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269|回復: 0

四聖諦之苦諦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2-1 21: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f0e5396gw1fa88su8e9sj20qo13v0xk.jpg


四聖諦之苦諦

「苦諦」是指一切眾生輪迴六道時,身心上所承受的種種痛苦,苦的本質,都屬於逼迫性,只有徹底認識苦諦的真理,方能「知苦斷集,慕滅(涅槃)修道」。

眾生生苦的狀況 一、自己製造痛苦。二、不但自己痛苦,也讓別人痛苦。三、自尋煩惱,累積煩惱。

眾生受苦的根源:以自我為中心的意志,造作善、惡行為【業】,引動生命的流轉輪迴,形成苦的生起,是眾生受苦的根源。
眾生生起苦的原因:眾生賴以維繫生存的:四食與渴愛、業,此造成生命延續的根本,以善、惡業引動生命不斷地生滅流轉,是生起苦的原因。

佛陀根據對現實的深刻觀察 ,佛總結出人生的三苦:苦苦、壞苦、行苦。與 八大痛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總括地說,五取蘊就是苦。世間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即所謂「苦諦」。說明世間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謂有漏皆苦。眾生乃隨『業』而生,承受各種『苦』報,乃至無量苦。

人生的三苦 :1、苦苦: 苦上加苦,即叫「苦苦」。有情之五蘊身心,本來即苦,再加上飢渴、疾病、風雨、寒熱、刀杖等眾緣而生的苦,苦上加苦,故名苦苦。你想想人生有八大苦,此身就是苦果,苦到不得了,何況再有未定災難來逼迫。

人生在世是苦,而處於違逆境界中,身心產生種種逼惱之苦,實在是「苦上加苦」,故稱之為苦苦。由貪心造業,招致善果(福業)的感受。如快樂、飽足、成功、情人見面、熱戀等舒服的感受,終會因為消失壞去而傷心,或是慢慢變成了痛苦的原因。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5:「復次,苦苦性云何?答諸身所有,由苦苦故苦。所以者何?依身生起老、病、死等種種苦故。」
欲界諸境逼迫,苦中復苦,故苦苦相對於欲界。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單指人間言),三途(地獄、餓鬼、畜生)之苦自不待言,就是生存人道,以感有漏之身,有生老病死,已名為苦,再遇到其他苦的環境,如冤憎相會,恩愛別離,所求不得,乃至天災人禍等苦,一切眾苦追迫,苦上加苦,故謂之苦苦。譬如畜生已受癡昧無知之苦,更加被人鞭打、宰殺、烹煮、食啖等苦,其義相同。

2、壞苦:於種種順意境界壞滅時,身心所感受的苦,稱為壞苦。由嗔心造業,招致苦果(惡業)的感受。如寒冷、燥熱、飢餓、疼痛如此等不悅的感受,故稱壞苦。諸可意樂之法,生時為樂,壞時逼惱身心之苦,名壞苦。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5:「壞苦性云何?答:如世尊說可意朋友、可意眷屬、可意境界,若變壞時、若遭毀謗、凌蔑等時,發生愁歎憂苦悲惱,彼於爾時由壞苦故苦。」世間的榮華富貴不長久,千年物業換百主,上台必有下台時這是壞苦色界天人受禪味之樂,但報盡還於五道受生死苦,故云壞苦相對於色界。

涅槃經云:「天上雖無大苦惱事,然五衰相現,極受大苦,與地獄同等」。就是色界的初禪天得......此乃世間有漏之禪,終有變壞之可能,當其定壞之時,生大苦惱,隨念墜落,此即壞苦也。乃六欲天及色界天所受之苦,天上雖比人間快樂得多,但是非永遠,有敗壞的,如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雖受衣食隨意,宮殿莊嚴之樂,乃其有漏十善所感,終有福盡墮落之日,其時有五衰相現:五衰相現:一、衣裳垢膩,二、頭上花萎,三、身失威光,四、體味臭出,五、不樂本座。其時痛苦非常。

行苦:「行」是遷流不息,生死無常之意,即於非違逆、非順意之境,心中無有苦、樂、憂、喜之感受;一般人常會感到無聊、無所事事,心中好像沒有苦受或樂受,但事實上仍然有微細的念頭在活動,念念生滅、遷流不止,此 即為「行苦」。
例如晚上做夢,乃白天心中微細的念頭於夢境中顯現,此即是行苦。
無色界天所受之苦,此天無色質之累,有空定之樂,雖是最高之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八萬四仟大劫,然而壽滿定盡之時,還要墮落輪回,其時生大懊惱,如箭入體,其痛苦莫可言喻!大智度論云:上二界死時,生大懊惱,甚於下界,譬如極高之處,墮落碎爛。其痛苦可知矣。雖未墮時,也不免常受行陰念念遷流之苦,故曰行苦。由癡心造業,招致不苦不樂的感受,雖然不苦不樂,難免行陰遷流,終歸變滅。如無聊,無趣,這種沒有感覺的感受,雖然現在不是痛苦,但是因為時間流逝,將會招致其他的痛苦,故稱行苦。而行苦也是所有有為法的特性。若廣義來說,則三界的一切,莫不含有無常轉變的行苦之氣分!
例如:世界則陵遷谷變,滄海桑田。人身則昔日朱顏,今朝白髮。心念則忽焉喜樂,忽焉哀怒。時令則晝夜轉運,寒暑遷移。
天道則陰晴晦明,風雲不測,日月互催。人事則窮通得失,富貴循環,興衰靡定。世情冷暖炎涼,昨日逢迎,今朝怨罵,無時無地無物不在無常生滅中轉變。固知人有老病死等苦,莫不皆為無常轉變所驅使,所謂於念念生滅中,不知不覺地賜給我們許多痛苦,乃由身心環境轉變無常的所受之痛苦曰行苦。一切諸法,剎那生滅,遷變無常,所謂瞬息間而春去秋來,不覺的髮生爪長;沒有一法是常住的。

八苦:《長部》描述,「苦」分為八種: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憂、悲、愁、惱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最後概括的說「五取蘊即苦」。前四苦,是指生理現象的「身苦」,最常聽到,也挺容易理解的(理解歸理解,看透的有幾人呢?)後四苦世心理現象的「心苦」。這八苦統統都跟我們所具有的肉體,以及我們稱為‘自我’的意識有關,或者也可以說,肉體和「自我」意識是造成一切痛苦的根源。

◆生苦:《長部》(卷25):「無論任何的有情,即於其有情的部類中,誕生、出生、入胎、再生、諸蘊的顯現、諸處的獲得。諸比庫,這稱為生。」生是許多苦的基礎。 「人之生也,都是隨業受報,依前生之業,與人道相應者,則投生為人。人之一出生,呱呱一哭落地,從此起不知道要吃足了多少苦頭, 是為生苦。」  古德有句話:『生得過就雞酒香,生不過就四塊板』。因為出生時母體極端痛苦。人出生的過程,第一個受苦的就是父母,父母要先經過辛苦的十月懷胎,在經過很苦的痛,才生下來,而,胎兒在出生的過程,應該也很苦吧,剛生下來的那種哭聲,應該不是很快樂的,辛辛苦苦的來到人世間。出身卑微之苦:因為已經播了煩惱的種子。生是苦的基礎:因為老病死來自於生。生是惑的基礎:因為惑漸漸擴大,人不斷造業。
生隱含著面對毀滅時的無力之苦。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的人仗著年少氣盛,一昧的揮霍,殊不知想要享受,浪費大半青春歲月,到頭來也只有飽嘗先甘後苦的最糟後果。中國有句諺語: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老苦:從出生那一刻開始,人生就開始老去,逐漸的老化,雖然小孩稱之為成長期,但是也是在一天一天的衰老。據說,人大概每七年,全身細胞會全部死亡過換新,也就是大概每七年就老死一次了。《長部》(卷22):「無論任何的有情,即於其有情的部類中,年老、衰老、牙齒損壞、頭發斑白、皮膚變皺、機能退化、壽命減損、諸根成熟。諸比庫,這稱為老。」「歲月無情催人老,諸根朽敗,則力弱形枯,神衰智鈍,眼花耳聾,腰酸骨痛,口吃齒缺,雞皮鶴髮,一切行動都不如意,世間無有不老之人,是為老苦。」

老苦就是由五種衰退所導致的痛苦。一、盛色衰退;二、氣力衰退;三、諸根衰退;四、受用境界衰退;五、壽量衰退。由於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 種種苦痛也將生起。容貌衰退,身體退化,精力衰退,感覺遲鈍,財富減少,處處需要人照顧,這是老之苦啊!「公道人間惟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唐人詩;俗云:「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老除了行動不便,眼花、髮白、齒落。詩云:「人老氣衰智力失,守門看戶苦孤獨,兩鬢如霜骸骨瘦,一家之事難作主」。若再加上病痛更是苦不堪言,故一般常有久病無孝子的感慨。
老苦是人生八苦逼迫之一,若在健壯時好好保養身體、節約用度積存安養基金、透過修行修身養性,並妥善規畫自己身心靈歸宿,則年老時就多一分安定護照及生活目標。「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接受它,才能活得樂觀自在。體會苦是策勵出離娑婆,長養菩提心的動力。老苦是世間無常的實相,是十二因緣流轉的未來果,任何人都無可避免,老來身心承受疾病、無常的無奈。如何「知苦斷集」?唯有「修道滅苦」。身體本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終歸法則。如能以豁達的人生觀坦然面對一切因緣,把畢生豐富的經驗閱歷,化為智慧的傳承,留潤法界,萬緣放下隨緣放曠,轉老苦為喜樂,晚年即能臻於生命的圓滿。

◆病苦: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世間那有無病之人?《五王經》──人身由四大和合而成,四大者,地水火風也。
一大不調,百一病生;四大俱不調,四百四病,同時俱生。偶一四大不調,則諸根痛患,飲食俱廢,坐臥不安, 是為病苦。
《醫經》──人得病有十因緣:一者久坐不臥,二者食無貸,三者憂愁,四者疲極,五者淫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風,十者制下風。《醫原‧內傷大藥論》百病皆生於氣 :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

◆病苦: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世間那有無病之人?《五王經》──人身由四大和合而成,四大者,地水火風也。一大不調,百一病生;四大俱不調,四百四病,同時俱生。偶一四大不調,則諸根痛患,飲食俱廢,坐臥不安, 是為 病苦。
《醫經》──人得病有十因緣:一者久坐不臥,二者食無貸,三者憂愁,四者疲極,五者淫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風,十者制下風。《醫原‧內傷大藥論》百病皆生於氣 :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寒則氣收。。熱則氣洩。──清‧石壽崇
太虛大師──蓋世間人自有身以來,皆不離於病患之中,特不自覺耳。若以佛法觀之,則吾人由少、而壯、而老,皆未嘗離於病苦,即所謂眾生有四百四病常纏於身。但眾生於此微細之病不能得知,亦不覺其難受,必要到身不調適至不能支之時,始認病苦發現。

病的五種苦:1、挫折與焦慮的增加,2、身體的自然改變,3、無法享受愉快的東西,4、必須仰賴不愉快的事物,5、漸漸接近生命的尾聲。病苦是八苦之一,身體因四大:地、水、火、風不調和所造成,預防勝於治療,平時保健為優先。
一但疾病來臨時宜坦然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黃帝內經云:『聖人治未病,不治已病』「病」是客觀的症狀,可以醫療改善;「苦」是主觀的心理意識,可藉助禪修、觀想予以疏導,保持強韌的意志力。病苦是逆增上緣,讓人體認生命無常的本質,及時檢視、調整生活的步調與目標,成為善於養生保健、心靈修持的抗病鬥士。

◆死苦: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死亡、滅亡、五蘊的分離等。《長部》(卷22):「諸比庫,什麼是死呢?無論任何的有情,即於其有情的部類中,死亡、滅歿、破壞、消失、逝世、命終、諸蘊的分離、身體的舍棄、命根的斷絕。諸比庫,這稱為死。」 詩云:「識神將盡,忽無常,四大分離難主張,脫殼生龜真痛絕」。死亡離開財富,離開權力,離開親人與朋友,離開肉體,激烈的悲痛。
死亡分成四大種類:壽盡而死、福盡而死、意外而死、自如而死。死亡令眾生恐怖驚心亦為苦因;凡人世間認為最慘者,莫甚於死,而舉世無一能倖免者,故有心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為之計畫。不知佛法者,任隨業流流轉。今既得聞如來正法,固當信、願、行,預備往生資糧,期免生死輪迴之幻苦,而證涅槃常住之真樂。凡人欲生淨土,每念世間一切無常世間萬物不論有情、無情,皆離不開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的更替,如何以佛法智慧面對死亡課題,是你我必修的學分。
若不親聞佛法,則捨身受身,輪轉三界,四生六道,無解脫期。我今有緣,得聞正法,得修淨業,惟佛是念,捨此報身,當生淨土,永脫生死,不退菩提,此乃大丈夫平生之能事也。佛經云:「若人壽命滿百年,愚痴心恆生散亂;有能智慧及禪定,一日活足勝彼長。」這告訴我們要懂得利用有限的生命,以戒、定、慧來昇華身心,自然滅卻死亡之苦。菩薩行者了知生命實相、定慧具足,視生死即涅槃而廣度有情,以大慈悲願力精進不退轉於菩提道。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古德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唯有精勤修行,成就三昧正定,方能了脫生死苦海。人出生的時候,就開始面對死亡的紅線,人生無常有生必有死,欣然的面對、接受,換另一個形體到另一個增上善道,不斷薰習佛法,發菩提心、直至證道成佛。依真諦而言:當色法、心法剎那生起時,稱之為生;短暫停住的現象,稱之為老;滅時的現象,稱之為死。因此在觀察生、老、病、死時,同時可觀生、住、異、滅,必須依照,真俗二諦來觀照。

◆怨憎會苦:《長部》(卷22):「諸比庫,什麼是怨憎會苦呢?於此,凡是那些不可喜的、不可愛的、不可意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那些意圖不利者、意圖無益者、意圖不安樂者、意圖不安穩者,若與他們一起交往、會合、共聚、結合。諸比庫,這稱為怨憎會苦。」《中阿含經》卷七〔第三分〕舍梨子相應品‧分別聖諦經:諸賢!說怨憎會苦者,此說何因?諸賢!怨憎會者,謂眾生實有內六處,不愛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彼同會一有攝和集共合為苦。如是外處更樂、覺、想、思、愛,亦復如是。諸賢!眾生實有六界,不愛地界,水、火、風、空、識界,彼同會一有攝和集共合為苦,是名怨憎會。諸賢!怨憎會苦者,謂眾生怨憎會時,身受苦受、遍受、覺、遍覺。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身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諸賢!說怨憎會苦者,因此故說。

依《正法念處經》開示:謂怨憎會,有六種苦。何等為六?
(一) 謂眼見怨等,心不愛樂,心不憐愍,見其身色,心意惱亂,於心心數而起怖畏;生不利益,心心數中,而生苦惱;一切惡中,初第一惡,所謂見怨家色,及惡知識。
(二) 復次第二怨憎會苦,若聞其聲,不得利益,不愛不順,心生惱亂,是為怨憎會苦;第一惡聲,謂所聞攝不正法聲,憎惡聲故,身壞命終,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聞不愛不利益聲,聞已生於惡心惱亂,不愛不樂,心不憐愍,是為人中怨憎不愛合會之苦。
(三) 復次第三怨憎不愛會苦,謂鼻聞香,不愛不樂,心不隨順,聞之心惱,或生深苦,是為大惡;不愛合會,諸天子等,是名人中不愛合會;若人愚癡,無有智慧,或行或住,心生貪著,輕慢不敬;若人以香,供養法僧,其人便以欲心嗅之,身壞命終,於地獄餓鬼畜生;如是惡人,以身因緣,以貪身故,身心不淨,身壞命終,墮於地獄,諸天子,是為人中不愛怨憎合會之苦。
(四) 復次第四不愛會苦,所謂世間愚癡惡人,因於味故,而作惡業,以惡業故,身壞命終,墮於地獄;若非沙門現沙門像,內懷腐爛,猶如蠡聲,或在僧寺,或白衣舍,實非沙門,著沙門服,常貪美食,為味所縛,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復有懈怠比丘,捨離禪味,為美食故,處處遊行,心常樂食,以懈怠故,身壞命終,墮於地獄,諸天子,是為人中以著味故,不愛合會而生苦惱。
(五) 復次諸天子,人中第五不愛會苦,所謂身體,以此縛心,不善思惟,不順法行,意不正念,如是惡人,惡境所縛,身壞命終,墮於地獄,諸天子是為人中不愛合會而生苦惱。
(六) 復次天眾,人中第六不愛合會而生苦惱,所謂有人,心意躁動,不能止住,心意不正多有散亂,常思惡業,不樂善法,樂不善法無利益事,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諸天子,是為人中不愛合會而生苦惱,及餘種種無量諸苦,人中具受。
復有三種怨憎會苦:(1)謂近怨家,怨害其命,如眼中刺,常不隨順,是為第一怨憎會苦;(2)與惡知識,共同事業,是名第二怨憎會苦;(3)復次第三怨憎會苦,內懷瞋恚,得便傷害,是名第三不愛怨憎會苦。諸天子,是為人中無量種苦。那些面目可憎、語言乏味的人,或利害衝突、兩不相容的人,偏聚會一起。這些可厭可憎的人,若能夠終生不見,豈不眼前清淨?
涅槃經十二曰:「怨憎會苦,所不愛者而共聚集。」無奈,社會是人聚集而成的,是有情對於有情離合所生的。人與人必然發生人事關係上問題,繁雜萬端,「不是冤家不聚頭」,在某些形勢下,愈是互相怨恨的人,愈常被安排一起活動,如影隨形,好像沒有分散的時候,常常使人苦惱萬分。佛法云:「冤家宜解不宜結。」「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平時若能廣結善緣,不論到那裡,都會有貴人相助,左右逢源;如果結下惡緣,日後見面不但難以相處,甚至會產生種種煩惱。由嗔心造業,招致苦果(惡業)

◆愛別離苦:《長部》(卷22):「諸比庫,什麼是愛別離苦呢?於此,凡是那些可喜的、可愛的、可意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那些希望有利者、希望有益者、希望安樂者、希望安穩者,母親、父親、兄弟、姐妹、朋友、同事或血親,若不能與他們一起交往、會合、共聚、結合。諸比庫,這稱為愛別離苦。」《中阿含經》卷第六十(二一六)例品愛生經第五: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法句經》裡提到:因愛而生憂,因愛而生懼。

《楞嚴經》若愛生時,便生愁蹙、啼哭、憂苦、煩惋、懊惱。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但為欲故,關在癡獄。」
「愛別離」這個「愛」就是貪愛,就是我們自己所貪愛的人事物,偏偏要別離,這個時候所引發的憂苦,我們稱為愛別離苦。
我們看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是這種描述愛別離苦,是最讓人家賺人熱淚的,讓那麼多文人要文思泉湧去寫這些…最感人的詩人、文人的這些詩詞歌賦、文章小說等等,你看大部分都是描寫這些愛別離苦 。因為跟最親愛的人分開,所引發出來的種種那些憂愁、悲傷的言詞是最讓人感動的,你看國內外的中今中外的小說都是這樣。《梁山伯與祝英台》,假設在演的話,「你要不要去看?」會吧!大概十個有九個會去看,為什麼?如果梁伯跟祝英台的結局是喜劇的話,可能又沒有那麼多人想看。《羅蜜歐與茱麗葉》也是啊,都是悲劇,邊哭 邊擦淚還是要去看,為什麼?就是描寫這些憂悲分離的這些小說、電影,是最讓人家感動。跟愛人別離,很多是吃也吃不下飯,我們說「茶不思、飯不想」,身體日漸地消瘦,容貌逐漸地憔悴,引發我們生理上的侵擾或者是苦惱。這個是身體上的種種的苦。因為長時間的思念、憂慮、牽掛,引起意念上的熱惱,這是心上的苦,因為思念的緣故,所以引發種種的苦。這個苦,周而復始,不願意跟最親愛的家人、愛人分開,每個禮拜都在重覆,其實生生世世都在重覆,這個就是愛別離的苦。古人云:「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天下無不散的筵席,父母、夫婦、子女、兄弟、朋友等所愛眷屬,總有生離、死別之時。再恩愛的夫妻,到最後終究要分離,父母、兒女亦是如此,因有所執愛,別離之際,必然產生苦惱;恩愛情深者,別離之苦更切。為免此苦,唯有發大慈悲心、平等心,學習諸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不執溺於情愛之中,方能脫離愛別離苦。

◆所求不得苦:《長部》(卷22):「那些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悲、苦、憂、惱諸法的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願我們將沒有這種種的苦法,希望它們不要到來!』然而卻不能達成這樣的欲求,這是所求不得苦。」
這求不得苦,乃是眾苦之源。因為有所求,有欲念,所以才會愛恨,有愛恨才會有生老病死。人生於世界,有基本的動物需求,需要一定的能量維持自己的肉體存在,需要精神食糧維持心理運做。需要他人的關愛,需要外界的尊重。另外還需要別人已經有的,更甚者需要別人所沒有的。欲念追求從基本到高級,連綿不絕。投資做生意,偏偏賠本,你做什麼就賠什麼。經過努力地追求,卻得不到應有的結果,所以讓我們心灰意冷,這個時候所引發的憂苦,稱為「求不得苦」。
我們要知道,我們這一世的財富,為什麼有人做什麼賺什麼,有的人做什麼賠什麼,為什麼?你說「他不專業嗎?」投資理財學博士耶!人家做什麼做哪一行,他都會賺。那個芝麻球那樣一小小的,不管颳風、下雨、日曬,總是有人排隊去買,奇怪耶!真的那麼好吃嗎?去買幾個回來吃,還好啊,沒有特別啊,為什麼他就是賺錢?那紅豆餅,你看那紅豆餅一天,他只要中午出來,賣到四點,全部賣光光,他可以維持一家好幾口的生活,還要買房子置產耶。他也去弄一攤在對街,一樣做,他可能會賠錢,為什麼?我們世間人不懂布施得財富,過去你如果沒有做布施,甚至你還犯盜、妄戒的話,你怎麼做怎麼賠,當然做什麼都沒有辦法賺;因為你過去造的布施的因不夠,你的果報自然不會得財富,這是我們學佛人應該要明白的。他為什麼能賺?他為什麼會賠?就看你的福報夠不夠。受用的生活上的資生用具,有所缺乏的時候,也會引發求不得的苦。比方說餓的時候沒飯吃;天氣冷的時候,沒有暖的衣服穿,或者是天氣太熱的時候,他沒有冷氣。所以資生用具(就是我們生活上所需要的),你想要什麼,你就偏偏沒有,你最喜歡的、最貪愛的、最需要的東西,你偏偏就沒有,,或者是不足、缺少了,想什麼沒有什麼,所以很苦,這個也是屬於求不得苦。

當所需要的得不到滿足時,就會使身體產生不適。輕則病變,重則垂死。因此,在心靈上產生不同的創傷。此創傷經久不能彌合,即便是得到了所需的之後也不能彌合。這創傷伴隨他一生一世,乃至輪回不止,也不能消弭。同時,這創傷還會傳染給下一代和周圍的人。求不得時,人們心中產生種種不適。別人華廈萬千,而我無立錐之地,我不是不努力,而是我所做的得不到回報;或者別人貪污腐敗,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他所有的,我是一個老實人,不肯做那惡事,但是卻沒有任何回報。這樣心中極其仇恨。或者埋怨自己努力不夠,心中極其失落。亦或者看到別人得到而且得到許多,自己求不得的,心中極其嫉妒。求不得,使得人類中的所有不適情緒都在心中爆發。性格鋼強的人,不願認輸,不願自己承受如此的心理壓力,找出自己心理壓力的來源,最終把矛頭指向阻止自己求獲的人或事物,如果找不到這樣的人或事物,就把矛頭指向廣泛的人。

性格軟弱的人,內心仇恨,積久爆發;或是自己悔恨,哀悔度日。於是,天下為之鬥爭動亂。人生在世,對於色、聲、香、味、觸五塵,或財、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往往有欲求不滿,不易知足,雖然拚命追求,甚至不擇手段的去傷害或毀謗別人,卻仍得不到所希望;所謂「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世間之事,常常事與願違,求而不得,則心生煩惱。就是求不得苦。因此,這求不得所產生的痛苦極其巨大。

懂得佛法的人,將這一切看成業報,心若止水。現在求不得,有其原因,是機緣未到,還是根本就沒有得到的緣分呢?他們甚至根本無所求。人生的欲念都全然棄絕,無欲則無求,無求則心安,心安則無苦。他們也沒有成佛之欲念,一切隨緣。
“若沒有緣分,何必強求?”通過強力改變,終究是破壞了因果律。「求不得」是苦,求到了,也不見得是樂,一旦樂境失去,悲心續起,正所謂『樂極生悲』。故佛經云:「有求皆苦,無求乃樂。」儒家亦云:「人到無求,品自高。」若能知足常樂,心無所慾求,才能達到真正的快樂。心中無所執,亦無所不執,無欲無求,亦不求無欲無求,乃是佛陀的中道的境界。生有宿根者自會了悟。

◆憂、悲、愁、惱是苦:是指心理現象的「心苦」,只是苦的輕、重、強、弱,不同而已。

◆憂:是指心身的不愉快。《長部》(卷22):「諸比庫,什麼是憂呢?諸比庫,心的苦,心的不愉快,由意觸 而生的痛。」人類生長的過程,有許多不愉快的經歷與記憶,這些陰影早已深刻烙印在每個人的心裡,更是揮之不去的痛苦,所以平常悶悶不樂、鬱鬱寡歡,快樂不起來;但夢魘還未結束,接下來的人生歲月,我們仍然要與外界不斷的接觸,因此苦痛不愉悅的感受時時會生起。

◆悲:《長部》(卷22):「諸比庫,什麼是悲呢?諸比庫,若是由於具有任何一種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種的苦法而哭泣、悲歎、悲泣、悲哀、哀號、悲痛。諸比庫,這稱為悲。」愁藏於內,強忍於內心;悲顯於外,發洩於言行。小小的挫折,常人可以埋於心底,然遇親人往生或離去,則再也控制不了情緒,而放聲哭泣、大聲吶喊。

◆愁:《長部》(卷22):「諸比庫,什麼是愁呢?諸比庫,若是由於具有任何一種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種的苦法而慮、憂愁、哀愁、內〔心〕憂愁、內〔心〕悲哀。諸比庫,這稱為愁。」南宋詩人‧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無愁之人強說愁,有愁之人說不出。心本無愁,但遇境則愁生;若不能化解此問題,則會愁更愁。因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稱為苦苦。

◆惱:《長部》(卷22):「諸比庫,什麼是惱呢?諸比庫,若是由於具足任何一種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種的苦法而鬱惱、憂惱、憔悴、絕望。諸比庫,這稱為惱。」未發生之事,常讓人生起憂慮、擔心、不安、恐懼;已發生之事,常使人感到迷惑、棘手、害怕,甚至不知所措。當我們碰到困難不能解決時,一切煩惱便自然而生,更引發心中的苦楚。

◆五蘊熾盛苦:《長部》(卷22):色取蘊是苦、受取蘊是苦、想取蘊是苦、行取蘊是苦、識取蘊是苦。諸比庫!
這就是「總括地說五取蘊就是苦」。《巴利三藏·相應部》(22卷):「無論是哪一類與漏有關及會被執取的,是過去、未來、現在等,這一切都稱為取蘊。」佛陀把以上這些苦歸納為「五取蘊即苦」,即指這些苦是因為五取蘊而生的。這五法稱為「取蘊」,組成了執取目標。
這五取蘊的共相就是「無常、苦、無我」。人是由生理、心理組合而成。在生理上,色身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成;心理上,有受、想、行、識。那麼色、受、想、行、識,合稱為五蘊。五蘊熾盛,即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煩惱之火,在心中焚燒,使人感到心中鬱塞、焦燥、空虛、苦悶等難以形容的煩惱、痛苦。此外,生理、心理在轉化當中,也會產生五蘊熾盛的煩惱。例如處於成長階段的青少年,身體正在發育,思想也不斷在轉變,時常會感覺生理不適,內心空虛、煩惱,始終無法安住,此即五蘊熾盛苦。人生的過程其實只是不斷療傷止痛的過程罷了!若懂得調身、心,即解脫五陰熾盛的境界。
《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能觀能照的這念心,迴光返照,契悟空性,即可不再招感五蘊熾盛之苦。佛陀說「諸受皆苦」,「諸受皆苦」也就是「有漏皆苦」,你看看自己的身邊是不是有很多的「苦」呢?由於世間凡夫未能了透三法印的真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因此才會產生「一切皆苦」。《巴利三藏·相應部》(22卷,15章):「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
總之,所說三苦,乃三界眾生之所共受者。其次的八苦,即單指人道而說,乃一切人類各皆有分者。不怕你是尊為天子,富比王侯,也不許講人情的。所謂上自總統,下至百姓,無論貴賤,不分男女,無一能倖免,亦無法可逃避者。法華經佛云:三界如火宅,人間如苦海』,實不虛語也。

講到這裏,我要申明幾句話:一般無佛法常識的人,每每誤認佛教為消極為厭世,其中卻有多種原因,其中就對現在所講的人生是苦,這一句話是被誤會在內的,他們的意思是,假使整個人類都如佛教徒的感覺人生是苦,個個厭世而都跑去出家修行,那麼,世界不是要絕種嗎?社會還成個什麼體統呢?唉!這都是根本誤會了,卻也不能怪他,因為不深明瞭佛教的真相所以然。其實佛教是積極的,是救世的,並不是叫我們一知了苦,就厭惡人生,逃避現實,都要跑去出家了。相反的,是要我們了知人生的痛苦,要積極的面對,當要勇猛精進,犧牲個己來設法,來改善人生,營救人群,這才是佛教本旨——積極救世的精神。

孫中山先生說:『佛教以犧牲為主義,救濟眾生』(在軍人精神教育會講),又梁啟超先生曰:『捨己救人之大業,唯佛教足以當之』。又說:『佛教之信仰乃智信非迷信,佛教之修持,乃兼善非獨善,佛教之精神乃救世非厭世』,所以,認為佛教是消極厭世之誤會者,應該要去除這樣的觀念及想法,以免誤人誤己。
釋迦牟尼佛,目睹當時的階級制度,一般被奴隸的人民所受壓迫之苦,及以後來出遊四城門,觀感老病死等一切痛苦,故促發其出家求道之心,參究人生受苦的根本,和積極研究解除痛苦之方法,最後終於證道,爾後說法四十九年,救度無數眾生離苦得樂,成立了救世救人的佛教。人生世間,不甘心不滿意的事是很多的,這就是苦,佛法令人們改造一個真善美的人生與世間,乃至獲得出世的究竟解脫安樂,也莫不以知苦為出發點。要言之,若眾生無生存競爭,弱肉強食之痛苦,以及當時印度的階級制度,人民所受壓迫之苦,和最後遊四城門所看到,感到的老病死等痛苦,而策勵了悉達多太子出家求道心,則焉有三界大導師,世間大聖人的釋迦牟尼佛呢?故苦之一字,實為成佛成聖的大要素,即改善人生,進化社會的原動力,正是所謂『煩惱即菩提』;我們負有弘法利生是使命,亦當依此為度生原則,以出世精神行入世事,務令一切眾生同得解脫安樂為目的。

有依就有苦:我們有很多的愛,就有很多的礙;有很多的要,就有很多的不要。若都沒有愛到,你又覺得人生沒有什麼意思。你說,那只要慈悲就好了。如果那個慈悲不能離開依賴,那個依賴就是苦。有愛就有依,有依就有苦。若不能無愛無依,就不能不苦。說愛是樂,失去愛子才是苦,他無法瞭解愛才是苦,無法把愛變成慈悲,大愛。才能真樂。所以經典上,外道說:「牛主依牛喜,人子依子喜,人喜依所依,無依則無喜。」佛陀修正說:「牛主依牛悲,有子依子悲,人喜悲所依,無依則無悲」。世間人都要有依靠,這正是欲魔的想法。但佛陀的想法是,人若有所依,就一定有悲,甚至可能人的喜是悲的來源。這個喜不同於慈悲喜捨的喜,慈悲喜捨的喜是對世間的事情正面對待,和這種欲望的喜不一樣。我們若能看到世間的苦,就是因為我們有依。比如愛情,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追求一個依賴,一個感情的來源。你說感情的依靠是快樂的來源,但它也可能讓你很痛苦。所以說,人喜悲所依,你依靠感情會偷偷的歡喜,但心裡會覺得沒有穩當,因為你沒有佛法、三寶讓你依靠。三寶是在心裡,而不是在外面。所以我們說,以佛為心、以法為意、以僧為識,我們的心意識都是三寶,
我們歸依三寶的目的,是要讓三寶來印心。它不是在外面,而是在內心。但是人們所依靠的,都是外在的東西,包括人、感情,這個「人喜悲所依」,就是牛、就是人、就是感情,而這些東西就是苦,就是無常。

一切燒燃是苦:世間一切都在燃燒,一切都在收縮、膨脹。我們的六根都在燒,眼睛看東西,耳朵聽東西都需要能源,需要燃料。所有的東西都在消耗,都在分解,這就是苦。有聚就有散,有生就有死,有愛著就有礙著,這種生存無法避免的,叫做苦。所有的生命都要消磨,都要用力,它是一種內在的燃燒,就像動物需要氧氣。那個氧氣就是在燒。只要有身體,就會散熱、會燃燒,這個燒會讓我們老。它是個不可逆轉的過程。

我們唯一不老的是『心』,不會老不會苦。會老會苦是器世間的五蘊,六根的意,五蘊,會老、會受苦、會悶熱,但我們的心不會悶熱。修行最主要的,是要體會,身體也好,五蘊也好,與我們的心是能夠分開的。比如說,我們雙盤打坐,感覺很痛很痛,可是心卻沒有任何的苦受。主要就是去體會,心與身是可以完全分開的。我們的身體可以是很悶熱,心卻是清涼的。在苦裡面,我們知道身體在受苦,知道身體的眾生感到很熱在流汗,這種了知的心,是不會跟著身體受苦的。

http://lys777.myweb.hinet.net/zijuenews.htm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7 04:03 , Processed in 0.025193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