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016|回復: 1

喇榮五明佛學院考察記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1-2 11: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小菩提 於 2012-1-2 12:20 編輯

喇榮.jpg


喇榮五明佛學院考察記(上)

  ◎崔保新

  世界最大的佛學城

  色達縣是全國十大貧困縣之一。色達的漢意為金色的壩子,全縣約有三萬人,縣城就建在一個壩子裏。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建在距縣城十餘公里的山溝裏,平均海拔3800米。喇榮五明佛學院在高峰時期,曾彙聚了三萬高僧和學子,數量超過縣城五六倍。一個全國有名的貧困縣,為甚麼能建一所世界最大的佛學院?當你看到這個事實時,你祇能用佛法不可思議來解釋。

  網上的文章說,喇榮五明佛學院在一條山溝裏,此話祇說對了一半。嚴格地說,沿著喇榮溝上行,先見到六七座白黃斑駁的靈塔,繼而是橫跨公路的彩門,藍底的門眉上寫著一排金色的大字。那秀中帶慧的字體,出自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居士之手。喇榮五明佛學院是很有來頭的。八十年代初,晉美彭措法王帶二十幾個弟子在荒涼的喇榮溝中開闢道場。一九八五年,第十世班禪大師親訪喇榮,要求辦成一座正規的藏傳佛教的佛學院,並請趙朴初會長題寫院名。三力合一力,不久,喇榮五明佛學院因道風古樸、高僧雲集、戒修嚴明而聲名鵲起,蜚聲海內外。

  據實地觀察,與亞青寺相比,喇榮是山城,亞青寺是水城,這裏依山而興,那裏傍水而旺。喇榮五明佛學院不僅如人所說,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學城,同時也是世界上花費最少的大學,條件最艱苦的大學,它所以匯聚了三萬佛子和信眾,原因是在這裏可以學到世界上最高的智慧。

  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國外,辦大學國家是要花錢的。而在喇榮溝中創辦的這所大學,不要國家一分錢,祇是借助了改革開放落實宗教政策的東風,在不到二十年內,不僅吸納了藏漢兩地的僧眾,而且走過了許多大學一百年也未達到的規模,其背後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議,其經驗值得認真總結。

  我所以對喇榮是溝的說法持異議,是因為站在高處俯瞰,五座旋鈕在一起山峰,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這就是喇榮的殊勝之處。蓮花的中心是方圓半公里的谷地,谷地的中心是一尊巨大的金色雕塑金翅鳥,這是晉美彭措法王的化身。更加令人震撼的是,谷地的所有空間和五座山峰上,都建滿了赭紅色的藏式小屋,從山腳下公路起,一直密密匝匝爬到山頂。由於視差,平行看,仿佛小屋一座貼著一座,密不透風,祇有逐級爬上臺階,走進小巷,才發現小屋有規律的建在一層層高臺上,每間小屋前,都有一個用木柵欄圍起的小院。屋與屋之間道路極窄,兩人相遇,要側身而過。幾乎所有的小屋都面對谷地,面對那只金翅鳥。這是我對喇榮五明佛學院的宏觀觀察。

  僧侶生活一瞥

  要體察入微,還需走進小屋一看究竟。由於所有的小屋都朝向谷地,肉眼祇能觀其長,不能視其寬,祇有走進小屋,才能知其狹促。我一連在不同地點看了三處小屋,結構大同小異,看來有發展商參與其中,統一規劃建築了小屋,作為商品出售,可以說體現了眾生平等的原則。但在赭紅色小木屋之間,也夾雜了為數不多的磚混結構的白色洋房,塑鋼窗戶,空調壓縮機、電視天線暴露在外面,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迄今,仍搞不懂洋房主人的真實意圖:是到此顯示財富?這裏都是放下財富的修行人。是到這裏休閒度假?這裏海拔近4000米,空氣稀薄,連樹木也無法成活。是住在這裏修行?不修身,不放下所謂的肉體舒服,吃所謂的苦,何以修心?是到這裏學佛求法?一住進這座與眾不同的豪華之所,可以說還不願脫離世俗,不願割捨世俗,與佛相去甚遠了。

  據我在屋內目測,這些小木屋大概是3.5米×2米的空間結構,減去牆體占的空間,總面積不超過6平方米,大約是柴房2平米,經房兼臥室4平米。經房中佛龕、書架、小桌占去一些地方,僧人祇有睡對角才能伸直雙腿。經房嘛,就是念經打坐的,對於修行精進之人,睡覺就是偷懶,就是成佛途中的魔障。是每天舒舒服服地酣睡而最終墮入輪回,還是不倒單日夜精修而解脫生死?僧人們當然會選擇後者。人生短暫,生命無常,往往懸于一呼一吸之間。要想擺脫六道輪回,來生不做牛馬,哪有時間睡覺呢?

  在一個外出雲遊法師的小木屋裏,我坐在窗邊,屁股下是草綠色軍褥,再下邊是塑膠防潮墊,旁邊是一件棉質軍大衣,屋裏的一切都是普通的、適用的、簡單的,毫無鋪張之意。視窗下,也祇能容我一人而坐。我心裏盤算,今晚兩人如何睡呢?一人睡,一人祇好枯坐一晚了。再看看身下的被褥,不疊也不洗,哪有甚麼衛生的概念呢。

  下面介紹一下喇榮溝裏僧人的用水問題。喇榮五明佛學院在山裏,不臨河,二三萬人用水,全憑泉眼長流不斷的山泉水。水是生命之本。正是這些泉水,才能在大山裏聚集起這麼多修行人,這又是喇榮溝的殊勝之處。喇榮溝的泉眼有限,但修行人不斷增加,水的供需便出現茅盾。喇榮溝裏沒有自來水裝置,不像城裏人用水手到水來。無論春夏秋冬,汲水、運水,都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對於住在高山上或離泉眼遠的僧人,挑一擔水上山也不是一件易事。所以,節水便成了僧人們的自覺行動。僧人用水少,一是幾個月不洗澡,二是公廁在外,沒有抽水馬桶。用水僅限於飲用、煮飯、洗漱,衣服也不常洗。喇榮賓館在山上,用水很貴,因為運水要付出勞動和成本,這也符合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學說。價值規律也在喇榮溝起著作用。有人二○○○年在喇榮花1200元買的一座小木屋,現在已增值到三萬了。

  說到上公廁,春夏還好,秋冬卻讓人不寒而慄。在北方農村生活過的人,深知在零下20-30度時起夜的滋味兒。清晨,被尿憋醒,不得不從熱被窩中爬起來,穿上冰冷的棉衣褲,穿好襪子和鞋,甚至戴上帽子和手套,一推門,冷風撲面而來,踩著吱呀作響的積雪,披著一輪殘月寒光,瑟瑟發抖的在寒風中行走十分鐘,一去一回,早已了無睡意。所以,北方冬季在外邊解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僧人也是人,凡肉體均知冷暖,生理之事必須面對。如果拿生理之事做修行功課,肉體痛苦也許會產生精神上的快樂,物質可以轉化成精神嘛!

  在現實生活中,世俗之人總是千方百計創造條件讓肉體舒服一些;修行的僧人則是讓肉體適應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城裏人每天關注肉體各項生理指標的變化,僧人每天起早貪黑通過折磨肉體修煉自己的精神。如此一來,俗人常常叫苦,乃由身體不適帶來的精神之苦;僧人常常消苦,通過修行消除了心靈之苦。反思我們講究住賓館、吃大餐,再看看僧人簡單樸實的生活,真是人生目標不同、路徑不同,生活方式和態度就不同。(待續)

http://www.fjdh.com/wumin/2009/12/07231694505.html

 

 樓主| 發表於 2012-1-2 11:56 | 顯示全部樓層
 喇榮五明佛學院考察記(下)

  ◎崔保新

  不同的修行人

  在喇榮溝裏,我近距離接觸的漢僧有三個,一個在冥想打坐,一個忙著去上課,一個一直陪同我到處看看。開始,我對身邊這個眉目清秀、身體單薄、說話略帶羞澀的僧人並沒有給予更多的關注。我甚至魯莽地問:“你中學在哪上的?”這句話很明顯,認為他的年齡小,最多不過高中畢業。他遲鈍一下說:“我是華南師範大學法律系2000年的畢業生。”這一句話,使我對他立即刮目相看。看來,喇榮溝裏水很深,高人很多,切不可怠慢。

  以此為契機,我便向這位年輕的僧人不斷發問。他祖籍廣西,今年三十歲,大學畢業後,在深圳、廣州工作了一段時間,在福建莆田廣化寺出家,從此割斷了同學間的一切社會聯繫。三年前,法師(他不讓寫他的法名)來到喇榮,跟隨上師修行大圓滿法。我要求去他的住處看看,法師打開木門說,這是三年前花3000元買的。這是那種普通的小木屋,屋裏有兩大類東西:一是經堂供奉的佛法僧,二是生活和學習必用的電器,如電飯煲、臺燈、收音機、收錄機等。由於上山學僧太多,沒有大會場,高僧講課專設一個頻道,學僧可在房間收聽。法師說,電費太貴,一般取暖、燒飯、燒水都用牛糞爐。

  問及生活來源,法師說,上師每月補貼一些,夠吃飯了,再就是買一些書籍,平時沒有甚麼花費,大約每月150元就可以生存下來。我到山谷中的菜鋪詢價,白羅蔔五角一斤,黃瓜一元一斤,洋蔥一元一斤,全部從成都運來。這便是色達與成都聯繫的一部分。法師說,每逢節假日,學院都會給學僧一些禮物,譬如,發一張洗澡票(五元),發兩塊月餅等等。

  法師帶著我,圍繞著山上的壇城轉圈,不時推動著一排排轉經筒,這是他修行功課的組成部分,這樣可以積福消障,獲得佛的加持力。我走後,呂可和毛毛天天來轉壇城,因為上師說,轉108圈,是小乘,1080圈,是中乘,10800圈,才是大乘。一個月中,他們天天至少轉四小時,一個月達到了中乘。

  我和法師就這樣在黃昏的寒風中走著談著,儘管話題很廣,但中心不離修行二字。法師比我小二十歲,生活閱歷也沒有我豐富,但他有兩句話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他說:“要了脫生死,唯有修法,因為其他六道都是死路,不通。”法師還說:“世俗間敬佩的偉人,也許能征服整個世界,但他們往往戰勝不了自己,許多偉人的悲哀就出於他的本能。”

  我不知道法師在上山還要呆多久?呆到多少歲?他能不能成佛?但我知道,法師心裏十分明白他在做甚麼,為甚麼做。他很用功,很慈悲,很清淨,他離俗塵很遠。

  本想在山上住一晚,真切地體驗一下僧人的生活,請一些三藏書籍,但為了趕第二天一早由色達發往成都的班車,祇好告別法師和呂可,在天黑前趕下山去。臨行前,將請書的事委託給呂可。果然,待趕到車站,每天一班開往成都的車票早已售完。

  後來呂可告訴我他在山上修行的一些片斷:淩晨4:20,漆黑一片的喇榮溝突然燈火通明,在淡淡的霧靄中,手持座墊、腋下夾著書的僧侶三三兩兩行走在狹窄的山道上。沿途的小木屋中,傳出朗朗的誦經聲。有個五六歲的小沙彌,在柴扉中誦經,童聲悠揚甜美,猶如天賴之音。童子尚且如此,成人哪敢懈怠呀!5:00整,上師便借著酥油燈的光亮,開講佛經了。7:30回到小木屋,燃起牛糞爐,白煙四溢。吃過簡單的早餐,誦經,然後便去轉壇城。學僧們見面,從未問“你吃了沒有?”而是問:“你修法如何啊?”在這裏,你不能不精進。

  喇榮五明佛學院的半天考察,對我觸動很大。說實在的,三十年前我在農村插隊,也沒有經歷如此艱苦的條件。那時我們插隊是被動的,而來到喇榮修行的人都是主動上山,有的不遠萬里而來。我在第二天由色達去馬爾康的班車上,同座的是一個六十五歲滿天銀髮的大媽,退休幹部,她來自東北瀋陽,有一兒一女,家庭經濟富裕,兒女也孝順。她已在喇榮住了五個月,房間就是之前所描述的小木屋。當她在電話裏告訴公務員兒子住的情景時,兒子無論如何想像不出中國還有這樣的大學。儘管兒女再三催母親回家,她還是跟著上師修行了一百五十天。

  當晚,我在色達縣武裝部招待所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吃不了苦,學不了佛。

  放不下物質,學不了佛。

  放不下架子,學不了佛。

  讀不進書,學不了佛。

  受不了凍,學不了佛。

  耐不住寂寞,學不了佛。

  擋不住世間誘惑,學不了佛。

  沒有堅定的信念,學不了佛。

  信仰搖擺不定,學不了佛。

  不恭敬上師,成不了佛。

  由此可見,學佛不僅要有慧根,而且要有福報呢。這種體會來自親歷,雖然真實,但理性不夠,表述太直白了!此乃聞思修不夠也。

  在《如意寶藏論》中,全知法王無垢光尊者說凡為十六違緣所轉的人學不了佛。這些無暇學佛的人是:五毒粗重、愚昧無知、被魔所持、懈怠懶惰、惡業湧現、為他所轉、求樂救怖、偽裝修法為名所惑、為利所累的八種人;同樣,為今束縛、人格惡劣、無出離心、無有正信、喜愛惡行、心離正法、毀壞律儀、失毀誓言的八種人,既遠離聖法,而且會自己息滅解脫之燈。

  在當今濁世之中,這十六種無暇就是一面面鏡子,祇要善加觀察,許多人雖然具足暇滿和修法的形象,自以為賢善,實際上已被這些無暇之因所控制了,雖然表面上修法,但終不能趣入正道。

  大學城是讀書的地方,自然少不了佛教書籍流通處(不以盈利為目的)。大學城的許多佛教書籍是藏傳佛教的大德高僧們寫的著作,大多數市面見不到,書價很便宜,是商品書的三分之一左右。我花了不到二百元,購得如下好書:《慧光雲聚》、《前形引導文》、《引路明燈》、《大乘無上續論》、《妙法寶庫》、《注疏彙集》、《顯密寶庫聖行集萃》、《正法妙音》、《旅途腳印》等,其中一部分是晉美彭措法王的弟子索達吉堪布寫的,閱之,心中充滿法喜。

http://www.fjdh.com/wumin/2009/12/07231694506.html

[視頻] 喇榮五明佛學院簡介
http://www.edupro.org/cit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19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5-1 05:45 , Processed in 0.031953 second(s), 21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