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786|回復: 0

菩薩學處 當在五明學處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5-2 20: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小菩提 於 2012-5-2 20:27 編輯

5_2005912114424156.jpg

圖為: 爐霍縣壽靈寺 (爐霍寺) 經堂


菩薩學處   當在五明學處

經雲:“菩薩學處,當在五明學處。”亦即成為一位菩薩,必須通曉五門基本的學識。何謂五明?即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茲簡述如下:

古代印度的五類學科。全稱五明處,即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和內明。前四明是各學派共同的,後一明各學派各有自己的典籍、宗旨,內容亦不相同。如佛教以三藏十二部經典教義為內明,婆羅門教則以四吠陀為內明。大乘佛教積極主張利益眾生,以五明為學人所必學的內容,並認為經是圓成佛果的“大智資糧”。

聲明

研究語言和名、句、文身等如何構成的學問。義淨說“西方”六歲童子開始學《悉談章》等聲明著作。中國唐代沙門智廣撰有《悉曇字記》,即此類專著。

工巧明

包括的範圍很廣,據《瑜伽師地論》卷十五“工業明處”稱:農,商,事王,書、標、計度、數、印,占相,咒術,營造(雕塑),生成(豢養六畜等),防那(紡織、編織、縫紉),和合(調解爭訟),成熟(飲食業),音樂等十二種均屬此。

醫方明

相當於現代的醫藥科學和醫療技術。釋伽牟尼在世時,其弟子耆婆(王舍城名醫)對醫藥就有所貢獻。隨著佛經的傳譯,天竺醫術也傳入中國,佛經中的“地水火風”和“四百四病”之說,早為中國古代醫學界所採用。義淨譯的《金光明最勝王經•除病品》中曾講到風、熱、痰蔭、總集等病和針刺、傷破等8種治療方術。融合漢、印、藏醫學的《四部經典》也頗負盛名。

因明

印度邏輯學。印度正理派首創。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學者彌勒、無著在《瑜伽師地論》中用“論體”等七事來作解釋,重在辯論術方面的研究。到了陳那作《集量論》,把它發展到以“量論”(帶有認識論的意義)為主要內容的探討。北魏延興二年(472)吉迦夜譯《方便心論》,梁大寶元年(550)真諦譯《如實論》,因明之學開始傳入中國。其後玄奘傳習因明,譯有陳那的《因明正理門論》和商羯羅主的《因明入正理論》。後窺基作《因明入正理論疏》6卷,成為漢地研習因明的主要典籍。從此因明在中國佛學界中得到廣泛流傳。

內明

即佛學,指釋迦的言教,包括菩薩藏和聲聞藏兩類教典。據《瑜伽師地論》卷十三《聞所成地》的解說,“內明處”略有四種相:1、由事施設建立相(指經、律、論的建立);2、由想差別施設建立相(指佛教專有名相的建立);3、由攝聖教相(指解釋佛教教義的理論);4、由佛教所應知處相(指佛教所應知道的法數)。

大乘佛法含有積極的入世精神。五明為菩薩所求正法的內容,更使大乘救世的思想能夠在實踐上得到體現。菩薩求學五明,是為了使無上正等菩提大智的資歷很快地圓滿,也就是說逐步學習五明能夠獲得各種智慧。菩薩為證無上菩提,度化無量眾生,應隨緣而學五明,以此加行於自己,難學能學,不斷精進。

五明

有次第而求取“內明”→“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八(彌勒菩薩說,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諸菩薩求‘內明’時。為正修行法隨法行。為廣開示利悟於他。

若諸菩薩求‘因明’時。為欲如實了知外道所造因論是惡言說。為欲降伏他諸異論。為欲於此真實聖教未淨信者。令其淨信。已淨信者。倍令增廣。

若諸菩薩求‘聲明’時。為令信樂典語眾生于菩薩身深生敬信。為欲悟入詁訓言音文句差別於一義中種種品類殊音隨說。

若諸菩薩求‘醫明’時為息眾生種種疾病。為欲饒益一切大眾。

若諸菩薩求諸‘世間工業智處’。為少功力多集珍財。為欲利益諸眾生故。為發眾生甚希奇想。為以巧智平等分佈饒益攝受無量眾生。

菩薩求此一切五明。為令無上正等菩提大智資糧速得圓滿。非不於此一切明處,次第修學,能得無障、一切智智。如是已說,一切菩薩,正所應求,如是而求,為此義求。”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上(大乘,基撰):

“於‘內明’處為自修習利悟於他。

于‘因明’處為伏邪論安立正道。

於‘聲明’處為令信樂典語眾生深生敬等。

于‘醫方明’處為息眾病安樂眾生。

於‘工業明’處為以少力多集珍財廣生饒益。

要於此五次第勤求。無障智生資糧速滿。


用“五明學”在日本弘法的鑒真和尚

鑒真是盛唐文化中培育出來的人物。他生於唐垂拱四年(西元六八八年),揚州人,俗姓諄於,自幼便喜歡鑽研各種學問。他十四歲在揚州大雲寺出家,潛心研究佛教經典,對佛典的“五明學”下過很大功夫,尤其是對其中的“工巧明”(是研究曆算、工藝技術的)、“醫方明”(是研究藥物及治療疾病的)作過深入鑽研。

鑒真二十歲時,隨他的老師道岸律師遊學二京(洛陽、長安),當時,道岸的師父文綱、師兄弘景均應召來到京城,鑒真跟隨這些名師學習佛學知識。鑒真從學的融濟、文綱律師是律學始祖道宣的弟子,道宣與唐代醫藥大師孫思邈有極深的友誼。他們兩人在醫學和佛學方面是互相影響、互相學習的。現今治療神經衰弱的天王補心丸,是道宣自己患心氣不足時創制的。鑒真從這些老師那裏獲得許多驗方。鑒真後來帶往日本的藥方,其中日本佛教界常用的“奇效丸”,據說,此方是鑒真通過弘景而得自道宣。

鑒真的知醫,更主要的是他曾經參與了廣泛的醫療實習。鑒真隨師進京參觀時,有機會到“太醫署”、“藥園”等地參觀學習;到“弘文館”查閱古今圖書。鑒真自二京回揚州後,主持龍興寺、大明寺工作,這些寺院均設有悲田、福田寺院,這是寺廟裏附設的醫療慈善機構,鑒真積極參與其事,自製丸散膏丹,為貧苦民眾送診施藥,從而積累了臨床經驗。

鑒真抵日後,除講律授戒,傳授其他技能外,積極進行醫藥活動。他初到日本後,因治癒了光明皇太后的疾病,皇室把備前國水田一百町賜給了鑒真。當時日本寺院也置有敬田、悲田、療病、施藥四院,隋唐年間,雖中國醫藥知識及醫藥典籍相繼傳入日本,但日本人對於鑒別藥物品種的真偽、規格、好壞尚缺乏經驗。鑒真抵日後,儘管雙目失明,但是,他利用鼻子的嗅覺、舌頭的味覺、手指的觸覺,將有關藥物的知識傳授給日本人,矯正了過去不少錯誤;同時對於藥物的收藏、炮炙、使用、配伍等知識,也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日本人。

鑒真歷次東渡,都攜帶有大量的藥材與香料,據《東征傳》記載:天寶二載十二月東下時,除用物、法器外,帶有“麝香廿臍、沉香、甲香、甘松香、龍腦香、膽唐香、安息香、檀香、零陵香、青木香、薰陸香都有八百餘斤;又有畢、訶黎勒、胡椒、阿魏、石蜜、蔗糖等五百餘斤,蜂蜜十斛,甘蔗八十束。”天寶七載又擬東行,“買香藥、備辦百物,一如天寶二載所備。”現今日本奈良東大寺正倉院, 收藏有六十種藥物,據日本學者考證,這些藥物有的是鑒真帶去的,有的是鑒真同時代從中國運去的。

據傳鑒真著有《鑒上人秘方》一卷,可惜早已失傳。但在《醫心方》裏,還能找出三、四個方子來。鑒真逝世後,他的弟子法進在日本繼續講授醫藥,後來傳其術的徒孫有東大寺的惠山、元興寺的聖一、山田寺的行潛等。通過這些門徒,對日本醫藥繼續發揮積極的影響。

隋唐以前,中國醫藥學通過朝鮮傳入日本。雄略天皇、欽明天皇曾多次向朝鮮聘請醫藥師,雄略天皇時代應徵去日本的百濟醫師德來,抵日後定居難波(今大阪),後來子孫世代業醫,世稱難波藥師。

西元561年,中國吳人知聰攜帶《明堂圖》醫藥書約160卷到日本,這是中國醫藥正式傳入日本的開端。隋唐年間,日本政府派遣的使團中,均有醫師隨行,其中也有專程來中國留學的醫藥生。據史籍記載,推古天皇31年(西元623年),藥師惠日、倭漢直福因學成後回到日本。由此可見,鑒真東渡以前,中日兩國的醫藥交流已有悠久的歷史。

據惟田淺常《皇國名醫傳》裏指出,自鑒真東渡日本面授醫藥知識,使日本人真正掌握辨認藥品之知識,從此日本“醫藥道避”。十四世紀以前,日本醫道把鑒真奉為醫藥始祖,直到德川時代,日本藥袋上還貼有鑒真的圖像,可見其影響之深。

鑒真在日本初住東大寺,五年後,在鑒真及其弟子主持下,新建唐招提寺。由鑒真弟子如寶、思托、法進、曇靜等親自設計的唐招提寺,其規制取法當時中國佛教寺院。它莊嚴大方,雄偉壯觀,在日本建築史上別開新貌,對日本佛教建築藝術產生重大影響。唐招提寺內的金堂和當時塑造的許多佛像,迄今尚存,這些佛像形態上厚實、穩重、莊嚴、豐滿。製作方法上的幹漆法,成為日本一代雕塑藝術的巨大成就。寺內的鑒真和尚坐像,是思托創制的。從坐像魁梧的身材、端正大方的儀容、開闊的額門、清秀的五官,可見鑒真堅強剛毅的意志,深沉厚實的個性。長期以來,日本人民以唐招提寺的建築和佛像作為他們珍貴的國寶。

鑒真及其子弟以漢語講經,思托、法進等人擅長詩文。這對中日語言文學的交流很有作用。鑒真精於醫藥,能以鼻代眼鑒別藥物,他曾治好日本聖武天皇皇后的疑難雜症,並遺有《鑒真上人秘方》於世。日本的醫道,奉祀鑒真遺像,尊為師祖。鑒真在日本,主要是傳播了佛法,但同時也傳播了中日人民友誼的種子,加強了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

來源:地藏緣論壇

http://www.zhibeifw.com/fjgc/fjyj_list.php?id=6396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5-2 06:57 , Processed in 0.020915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