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6509|回復: 0

五種染汙與五種智慧(五毒與五智)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11-25 06: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b_543FB8D0F75B5DC38A8CA8F356094A97.jpg


五種染汙與五種智慧(五毒與五智)

  密續裏面有轉五毒為五智的方法,五智分別代表五方佛。密續是佛陀法教四大類中的一類,這個分類不是怫陀自己所造,而是佛陀弟子集結記錄佛的法教,才分為律部、經部。阿昆達磨部及密績四大類的。五毒與五智的教授也出現在經部裏,不過詳細的教授與修持法門,是記載在密續當中。

  無明是缺乏智慧,當你沒有智慧時,你就有了無明,無明與智慧是連在一起的,它們像是手掌的兩面,密續是如此講述染汙的。因為,當我們不瞭解自己究竟的潛能是智慧時,我們就處在無明裏。然而,透過無明,我們最終可以獲得智慧。

  密續是甚深教法,所以不可能把五毒與五智的關係,限定在一種型態裏。密續中見地與實修兩種法教,是隨時在進化的,這是密續的特質,它說明真理的各個面向。並沒有一個固定、快速的公式,可以說明五毒與五智的互動,但有一個一般性的描述。五毒是指思想與行為的負面型態,五智則指思想與行為的正面型態。兩者的關連,是究竟潛能的兩個面向。

  法界虛空之智慧(法界體性智)的另一面,是無明。法界虛空如空性,使任何事物成為可能,為每件事保留了空間,此智以昆盧遮那佛(Vairochana)為代表。

  自我或我執可以轉化為平等性智,以寶生佛(Ratnasamb-hava)為代表。欲望和貪執,可以轉化為妙觀察智,與阿彌陀佛(Amitabha)相關,嫉妒轉化為成所作智,以不空成就佛(Amogasi-ddhi)為代表。憤怒與攻擊與大圓鏡智相連(像鏡子的智慧,鏡子可以反射任何事物),空性則像鏡子,因為空性的緣故,所有的存在都能被反映出來。就好像我們說,相對上一切事物都可能發生,因為究竟上一切事都不曾發生,此智與不動佛(Ashok-bya, 又譯作阿閃佛)有關。

  由密續的觀點來瞭解轉化,則所有負面的事,在究竟上都是正面的。所以,如果你轉化負面,則它自然會成為正面,因為正面才是它的究竟本質。任何事物都與密續觀點有關。之所以有無明,是因為有它究竟的本質。智慧。轉化是密續的原則,此點甚為重要。正確的修持,就是正確的轉煩惱為智慧。只是心理想要修持密續法門以轉化染汙是不夠的,個體第一步先要有鞏固的基礎,才能修持進階的法門。為鞏固基礎,則需修持適當的前行。加行,才能達到穩固的階段。然後,再修持密續,轉化才能發生,若基礎不穩就修密續,是得不到功效的。

  佛陀說一位具格的密續修持者,因為他知道轉化的原則,就在一切的生活行持中修持,他迅速的獲致證悟。某人若有許多的染汙,但他很虔誠的想要修持密續,並且非常精進,佛說,那麽此人可以在大約十六生中,獲致完全的證悟。但這必須是一個非常虔誠、投入的修行,這樣的成就頗為罕見。佛陀還說,若依密續而修,甚至可能在一秒鐘內獲致證悟。為什麽?當然,因為究竟上我們原本是佛。若能充分瞭解這一點,你的佛性就能顯現。佛陀不是指禪修中乍現的佛性,而是真正全然的。殊勝的證悟。雖然證悟不需超過刹那的時間,但我們必須記得,證悟的能力,是經年累月、生生世世的努力所累積來的。佛陀的話,並不是說我們可以怠情。我們不能因為有密續的修持法門就以為會自動成佛而鬆懈,我們必須時時用功,毫不懈怠。

  若是我們瞭解自己的潛能,有此覺知而成為一個佛教徒,那是相當幸運的,因為我們已選擇了一條正確的路。我們也很幸運的值遇佛法仍存之時,佛法不只是圖書館裏的一堆藏書,而是活的傳承,它是佛陀親自傳授,代代相承傳遞下來的,它活於歷代大成就者所寫下來的忠言及論述中。

  在偉大的上師帕當巴桑傑(Phadampa  Sangye,意譯:先父佛。中譯:帕當巴桑傑是十二世紀初南印度僧,將怫法傳入西藏,成為[希解派]的創始人。)一本很重要的著作裏,他談到修持:「你可以考驗你自己,是否當煩惱一升起時,對治之方就立刻到來,若是如此,那麽你修得不錯;若是你需要對治之方時,它不在那兒,而你被煩惱所制,那麽你的修持就還不夠,還需要努力。」這是很好的忠告。他還說:「有虔誠心而沒有慈悲心是不完整的,有慈悲心而沒有虔誠心也是不完整的,你必須具備慈悲心與虔誠心兩者,才是完整的。」他接著又說:[快樂與幸運不見得每次都帶來好結果,所以不必因你的幸運與快樂而驕做,也不必太過沉溺其中;痛苦不兒得總是壤的,有許多事可以由逆境及痛苦中學得,所以當不幸降臨時,不要太洩氣。]他還勸告修行者,不要等待你所求的環境的到來,應該善用你此刻所擁有的環境,這點非常重要。

  帕當巴桑傑警示:「宗派主義,喜歡某個法教,不喜歡某個法教,是種最大的障礙,是佛法修持者最可恥的一件事,這種態度應該要避免。]他說:「思考與想像是無邊際的,去想一些有意義的事,而不要浪費時間去做無意義的思考。

  最後一個他的注解是:「自我是最邪惡有力的東西,所以,要好好的釘住自我」。

  當佛陀在傳法的時候,他能教的沒有任何限制,但是聞法的人們,卻只聽到他們所能理解的部份。有些人潛能好,所以證悟得快。有些人的潛能還沒解脫到較高的層次,所以要花長一點的時間才證悟。有些人染汙多,有些人染汙少,所以證悟所需的時間有長有短,依個人情況而定。每個人所合適的修持法門亦不相同,某個法門或許可以加速一個人的證悟,另個法門步調慢而平穩,這也要依各別需求而定。適於此人的方法,未必適用於彼,證悟唯一的路,是依個人自己合適的步調來作轉化。

  我們的指導應來自於具有經驗的上師。我們不要跟別人作比較,也不要想登陸月球,然後在登月失敗時又感到沮喪。如蓮花生大師所說的,就我們現有的環境來修持,即使最平凡的一天,也充滿了轉化的時機。真實的去看待佛法,不要用狹隘的眼光來看它,也不要用誇大的眼光來看它。眾生的身高。體重、膚色不是完全一樣的,他們看起來各個不同,每個人都有些微的差異,我們都能經由個體各自獨特的轉化,而成就證悟。

http://wsfs.blog.hexun.com/11930495_d.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8 07:33 , Processed in 0.021021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