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4420|回復: 3

釋安詳:佛教音樂能潛移默化影響人的心靈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9-15 21: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千手千眼觀音(經續).jpg
釋安詳:佛教音樂能潛移默化影響人的心靈

當今社會在現代物質文明的推動下,享受物欲、高消費成了人們人生價值的特殊標誌,因為人們對物質的極力追求,導致自然環境污染嚴重,面對社會種種問題越來越多,人們開始認識到心靈環保的重要。一切皆因內心欲望而起,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先淨化人心。佛教是世所共許的最具和平精神的宗教。佛教以智慧啟迪眾生,淨化心靈,引導人類尋獲內心的和平與寧靜,讓地球回歸安寧,讓世界走向和諧。佛教中八萬四千法門,法法皆為淨心之法。而佛教音樂對淨化心靈有著特殊的功效。本文從佛教音樂這一方面來談佛教的心靈環保。

一、音樂對人的影響   

音樂不以說理的方式來傳播,而是通過薰陶及感染的途徑傳播,音樂是沒有國界的,音樂對人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是潛移默化地來影響人的心靈。音樂可以表達我們內心深處的感情,不論是唱或奏或聽,都內涵著及關聯著人們千絲萬縷的情感因素。為什麼音樂能表達人們的感情呢?因為音與音之間聯接或重疊,就產生了高低、疏密、強弱、濃淡、明暗、剛柔、起伏等等,它與人的脈搏律動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關聯。因此我們可以說音樂有著無法用言語所能形容的影響作用,特別是對人心理的影響。英國詩人馬•普頓爾曾說過:“音樂的力量能馴服兇猛的野獸,能使野豬收斂怒容,能使雄獅火氣頓消,對著歌聲洗耳恭聽。”因此,有人說“音樂是天使的演說”。然而莎士比亞曾說:“音樂有一種魔力,它可以感化人心向善,也可以誘導人走上墮落之路。”1 所以選擇合適的音樂很重要。音樂的最基本要素是節奏和旋律。因此節奏和旋律決定著音樂對人影響的好壞。

二、現代世俗音樂對人的危害   

當今社會的年輕人都喜歡現代流行音樂。國際上有很多學者對這方面進行研究發現搖滾樂、迪斯可舞等現代音樂對人是有害的,經常聽這些現代音樂的青少年學習能力、健康水準都很差,容喝酒、吸毒等不良行為的出現。而且現代音樂如搖滾樂等,節奏過強、過快。人的精神、情緒都隨著音樂晃動,容易進入一種煩躁的情緒狀態,這樣的音樂近似是噪音。長時間聽這種音樂,人們會耗散很多能量,感覺很疲憊,這是人疲勞和生病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近代許多科學家研究了音樂與心理學、生理學的關係。如H、M、Sutermelster(1951年)發現大調樂曲可引起脈搏,呼吸增快,小調樂曲則使其減緩。H、Weihs(1954年)指出旋律優美,音調不很強的音樂能促使副交感神經進入優勢狀態,音調強烈、旋律起伏激烈的音樂使交感神經系統佔優勢。美國的醫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即把從事爵士樂、搖滾樂的樂隊隊員做腦電圖、心電圖測試,發現這類音樂損害人的身心健康、心律不齊、腦電異常者占93%以上。而且現在的許多流行音樂勾牽人的七情六欲,讓人情緒起伏波動,心神不寧,不利健康。

三、佛教音樂之特色   

音樂是藝術,好的音樂能陶冶性情,淨化心靈,佛教音樂即是如此。現代有許多對身心有益的音樂如心靈音樂、冥想音樂、禪修音樂等這些多元化的音樂正是源自于佛教傳統音樂的演變發展。美妙的佛樂也在宣揚著佛法。佛教音樂,原本從印度傳到東土,在梵語中稱為“梵唄”。是用清淨的曲調來讚頌十方諸佛菩薩的功德及歌詠佛法的奧妙道理。翻譯為中文,“梵”字可以譯作“清淨”“微妙”。

“唄”為梵文“Bhasa”的音譯,有“止息”“止斷” “讚歎”之意。 “止息”是講排除來自外部的一切干擾。內外清淨,堪能為各種法事。“止斷”是說從內心深處斷除一切貪嗔癡煩惱; “讚歎”,就是稱揚讚美三寶的功德,生增人信。

佛教梵唄自成體系且內涵豐富、風格獨特,明顯地有異於一般世俗音樂。佛在《長阿含經》中說“其有音聲,五種清淨,乃名梵聲。何等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澈,四者其音深滿,五者周遍遠聞,具此五者,乃名梵音。” 趙朴初先生曾以“虛、遠、淡、靜”四字來概括梵唄的特性。由此可知,“梵唄”並不一定要從印度傳入,只要具備佛教內涵的清雅、莊重、平穩、中和、虛遠淡靜、莊嚴肅穆之音皆可稱為梵唄。主要功能是讓眾生止斷煩惱、熄滅妄念,淨化內心。佛教音樂是“雅”而不“俗”,“覺”而不“迷”。

四、現代社會需要佛教音樂   

人類自從步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物質文明的發展益加迅猛。然而,由於人們竭力追求物欲享受,過分挖掘自然資源,自然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大氣污染、頻繁自然災害等自然生態失衡的問題令人焦慮;同時社會上人與人之間淡然冷漠、自殺比例增大、青少年犯罪率的逐年增高、離婚率的上升、道德淪喪、民族矛盾等問題使人憂心。

現代社會由於公司與公司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人與人之間存在很強的競爭力,加上高效率、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人們往往內心緊張、煩躁、焦慮、恐懼、不安、無助、空虛等負面心理。社會、工作、生活的壓力,使人們身心疲憊,人們渴望輕鬆,平靜、快樂、自在的生活。

佛教音樂那寧靜、清新、淡雅、自然的韻律恰似一劑提神醒腦、濟世利人的“紅塵清涼散”,能讓浮躁、煩惱的心靈得到撫慰和淨化。佛教音樂使人聽聞之下煩惱頓消,內心趨於平靜。以一顆平靜安寧的心來處事待人,得到的一定是理性智慧、和合歡悅的結果。

如《賢愚經》中記敍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比丘,於多生多世之前,曾經佈施風鈴懸於佛塔簷下供於塔廟,乃至感得世世妙好音聲,聲音之清雅足以感動禽獸。波斯匿王遠征鴦伽摩羅時,適逢唄比丘歌詠梵唄,其軍馬皆被唄比丘微妙慈悲的音聲所攝, 最後國王徹回軍隊,因此而避免了一場戰禍。經中記錄“音聲異妙,振聲高唄,音極和暢,軍眾傾耳,無有厭足,象馬豎耳,住不肯行。”

因此而避免了一場戰禍。由此可見佛教梵唄的威力之大,一聞梵音,嗔念頓消,心也隨之柔和慈悲起來。並且佛教梵唄多是讚頌佛菩薩功德的,《法華經•方便品》雲:“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故眾生唱頌梵唄不僅淨化自心,同時也獲無量勝妙功德。因此現代人需要佛教音樂,社會需要佛教音樂。

近些年來,佛教音樂逐步深入人心。社會上文化藝術團體編制了不少優美動聽的佛教樂章;佛教徒也紛紛成立佛樂團,並在海內外進行友好交流,到處傳播平等友愛、和平安樂的音符,引起了聽眾渴望和諧、祈求和平的共鳴。

如:2004年3、4月間,中華佛教音樂展演團相繼在澳門、香港、美國洛杉磯、三藩市和加拿大溫哥華進行巡迴展演,所到之處,所受到的禮遇及歡迎,他們的演出在觀眾中引起的心靈震撼和反響更出乎主辦者意料。

《神州和樂》是為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特別創作的。2007年5月《神州和樂》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成功演出,在三個多元文化交融的國家裏贏得了當地觀眾的極大讚譽,演出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經久不息。

從所有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不僅中國人需要佛教音樂,全世界的人都需要佛教音樂。

五、佛教音樂是淨化心靈的重要手段

(一)此方眾生耳根最利,故佛教音樂是引導眾生的最好方法   

佛教八萬四千法門皆為淨心之法,傳播佛教思想的途徑眾多,但是佛教音樂是最方便、最快捷、最易接受、最深入人心的。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六根之中耳根最利,正如《楞嚴經》中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10] 由此可知音聞的重要。因此佛教音樂是引導眾生最好的方法。佛教音樂在弘傳佛法及教化眾生方面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佛教梵唄唱誦的目的,是為了收攝、專注人的情志和心意,並達到清心寡欲和明心見性的境界。所以在《華嚴經》、《法華經》都有“以音聲作佛事”、“以歡喜心歌唄佛法”的說法,可見梵唄對於佛法的教化有其重要意義。故《大智度論》雲:“菩薩欲淨佛土故求好音聲。欲使國土中眾生聞好音聲其心柔軟;心柔軟故易可受化。是故以音聲因緣而供養佛。”[11] 就像德國音樂家奧爾夫所說的一樣:“在音樂教育中,音樂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實際上,佛法才是真正淨化心靈的妙方,佛教音樂只是一種工具,能引導眾生能得聞佛法,使心靈充實而有活力,依法修學,從而得證菩提。 
結語 

佛教音樂是普度眾生的法門,在紛亂繁雜的世界裏,佛樂能夠使人走入善境,至善至美。在寧靜、清新、淡雅、自然的音符中,佛樂能夠使人們放下身心的疲憊,感悟到清涼的人生、吉祥的意蘊、自性的圓滿。最重要的是佛教音樂能夠引導眾生瞭解佛教義理,使芸芸眾生走在當下清淨,當下覺悟,當下自在的光明大道上,通向智慧的彼岸,證得菩提。

http://www.hrzh.org/culture/p/2011-5-16/6263.shtml


 樓主| 發表於 2012-9-15 21:2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小菩提 於 2012-9-21 16:16 編輯

歷界佛教大型音樂會


2004南岳衡山大型佛教音樂會

2006 《靈山梵音》江蘇佛教梵唄音樂會

2011.2.6 廣東揭陽 “感恩奉獻,構建和諧”大型佛教音樂會簡介

《和之聲》---- 2006 中國•望城首屆“和”文化節

2007 江蘇蘇州重元寺大型佛教音樂會

江西廬山東林寺於2009年5月7日晚七點舉辦《祖師禮贊》音樂晩會。

2006心靈音樂會亮相三亞南山

2007 感恩神州祝福中華 慶香港回歸十週年供佛齊天勝會暨大型梵樂演唱會

魚山梵唄,和諧之音——記2006 中國魚山梵唄文化節(節錄)

梵樂和文化

2005中國寧鄉首屆國際佛文化節隆重開幕

http://www.edupro.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10

 樓主| 發表於 2012-9-15 21:30 | 顯示全部樓層
試論佛教音樂的發展 (釋慧雲)

試論佛教音樂的發展
◎釋慧雲

 中國佛教音樂是中國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佛教作為宗教,音樂作為藝術,佛教的傳播是以音樂為一種媒介手段。佛教傳入東土以後,其音樂風靡天下,而音樂的感染力和傳播功能較之其他藝術更加強烈。同時,佛教音樂特有的韻味很吻合人們宗教膜拜和祈求幸福的心理。其音清新典雅,超凡脫俗,其韻幽遠深長,唱者身心合一,物我兩忘;聞者,胸襟豁然,神遊情動,使人意念淨化,於裊裊音聲中細細體味人生真諦。

  中國佛教音樂與古代印度佛教音樂是一脈相承的。因此,中國的佛教音樂同佛教學說一樣,祇是全部歷史的「流」,至於它的「源」自然不在中國,而是在印度。

一、印度佛教音樂

  印度佛教音樂相傳是由大梵天所造,故又稱為梵音或梵唄。梵,印度語,「梵覽摩」之略稱,譯為清淨。唄者,「唄匿」之略,又作「婆陟」。屈曲升降,能契於曲,為諷詠之聲,是梵土之法曲,故名「梵唄」。唄又可譯為「止斷」、「止息」或「贊嘆」,法事之初唱之,以止斷外緣,止息內心方堪作法事。又其唱頌多讚佛德,故雲讚嘆。《長阿含五閻泥沙經》曰:「時梵童子告忉利天曰:「其有音聲,五種清淨,乃名梵聲。何等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澈,四者其音得滿,五者其音遍周遠聞,具此五者,乃名梵音。」又《薩婆多毗尼勒迦》卷六曰:「瓶沙王信佛法,往詣佛所,白佛言:世尊,諸外道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一處唄誦,多得利養,眷屬增長,願世尊聽諸比丘。佛言:聽諸比丘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一處唄誦說法。」

  相傳佛在世時,有一比丘長得非常醜陋,但是聲最好,其梵唄之聲能感動人畜,所以稱他為「唄比丘」;又因為他過去世曾在佛塔前供養金鈴,感此妙聲,故又稱他為「鈴聲比丘」。有一次波斯匿王準備征討鴦仇摩羅(無惱),一直追到佛陀住的一座精舍前,就在這時唄比丘在精舍裡唱音樂,音聲異妙,圓潤晌亮,士兵所騎的象馬都停下來傾聽,士兵也聽得出了神,波斯匿王感到奇怪,所以去精舍佛前,問其原由。此故事載於《賢愚經——無惱指因緣品》。由以上可知,佛樂在古印度就相當盛行了。

二、漢傳佛教音樂

  佛教自東漢永平十年傳入中國,中國人奉教者僅帝王宮室中少數人,外來的梵唄祇有外國人掌握,如第一個來中國的竺法蘭,曾在與道士的較量中「以大梵音嘆佛功德,稱揚三寶,這是在中國第一次聽到梵唄。

  到了三國時,印度與西域的沙門、居士陸續來中國,形成以翻譯經典為主,傳授梵唄的卻了了無幾。《高僧傳》卷十三曰:「自大教東流,乃譯者眾,而傳聲蓋寡,良由梵音重複,漢語單奇,若用梵音以詠漢語,則聲繁而偈迫,若用漢語以詠梵文,則韻短而辭長,是故金言有譯,梵音無授。」中國佛教音樂,最初起源於陳思王曹植的「漁山梵唄」。後又有支謙製作的「連句梵唄」。其餘有康僧會造「泥洹梵唄」,帛屍梨窟多羅造的「高聲梵唄」,支曇龠所作「六言梵唄」。

(一)、漁山梵唄:

  產生於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作者曹植,字子建,魏武帝第四子,十歲善文藝,私制轉七聲。擅長詩賦文章,是「建安文學」的創始人之一,既精通音律又善於論著,喜歡讀佛經。據《歷代三寶記》卷五載:他曾參加以月支人支謙為首的《太子瑞應本起經》的翻譯工作。漁山,又叫吾山,在山東東阿縣西八裏。曹植於太和三年被封為東阿王,相傳他遊覽境內的漁山時,聽到岩洞內有梵音的歌唱,便擬寫音調。後人因曲調產生於漁山,故稱之為「漁山梵唄」。《法華玄讚》卷四曰:「陳思王登漁山,聞岩岫誦經,清婉遒亮,遠俗流響,遂擬其聲,而制梵唄。」又《高僧傳》卷十三曰:「陳思王曹植,深愛聲律,屬音經音,既通般遮之瑞響,又感漁山之神制,於是刪治瑞應本起,以為學者之宗,傳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二。」其中四十二契,便是四十二個曲調聯奏。這種「漁山梵唄」已經出現與印度佛曲相異的形式,產生了華夏化的趨勢。

(二)、讚菩薩連句梵唄:

  簡稱「連句梵唄」,是支謙所作。支謙名越,號恭明,祖先是後漢靈帝時入中國籍的月支族後裔。從小受漢族文化的影響,精通梵文,後又學梵書。「連句梵唄」製作時間與「漁山梵唄」時間相近,制於三國之吳。支謙初往洛陽,獻帝末年避亂江南,授孫權。此人博學多才,精通天文、圖讖,陰陽五行、音律、文學等,人稱「智囊」。自黃武元年(222年)開始,到建興二年(253年),三十年間主要從事譯經活動。在此期間,又據《無量壽經》和《中本起經》的內容製作了「讚菩薩連句梵唄」三契,流行於江南一帶。他這一創作對梵唄藝術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三)、泥洹梵唄:

  是繼前兩種梵唄出現後第三次出現的梵唄,是由康居國康僧會在吳都建康傳授的。因為內容出自《泥洹經》而得名。康僧會世居天竺,隨父經商至中國,後出家為僧,於吳赤烏十年(247年)至建興(建康),主要從事譯經工作。《高僧傳》卷一曰:泥洹梵唄「清靡哀亮,一代模式。」

(四)、高聲梵唄:

  是西晉末年西域僧帛屍梨密多羅來中國後一直住在建康的建初寺。此人性情孤傲,不學晉語。「曾作胡唄三契,梵音淩雲,次誦咒數千言,聲音高暢,顏容不改,既而揮涕收淚,神氣自若。又授弟子覓歷高聲梵唄於今。」覓歷遂成為當時江南梵唄高僧。「高聲梵唄」的名稱既不標誌著內容和題材,又不標志體裁和形式,而表示這種梵唄的聲腔特點。

(五)、六言梵唄:

  是東晉時月支國支曇龠所作。支曇龠初住(蘇州)虎丘山,東晉孝武帝初,住建業建初寺,特檀聲法轉讀,後造「六言梵唄」,流行於當時。《高僧傳》卷十三月載支曇龠「善轉讀,曾夢天神授其聲法,覺因裁制新聲,梵音清靡,四飛卻轉,反折還弄,雖復東阿先變,康會後造,始終循環,未有如龠之妙,後進傳羅,莫匪其法,所制六言梵唄,傳聲於今後。」「六言梵唄」被後世的「清規」和《禪門日誦》採用和著錄。

  中國的梵唄在初創時期,梵唄的作者及傳授人中,除曹植之外,其餘皆為西域人,他們都精通並使用梵文梵語,因為古代的西域各國,大多使用梵文梵語,祇有唄調在傳授時或製作時需要變為漢語,而音律曲調無一不是梵音,都不會使用中國的音律與曲調。所謂音律與曲調的梵漢區別,祇是製作方法上的某些區別。

  印度原來統稱歌詠十二部經,不管長行,偈頌都謂之唄「天竺風俗,凡是歌詠法言,皆為唄。到於此土,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贊則號為梵音。昔諸天贊唄,皆以韻入弦管,王眾既與俗違,故宜以聲曲為妙。」梵唄傳來中國後,將歌詠長行別開為轉讀,唄專指歌詠贊偈而言,所以也叫贊唄。如慧皎所說:「東國之歌也,則結韻以成詠。西方之贊也,則作偈以和聲。雖復歌贊為殊,而並以協諧種律,符靡宮商,方乃奧妙。故奏歌於金石,則謂之以為樂,後贊於管弦,則稱之以為唄。」又《法苑珠林》卷三十六《唄贊篇》,道世曰:「西方之有唄,猶東國之有贊,贊者從文以給音,唄者短偈以流頌,比其事義,名異實同。是故經言:以微妙音聲贊同於佛德,斯之謂也。

 

三、漢傳佛教音樂的發展

  中國佛教音樂的發展是以「儀軌」的建立與發展為前提的。中國的佛教音樂是通過儀軌活動體現出來的。儀軌也是佛教音樂的搖籃,或者說佛教音樂是儀軌的附屬物。「儀軌」一詞,原指佛教密宗的念誦法,在中國則不論顯教、密教泛指唱念儀式的轉範。中國早期的唱儀軌常合編於「清規」之中,其內容是寺院及僧徒的一切生活起居,待人接物,人事關係,職及儀軌唱念誦經等等,後世則把生活起居、人事關係、僧職等項與誦經唱念的內容分開來,分別稱為「清規」和「儀軌」。

  東晉時,在結合儀軌和梵唄方面,長安五級寺道安(314-385)始介人倡在「上經」、「上講」、「布薩」等法事中都唱梵唄,制訂了《僧尼軌範》三科,「一日行香定座,上經上講之法,二日日常六時行道飲食唱法,三曰布薩。差使、悔過等法,天下寺舍遂則而從之。」至廬山慧遠「躬為導首」,開創了以音樂為舟揖廣弘佛法的途徑,「遂成永則」。自東晉確立了唱導制度,為後世的佛教音樂內容、目的、形式、場合的規範奠定了基礎。

  自東晉起,中國人佛教開始呈現出南北分歧的趨勢,南方是以建康為中心的江淮以南的東晉轄區,北方是以長安為中心五胡十六國的地盤。自「永嘉之亂」以後,北方的文人、學士和僧徒為避五胡之亂,陸續南徒,江南出現了一個研究和應用發揮佛教文化的熱潮。較為突出的就是佛教樂舞的整理與創新;佛教儀軌與制度的創立;佛事活動軌範化的倡導。

  南北朝時期是我國佛教的清規與儀軌全面建立的起點,而成為後世的軌範。南朝期間建立起來包括唱念在內的寺院生活全部內容的「清規」和面向社會的佛事儀軌「水陸」佛事及「懺法」,從性質上講基本包括了後世以至當今佛事儀軌的部分內容和形式。而北朝佛教,各代帝王偏重於寺塔建築、僧尼的管理及經典翻譯講說,僧徒則偏重於佛學的研究和禪觀的修行。兩地比較,則形成了南華北質不同的佛教文化特點。(待續)

香港佛教533期
http://www.hkbuddhist.org/magazine/532/532_12.html


試論佛教音樂的發展(下)
◎釋慧雲

  (接上期)南朝佛教音樂的興盛發達與兩個重要人物有密切關係,一是齊代蕭子良,另外一個是梁代開國皇帝蕭衍。

  蕭子良是齊武帝的次子,封竟陵王,好古擅治文,曾撰《僧制》一卷,其內容既有生活起居,也有唱念內容。又撰《施食法》,是我國第一部施食佛事專著。自晉代到宋,建康等地梵唄流行日盛,梵唄高僧輩出,如建康白馬寺的僧徒,頗有文才雜藝,尤其愛好唱誦,聲音「響調優游,和雅哀亮」,「每清梵一舉,輒道俗傾」。永明十年,蕭子良發起整理傳統音樂的創舉,禮請了建康各寺梵唄名僧集結一起,對傳統梵唄進行唱誦曲調的比較、勘誤與校正。通過這次整理和校訂,不僅恢復發傳統梵唄,而且培養了一批梵唄高僧。逮宋齊之間,有曇遷、僧辨、太博文宣(即蕭子良)等,並殷勤磋詠,曲意音律,撰寫集異同,斟酌科例,存於舊法。傳統梵唄經過校勘整理後,輯為專集,蕭子良為這個專集寫了《梵唄序》,在對梵唄詞曲校勘訂正的基礎上,又撰寫了《轉讀記並釋滯》一卷。

  另外一個對佛教音樂有卓越貢獻的是梁代武帝蕭衍。他不僅是當時的一個政治領袖,實際上他也是梁代的佛教領袖。梁武帝早年好學,博通史,草隸書法,尺牘文章、騎射戰術、律呂音樂等都十分精通,在齊代時就已聞名於王侯、宮廷及上層文人,並富有韜略,是一個文武全才的人物,又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

  梁武帝制定了有關的儀軌。曾夢一高僧建議他修設水陸大齋,普渡六道。於是梁武帝搜尋藏經,求得修設水陸齋會的方法,經三年撰成《水陸齋儀》,於潤州(今鎮江)金山寺舉行「無遮大會」。《水陸齋儀》歷經各代重修和增損,一直流傳至今。梁武帝即位前,任南齊雍州刺史時,請僧為他的妻子郗氏撰制《梁皇懺法》十卷。武帝又是個孝子,在佛教道德方面非常重視孝慈,根據西晉月支國竺法護譯的《盂蘭盆經》,特為宗先亡制「盂蘭盆齋」,開我國「盂蘭盆會」佛事的先例。梁武帝同時又制作了許多佛教樂舞作品,以充實有關儀軌。《隋唐音樂志》載他親制《善哉》、《神王》、《大樂》、《大觀》、《天道》、《仙道》、《過惡》、《除湲水》、《斷苦輪》十篇法樂,名為正樂,皆述佛法。

  北朝的佛教音樂多見於應用,而沒有制作,音樂活動處於自流狀態,但是佛教的樂舞活動十分興盛。據楊衍之《洛陽伽藍記》記載「四月七日京師諸像皆來此寺,尚書詞部曹錄像凡有一千餘軀,至八日以來入宣武門,向閶闔官前,受皇帝敬花,於時金花映日,寶蓋浮雲,幡幢若林,香湮似霧,梵樂法音聒天動地,百戲騰驤,所在駢比,名僧德眾,負錫為群,信於法侶,持花成藪,車騎填咽,繁衍相傾。」北朝雖然把佛教樂舞活動場面情景記錄得真切,而表演曲目卻大多未說明。

  梵唄是中國佛教最早的音樂,它雖源起於北,由於北方的動蕩和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的滅佛,都不得不徒往江南,江南成了保存與弘傳梵唄的基地。佛教史傳,關於儀軌與音樂會的記載,總是南詳北略,江南佛教不僅在佛學方面有所造詣,而且特別擅長佛教文化的開展,世稱「禮樂佛法」。北方則單純守一,對於音樂及唱念佛事則取現有而用之,北方的修治和應用少見於史傳。

  另外南北朝唱導音樂頗為盛,並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唱導是一種說唱兼有,聲文並茂的講演藝術。《高僧傳》曰:「唱導者,蓋以宣唱法理,開導眾心也。」唱導主要以歌唱事緣,雜引譬喻來宣唱法理,開導眾心唱導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弘揚佛教,宣傳法理,因為枯燥的義理宣傳較難吸引聽眾,所以不得不在義理上加以藝術渲染誇張,自然就會取得較好的效果。《高僧傳》記載一段唱導時的情景「混無常則令心形戰栗,語地獄則布淚交零,證昔則如見往業,覆當軍則已示來報,談怡樂則情抱暢悅,敘哀戚則洒淚含酸。於是闔眾傾心,舉堂惻愴,五體輸席,碎首陳哀,各各彈指,人人唱佛。

  南北朝唱導高僧如道照、慧琚、曇宗、僧辨等,他們皆尤善唱導,出語成章,「唱說之功,獨步當世」。

  隋代統一全國,結束了二百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的極盛時期,也是中國佛教及其文化的頂峰時期。隋唐時期歷代帝王及上層人士基本或大多數是佛教的信奉者,或是對佛教文化感興趣者,他們都是佛教事業的支持者和佛教文化的傳播者。在帝王中如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還有武則天,他們不論在寺院建設,經典翻譯,佛教禮樂與文化的提倡,都做了很多貢獻,對佛教及其文化的傳播與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自南北朝形式始,佛教樂從寺院走向宮廷和民間,佛教及其文化的確普及,使佛教音樂成為後世中國傳統音樂的一個重要組要成部分,到隋唐,其交流更為頻繁與複雜。隋唐間的佛教音樂有三個來源,一是繼承了南朝傳統梵唄與法樂;二是從西域傳入為數不少的佛曲,主要是器樂曲目;三是產生於我國的佛曲。由於佛事的多和活動的頻繁,需要相當數量的曲調充實其中。唐代吟唱佛曲,演奏佛樂的技藝達到很高水平,僧人中演奏、演唱名家輩出。唐德宗時的段本善就是藝僧中涌現出的高手。貞元年間,時稱長安「宮中第一手」的著名琵琶演奏家康昆侖在東市彩樓演奏,其高超的技藝獲得觀眾的傾倒。此時,一位盛裝的女郎出現在西市彩樓上,她將康昆侖所彈的《羽調驚服》移入更難演奏的風香調中彈出,昆侖驚服,請拜為師,而這位女郎即是喬裝的和尚段本善。

  六朝「唱導」的傳教方式,在唐代演變為「俗講」,所謂俗講就是以通俗的方式宣講佛教的義理和佛經故事。宣講時常常連說帶唱,描摹表演,很能吸引觀眾。道宣《續高僧傳》記載寶嚴和尚登座俗講時「案幾顧望,未及吐言,擲物雲崩,須臾坐沒。」「士女觀聽,擲錢如雨。」從這史料中,足以看到俗講的號召力。韓愈詩中「街東街西講佛經,撞鐘唄螺鬧宮庭」,生動地描繪了唐代佛樂的繁盛景況。

  佛教到了宋元明清時期,是中國佛樂的衰微定型期。與印度,西域等地的文化交流大大減少,佛教的發展開始走下坡路,佛教本身沒落,佛教音樂也呈現出保守和維持局面的狀況。

  唐代時的「俗講」等講唱文學是對庶民百姓的佛教思想普及和啟蒙教育,那時的庶民百姓是作為旁觀者的身份參與這些活動。到了宋代以後,百姓則直接參加佛事活動,很多寺院對信眾敞開,並與百姓共同從事佛教活動。

  佛教音樂到宋以後,逐漸與民間調合流,並且普遍為各寺院采用。如民間曲調《掛金鎖》、《望江南》、《柳含湮》、《山坡羊》、《浪淘沙》、《阿彌陀贊》、《虔誠獻香花》、《回向偈》等佛曲演唱,並且延續至今。流傳於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成都文殊院以及福建、江浙一帶的寺院佛曲,都是承襲自元明以來的這些曲調。由於地方不同,各寺院的唱法又存在著不同差異。

  佛樂分贊、偈、咒、誦四類。贊,有稱贊、祈禱、歌頌之意。贊同詞為韻體,分多句、八句、六句、四句。如《戒定真香》、《佛寶贊》、《楊枝淨水》等。偈,梵文唱詞,指《回向偈》之類的唱品。「回向」是功德圓滿,回向眾生之意。《回向偈》有五字體和七字體之分,有八句復唱,也有四句復唱。咒,即咒文,梵音轉讀,可意會而不可解。分有韻咒和無韻咒。無韻咒節奏急起,木魚單點伴擊;有韻咒緩唱,通常用磬、鈴、鐺等樂器伴奏。唱誦是音樂性很強的韻體腔,主要作於早晚拜佛等。

  佛教音樂除之外,還有樂器伴奏部分。常見的有鐘、鼓、磬、木魚、鈴、鐺、鉿等打擊樂器,又稱為法器。我國有的寺院還有簫、笛甚至彈撥類樂器隨腔伴奏。以上介紹的是漢傳佛教音樂之發展,下面再談談藏傳的佛教音樂。

四、藏傳佛教音樂及其發展

  在藏傳佛教的宗教儀式和法事活動中,音樂是很重要的一項,用來渲染宗教氣氛、增強弘法的效果。

  純粹的宗教音樂,包括法器樂、誦經詠唱調和「嘛呢」調幾種。誦經詠唱調,是誦經時的根據不同內容、不同形式所轉換不同的音調。純粹的宗教音樂,由於受到內容束縳,只能按照宗教規範進行,顯得有些古板、固定。而作為寺院音樂的另一組成部分——「道得兒」即佛殿樂,比起純粹的宗教音樂來,卻顯得活潑典雅了許多。佛殿樂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隨著歷史的演變,逐漸形成了嚴格的、程式化的佛殿樂曲目,具有專門的樂隊和訓練有素的專職演奏員。這種音樂之所以被稱為佛殿樂,是因為它是配合寺院內禮儀活動而產生,又僅限於為寺院活佛起居、迎送、在佛殿舉盛大佛事活動時演奏。它的旋律優美舒緩,典雅肅穆,具有濃郁的宗教風格。那些形制各異、音色不同的演奏配合宗教儀典,既渲染慶典氣氛,又給人以美的享受。藏傳佛教的各寺院,都有自己的佛殿樂。以甘肅省南藏族自治州境內的拉卜楞寺來說,它不僅有自己獨特優雅的佛殿樂,而且有一支訓練有素、歷史悠久的專職樂隊。拉卜楞寺院的佛殿樂,誕生於該寺初創的公元十八世紀初期。當時,該寺的寺主——地世嘉木樣大活佛應青海和碩特前首旗河南蒙古親王察罕丹津之請,從西藏東部返甘肅原籍時,連日途中的奔波勞頓使隨從感到疲憊不堪,隨從們生出了借演奏來消除旅途艱辛的想法,於是將這想法稟呈嘉木樣大活。活沉思片刻,覺得連日行程確實使人乏困,如能借奏樂調劑一下單調的旅途生活自然很好,便說道:「按佛規是不應奏樂的然而現在奏樂既給我們帶來精神上的享受,又能消除連日行程之勞頓,你們奏樂好了。」於是,隨員們祈禱,叩謝活佛慈悲之恩。此後旅途中每到一營處,隨員們便奏樂自樂。這規程從那時起就相沿成習,做為拉卜楞寺院的規矩保留下來。

  按慣例,活佛在寺院內進行的重大佛事活動,都有典雅的佛殿樂相伴隨。祭祀朝拜,冊尊典禮,開光大典,受賀摸頂……等儀式,都有不同的樂曲相伴,渲染,把氣氛推向高峰。活佛在寺院的起居、迎送、更是離不開佛殿樂的伴隨。清晨,傳統的宗教曲《黎明晨曲》和著陽光、緩緩升起;入夜,《臥宿曲》飄飄渺渺,將喧囂的塵世,帶入濃重的宗教氛圍之中……拉卜楞寺院佛殿樂的傳統曲有五十餘首已經失傳有的已被淘汰,繼承下來的已寥寥無幾。目前常演奏的佛殿樂曲譜有;《姜懷優索》、《萬年觀》、《五台山》、《孝卡麻爾》、《喇嘛達夏》、《智布欽加居》、《仁欽恰爾帕》、《堆彭》、《巴華爾》、《投金千寶》等。

  佛殿音樂大都是在吸收豐富民間音樂營養和漢地佛教,其它兄弟民族藝術營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一首動聽的佛教殿樂曲《桑達格勞》,是拉卜楞寺第四世嘉木樣大活佛親自創作的。這位風度高逸、雅好音樂的大活佛還先後創作了《阿瑪來》、《瑪霞》、米拉格爾達》等一批優美的佛殿曲。這些樂曲節奏穩定,優美動聽,易記上口,同時又合乎藏族民間歌曲的填詞即興發揮的特點,所以深受寺內外僧俗人民的喜愛,至今流傳,盛唱不衰。

  佛殿樂除了揉進一些藏族民間歌曲、樂曲的風格外,還直接吸收了其它民族的音樂素材和內容。寺院中的傳統曲目《萬年觀》,就是來自其他兄弟民族的宮庭音樂。據史料《承德避暑山莊清代宮廷、寺廟音樂》一書的記載,清咸豐十一年皇帝在避暑山莊住錫時,為他伺候吹打的樂曲中就有《萬年觀》。而佛殿樂中的另一曲目《日吾澤阿》,則是來自五台山寺廟的曲目,漢語譯為《五台山》。

  據說拉卜楞寺第四世嘉木樣四十三歲時,在北京朝雍和宮,謁見光緒皇帝,並順路去山西朝五台山。在五台山他受到隆重的接待,樂隊伴隨著佛事禮儀所演奏出樂曲典雅、舒緩,使他倍受感染和啟發。於是,他帶回了一些樂譜。返寺後,他對原有的拉卜楞寺法樂隊進行了調整和嚴格訓練,親自指導演奏,使寺院樂隊發展很快。

  佛殿樂的最初演奏,僅以嗩吶為主後來建立了具有多種樂器的法樂隊。樂器的種類也有增加和調整。佛殿樂隊的樂器一般分為:

  一、吹管樂器
  甲嶺——嗩吶
  柴嶺——橫笛
  雄嶺——豎簫
  崗嶺——人腿骨笛
  鷹骨笛
  雁骨笛
  雜嶺——泥塤、陶塤
  筒——螺號、法螺
  筒欽——長號、大號
  二、彈撥樂器:
  畢旺——琵琶
  畢旺居吉巴——單弦琶或琴
  畢旺居松——三弦琵琶或琴
  畢旺居芝——多弦琵琶或琴
  札木年——弦子
  竹質口簧
  二、拉弦樂器
  中角琴
  札尼——牛角胡
  銅胡
  根卡
  三、打擊樂器
  札額——腰鼓
  桑額——銅鼓
  九鈴鑼
  鈸、饒、鈴
  止爾布(小鈴鐸、搖鈴)
  札如——皮鼓、手搖鼓
  串鈴、盤鈴
  達瑪如——撥浪鼓
  達瑪——碗形鼓

  由於藏族樂譜的發明和樂隊樂器種類的增加與調整,使佛殿樂的演奏形式,開始由分工的演奏形式所取代。在樂隊中,以管子作為樂隊的骨干樂器,因為它最適合擔任主旋律的演奏,它忠於原曲,不加花點;笙吹出含有和聲因素的音符,使樂曲顯得活潑,明快;雲鑼則強調骨干音和強拍音;樂鼓和小鈸一拍一音地配合著全曲。這種演奏形式,每件樂器都可獨立表現,又能發揮音色的長處,使整個演奏顯得豐滿而濃厚,聽起來相當和諧和整齊。

  目前,藏傳佛教各寺院的樂隊編制,大體與清朝宮廷的「中和清樂」編制相仿。各寺院樂隊的演奏員,大多是屬職業性的。演奏員都是由寺院統一挑出聰明、機智的青年僧用以師帶徒的方法學習音樂知識和樂曲演奏。學成後,就職擔任演奏員,而一些年邁的演奏員則逐漸退居。

  總之,從各民族文化交流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藏傳佛殿樂,不僅是藏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而且為研究藏傳佛教內涵,研究各民族文化交流史也都提供了寶貴資料。

  綜上所述中國佛教徒自古以來就很重視佛教音樂,認為能達到「宣唱傳理,開導眾心」的目的。在集眾行香時,可起到「靜攝專抑」的作用。佛教音樂對於非佛教來說,同樣可以欣賞,領略佛教文化深邃的含意,產生凈化心靈的效果。

香港佛教533期
http://www.hkbuddhist.org/magazine/533/533_15.html

 樓主| 發表於 2012-9-15 21:31 | 顯示全部樓層
儀軌入門之法器篇

儀軌入門之

一、法器的表法:


法器具有甚深的象征意義和作用。


鐘和鼓:在寺院裏,早晚都要敲鐘和打鼓,早上是先打鐘先後打鼓,晚上反之,所以名為晨鐘暮鼓。(具體內容可參看《禪門日誦》,明谷法師唱的版本在網上可以下載到,很莊嚴)鐘的表法:震醒迷惑的眾生,提醒各位生死事大,無常速至,不要迷而不醒。鼓是催促大家精進勇猛,用功辦道,了生脫死。


大罄:一般不能隨便敲的。敲罄表示對諸佛菩薩的歡迎。


引罄:也叫做“二罄”,是佛事法會開始時,先鳴引罄引領大眾的,我們禮佛等一切行動要聽維那師用引罄的號令。


木魚:木魚的表法是精進,因為魚不分日夜不要閉著眼睛休息的。誦經時,我們就要註意時,跟著木魚和韻白來誦,這樣就會身心安悅,並起到調合四大的作用。(能背的經,叫做誦經,不能背的經文,叫做讀經,這裏,順便提一下)


地鐘魚:表法是凡夫迷而不覺。地鐘與木魚,敲起來很好聽:“叮當叮當”意表就是:“知覺、知覺”。提醒大眾不要再沈淪於五欲六道中。


再說一下。木魚是命,引罄是令。無論多少人在一起誦經,快慢輕重,全由木魚掌握,表法就是:大眾命在於敲木魚人的手中,所以,敲木魚敲得如法是很重要的。法會進行禮拜、問訊,一切都要聽引罄的指揮。任何一樣法器要敲得好才能如法,有很大的功德,末學只是略說之,具體的細節,各位同修可向當地寺院的維那師、悅眾師請法。
法器配合梵唄使用。下面,簡單地講一講梵唄:


二、梵 唄


1、梵 唄意義:梵是指:“印度的梵音”, 唄是指:“止斷,用聲音去止息外緣,斷內心的煩惱”。如果能如法唱好梵唄,可以使我們的內心靈靜,放下自在,用梵唄歌頌贊嘆諸佛菩薩功德,使眾生的舌根清凈,具有開闊身心、增強記憶力、恢復體能的好處。不僅自利而且利他,音聲海也是能度眾生的。末學在生活中遇到不少同修,也是因為聽到寺院的晨鐘暮鼓,生起親近歡喜的心。認識一位慧玲居士,皈依幾年,一直覺得無從入手學修,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有一次參加法會聽到貯法師唱香贊,生起歡喜心,現在學修都相當不錯的。《阿含經》雲:“若打鐘時,一切惡道諸若,並得停止。”


2、梵 唄有五種音聲:


(1)正直:是指梵唄清凈平直,回味無窮,法喜充滿,世間的流行歌曲,愛恨執著,令聽者起分別染汙的心,一般來講,末學建議各位同修少聽這種沒有精神營養的音樂為佳。


(2)和雅:學過《佛說阿彌陀佛》的同修都知道極樂是一個和雅音演暢五根的世界,這種音樂是不同於世間的音樂的,世間的音樂主體思想是離不開男歡女愛的種種迷情,這種輕浮而暫時的迷醉能不能使我們得到善方便,各位同修自己細思之。末學個人體會,唱經贊和念誦經文時,內心深處是十分感恩佛菩薩的加被的,當下心靈凈化,法界光明。每次,念到《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每每誦到這一段時,心裏的感動是無法言喻的,有時眼淚都會自發的流出來的。(註意:唱梵唄時,不要把嘴巴張得大大,聲音也不要造作,否則是有 失威儀的。)


(3)清澈:清而不濁,聽後心境平靜,清涼自在。


(4)深遠:梵 唄是我們用心力來調動丹田的氣歌頌三寶的功德,不僅可以自利養生,也可利他,讓眾生得到解脫與超升的。


(5)圓遍:梵唄又名:“海潮音”,喻為像大海一樣,波浪起伏,無論高音區低音區,都讓人聽了有輕安舒適的感覺。


梵 唄的緣起:最早在印度出現,梵是印度語:“梵覽摩”的簡稱。意思是指:“清凈”。唄是印度語:“唄匿”的簡稱。意思是指:“贊嘆歌詠”。梵唄就是建立在印度曲調的基礎的,漢化演軼。三國的曹植,於山水溪邊聞水聲而開悟,把天人所詠的梵音用“七聲”節奏譜曲。自唐代開始盛行,從此,用此音聲做法事。


從中國傳統來說,所謂南腔北調,一共有九腔十八調;各地的聲調雖有不同,但七聲的板卻是一樣的。腔調分多種:起腔、接腔、送腔,有書腔、道腔、藥師腔(調)等。又有新板、舊板、有快板、有慢板、有四平、五平……等等。這都屬於梵唄的概況。


三、法器持態:


俗語說:不怕萬人看,只怕一人識。法器持在手上,一看就知道你有沒有學習過。
法器的持態,總結起來有幾點:對口引罄、合掌木魚、平胸鉿子、照面鐺子、棒月手鼓。


引罄:持引罄時,左手持引罄,右手相抱引罄對口,手平胸。敲引罄時左手拿引罄,右手拿椎,用食指勾擊。


木魚:持木魚時,雙手扶持,魚椎在魚之外,大拇指在內,其余指頭在外,把木魚托著。敲時,左手執魚,右手執椎,兩掌相對如合掌。


鐺子:持鐺子時,鐺子在鐺子椎(在鐺子外)一齊用左手執持,右手抱平胸。敲時,左手執鐺如鏡照面,右手用大拇指、食指及中指執椎擊之。


鉿子:持鉿子時,兩手大拇反映與食指,壓在鉿子面,其余六指在下托之,置平胸。敲時:左手托,右手擊,上下鉿邊相差少許,音較亮。


鼓:持鼓時,兩手持,椎在鼓外,兩大拇指在內,食指與中指在外,余指托鼓如捧月。敲時,左手執鼓,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托之,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執椎,向內擊。


持法器一定要註意威儀,身體要站得端正,齊足而立。唱念,口齒要清、字句分明、意要專一,從內心處起恭敬,自然與佛有感應,就能自利利他,福慧雙修了。

http://huangsiyan.blog.hexun.com.tw/59123750_d.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9 23:12 , Processed in 0.037965 second(s), 21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