、居士們在為信眾解決心理上的困擾時,大部分會直接與對方談「無我」,要他們「放下我執」;可是對那些情緒遭受困擾的人而言,「自我」都還沒有建立起來,自信都還沒有產生,就要他們放下自我,恐怕是很困難的。



佛法與心理諮商的會通

  鄭石岩先生:就佛教「空宗」、「有宗」的系統來看,「有宗」屬於唯識 的部分,「有宗」的說法很像行為理論,有些又很像Carl Rogers的人本主義思想。例如《觀無量壽經》中的觀法,要人觀日、觀樹、觀水、觀極樂世界等等,這與行為理論的思想很類似。

 空宗的教法則強調「蕩相遣執」,最根本的基礎建立在佛性上,對現代人而言,最熟悉、最接近的就是「禪」的思想,但卻也是最不容易瞭解的。禪法的訓練及教導方式注重身心的改變,如果這部分可以透過科學研究,清楚把步驟說清楚,就不會只停留在主觀的經驗摸索、傳遞,而能具備客觀性,讓人得以掌握、運用。

 以我剛開始學禪的經驗為例,那時候對很多名相不瞭解,所以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活用到生活上。例如所謂的「尋、伺、喜、樂、一境性」等步驟,這些名詞乍聽之下都很難懂。「尋」,要去哪裡尋呢?後來我才知道那是要我們注意念頭,只要發現念頭起來,就要回過頭注意呼吸。這種體驗,可以幫助我們處理生活中的緊張。

 接著就是「伺」,伺是一種專注而細微的內在觀察,當一個人專注了以後,雖然對周遭的事物還是會產生一些想法,但可以不去理它。

 然後會產生「喜」,喜是一種比較粗的歡喜感;接著可以找到內心的細微的「樂」,最後再連樂都解除,心更為專注,也就是把心定著於一境的「一境性」。

 這種步驟如果經過科學化的分析,並整理成清楚的次第,就可以用來處理人們的焦慮或緊張,讓現代人在生活當中也可以應用。

  淨耀法師:就本質而言,諮商是協助人們先把問題攤在陽光下,再一個個來解決,這與佛法達到離苦得樂的過程與目的是一樣的,都要先經過自我觀照、自我瞭解,再一一解決問題。

 其次,從方法來看,佛法利益眾生的方法大致不出四悉檀,其中的「世間悉檀」,就是要從人們感興趣的主題開始著手,然後再慢慢引導,趨向佛法;這與諮商時的首要工作——消除彼此的陌生感,也就是所謂的「解凍」,意思是一樣的。

 此外,佛教的唯識學講煩惱的根源與對治的方法,從心理諮商的領域來看,也是相當前衛而有價值的觀念。

  李憶薇女士:接觸佛教以後,我發現,無論在教理或實證,佛法與諮商二者極為相近。例如佛法強調觀照覺察,心理諮商也談覺察;心理諮商強調行為習慣的改變,佛法也重視實證修行;至於佛教的人本思想,與心理諮商所說的人具有成長的潛能,也可以相互印證。

 除了相互印證,我認為佛教與心理諮商也可以有承接的次第。因為西方的心理諮商,主要目的在於建立一個健康的個體,因此會先讓求助者建立自我,擁有自信。因此我建議不妨先用西方的心理諮商,讓個案建立起健康的我,再用佛法的觀點,加入道德倫理的精神。

 西方心理學的長處是具體分析人的問題,無論從行為、認知、情緒、身體或潛意識等方面都是如此,他們努力的方向是把人帶到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至少不要變成依賴者。

 而佛教較少討論這個問題,佛教關心的是如何看透事物本質,不要執著,因此對修行的次第有較多的討論,對現世的問題分析較少。所以我認為佛法可以為心理學開展更高的境界,讓人不只停留在健康快樂或自我實現。

  柯永河教授:我個人從事心理諮商的臨床與研究,已經超過二十年,對佛法的認識很粗淺,僅就心理諮商部份,提供我的意見。

 在做心理治療工作時,首先要與對方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也就是佛法中所說的「同理心」,取得對方的信任,讓個案知道輔導者能真正聽懂他的問題,也能提出適合的建議。更重要的是,要讓個案感覺,輔導者真正尊重他;因為一般在諮商初期,輔導者都能注意到這個問題,但是到後期,常常會因為對方的態度而忘記這個原則,甚至無法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只一味責怪個案不配合,而造成彼此的誤會。

 第二個步驟是瞭解問題,在醫學上來說是診斷,也就是將個案分類,以確定個案的狀況是否為心理治療可以處理的問題。例如性格違常,或因壓力帶來的暫時性問題,或一些精神官能症患者,是可以透過諮商輔導而改善;但是精神病患者,就不是心理治療可以處理的,可能還需要藉助藥物的治療。

 第三步,就是建立輔導計畫,針對個案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並建議個案改變。之後,就要與個案同甘苦,常常叮嚀對方照建議的方法做,並評估做了之後,有哪些還需要調整的,最後的目的是希望對方能在日常生活中落實這些建議,成為習慣的一部份。這個原理就像佛教徒平時做功課一樣,做一天有一天的收穫,不做就沒有成果。

 我最近也在進行一個研究,探討哪些佛教的觀念可以與西方的理論相通。其中袁了凡的故事,給了我一些啟發。故事敘述的是一個人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在我看來,這就是心理學中「習慣理論」的改變習慣、培養習慣,從而改變自我最好的例子。像這類具體的例子,就可以作為佛法具體用在諮商輔導上的前導。

 還有,佛教鼓勵人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可以消災、解厄,其實以心理學來看,這就是集中注意力,當我們注意力集中時,引起煩惱的念頭就會減少。這也很像行為治療法中的「思考停止法」(thought stopping),我想使用念珠的用意大概也是如此吧!

 佛教所談的習性,我認為與行為主義的做法很類似。由於習性,所以一般人很難達到離苦得樂的目標,因此學佛修行就是要懂得不被習性所控制;這又與心理治療所做的強迫性療法很像,例如常常提醒個案不要做某事,就可以改善他的問題。

 我想西方的理論與佛教的理論不但有共同處、有互補處,也有可以相互承接的部分,如果能找出這些關聯,在傳授、應用時應該會比較容易。例如我就相當贊同李小姐剛提到的,以階段性的方式處理自我實現及捨去我執兩種觀念。



佛教協談的未來

  鄭石岩先生:事實上,佛教有很多值得應用的觀念,對心理諮商極有價值,只是尚未被開發出來,這是很可惜的,如果能多用點心去開發,就可以提出許多相應的觀點。

 因此我認為佛教界應該多投注一些心力,在做協談時,一方面發掘佛法與現代心理諮商相應的部分,提供人們深入的思考面向;一方面運用科學化的諮商技巧,以具體而有次第、有程序的方法來進行。

  柯永河教授:如果佛教要發展諮商方面的工作,我認為專業人才的訓練很重要。過去我在美國上課時,一到週日就有很多神父、修女、牧師來上課,西方宗教確實不斷在培育這方面的人才。

 前面鄭石岩先生也提到觀音線舉辦過佛學與心理諮商的研討會,我建議這類研討會最好能提出報告,並且像學報一樣刊出,累積這些成果之後,就能逐漸找出兩者互通的部份。

  淨耀法師:諮商方面的理念,是以西方的理論為基礎,而佛法可以適應不同時代及文明的需要,提供不同的對治之道,為現代人的心靈找到出路。

 所以我希望能結合心理諮商及唯識的思想,來建立一套適用於台灣或東方人、亞洲人的方法,這也是我推動「觀音線」的一個最主要目的。

  柯永河教授:其實現在西方輔導的理論仍未成熟,各家都有自己的說法,每一個理論雖然不夠完善,但是都各自探討了人的一部份思考、情緒、行為,各有優點。

 這些理論對我們從事諮商輔導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這些理論才產生種種輔導技巧。

 方才淨耀法師也提到,佛教中的唯識論與諮商輔導非常有關係,因此我也很希望有人可以將唯識論的精神整理出來,落實到諮商輔導的領域,經由現代語言的詮釋,使個案也聽得懂,讓他們知道在面對問題時應該怎麼辦。

  淨耀法師:基本上出家人可以提供佛法的道理,但較欠缺輔導的技巧,因此如何培養這方面的人才,讓出家人結合佛法與諮商技巧,為社會提供更好的諮商服務,的確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http://1999.fosss.org/Chibs-cd1/ddm-net/life/165/165-7.html

 樓主| 發表於 2018-3-25 20:26 | 顯示全部樓層
8901f945ly1fp1s98yv39j20fm0kut9v.jpg

佛光教科書
第八冊 佛教與世學 第二十二課 佛教與心理諮商
http://www.masterhsingyun.org/ar ... 0005&ch=9&se=22&f=1

唯識心理學要義 - 佛陀教育基金會
http://www2.budaedu.org/newGhosa/C007/T034N/ref/T034N_01.pdf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3-28 19:19 , Processed in 0.023367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