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728|回復: 2

不離 法王如意寶教言選錄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14 16: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0924816_922449844440379_1974944882183480183_n.jpg


當年我在石渠求學時,有一天上師托嘎如意寶說:“如果我們沒有去調伏心,心的力量會非常兇猛可畏;但如果去調伏它,就會發現它只不過是一隻紙老虎。我們哪怕只用短短七天,好好地祈禱上師,認真調伏自己的心,心的狀況也會與從前有極大不相同。”

-----上師感言(2014.07.31)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我們不管是希求善法,還是追求無意義的瑣事,到了最後,都應該觀察心的本性,斷除一切期望和疑慮的分別念,在無有任何執著的境界中安住,如此煩惱才會銷聲匿跡。

-----上師感言(2014.07.30)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假如不願意對治分別念,它的力量有時候相當可怕。就像家中有個性格惡劣的妻子,整天大吵大鬧,家人的生活會一直陷於不安之中。同理,如果煩惱存在心中,我們永遠也不會有安樂。

-----上師感言(2014.07.29)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有佛法,就有辦法:我們對一件事物作出判斷時,應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首先要用佛法的智慧來觀察和抉擇,其次再參照世間法。

-----上師感言(2014.07.28)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彩虹再美,也不值得追尋:世上總有一些人,自己沒有任何實踐經驗,嘴上卻講得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把不明真相的人們唬得一愣一愣的。

-----上師感言(2014.07.27)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傳講佛法也是如此,假如稍微有一點修證和經驗,就不會把眾生引入邪道。否則,像鸚鵡學舌一樣,只是對書本上的東西照本宣科,那聽聞者得不到真實的利益。華智仁波切也說:“自己若沒有絲毫體會與證悟,為他人講經說法,意義並不大。”

-----上師感言(2014.07.26)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或許有人會問:“那是不是所有論典都值得恭敬呢?”並非如此!假如一個人沒有通達佛教經論,卻四處宣講佛法,撰寫論典,這對自他不一定真正有利。

-----上師感言(2014.07.25)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對菩薩不能隨便誹謗:在這個世上,有許多以悲願力度化眾生的聖者。甚至有些時候,聖者為了利益某類特定的眾生,還會示現為比普通人更差勁的形象。對於他們的這些行為,我們不能隨意誹謗。

-----上師感言(2014.07.24)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有傳承,才有力量:在這個世間上,林林總總的行業,都有各自的師承。同樣,佛教中無論顯宗,密宗,也相當重視傳承,它不僅僅是一種法脈延續,更是一種無形的加持力。

-----上師感言(2014.07.23)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我們必須在具有清淨的上師面前領受教言。有些人對傳承不太重視,甚至依靠沒有傳承的教言,就自認為已證悟了。但對具有智慧的人而言,遇到這種所謂的“開悟者”,肯定只會敬而遠之。

-----上師感言(2014.07.22)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依止上師不要喜新厭舊:博多瓦問上師:“像仲敦巴那樣依止的上師少好,還是像阿底峽尊者那樣依止的上師多好呢?”上師告訴他:“如果你清淨心修得好,那依止的上師越多越好;但若清淨心不足,總喜歡觀察上師的過失,依止的上師越少越好。”

-----上師感言(2014.07.21)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尋找上師不要以貌取人:以貌取人,這是愚人的觀察方法,作為有智慧的人,理應注重內在勝於外在---只有詳細觀察了上師的悲心、智慧後,再決定是否去依止,這樣才會比較可靠。

-----上師感言(2014.07.20)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真正有智慧的人,哪怕獲得一點點修行境界,也很清楚這並非靠一已之力,而是源于上師的慈悲加持,進而對上師感恩戴德,並從言語中時時表現出來。

-----上師感言(2014.07.19)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不管是大上師還是小上師,無論名聲是否廣大,只要在他面前得過佛法,他就是自己的上師,對此我們應感恩不盡。

-----上師感言(2014.07.18)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我們在評論一個人,一件事時,千萬不要以凡夫之見去洞察斷決,一定一定要謹慎!

-----上師感言(2014.07.17)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為了使人生有長足進步,我們平時一定不能攀緣太多。假如身體做各種世間雜務,口中言說許多閑言啐語,心裏不斷生起層出不窮的分別念,這會給自己帶來極大的違緣。

-----上師感言(2014.07.16)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因此,散亂心和煩惱惡念,我們最好不要去依止,而應將其徹底捨棄,否則永遠不會安寧。

-----上師感言(2014.07.15)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其實,世間法猶如閃電般刹那無常,希求這些始終不會有一個結局。正如無垢光尊者所說:“世間上的鎖事,若去希求,就沒有一個完結之時。何時放下,何時才會了。”

-----上師感言(2014.07.14)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當然,在我看來,對眾生今生來世最有説明的,莫過於殊勝的佛法。而在佛法中,有兩個要點必不可少:清淨的見解與無垢的信心。

-----上師感言(2014.07.13)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那麼,對三寶的信心和因果不虛的正見,對每個人有多重要呢?佛陀告訴我們,若具足了這二者,就一定不會墮入惡趣,並且所希求的一切功德皆可依此而成就。

-----上師感言(2014.07.12)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如果我們生病或者遭受一些莫名的危害,此時千萬不要心生嗔恨,要明白:這是修自他相換的良機,是一個逆增上緣!

-----上師感言(2014.07.11)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大家一定要把握住眼前的時光,不要肆意揮霍寶貴的人生。尤其當妙欲勾住了我們的心時,應通過各種方法了知其本性,不要讓自己再成為它任意擺佈的奴隸了!

-----上師感言(2014.07.10)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若能以菩提心攝持自己的生活與修行,將會得到不可思議的利益,不僅能帶來健康、長壽、富足、同時,還可遣除自己乃至整個社會的種種負能量。

-----上師感言(2014.07.09)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我們平時也一定要謹小慎微,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隨意對人惡言相向。假如自己因業力現前,控制不住罵了人,也應馬上念“嗡班匝薩埵吽”至少一千遍,乃至十萬遍。以此咒力的不可思議加持,可以懺淨任何可怕的業障。

-----上師感言(2014.07.08)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我的根本上師托嘎如意寶,常講給別人取外號的果報,並引華智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中的公案說:一個人曾用十八種動物頭的綽號辱駡他人,結果就轉生成了有十八個動物頭的怪物。

-----上師感言(2014.07.07)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魔障並不具備從實質上毀壞一個三寶弟子的能力,因此,只要我們信念堅定,哪怕僅僅念誦一遍《普賢行願品》,也能遣除任何邪惡的損害。這是釋迦牟尼佛宣說的珍貴教言。

-----上師感言(2014.07.06)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當今時代,任何人修法都不可能沒有違緣,即使是接近登地的聖者,也會遭受種種困苦和挫折。然而,只要值遇磨難時不退失信心,堅定地祈禱上師三寶,不為外境所束縛,就一定會得到強大的加持與庇護,從而迅速得到解脫。

-----上師感言(2014.07.05)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大家方便的時候,最好回顧一下自己的人生:“我造過多少惡業?吃過多少苦頭?”其實,只要稍加觀察,就會發現痛苦從未遠離過自己,所以,若想不再受這些難忍之苦,我們務必要精進修行。

-----上師感言(2014.07.04)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不論祈禱哪一位元聖尊,都會增長智慧。尤其若想得到加持,就應祈禱上師;想獲得悉地,就應祈禱本尊;要成就事業,就應祈禱空行母;要遣除違緣,就應祈禱護法神。

-----上師感言(2014.07.03)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佛陀曾說,即使以散亂心看佛像,將來也會離苦得樂。甚至,哪怕以嗔恨心看佛像,此人雖然暫時會墮入惡趣,但由於他已與佛陀結上了緣,最終也會漸漸證得菩提。

-----上師感言(2014.07.02)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最初心若無法安住,可以在自己面前放一尊釋迦牟尼佛像,然後注視佛像的心間;如果時間久了產生昏沉,則可往上觀察佛象的頂髻。如此觀修,很容易調伏這顆躁動的心,所有的分別念都會消失。

-----上師感言(2014.07.01)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上師教言(2014.02)

有佛法,就有辦法:我們對一件事物作出判斷時,應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首先要用佛法的智慧來觀察和抉擇,其次再參照世間法。

-----上師感言(2014.02.28)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彩虹再美,也不值得追尋:世上總有一些人,自己沒有任何實踐經驗,嘴上卻講得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把不明真相的人們唬得一愣一愣的。

-----上師感言(2014.02.27)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傳講佛法也是如此,假如稍微有一點修證和經驗,就不會把眾生引入邪道。否則,像鸚鵡學舌一樣,只是對書本上的東西照本宣科,那聽聞者得不到真實的利益。華智仁波切也說:“自己若沒有絲毫體會與證悟,為他人講經說法,意義並不大。”

-----上師感言(2014.02.26)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或許有人會問:“那是不是所有論典都值得恭敬呢?”並非如此!假如一個人沒有通達佛教經論,卻四處宣講佛法,撰寫論典,這對自他不一定真正有利。

-----上師感言(2014.02.25)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對菩薩不能隨便誹謗:在這個世上,有許多以悲願力度化眾生的聖者。甚至有些時候,聖者為了利益某類特定的眾生,還會示現為比普通人更差勁的形象。對於他們的這些行為,我們不能隨意誹謗。

-----上師感言(2014.02.24)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有傳承,才有力量:在這個世間上,林林總總的行業,都有各自的師承。同樣,佛教中無論顯宗,密宗,也相當重視傳承,它不僅僅是一種法脈延續,更是一種無形的加持力。

-----上師感言(2014.02.23)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我們必須在具有清淨的上師面前領受教言。有些人對傳承不太重視,甚至依靠沒有傳承的教言,就自認為已證悟了。但對具有智慧的人而言,遇到這種所謂的“開悟者”,肯定只會敬而遠之。

-----上師感言(2014.02.22)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依止上師不要喜新厭舊:博多瓦問上師:“像仲敦巴那樣依止的上師少好,還是像阿底峽尊者那樣依止的上師多好呢?”上師告訴他:“如果你清淨心修得好,那依止的上師越多越好;但若清淨心不足,總喜歡觀察上師的過失,依止的上師越少越好。”

-----上師感言(2014.02.21)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尋找上師不要以貌取人:以貌取人,這是愚人的觀察方法,作為有智慧的人,理應注重內在勝於外在---只有詳細觀察了上師的悲心、智慧後,再決定是否去依止,這樣才會比較可靠。

-----上師感言(2014.02.20)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真正有智慧的人,哪怕獲得一點點修行境界,也很清楚這並非靠一已之力,而是源于上師的慈悲加持,進而對上師感恩戴德,並從言語中時時表現出來。

-----上師感言(2014.02.19)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不管是大上師還是小上師,無論名聲是否廣大,只要在他面前得過佛法,他就是自己的上師,對此我們應感恩不盡。

-----上師感言(2014.02.18)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我們在評論一個人,一件事時,千萬不要以凡夫之見去洞察斷決,一定一定要謹慎!

-----上師感言(2014.02.17)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為了使人生有長足進步,我們平時一定不能攀緣太多。假如身體做各種世間雜務,口中言說許多閑言啐語,心裏不斷生起層出不窮的分別念,這會給自己帶來極大的違緣。

-----上師感言(2014.02.16)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因此,散亂心和煩惱惡念,我們最好不要去依止,而應將其徹底捨棄,否則永遠不會安寧。

-----上師感言(2014.02.15)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其實,世間法猶如閃電般刹那無常,希求這些始終不會有一個結局。正如無垢光尊者所說:“世間上的鎖事,若去希求,就沒有一個完結之時。何時放下,何時才會了。”

-----上師感言(2014.02.14)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當然,在我看來,對眾生今生來世最有説明的,莫過於殊勝的佛法。而在佛法中,有兩個要點必不可少:清淨的見解與無垢的信心。

-----上師感言(2014.02.13)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那麼,對三寶的信心和因果不虛的正見,對每個人有多重要呢?佛陀告訴我們,若具足了這二者,就一定不會墮入惡趣,並且所希求的一切功德皆可依此而成就。

-----上師感言(2014.02.12)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如果我們生病或者遭受一些莫名的危害,此時千萬不要心生嗔恨,要明白:這是修自他相換的良機,是一個逆增上緣!

-----上師感言(2014.02.11)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大家一定要把握住眼前的時光,不要肆意揮霍寶貴的人生。尤其當妙欲勾住了我們的心時,應通過各種方法了知其本性,不要讓自己再成為它任意擺佈的奴隸了!

-----上師感言(2014.02.10)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若能以菩提心攝持自己的生活與修行,將會得到不可思議的利益,不僅能帶來健康、長壽、富足、同時,還可遣除自己乃至整個社會的種種負能量。

-----上師感言(2014.02.09)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我們平時也一定要謹小慎微,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隨意對人惡言相向。假如自己因業力現前,控制不住罵了人,也應馬上念“嗡班匝薩埵吽”至少一千遍,乃至十萬遍。以此咒力的不可思議加持,可以懺淨任何可怕的業障。

-----上師感言(2014.02.08)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我的根本上師托嘎如意寶,常講給別人取外號的果報,並引華智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中的公案說:一個人曾用十八種動物頭的綽號辱駡他人,結果就轉生成了有十八個動物頭的怪物。

-----上師感言(2014.02.07)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魔障並不具備從實質上毀壞一個三寶弟子的能力,因此,只要我們信念堅定,哪怕僅僅念誦一遍《普賢行願品》,也能遣除任何邪惡的損害。這是釋迦牟尼佛宣說的珍貴教言。

-----上師感言(2014.02.06)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當今時代,任何人修法都不可能沒有違緣,即使是接近登地的聖者,也會遭受種種困苦和挫折。然而,只要值遇磨難時不退失信心,堅定地祈禱上師三寶,不為外境所束縛,就一定會得到強大的加持與庇護,從而迅速得到解脫。

-----上師感言(2014.02.05)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大家方便的時候,最好回顧一下自己的人生:“我造過多少惡業?吃過多少苦頭?”其實,只要稍加觀察,就會發現痛苦從未遠離過自己,所以,若想不再受這些難忍之苦,我們務必要精進修行。

-----上師感言(2014.02.04)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不論祈禱哪一位元聖尊,都會增長智慧。尤其若想得到加持,就應祈禱上師;想獲得悉地,就應祈禱本尊;要成就事業,就應祈禱空行母;要遣除違緣,就應祈禱護法神。

-----上師感言(2014.02.03)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佛陀曾說,即使以散亂心看佛像,將來也會離苦得樂。甚至,哪怕以嗔恨心看佛像,此人雖然暫時會墮入惡趣,但由於他已與佛陀結上了緣,最終也會漸漸證得菩提。

-----上師感言(2014.02.02)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最初心若無法安住,可以在自己面前放一尊釋迦牟尼佛像,然後注視佛像的心間;如果時間久了產生昏沉,則可往上觀察佛象的頂髻。如此觀修,很容易調伏這顆躁動的心,所有的分別念都會消失。

-----上師感言(2014.02.01)

來源:(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慈誠羅珠堪布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ichengluozhu
慈誠羅珠佛教文化網    http://www.cclzfjwh.com/index.shtml
慧燈之光講堂http://blog.sina.com.cn/u/2410417124

 樓主| 發表於 2015-1-28 14:10 | 顯示全部樓層
要知道,不論祈禱哪一位聖尊,都會增長智慧。
尤其若想得到加持,就應祈禱上師;
想獲得悉地,就應祈禱本尊;
要成就事業,就應祈禱空行母;
要遣除違緣,就應祈禱護法神。

--- 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樓主| 發表於 2015-1-28 14:21 | 顯示全部樓層
釋迦牟尼佛曾著重指出:所有痛苦與快樂,皆是源於自己以前的業力。

如果把受苦的原因怪罪於外境與別人,而不知勵力懺悔業障,那只會增上無邊煩惱。

---法王如意寶教言•不離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30 00:03 , Processed in 0.024745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