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7288|回復: 3

天魔波旬 (欲界第六天主)(他化自在天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8-4 15: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4646.jpg


天魔波旬 (欲界第六天主)(他化自在天王)

【天魔 】
 (天名)天子魔之略稱,四魔之一。第六天之魔王也。其名雲波旬,有無量之眷屬,常障礙佛道者。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梵雲魔羅,此譯雲障,能為修道作障礙也。亦名殺者,常行放逸而自害身故,即第六天主也。名曰波旬,此雲惡愛,即釋迦佛出世魔王名也。諸佛出世,魔各不同。如迦葉佛時魔名頭師,此雲惡瞋等也。」
FROM:【佛學大辭典】

【天魔波旬 】
 (天名)波旬者,魔王名。(參見:天魔)。四十二章經曰:「佛初成道,天魔波旬以三旬嬈亂耳。」
FROM:【佛學大辭典】

【天魔 】
  此魔即欲界第六天也。若人勤修勝善,欲超越三界生死,而此天魔為作障礙,發起種種擾亂之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是名天魔。(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也。)
FROM:【三藏法數】

【波旬 】
 (術語)又作波旬踰,波卑面,新作波椽,波鞞,梵音Pa%pi^yas,又Pa%pi^man,巴Pa%pima%之轉訛也。慧琳師雲:波旬者,略波卑椽之卑為波。誤作旬也。如荼毘闍毘作耶旬之類。波旬者惡魔名,譯為殺者,惡者。注維摩經四曰:「什曰:波旬,秦言殺者。常欲斷人慧命,故名殺者。」義林章六本曰:「波卑夜,此雲惡者,天魔別名。波旬,訛也。成就惡法,懷惡意故。」玄應音義八曰:「言波旬者,訛也。正言波卑夜,是其名也。此雲惡者,常有惡意,成就惡法,成就惡慧,故名波旬。」慧琳音義十曰:「波旬,梵語正雲波俾椽,唐雲惡魔。佛以慈心呵責,因以為名。古文譯為波卑,秦言好。略遂去卑字。旬字本從目,音懸,誤書從日為旬。今驗梵本無巡音,蓋書寫誤耳,傳誤已久。」俱舍光記八曰:「釋迦文佛魔王名波旬,羯洛迦孫駄佛魔王名度使。」大部補注三曰:「波旬,亦雲波旬踰,此雲惡者。」勝鬘寶窟中末曰:「林公雲:外國法,佛在世及滅後。共魔語皆悉笑之為波卑面,此雲惡者,且惡物。」
FROM:【佛學大辭典】

【波旬 】
 六欲天魔王的名字。
FROM:【佛學常見辭匯】

【波旬 】
  訛也,正言波卑夜,此雲惡。釋迦出世,魔王名也。什曰:秦言殺者,常欲斷人慧命故,亦名惡中惡。惡有三種:一曰惡,若以惡加己,還以惡報,是名為惡。二曰大惡,若人不侵己,無故加害,是名大惡。三曰惡中惡,若人來供養恭敬,不念報恩,而反害之,是名惡中惡。魔王最甚也。諸佛常欲令眾生安隱,而反壞亂,故言甚也。肇曰:秦言或名殺者,或雲極惡。斷人善因,名殺者。違佛亂僧,罪莫之大,故名極惡也。涅槃疏雲:依於佛法而得善利,不念報恩,反欲加毀,故雲極惡。亦名波旬踰,此雲惡也,常有惡意,成惡法故。
FROM:【翻譯名義集】

【波旬 】
Transcription of the Sanskrit pa^pi^yas or pa^pi^yan, meaning "devil" "evil demon" or "demon king." A person with evil intentions. Synonymous with the Sanskrit and Pali ma^ra, meaning "killer." (參見:首楞嚴經) 945.19.132a-b.
FROM:【漢英-英漢-英英佛教詞彙】

http://www.buddha-hi.net/re/thread-7846-1-1.html




 樓主| 發表於 2013-8-4 15:18 | 顯示全部樓層
天      魔
  
         世界各國的宗教典籍中都有惡魔的相關記載,基督教或天主教則認為惡魔是墮落的天使,在《失樂園》一書中提到他原本是最俊美出眾的天使,祇因妄想取代上帝而遭放逐,於是他廣納天眾判將,在黑暗界自立為王,伺機反攻天國,並在人間作惡多端,製造紛亂,企圖統治世界。

        不同於其他宗教的傳說,佛教認為天魔是天神,他們並非完全十惡不赦,否則不可能位居天神的地位,甚至以神通第一聞名的目犍連尊者在本經中也自述他過去多生以前曾經當過天魔。在佛教的典籍裡也有諸多天魔的相關記載,只不過佛教相信他們過去前生為人時也曾修行過佈施、十善、八關齋戒等諸多善業,他們被稱為「魔」並非他們作惡多端,而是因為他們樂著於五欲,不思解脫,並希望所有欲界的眾生也能與他們一樣都滯留在五欲醬缸裡,受其制約掌控。同時他們厭惡與嫉妒世尊及僧伽的梵行成就,並深感自己崇高的地位受到威脅。他們最不能忍受有眾生脫離生死苦海,解脫涅盤。所以每當有如來弟子精進修行時,他們就會伺機發動攻勢阻礙修行者,他們或可能會以美色來破壞修行人的梵行淫戒,或企圖以種種恐怖現象來動搖修行人的心智。由此可知,一般凡夫或放逸的修行者其實不用怕天魔作祟,因為除非是精進異常的修行人,其梵行對他們足以構成威脅,否則天魔根本懶得下凡搗亂。

        根據北傳《佛本行經》的記載,世尊成佛以前,天魔波旬曾企圖阻礙世尊,他先派遣他的三名寶貝女兒來誘惑世尊,這三名天女是所有欲界中最美的天女,全身上下無一處瑕疵可指,亦無任何其他天女能出其右。但天魔的計畫失敗了,這三名天女因愚痴妄想誘惑世尊,反遭老醜的惡報。天魔波旬又接續發動魔兵魔將,以種種恐怖的境界企圖嚇退世尊,但這些幼稚的舉動無異以卵擊石,絲毫撼動不了世尊成佛的決心。

        世尊成佛後,成立了比丘與比丘尼僧團,天魔波旬仍不放棄阻撓佛僧的修行,但有的失敗,有的成功。在北傳《雜阿含經》及南傳《長老尼偈》中都共同記載到天魔企圖誘惑許多已證阿羅漢果的比丘尼,譬如智慧第一的讖摩(南傳譯為凱瑪Khema)、神通第一的蓮花色、以及宿命第一的跋陀等等,而這些清淨聖潔的比丘尼也各自以偈語喝斥訓退天魔,令其自取其辱。在本篇經文及南傳巴利聖典《魔訶責經》中則共同記載到天魔遁入目犍連尊者的腹中,立即遭到尊者識破。但於《摩訶僧祇律》中,天女則成功地破壞了禪提比丘的梵行,使禪提比丘被逐出僧團,掃地出門。而在北傳《大般涅盤經》及《四分律》中提到,佛陀曾三度提醒阿難即將入滅,但阿難尊者因受到天魔的迷惑,一時疏忽,忘記央請世尊住世一劫。另外在北傳《四分律》中則記載到天魔波旬暗中作祟,使古印度毗藍若這個地方發生飢荒,令佛陀及隨行的五百比丘因乞食無著,不得不食馬麥。

        大乘佛教認為天魔的魔宮位居第六欲天他化自在天,魔王波旬就是彼天天主。這種傳說最早是出自大乘法師鳩摩羅什所著的《大智度論》一書,但上開說法只對了一半,根據北傳《長阿含起世經》中的記載,天魔宮殿的正確位置是介於第六欲天他化自在天與梵天之間的另一處範圍,所以他化自在天的天主應該不是魔王波旬。

        本篇經文選譯自北傳阿含部單行本,裡面記載到許多有關天魔的愚痴惡行,與南傳巴利《雜支部第四卷》、《魔訶責經》及《法句經》等諸多經文內容完全相同,非常有趣,今特此選譯本篇經文與諸法友分享,揭開天魔的神秘面紗。

http://www.charity.idv.tw/s/s7.htm

 樓主| 發表於 2013-8-4 15:19 | 顯示全部樓層
選譯自北傳阿含部《佛說魔嬈亂經》

失譯人名附後漢譯

白話譯於西元2006/7/28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古印度跋祇尸牧摩鼻量的鹿野園林中,尊者大目乾連想為世尊作一個窟穴,便於空地通行處教人開鑿。

當時天魔波旬以神通將自己的身體變得非常的微小,遁入尊者目乾連的腹中。目乾連立即察覺,自忖:「為何我的肚子突然變重,猶若食豆大小一般?我要以三昧正受的禪定之力觀察己腹。」於是尊者大目乾連離開通行處,走到經行步道旁,敷妥尼師壇,結跏趺坐。

尊者大目乾連馬上發現是天魔波旬在搗蛋,便嚴厲地警告天魔波旬:「波旬!快點出來!千萬不要騷擾如來及如來弟子,否則你必將於長夜遭受無量的痛苦!你這種愚蠢的惡行對你自己一點都沒有好處!」

天魔波旬一聽大驚,心想:「就連世尊及其他弟子都不能馬上發覺是我,怎麼這個目犍連如此厲害了得?!」於是天魔波旬立即從尊者大目乾連的口中飛出,站在前方。

尊者大目乾連嚴詞訓斥波旬:「波旬,在非常遙遠的過去世,有一位如來,名叫拘樓孫、無所著、等正覺。我在那個時候,也當過天魔,我有一位妹妹,名叫迦羅(註:Kali,不知是否為印度教的卡利女神?),你那時是她的兒子。波旬,你應當知道,你就是我前生的外甥。

那位拘樓孫佛有一位弟子,名叫毗樓薩若,不論在各方面都非常的優秀,勝過其他如來弟子。波旬,你可知這位尊者為什麼會叫做毗樓薩若?那是因為這位尊者能在梵天上以香聲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任何其他如來弟子能與之相比,因此之故,他叫做毗樓薩若。

還有,他依村城而住,早起時著衣持衣缽,進入村城乞食,自護其身,諸根具足,意念常定。當入村城乞食後,過中午返還,置妥衣缽,清洗雙足,戴著尼師壇,放在右肩上,獨自到安靜的地方,找一棵大樹的底下,或空曠無人之處,敷妥尼師壇,結跏趺坐,在很快的時間內,入想知滅正受(註:滅盡定)。路過的牧羊人、或擔薪人、或行路人,若看見這位尊者如此快速進入想知滅正受,都誤會他已命終,便以乾草木牛糞,敷碎草木,積覆在他身上,點燃火後離去。但是大火卻絲毫燒傷不了這位尊者,第二天他一出定,一如往常,毫髮無傷,因此之故,他叫做薩若(註:生還之意)。

當時我非常看不順眼這位尊者,心想:『這個剃頭沙門,長得這麼黑,卻常安住於禪定之中,把自己弄得好像驢子在負荷重擔一樣,被繫在櫪槽之上,吃不到麥草;又好像貓守在鼠穴前,伺機捕鼠;又好比鵂狐在空牆上想要捕鼠;又如鵁鳥在水岸上伺機捉魚。哼!什麼是禪?為何要修禪?他修的又是什麼禪?或亂、或忘、或不定,我亦不見來,亦不見去,亦不見住,亦不見終,亦不見生。我乾脆去叫婆羅門居士去罵、打、譴責、羞辱他。』

當時我真的去教唆婆羅門居士對這位精進沙門以木打之,以石擲之,或以杖撾之,令此精進沙門頭破血流,或裂衣壞缽。

後來這位婆羅門居士死後立即下墮地獄。

當時拘樓孫如來,正在無量百千的弟子前後圍遶之下說法,他看見這位尊者的頭被打破,衣缽破裂,從遠方而來,便對諸比丘說:『比丘們,你們有沒有看見這位受傷的比丘?他是因為天魔教唆婆羅門居士去撾打他而受到傷害,這一切都是天魔在作祟。

比丘們,你們應當心與慈俱,遍滿一方後安住其中。如是二、三、四、上、下、甚至一切,意與慈俱,無怨、無二、無恚,極廣極大,無量極分別,滿一切諸方後安住正受。

同樣令心意與悲、喜、護俱,滿一切諸方後安住正受。

如此天魔便找不到任何的機會可以下手傷害你們。』

波旬,如果當時那位尊者安住於慈悲喜捨之中,我就真的找不到機會去傷害他,我可能就會去叫那個婆羅門去供養、承事、禮敬他,甚至叫婆羅門居士脫衣敷地,請此精進沙門,從上面踏過;或叫婆羅門居士自洗其髮,以敷著地,請此精進沙門,從上面踏過;或叫婆羅門居士,手執囊袋裝滿食物,請此精進沙門,隨意取用;或令婆羅門居士心生信樂,親自以手牽此沙門,迎入己家,隨所欲施。

如果那位婆羅門居士死後便能因以上的善行轉生到善處天上。

而拘樓孫如來也會這樣教導他的弟子:『當於一切行,見無常住,當見盡,當見離,當見滅,當見止,當見止住處。』

波旬,當時我仍不知節制,又變化成一個小男孩,在路邊手執大木棍,毆擊尊者毗樓的頭部,讓他頭破血流。

拘樓孫如來看見尊者毘樓的頭部被擊傷,血流不止,便嘆說:『天魔這次真的太過份了!』

波旬,當時拘樓孫如來的話還沒說完,我便立即墮入大地獄中。

波旬,在大地獄中,我的身體各處被鉤鎖鎖住,地獄裡的獄卒到我面前恐嚇我:『只要我在地獄中,你就不要妄想解開鉤在你身上的鎖!』

波旬,你可知我在地獄中受苦長達滿百歲以上?」

天魔波旬聽到目犍連尊者說的這一段往事,感到非常的恐怖,週身寒毛皆豎。

尊者大目乾連即時將上開往事作一總結,以如下的偈語警告天魔:「
 云何止地獄  而令惡在中
 犯佛婆羅門  及犯此比丘
 名阿鼻泥犁  而令惡止中
 犯佛婆羅門  及犯此比丘
 鎖解則為百  在中受苦痛
 在阿鼻泥犁  令惡止其中
 若有不知者  比丘佛弟子
 如是受此苦  當受黑之報
 在於園觀中  及此地眾生
 不種食粳米  當生北拘牢
 極大須彌山  親近於解脫
 自能分別者  身則行念持
 彼山止泉中  常住於此劫
 其形如金色  光明靡不照
 作眾諸伎樂  是釋樂所遊
 彼亦有二俱  在前而恭敬
 若釋在前行  升此高堂上
 見釋所從來  各各自娛樂
 若見比丘來  還顧有羞恥
 若有升堂上  則能問比丘
 當知有此魔  愛盡得解脫
 當為比丘記  聞說當如是
 拘翼我知汝  愛盡得解脫
 聞說智慧記  釋得歡喜樂
 比丘多作行  當為更說此
 若有升此堂  釋者能致問
 云何名為堂  汝釋在其上
 汝釋我當記  此名受報處
 如是千世界  有此千世界
 無有勝此堂  如是受報處
 釋得自在遊  在中最清明
 化一能為百  在此報堂上
 釋得自在遊  昇在此堂上
 足指能動之  令天眼而睹
 釋得自在遊  昇在鹿堂上
 神足能動轉  甚深極覆藏
 難動難可轉  彼有琉璃地
 聖之所居處  滑澤極柔軟
 所敷極軟褥  言語亦柔軟
 最勝今天王  善能作伎樂
 種種若干異  諸天來會聚
 趣向須陀洹  無量諸千種
 及百諸那術  至三十三天
 說法為作眼  彼聞此法已
 信樂則然可  我知有此法
 則名曰仙人  謂至梵天上
 能令諸梵問  彼梵有此見
 所見亦如前  常見有常住
 我當為梵記  仙人我此見
 不見不如前  我常有常住
 我見報相應  梵天身在前
 我今當何說  我常計有常
 謂能知此世  等覺之所說
 若有有所習  所生受其報
 火無有是念  我當燒愚人
 火燒愚人已  隨行則被燒
 如是汝波旬  近於此如來
 久作斯惡行  受報亦當久
 汝魔莫厭佛  及莫嬈比丘
 以此比丘說  魔在鼻量國
 鬼有憂慼念  目連所感勤
 恐怖極恐懼  忽然則不現」

  http://www.charity.idv.tw/s/s7.htm

 樓主| 發表於 2013-8-4 15:21 | 顯示全部樓層
失譯人名附後漢錄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
在跋祇尸牧摩鼻量鹿野園中。彼時尊者大目乾連。為世尊作窟。
時露地彷徉。教授令作。彼時魔波旬。
自化其身令微小。入尊者目乾連腹中。彼時目乾連。
便作是念。何以故。我腹便重。猶若食豆。
我寧可如其像三昧正受。以三昧意。自觀己腹。
於是尊者大目乾連。離彷徉處。至經行捶。
敷尼師壇。結跏趺坐。於是尊者大目乾連。
即如其像三昧正受。以三昧意。自觀己腹。
彼尊者大目乾連。即便知之。此魔波旬。入我腹中。
於是尊者大目乾連。還從三昧起告魔波旬曰。
汝波旬還出。汝波旬還出。
莫觸饒如來及如來弟子。莫於長夜遭無量苦。無義饒益。
於是魔波旬。便作是念。此沙門亦不知不見。
而作此言。汝波旬出。汝波旬出。
莫觸嬈如來及如來弟子。莫於長夜遭無量苦。無義饒益。
謂彼世尊。有如是力。如是有所能。
彼世尊猶不能知我見我。況復弟子。能知能見。
是事不然。汝波旬汝所念。我亦知之汝所作念。
沙門不知不見。而作此言。波旬出波旬出。
莫觸嬈如來及如來弟子。莫於長夜遭無量苦。
無義饒益。謂彼世尊。有如是力。如是有所能。
彼猶不能知我見我。況復弟子。能知見我。
是事不然。於是魔波旬。復作是念。此沙門為知見我。
而作此言。汝波旬出。汝波旬出。
莫觸嬈如來及如來弟子。莫於長夜遭無量苦。無義饒益。
於是魔波旬。即從尊者大目乾連口中出。
便在前立。彼魔波旬。卻住一面已。
尊者大目乾連。告波旬曰。波旬昔過去世有如來。
名拘樓孫無所著等正覺。我在彼時。亦為觸嬈魔。
我有妹名迦羅。汝是彼子。汝波旬當以此知。
汝是我妹子。彼拘樓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魔波旬有弟子。名毗樓(音聲)薩若。最上最賢。
勝諸弟子。何以故。波旬而令尊者毗樓。
字為毗樓薩若。波旬此尊者毗樓者。住梵天上。
能以香聲。滿千世界。
無有弟子與此等者與聲等者。無相似者。謂能說法。此波旬以是故。
而令尊者毗樓。名曰毗樓薩若。
此波旬以何方便令彼名薩若字曰薩若。此波旬名薩若者。
彼依村城住。早起著衣服持衣缽。詣村城乞食。
自護其身。諸根具足。意念常定。
彼詣村城乞食已。中後而還。舉衣缽澡浴其足。舉尼師壇。
著右肩上。若至靜處。若至樹下。若至空處。
依敷尼師壇。結跏趺坐。輕舉速疾。
入想知滅正受。彼中牧羊人。若見牧牛人。或擔薪人。
或行路人。若見彼速疾入想知滅正受。
見已作是念。此沙門。坐此靜處今命終。
我等寧可以乾草木牛糞。若敷碎草木。積覆其身。然火當還。
彼牧羊人牧牛人。擔薪人行路人。以乾草木。
若敷碎草木。積覆其身。然火已離而還。
於是尊者薩若。過夜已從三昧起。
輕舉速疾收拭其衣。依城村住。彼晨起著衣服。與衣缽俱。
詣城村乞食。自能護身。具足諸根。意念常定。
若彼所見。牧羊人。牧牛人。擔薪人。行路人。
見已作是念。此沙門在他靜處而命終。
我等以乾草木牛糞。若敷碎草木。積覆其身。
然火已離而還。而今此尊者。還復命存。此波旬。
以是方便故。名為薩若。字曰薩若(還生)。
於是度數(弊也)簸提旬(惡也常波)作是念。此剃頭沙門。以黑纏形。
彼與禪俱。與禪相應。常行於禪。
猶若驢常荷擔。繫在櫪上。或不得麥。禪而禪。與禪相應。
常行於禪。如是剃頭沙門。以黑纏形。
或與禪俱。與禪相應。行禪。猶若貓子。在於鼠穴前。
而欲捕鼠在中。禪而禪。與禪相應。行於禪。
如是此剃頭沙門。以黑纏形。常與禪俱。
與禪相應。常行禪。猶若猶若鵂狐在空牆上。
在中捕鼠。禪而禪。與禪相應。常行禪。
如是此剃頭沙門。以黑纏形常與禪俱。與禪相應。常行禪。
猶若鵁在水岸上。伺魚於中。禪而禪。
如是此剃頭沙門。以黑纏形。與禪相應。禪而禪。
此云何名為禪。為何所禪。為是何禪。
或亂或忘或不定。我亦不見來。亦不見去。亦不見住。
亦不見終。亦不見生。我寧可為婆羅門居士說。
如是此沙門。精進當罵之。當打。當說非。
當恚之。若少多罵打。瞋恚說其非。若意有異者。
此惡魔求其便索其便。或得其便。或得其因緣。
此魔波旬為弊魔。而向婆羅門居士。
彼沙門精進。當罵之說其非。當瞋恚之。彼精進沙門。
當以木打之。當以石擲。或以杖撾。
或破彼精進沙門頭。或裂衣壞缽。
謂彼時婆羅門居士命終。彼因彼緣。身壞死生惡趣泥犁中。
生彼已。作是念。今已受此苦。更或能復劇是處。
而我於精進沙門。發於邪。於是波旬。
取拘樓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弟子。
破其頭壞其缽裂其衣。
便往至拘樓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所。彼時拘樓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在無量百千眾前圍遶。而為說法。
拘樓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遙見弟子。頭被打破。衣缽被裂。
從遠而來。見已告諸比丘。汝諸比丘。
當見此比丘。為弊魔。向婆羅門居士說。
汝當取精進沙門。罵之撾打。當瞋恚少多撾打。
瞋恚意或能有若干。而此弊魔。求其便。索其因緣。
求其因緣。得其因緣。汝諸比丘。
當與慈俱滿一方已正受住。
如是二三四上下一切諸方意與慈俱。無怨無二無恚。極廣極大。無量極分別。
滿一切諸方已正受住。如是意與悲喜護俱。
滿一切諸方已正受住。當令弊魔求其便。
索其因緣。不得其便。不得其因緣。於是波旬。
向拘樓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弟子。說如此言。
彼與慈俱。滿一方已正受住。
如是二三四上下一切諸方意與慈俱。無怨無二無恚。
極廣極大。無量極分別。滿諸方已正受住。
如是意與悲喜護俱。滿一切諸方已正受住。
謂彼惡魔求其便。索其因緣。不能得其便。不能得其因緣。
於是波旬弊魔作是念。我以此方便。
不能得此沙門便。不能得此沙門其因緣。
我寧可向婆羅門居士說。汝當取此精進沙門。
當恭敬承事禮事供養。少多供養承事禮事已。
若意有異。而彼弊魔。求其便索其便。索其因緣。
得其便。得其因緣。此弊魔旬。向居士婆羅門說。
彼精進沙門。當供養。當承事禮事。
令婆羅門居士。脫衣敷地。而作是言。令此精進沙門。
當蹈上行。精進沙門當遊上行。此精進沙門。
為極苦行。當令我等於長夜得義饒益。
令婆羅門居士。自洗其髮。以敷著地。而作是言。
精進沙門。當蹈上行。精進沙門。當遊上行。
此精進沙門。為極苦行。當令我等於長夜得義饒益。
當令婆羅門居士。手執囊種種滿中。
而作是言。唯願諸賢。當取此隨所用之。
當令我等長夜得義饒益。令婆羅門居士信樂。
為彼精進沙門。自以手牽。將入己家。隨所欲施。
唯願諸賢。當取此施。隨所用之。
當令我等長夜得義饒益。彼時婆羅門居士命終。彼因彼緣。
身壞死。生善處天上。生於彼已。便作是念。
我等此樂。無過於是。我等因向精進沙門有等見故。
於是波旬為拘樓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弟子。供養恭敬。承事禮事。
便至拘樓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弟子所。
彼時拘樓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於無量百千眾在前圍繞。
而為說法。拘樓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遙見弟子他所供養恭敬。承事禮事。從遠而來。
見已告諸比丘。汝諸比丘見不。此弊魔波旬。
向婆羅門居士。說當供養恭敬。承事禮事。
恭敬彼精進沙門。少多恭敬承事禮事供養意。若有異。
彼弊魔波旬。求其便。索其因緣。得其便。
得其因緣。汝諸比丘。當於一切行。見無常住。
當見盡。當見離。當見滅。當見止。當見止住處。
而令弊魔波旬。求其便。索其因緣。不得其便。
不得其因緣。彼波旬。
為拘樓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弟子。說如此言。此一切行。
見無常住見盡見離見滅見止住處。彼弊魔波旬。求其便。
索其因緣。不能得便。不得其因緣。
於是弊魔波旬。便作是念。我以此方便。
不能得精進沙門便。不能得其因緣。
我寧可化作年少小兒童男形像。住他道邊。手執大木。
當用擊尊者毗樓首。破令血流。
彼時拘樓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依城村住。晨起著衣服持衣缽。
欲詣城村乞食。及尊者毗樓。隨後比丘。於是弊魔。
在他處化作年少小兒童男形像已。
在他道邊。手執大木。用擊尊者毗樓首。令血流。
於是尊者毗樓。被擊首破流血。
隨從拘樓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後。
於是拘樓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至村已。以一切身力。
右旋顧視而視。不恐不怖。不驚不懅。而觀諸方。
拘樓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見尊者毘樓。
被擊首破血流。從後而來。見已說言。
此弊魔為非為無厭足。復次波旬。拘樓孫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說言未竟。彼時弊魔。即以其身。墮大泥犁中。
彼波旬。在大泥犁中。具有四事。無樂六更。
身現受痛。鉤鎖鎖之。謂彼地獄獄卒。便至弊魔所。
到已作是言。汝若此鎖解者。
汝當知我在地獄中。以滿百歲在地獄中。彼時魔波旬。
便恐怖身毛皆豎。尊者大目乾連。即時說偈曰。
 云何止地獄  而令惡在中
 犯佛婆羅門  及犯此比丘
 名阿鼻泥犁  而令惡止中
 犯佛婆羅門  及犯此比丘
 鎖解則為百  在中受苦痛
 在阿鼻泥犁  令惡止其中
 若有不知者  比丘佛弟子
 如是受此苦  當受黑之報
 在於園觀中  及此地眾生
 不種食粳米  當生北拘牢
 極大須彌山  親近於解脫
 自能分別者  身則行念持
 彼山止泉中  常住於此劫
 其形如金色  光明靡不照
 作眾諸伎樂  是釋樂所遊
 彼亦有二俱  在前而恭敬
 若釋在前行  升此高堂上
 見釋所從來  各各自娛樂
 若見比丘來  還顧有羞恥
 若有升堂上  則能問比丘
 當知有此魔  愛盡得解脫
 當為比丘記  聞說當如是
 拘翼我知汝  愛盡得解脫
 聞說智慧記  釋得歡喜樂
 比丘多作行  當為更說此
 若有升此堂  釋者能致問
 云何名為堂  汝釋在其上
 汝釋我當記  此名受報處
 如是千世界  有此千世界
 無有勝此堂  如是受報處
 釋得自在遊  在中最清明
 化一能為百  在此報堂上
 釋得自在遊  昇在此堂上
 足指能動之  令天眼而睹
 釋得自在遊  昇在鹿堂上
 神足能動轉  甚深極覆藏
 難動難可轉  彼有琉璃地
 聖之所居處  滑澤極柔軟
 所敷極軟褥  言語亦柔軟
 最勝今天王  善能作伎樂
 種種若干異  諸天來會聚
 趣向須陀洹  無量諸千種
 及百諸那術  至三十三天
 說法為作眼  彼聞此法已
 信樂則然可  我知有此法
 則名曰仙人  謂至梵天上
 能令諸梵問  彼梵有此見
 所見亦如前  常見有常住
 我當為梵記  仙人我此見
 不見不如前  我常有常住
 我見報相應  梵天身在前
 我今當何說  我常計有常
 謂能知此世  等覺之所說
 若有有所習  所生受其報
 火無有是念  我當燒愚人
 火燒愚人已  隨行則被燒
 如是汝波旬  近於此如來
 久作斯惡行  受報亦當久
 汝魔莫厭佛  及莫嬈比丘
 以此比丘說  魔在鼻量國
 鬼有憂慼念  目連所感勤
 恐怖極恐懼  忽然則不現

http://www.charity.idv.tw/s/s7.htm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3-28 20:03 , Processed in 0.023466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