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1937|回復: 0

《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12-3 16: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6d7d6c65b331d36118123bc848e99248.jpg

《成佛之道》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釋開仁編.2008/5/30

丁二、隨機頓漸(p.412)
菩薩所修道,三祇歷十地。頓入與漸入,隨機有差別。

一、菩薩的內容與行位
1、菩薩所修的內容: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六度,四攝。
2、菩薩經歷的行位:約證入法界性來說,是經歷菩薩十地。

二、菩薩修行歷程的方便說
1、聲聞佛教:菩薩修行一定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
  2、《大乘起信論》抉擇說:經說不定,是方便說;從信心成就到成佛,其實是一定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1
  3、龍樹論的見地不同:成佛或快或慢;慢的,要無量無數阿僧祇劫!2

三、這到底修行成佛,有沒有頓速與漸緩的分別?
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
1、時間劫
如多少時間是一小劫,八十小劫為一大劫。這樣的大劫,依十十為百,十百為千的進數,數到阿僧祇大劫(意思是無數,但這實在是有數量的),再數到三阿僧祇大劫,經這麼久的時間修行,才能圓滿成佛。
2、德行劫:以功德來計算。
這如以工作的產量,作為一工作日一樣,要有三大阿僧祇劫──德行劫的功德,就能成就。約德行說,成佛的時間遲速就不同。如以一人的手工產量為一工作日,那以一人管理多少機器,一日的產量,就等於手工者三十或一百工作日了,這可能是相差很遠的。所以,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而約時間說,就大不相同了。

四、依龍樹論意,一般(如釋迦佛)是經三大阿僧祗劫的,有的時間更長,但特殊的利根,是不要這樣久的。3也許這樣的根性太少了,所以馬鳴,無著菩薩們,都沒有說到。總之,頓入與漸入,隨菩薩的根機不同,經說是有差別的。現在,依龍樹菩薩〈往生品〉說(龍樹又配合了《入定不定印經》的次第),略為開示。
       
                                1
                                福薄根鈍心不堅(乘羊)
                                發心修行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
                       
                                2
                                少福德利根(乘馬)
                                發心漸行六度或三大阿僧祇劫成佛
                       
                                3
                                大福德利根心堅
                               
(乘神通)
                                甲(日月)
                                發心入菩薩位
                                頂位
                       
                                發心小住入菩薩位
                                頂位
                       
                                乙(聲聞)
                                發心成佛轉法輪
                                初地
                       
                                丙(如來)
                                發心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
                                地上
                       

1、五種菩薩:4
(1)乘羊行
發心前進,走了很久時間,有的還是不能到。如說:『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華;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5,這也許是最一般的根性了。(鈍根,心不堅:發心修行無量阿僧祇劫或成佛或不成佛。)
 (2)乘馬(象)行
或修三大阿僧祇劫,或者百大阿僧祇劫,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乘神通行:又分三類
A、日月神通行
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通達菩薩道故入菩薩位,即是阿毘跋致地。
   B、聲聞神通行
此菩薩大厭世間,利根堅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
   C、如來神通行
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

     印順導師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
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6
       B、聲聞神通行
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現身八相成道:由兜率天下生人間/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滅)。
       C、如來神通行
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2、印順導師對五種菩薩之看法:
◎這可見,初發心就圓滿成佛,這是怎麼也不會的。但發心就入初地,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有的;還有更高的,初發心就自利圓滿,以方便道度眾生了。
◎第二類或修三大阿僧祇劫,圓滿菩提,是漸機,釋迦佛就是這樣的根機。
◎後三類是頓入的利根,但是希有難得的!

五、為什麼根機有漸有頓,成佛有遲有速?問題在發心以前的準備不同
1、乘羊行
先世福德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7。難怪發心以來,久久都不能達到目的。如從來不曾修學,就發心去應考一樣。
  2、乘馬行
前世少有福德利根8。這如學歷差些,但在長期的服務中,經驗豐富,只要不斷學習,每年應考,就有錄取的機會。
  3、乘神通行
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9。這才初發菩提心,就能直登高位。這如學歷高,研究深,一考就中。所以學佛的,最好不談頓哪漸哪,這都是空話!最好是問問自己的準備如何!

六、現代的中國佛教界
1、現代的中國佛教界,思想怪僻得很,不曾考慮自己:福德因緣怎樣?根機怎樣?福慧資糧怎樣?發心學佛,非頓入不可,非立即成佛不可。不問自己,不問自己的發心,卻以為這是大法,這個法門成佛容易。這如不問自己的學歷及經歷,只想競選總統,一下子就位居元首一樣。還有些人更可笑了!承認自己的根機鈍,業障重,智慧淺,卻以為非修容易成佛的法門不可。
2、這些思想,都與正法不相應!真正想發心而學佛的,應從集資糧,成利根,心志堅固──去努力修學,不問頓漸,更不問什麼時候成佛,但知耕耘,才是菩薩的正常道。

丁三、圓滿佛果(p.417)
三僧祇劫滿,登於妙覺地。

一、妙覺地佛地
修行到三大阿僧祇劫的功德圓滿,就從菩薩地而進登「妙覺地」──佛地。佛的大菩提,稱為『無上正等正覺』。正也譯為妙,所以佛果是等覺又妙覺。

二、滅盡一切煩惱習氣
1、從初地以來,到第八地,菩薩斷盡了三界的煩惱障。而習氣──所知障,從初地以上,一分分的除去。

2、約心境說,習氣是由於戲論相的顯現,於法不能得無礙知見,有愚昧的意義。也因為無始來的煩惱慣習,煩惱障雖斷了,而還有煩惱的氣息。這些習氣,聲聞稱之為「不染污無知」,大乘認為是「染污的無明住地」。

3、這些習氣,由於無相智的進修,達到不現,愈來愈薄,法空性也愈來愈明淨。等到盡淨銷融,智慧也能更悠久,更廣大,更深細的了達一切。到終了時,淨治了『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癡』,及『極微細礙愚癡及彼麤重10,這才究竟圓滿成佛:『永無障,一切相不顯現,最清淨真實顯現11;也就是『最清淨法界』顯現。

4、《般若經》說:『一念相應妙慧』,斷一切煩惱習氣而成佛。發心修學到此,才真正是功德圓滿了。

乙三、佛果功德:三身(p.418-428)

一、法身(佛自性身)
約圓滿覺證說,是出離了煩惱障所顯的最清淨法空性。

二、報身(法性所流身)
又稱法性所生身。因契證法性而有的功德身。
約大菩薩所見的,顯現無邊功德的莊嚴相而別出報身。

三、化身
為地前菩薩、二乘、凡夫而現起的佛身。

丙一、法身(p.418)
佛身最寂滅,平等無分別。如彼摩尼珠,妙用利群生。

一、「佛自性身」,也叫「法身」,是與一切佛法相應的,一切佛法所依止的。

二、法身約圓滿覺證說,是出離了煩惱藏所顯的最清淨法空性,圓明自在,究竟無上。從菩薩地修行以來,到達了『永離諸障,一切相不現行』,所以最為寂滅。

三、約「佛與佛」說,平等平等。從佛而觀一切──依、正,生、佛,人、法,智、如,一切一切,都是平等的。法空性無分別,菩提也無分別,所以說:『如如如如智,名為法身』。12法身的如智不可分別,如寶珠與寶珠的光明,不能分別為二一樣。經論中用種種的詞句,形容讚歎佛身,都不過彷彿而已。

四、約「利他功德」說:如摩尼寶珠一樣,有微妙的神用,能利益一切眾生。摩尼珠,就是如意珠。能適應眾生的需求,出種種的寶物,滿足眾生的心。寶珠並沒有思惟,也不起加行、功用,只是自然如此。佛果的利益眾生,也是這樣。

丙二、法性所流身
丁一、一多無礙(p.419)
法性所流身,念念現一切。佛事菩薩事,二乘眾生事;
三世盡十方,依正悉無礙。於一現一切,一切入於一。

一、報身(法性所流身、法性所生身)

一多無礙

1、佛的「法性所流身」,或稱法性所生身,就是平常所說的報身。在很多大乘經裏,法身與法性所流身,並沒有嚴格的分別(二身說)。只是約大菩薩所見的,顯現無邊功德的莊嚴相,所以又從法身中別出這報身,這是因契證法性而有的功德身。流是流類,等流,無邊的功德莊嚴,都是法性的等流,如光與熱為太陽的等流一樣。

2、法性所流身,是念念顯現一切的。一切是什麼呢?

(1)佛事:
如佛身的功德相好,佛土的清淨莊嚴,佛的法會圓滿,佛的音聲遍布,佛的壽命無量,佛的智慧,神通,利益眾生,八相成道等。
(2)菩薩事:
如初發心,受菩薩戒,行六度、四攝,遍遊十方世界,親近供養十方諸佛,聞持十方佛說法,度一切眾生,種種難行苦行,種種本生等。
(3)二乘事:
如聲聞與緣覺的初心,修行,住阿蘭若,行頭陀行,遊化人間,入涅槃等。
(4)眾生事:
六道眾生,有種種住處,種種名字,種種形態,各式各樣的生活,各式各樣的苦難等。

      ※以上是十法界(四聖、六凡)的事。

(5)三世事(時間):
前生,今生,後生;一念,無量劫等。
(6)盡十方事(空間):
十方的無量無數,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或大或小,或正或側,或苦或樂;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等。

3、依正悉無礙:這一切,不外乎「依」報──器世界;「正」報──眾生與佛。這一切,有各式各樣的事,從一念到無量無數不可說不可說劫,從一微塵到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世界。無限時空中的無限依事、正事,在念念中顯現,都是「無礙」的。因為,法性所流身,遍一切處,無處不在;也就無一法而不在法性所流身中。

4、於一現一切,一切入於一:法性所流身是無差別的,盡虛空,遍法界,等真如的,所以不離法性所流身的一切,也展轉無礙而無二無別。隨舉「一」點,都是顯現「一切」,那「一切」也就是入於「一」了。古代天臺與賢首宗師,都曾擬出了重重無盡的境界。這如《華嚴經》廣說。

丁二、具諸功德(p.421)
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大悲三不護,妙智佛功德。


           
  • 清淨圓滿的法身,與一切功德相應。

但約證法性而成就佛功德來說,為法性所流身所攝。

二、佛的果德,難以思量,或說一百四十不共功德等。
(參見《瑜伽師地論》卷49~卷50「菩薩地」,大正30566c574b

※一百四十不共功德:
1、三十二相13
2、八十種好14
3、四一切種清淨15
4、十力16
5、四無所畏17
6、三念住:
◎諸弟子眾一向恭敬、正行,如來緣之不生歡喜,捨而安住正念正知。
◎諸弟子眾一向不恭敬、邪行,如來緣之不生憂戚
◎諸弟子眾一類恭敬、正行一類不恭敬、邪行,如來緣之不生歡戚
7、三不護:如來的身、口、意三業,清淨現行,決無過失,不怕人知而藏護自己。
8、大悲
9、無忘失法18
10、永害習氣19
11、一切種妙智:如來一切種智20

佛之「十力」功德:以降伏魔外的勝能而安立。
1、處非處智力, 2、業異熟智力,  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
4、根勝劣智力, 5、種種勝解智力, 6、種種界智力,
7、遍趣行智力, 8、宿住隨念智力, 9、死生智力, 10、漏盡智力。

佛之「四無所畏」:表示自利他利的絕對自信。
1、說一切智無所畏, 2、說漏盡無所畏,
3、說盡苦道無所畏, 4、說障道無所畏。

佛之「十八不共法」:約不共凡夫、小乘而立。
1、身無失, 2、語無失, 3、念無失。
4、無異想, 5、無不定心,6、無不知已捨。
7、欲無減, 8、精進無減,9、念無減,
10、慧無減,11、解脫無減,12、解脫知見無減。
13、智知過去無著無礙,14、智知未來無著無礙,15、智知現在無著無礙。
16、身業隨智慧行,17、語業隨智慧行,18、意業隨智慧行。

(參見《大智度論》卷26,大正25247b-255b25

   ※說一切有部主張之十八不共法=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住。
     (參見《大毘婆沙論》卷17,大正2785a;《俱舍論》卷27,大正29140a-141a

※另有聲聞論議師之十八不共法:參見《大智度論》卷26,大正25255c24-256a22

※五種十八不共法:參見《望月佛教大辭典》(三)p.2361c-2366a

大悲

三不護:如來的身、口、意三業,清淨現行,決無過失,不用怕人知而藏護自己。

妙智:就是如來的無師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種智。

※這些「佛功德」,都是最清淨,最圓滿的。

丁三、淨土圓滿(p.422)
佛住於淨土,十八事圓滿,與諸菩薩眾,受用於法樂。

一、法性所流身佛(報身佛),是一定住於淨土的。但這是遍法界土,以十八事圓滿來表顯的;不可說東方,西方,多大多小的。這圓滿淨土,如《佛地經》、《解深密經》序等說…。

二、《解深密經》〈序〉說到十八事圓滿:21
1、顯色圓滿: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
2、形色圓滿:無量方所,妙飾間列。
3、分量圓滿:周圓無際,其量難測。
4、方所圓滿:超過三界所行之處。
5、因圓滿:勝出世間善根所起。
6、果圓滿:最極自在淨識為相。22
7、主圓滿:如來所都。
8、輔翼圓滿:諸大菩薩眾所雲集。
9、眷屬圓滿:無量天龍人非人等常所翼從。
10、任持圓滿:廣大法味喜樂所持。
11、事業圓滿:作諸眾生一切義利。
12、攝益圓滿:滅諸煩惱災橫纏垢。
13、無畏圓滿:遠離眾魔。
14、住處圓滿:過諸莊嚴,如來莊嚴之所依處。
15、路圓滿:大念慧行以為遊路。
16、乘圓滿:大止、妙觀以為所乘。
17、門圓滿:大空、無相、無願解脫為所入門。
18、依持圓滿: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寶華王眾中建立大宮殿中。

   ※十八事圓滿:印順導師《攝大乘論講記》p.529-531(詳參【補充資料】)

三、與諸菩薩眾,受用於法樂
   十八圓滿淨土的佛,是法性所流身。又可分為二:
1、約佛說──────又名自受用身
2、約大菩薩所見說──又名他受用身

為什麼叫受用呢?如前第10項「任持圓滿說:『廣大法味喜樂所持』。佛住在淨土中,自受用法樂,而為大菩薩說法,菩薩們也就受用法樂。在這圓滿的淨土中,法喜充滿,所以說:佛與諸菩薩眾,都在淨土裏,受用大乘微妙的法樂。

丁四、唯是一乘(p.423)
諸法真實義,及證真實慧,無變異差別,是故無別乘。

一、住於圓滿淨土的法性所流身,為大菩薩說法,是五乘,三乘,還是一乘呢?當然是一乘法。佛是覺者,以大菩提為體性;一切自利利他,都以覺為本。佛出世說法的大事因緣,就是要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大菩提。所以,佛法是以覺證為宗本的。


           
  • 覺證,分別來說,有:所證的諸法真實義,與能證的真實義的智慧

1、「所證」的「諸法真實義
是離妄想的法空性。眾生以為真實的,都是自性見,戲論相;法無性空,才是一切法的真相。所以經上說:『諸法無所有性,是諸法自性』。在這真實義中,沒有差別可說。就是我空性與法空性,也是如草火與炭火一樣,雖所燒不同,而火性並沒有差別。
2、「能證」「真實義的智慧」:
一得永得,得到了就不會失去。

三、無變異「所證的真如」與「能證的正智」都是「無變異」。
無為般若,依無漏習氣而顯發,不是剎那生滅法。所以,這能證的正智,都是「無變異」的。

1、所證的真如:真如雖在纏而還是這樣,離垢清淨也還是這樣,沒有變異。
2、能證的正智:是法性相應的無為功德,也沒有變異。

四、無差別如與智,也只是依世俗而安立,而在現覺中,沒有如與智的對立。

五、無別乘佛法的真實是這樣,沒有變異,沒有分別,這那裏還有五乘、三乘呢?故佛為大菩薩開示大法,無有別乘,唯是一道一清淨的一佛乘。雖然菩薩要知權知實,所以於一乘說無量乘,但在菩薩法中,一切都歸於一。

丙三、化身
丁一、示現身土(p.424)
佛得不動身,悲願化三有,示淨或示穢,咸令入涅槃。

示現佛身:(化身,化導眾生示現的佛身,有高大身──千丈,百丈,或者丈六身。)
1、法身佛:
是常住的,沒有來去,也沒有出沒,故說為「不動身」。

2、報身佛:
依法身而起法性所流身,但不能離於法身。
(如依太陽而有光與熱;光與熱遍一切處,但不能離於太陽。)

3、化身佛:
為地前菩薩、二乘、凡夫而現起的佛身。
由悲願所熏發,為了化度三有眾生,能無功用地現起化身,有來有去,有生有沒,如長者入火宅那樣。
(如水中的月影一樣,只是經水的反映而現起月的影子。)

二、示現壽命:示現的壽命,或千劫,百劫,或八十歲。

三、示現國土:示現的國土,或是淨土,或示現穢土。
1、圓滿報土:
圓滿報土,遍一切處,只要眾生的智慧增進,什麼地方,當下就是圓滿的淨土。如娑婆世界是穢土,但在螺髻梵王看來,是寶莊嚴淨土。23如極樂世界,也是化土,但依《淨土論》說,如圓修五門成就24──智慧,慈悲,方便迴向功德成就,也就能入圓滿報土。

2、化土:
約適應部分眾生的善根成熟而現起來說,凡國土而可說東方,西方,南方,北方的;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

四、化身佛以「折伏」、「攝受」二門來成就眾生
1、折伏門:
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2、攝受門:
有的眾生應以愛語來攝受:佛土是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如釋迦佛出穢土,彌勒佛出淨土,佛法並沒有什麼差別。

五、「穢土」與「淨土」
  1、又如穢土修行不容易,佛勸人往生淨土,容易成就。但《維摩詰經》25,《無量壽佛經》26卻說:穢土修行一日,勝於在淨土修行一劫,穢土比淨土修行更容易。
2、又如經中,釋迦佛讚歎淨土,使大眾羨慕,而淨土菩薩來參加釋迦佛的法會,淨土佛總是告誡大眾,不要生輕慢心。27
3、所以,這是佛的悲願,應化三界眾生的二大方便,目的都是「令入涅槃」,出離生死,同歸佛道。

※易行道難成佛,難行道易成佛:印順導師《淨土與禪》p.70-p.74(詳參【補充資料】)

丁二、方便說法(p.426)
為除眾疲乏,化作可愛城;
丁三、終歸一乘(p.426)
終示真實相,故唯一佛乘。

化身佛的說法,是不盡一致的:

一、有的佛,雜說五乘法、三乘法,有出家眾與在家眾。

二、有的佛但說一乘法,沒有出家眾。(有的佛也不現出家相的,傳說天王佛28如此)

三、有的佛說三乘法,因為聽眾的根機不成熟,沒有說一乘而佛就入了涅槃。(傳說多寶佛如此)

四、有的佛說三乘,而終歸於一乘法的。
以釋迦佛應化娑婆世界而說法來說,起初說三乘法,末後才會歸一乘。佛在《法華經》中,開示這『為實施權,開權顯實29的教化歷程說:有些發了菩提心的,但在生死道長,眾生性多的情形下,忘失了,退失了。像這類根性,越是給他說佛道的高深偉大,越是不敢修學。所以佛設方便,說有聲聞與緣覺乘,容易修行,容易了生死,又快又好,能得究竟的解脫,大家這才發心修學了。

這如商隊遠行,經不起長途跋涉的疲勞,有的不願前進。商主為了解除大眾的疲乏,免得大眾退回,所以方便化作可愛的城市。向大眾宣告:經商的目的地到了,就在前面。大家這才鼓起勇氣前進,在都市中,衣食起居,一切都得了滿足。等到大眾休息一番,疲勞恢復了,商主這才對大眾說:這是化城,真正的目的地──寶城,還在前面。大眾精神飽滿,再向目的地前進。

這如佛等弟子依法修行,證了阿羅漢果,終於又說明二乘是方便的,開示為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的真實相。故佛雖說三乘,其實「唯一佛乘」;唯有佛是大涅槃,二乘的涅槃,也不是真實的。佛說一乘,經論中雖約種種的意義說,然總不外乎:如實道無二無別,所以終歸於一極。

甲二、同歸佛道(p.428)
一切諸善法,同歸於佛道;所有眾生類,究竟得成佛。

一、從一佛乘的立場來說,一切諸善法,都是同歸於佛道的。不但是出世的三乘善法,歸於佛道,就是人乘、天乘善法,世間的一切──一念善心,一毫善行,都是會歸於佛道的。

二、佛法是善法的別名。到底什麼是「善法」?

向於法的,順於法的,與法相應的,就是善,就是佛法。所以凡隨順或契合緣起法性空的,無論是心念,對人應事,沒有不是善的。因此,善的也叫法,不善的叫做非法。

有些論師,於法起自性見,這才說:這是有漏善法,這是無漏善法,這是二乘善法,這是佛善法。隨眾生的情執來分別,善法就被分割為不同的性類。

雖然現實眾生界,確是這樣的,但約契理來說,就不是這樣。善法就是善法;善法所以有有漏的,無漏的,那是與漏相應或不相應而已。如加以分析,有漏善是善與煩惱的雜糅,如離煩惱,就是無漏善了。所以古代有『善不受報』30的名論;眾生的流轉生死,是由於煩惱及業。生人及天,並不由於善法,而是與善法相雜的煩惱。

一切眾生,『初一念識異木石,生得善,生得惡31,生來都是有善的,所以都有向上,向樂,向光明的趣向。不過沒有以佛道為宗時,就演成種種歧途,種種外道,生人,生天。如一旦發見究竟目標,歸心於佛乘時,這一切都是成佛的方便。

所以,向佛一舉手,一低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32。這如民族而缺乏賢明領袖,沒有正確國策,雖人民還是那樣的人民,也還是想求進步,而結果往往走入歧途,國計民生,都很不理想。如有賢明領袖,提示完善政策,大家向這而集中力量,齊一步伐,就會進入理想的時代一樣。

所以,一切眾生類,不是沒有善法,而只是還沒有貫徹。但有了善法,向上向光明,終究會向佛道而邁進的,也就究竟要得成佛的。一切眾生,同成佛道,是了義的,究竟的。

所以修學佛法的,應不廢一切善法,攝一切善法,同歸於佛道,才是佛法的真實意趣!末了,謹祝讀者必當成佛!

-----------------------------------------------------------------------------------------------------------------
【補充資料】
壹、十八圓滿的淨土

一、顯色圓滿:佛所「住」處,是以「最」為殊「勝」而具「光曜」的「七寶」所「莊嚴」的大宮殿,或說大宮殿因七寶的莊嚴而有勝光曜,因有勝光曜的七寶,所以從大宮殿中「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
二、形色圓滿:這大宮殿的形態有「無量」的「方所」,或園,或池,或階,都像美「妙」的文「飾」,參差「間列」。
三、分量圓滿:這大寶宮殿的「周圍」,無邊「無際」,「其」面積的分「量」,一般人是「難」以「測」度的。
四、方所圓滿:佛住的大寶宮殿,他那所住的方所,地點,「超過」了「三界所行之處」,不是三界內的愛執所能行得到的。換句話說,這種宮殿不是三界繫的業果。
五、因圓滿:它不是三界業成,是以「勝出世間」的出世「善根」為因而得生「起」的;既不是無因有,亦不是由大自在天所造。
六、果圓滿:佛住的大寶宮殿,以「最極自在」的佛果位上清「淨」無漏「識為」體「相」的,不是離識以外;這七寶宮殿,以淨識為體。
七、主圓滿:這大寶宮殿,以「如來」為主,是佛世尊住持攝受的。「都」,是統攝主持的意思。
八、輔翼圓滿:在大寶宮殿中,時有「大菩薩眾」共「所雲集」,聽佛說法,助佛揚化。如極樂世界的觀音大勢至等。
九、眷屬圓滿:大宮殿中也有「無量」無邊的「天、龍、藥叉」等的八部眷屬,「常所翼從」。
十、任持圓滿:大宮殿中所有的菩薩龍天等,佛以「廣大」的大乘「法味」的「喜樂」,資養他們的五分法身,使他們任「持」安住。
十一、事業圓滿:佛如來「作」化度「諸眾生」的「一切」有「義利」的事業。
十二、攝益圓滿:在這大宮殿中,「蠲除」了「一切煩惱」纏垢,種種天「災橫」禍的事。不但佛陀如此,諸菩薩等也獲得這樣的清淨益。
十三、無畏圓滿:佛與菩薩,已能「遠離」煩惱、蘊、死、天的「眾魔」,解脫魔王的罥索。
十四、住處圓滿:如來所住的處所,「過諸」一切菩薩及其餘的「莊嚴」處,唯以「如來」自己的功德「莊嚴」為「所依處」。
十五、路圓滿:路是所行的路,這淨土以「大念」、大「慧」、大「行」「為」所「遊路」。大念即是聞所成慧,大慧即是思所成慧,大行即是修所成慧。修這三慧的道路,能遊於淨土中。
十六、乘圓滿:乘是車乘,「大止妙觀以為所乘」,乘這大乘的止觀車,遊行前所說的三慧妙路。
十七、門圓滿:進入這淨土的大寶宮殿是要從門而入的,這就是「大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脫門」,這三者是進入解脫的妙門;所以進入的莊嚴純妙的淨土寶宮殿,就是常寂光土、法界宮、涅槃城了。
十八、依持圓滿:世間宮殿依地而起,建立在大地上;佛的「大宮殿」,以「無 量」淨妙「功德」,種種七寶「眾所莊嚴,大寶華王」之「所建立」的。

   這十八圓滿的淨土,是佛自證覺的自受用呢?是諸大菩薩所見的他受用呢
?若說是佛自證覺自受用的淨土,菩薩應不能進去,天龍八部等更不消說;若
說是菩薩等他受用的淨土,怎麼說是法身的淨土?佛自證覺受用的淨土,一切
都不能說,所以以諸大菩薩眾所雲集的受用身土來表顯他。
《攝大乘論講記》(p.529-p.531)

貳、易行道難成佛,難行道易成佛:

禮佛、念佛、讚佛、隨喜、迴向、勸請,特別是口頭稱名,這比起捨身捨心去為人為法,忍苦忍難的菩薩行,當然是容易得多,這是易行道的本義。通常以為由於彌陀的慈悲願力,所以能念佛往生,橫出三界,名易行道,這並非經論本意。修此等易行道,生淨土中,容易修行,沒有障礙,這確是經論所說的。但易行道卻是難於成佛,難行道反而容易成佛。這如《寶積經》「彌勒菩薩所問會」中說:釋迦過去所行的是難行苦行道,彌勒所行的是易行樂行道。彌勒發心,比釋迦早四十劫;「久已證得無生法忍」──得不退轉。結果、釋迦比彌勒先成佛,彌勒還待當來下生成佛。33不是易行道難成佛,難行道易成佛的鐵證嗎?
彌勒修易行道,所以遲成佛。釋迦修難行道,所以先成佛。然據傳說:釋迦七日七夜說偈讚佛,超九劫成佛。34說偈讚佛,是易行道,這不是易行道速成佛嗎?這是一般所容易懷疑的,應略為解說。易行道與難行道,本不過從初下手說。初學者有此二類分別;到成佛,攝取眾生與攝取佛土的功德,都是要圓滿的。但這不能證明易行道易成,反而是難行道易成的事證。
據傳說,當時「釋迦菩薩……心未純淑,而諸弟子心皆純淑;又彌勒菩薩心已純淑,而弟子未純淑」。這因為:「釋迦菩薩,饒益眾生心多,自為身少故;彌勒菩薩多為己身,少為眾生故」。35這顯然是說:釋迦行難行道,多化眾生。弟子心已純淑,即釋迦的利他功德圓滿;但自利功德還不足。彌勒菩薩多修淨土行,久證無生忍,自心已純淑了。而一向少為眾生,少修難行大行,弟子的心未純淑,即彌勒的利他功德沒有圓滿。所以、釋迦的精進讚佛而速成,恰好是先修難行道易成佛的證明。這如畫龍與點睛,都是不可缺的;如攝取眾生與莊嚴淨土,是成佛所一定要圓滿的。釋迦修難行道,如先畫龍身。等到龍身畫成,精進讚佛如點睛,一點即成龍了。彌勒從易行道入手;如先點龍睛。睛雖一點就成,而龍身卻不能倉卒畫好,如利他功德的不能速成。這樣、釋迦的超九劫而先成佛,實由於久修難行道,「饒益眾生心多」。其實、這都為初學者作方便說,學菩薩法而成佛,一切功德都是要圓滿修集的。易行道難成,難行道易成,這確是古聖經論的正說。
眾生在穢土修行,雖容易退失;生淨土中,環境好,不再退轉。但論修行的速率,穢土修行,比在淨土修行快得多。如《大阿彌陀經》(卷下)說:「世尊!……(在此娑婆濁世),為德立善,慈心正意,齋戒清淨,如是一晝一夜,勝於阿彌陀佛剎百歲」。36《維摩經》也說:「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淨土)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界有十事善法,諸餘淨土之所無有」。37十事,即六波羅蜜等。淨土是七寶所成的,衣食等一切無問題,即無布施功德。穢土人惡,要修忍辱,淨土都是諸上善人,即不需修忍辱行。此土有殺盜淫妄諸事,所以要持戒,淨土女人都沒有,或男女不相佔有,即沒有淫戒可持。生活所需,一切圓滿,即沒有偷盜可戒。這種種功德,生到淨土中,都難於進修。這等於太平盛世,「英雄無用武之地」,無從表顯他的才能、與救國救人的大功績。穢土是難行的,然因為難行,所以是偉大的。釋迦牟尼佛穢土修行成佛,為十方諸佛之所稱讚。如《阿彌陀經》中說:「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除蓋障菩薩所問經》(二)、及《寶雲經》、《寶雨經》、《勝天王般若經》等,都說到穢土修行,比淨土高超得多。
龍樹《大智度論》(卷10)說得最為明切:「娑婆世界中,樂因緣少,有三惡道老病死,……心生大厭,以是故智慧根利。彼(淨土)間菩薩,七寶世界,種種寶樹,心念飲食,應意即得。如是生厭心(不滿現實)難,是故智慧不能大利。譬如利刀,著好飲食中,刀便生垢。……若以石磨之,垢除刀利。是菩薩亦如是,生雜(穢)世界中,利根難近。如人少小勤苦,多有所能」。38穢土是苦痛的,然發心行菩薩道,卻是最殊勝的,這無怪釋尊發心遲而成佛早。易行道容易得不退轉,但一生淨土,即進度遲緩。穢土修行難得不退,如打破難關,就可一往直前而成佛了。易行與難行,穢土與淨土,實各有長處。
印順導師《淨土與禪》p.70-p.74



──功德圓滿──

        1        《大乘起信論》,大正32581a29-b9
       
        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祗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2        《大智度論》卷4,大正25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3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往生品第四〉(大正8226a):
       
        A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跋致地
       
        B)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若減一劫。
       
        C)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為淨佛世界故
       
        ※《大智度論》卷38,大正25342b-343a
       
        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
       
        A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位,得阿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即入菩薩位
       
        〔一〕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二〕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三〕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
       
        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三者、但行清淨福德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跋致地。阿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B)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亦復不少!
       
        C)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4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15699c

5《大智度論》卷4(大正2588a)。

6        菩薩位        =        菩薩正性離生(參見《大智度論》卷27,大正25262a17-b17
       
【經】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上菩薩位,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菩薩位者,無生法忍是。得此法忍,觀一切世間空心,心無所著,住諸法實相中,不復染世間。
       
        復次,般舟般三昧,是菩薩位。得是般舟般三昧,悉見現在十方諸佛,從諸佛聞法,斷諸疑網;是時菩薩心不動搖,是名菩薩位。
       
        復次,菩薩位者,具足六波羅蜜,生方便智,於諸法實相亦不住;自知自證,不隨他語,若魔作佛形來,心亦不惑。
       
復次,入菩薩法位力故,得名阿鞞跋致菩薩
       
        復次,菩薩摩訶薩入是法位中,不復墮凡夫數,名為得道人:一切世間事欲壞其心,不能令動;閉三惡趣門,墮諸菩薩數中,初生菩薩家,智慧清淨成就。
       
        復次,住頂不墮,是名菩薩法位,如〈學品〉中說。上位菩薩不墮惡趣,不生下賤家,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亦不從頂墮。
       
問曰:云何為頂墮
       
        答曰:如須菩提語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心行六波羅蜜,入空﹑無相﹑無作中,不能上菩薩位,亦不墮聲聞﹑辟支佛地;愛著諸功德法,於五眾無常﹑苦﹑空﹑無我,取相心著:言是道非道,是應行是不應行;如是等取相分別,是菩薩頂墮。
       
何等是住頂?如上所說諸法愛斷,於愛法亦復不取,如住頂義中說。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內空中不見外空,外空中不見內空,不空中不見內外空,內外空中不見外空,乃至無法有法空,亦如是。
       
復次,上位菩薩得無等等心,亦不自高,知心相真空,諸有無等戲論滅

7《大智度論》卷35(大正25342c)。

8《大智度論》卷35(大正25342c)。

9《大智度論》卷35(大正25342c)。

        10        「菩薩十地及如來地所對治的愚癡與麤重」,參見《解深密經》卷4,大正16704b-c

        11        [1]《攝大乘論本》卷下,大正31148c
       
        果圓滿轉,謂永無障,一切相不顯現,最清淨真實顯現,於一切相得自在故
       
        [2]        印順導師《攝大乘論講記》p.473-        p.475
       
        果圓滿轉」:成佛時,「永無」煩惱所知二「障」,「一切」義「相不顯現」,而「最清淨真實」的法界徹底「顯現」。這最清淨的真實,圓融無礙,能「於一切相得大自在」,無所不能。果圓滿即是三德具足:永無有障,諸相不現,是斷德;最清淨法界真實性顯現,是智德;於法自在廣利眾生是恩德

        12        如如如如智,名為法身」,參見:《金光明最勝王經》卷2,大正16408b-c
       
            善男子!一切如來有三種身。云何為三?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正了知,速出生死。……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了知法身為除諸煩惱等障,為具諸善法故,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前二種身,是假名有;此第三身,是真實有,為前二身而作根本。何以故?離法如如,離無分別智。一切諸佛無有別法,一切諸佛智慧具足,一切煩惱究竟滅盡,得清淨佛地。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攝一切佛法
       
        復次,善男子!一切諸佛,利益自他,至於究竟。自利益者,是法如如;利益他者,是如如智能於自他利益之事,而得自在,成就種種無邊用故,是故分別一切佛法,有無量無邊種種差別。善男子!譬如依止妄想思惟說種種煩惱,說種種業用說種種果報。如是依法如如,依如如智,說種種佛法,說種種獨覺法,說種種聲聞法依法如如,依如如智,一切佛法自在成就,是為第一不可思議。譬如畫空作莊嚴具,是難思議。如是依法如如,依如如智,成就佛法亦難思議
       
        善男子!云何法如如、如如智,二無分別,而得自在,事業成就
       
        善男子!譬如如來入於涅槃願自在故,種種事業皆得成就,法如如、如如智,自在事成,亦復如是。

        13        三十二相: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4,〈四攝品第78〉,大正8395b28-c27;《大智度論》卷4,大正2590a26-91a19

        14        八十種好: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4,〈四攝品第78〉,大正8395c27-396b10;《大智度論》卷89,大正25684b-c

        15        四一切種清淨:參見《瑜伽師地論》卷49,大正30568c19-a3
       
        云何如來四一切種清淨?一者一切種所依清淨。二者一切種所緣清淨。三者一切種心清淨。四者一切種智清淨
       
        云何一切種所依清淨?謂一切煩惱品麤重并諸習氣,於自所依無餘永滅,又於自體如自所欲,取住捨中自在而轉,是名一切種所依清淨。
       
        云何一切種所緣清淨?謂於種種若化若變若所顯現一切所緣皆自在轉,是名一切種所緣清淨。
       
        云何一切種心清淨?謂如前說一切心麤重永滅離故,又於心中一切種善根皆積集故,是名一切種心清淨。
       
        云何一切種智清淨?謂如前說一切無明品麤重永滅離故,又遍一切所知境中,智無障礙智自在轉,是名一切種智清淨。

        16        十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4,〈四攝品第78〉,大正8395a10-18;《大智度論》卷24,大正25235c22-241b;卷25,大正25245c6-246a13

        17        四無所畏: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4,〈四攝品第78〉,大正8395a18-b13;《大智度論》卷25,大正25241b-c20246a13-22

        18        參見《瑜伽師地論》卷50,大正30574a11-17

        19        參見《瑜伽師地論》卷50,大正30574a18-22

        20        參見《瑜伽師地論》卷50,大正30574a23-b3

        21        十八事圓滿:參見《佛地經論》卷1,大正26292b-296a

        22        果圓滿,參見《佛地經論》卷1,大正26294        a27-b10
       
        果相云何?最極自在淨識為相。謂大宮殿最極自在,佛無漏心以為體相,唯有識故,非離識外別有寶等,即佛淨心如是變現似眾寶等,如前已說,境界相故。如入青等遍處定者,識所現相此即如來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淨土種子因緣力故,於一切時遍一切處,不待作意任運變現,眾寶莊嚴受用佛土與自受用身作所依止處。利他無漏淨土種子因緣力故,隨他地上菩薩所宜變現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與他受用身作所依止處,謂隨初地菩薩所宜,現小現劣,如是展轉乃至十地,最大最勝於地地中,初中後等亦復如是。

        23        《維摩詰所說經》卷1,大正14538c4-20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
       
        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
       
        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
       
        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24        五門成就:1、禮拜門,2、讚歎門,3、作願門,4、觀察門,5、迴向門。
       
        參見:婆藪槃豆菩薩造《無量壽經優波提舍》(大正26231b8-24):
       
        論曰:此願偈明何義?觀安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願生彼國土故。云何觀?云何生信心?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成就者,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讚歎門,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迴向門
       
        云何禮拜?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為生彼國意故。
       
        云何讚歎?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云何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
       
        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毘婆舍那故。彼觀察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嚴,二者觀察阿彌陀佛功德莊嚴,三者觀察彼諸菩薩功德莊嚴。
       
        云何迴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迴向為首成就大悲心故。

        25        《維摩詰所說經》卷下,〈香積佛品第10〉,大正14553a19-28
       
        維摩詰言: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淨土]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餘淨土之所無有。何等為十?以布施攝貧窮,以淨戒攝毀禁,以忍辱攝瞋恚,以精進攝懈怠,以禪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說除難法度八難者,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以諸善根濟無德者,常以四攝成就眾生,是為十。

        26        《大阿彌陀經》卷下〈八端檢束分第五十一〉,大正12338b16-c1
       
        佛言:汝等當自端身,當自端心,耳目鼻口手足,皆當自端束檢中外,無隨嗜欲益作諸善。當布恩施德、不犯道禁、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展轉復相教化,使彼為德立善,慈心正意齋戒清淨,如是一晝夜勝於阿彌陀佛剎中為善百歲。所以者何?以彼剎中無修營為,物皆自有,人悉為善無毛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晝夜,勝於他方佛剎為善千歲。所以者何?他方佛剎悉皆為善,無造惡之所,故其福德亦皆自然
       
        其次有世界,為善者多,為惡者少,亦有自然之物,不待修營。若此世界中,為惡極多,為善極少,不自修治物無自有,或轉相欺詒勞心苦形,如是匆務未嘗寧息,吾哀世人教誨切至,令超彼岸,永脫苦趣。

        27        參見:《維摩詰所說經》卷下,〈香積佛品第1        0〉,大正14552b10-26
       
        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今現在於五濁惡世,為樂小法眾生敷演道教。彼有菩薩名維摩詰,住不可思議解脫,為諸菩薩說法,故遣化來稱揚我名并讚此土,令彼菩薩增益功德。
       
        彼菩薩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無畏神足若斯。
       
        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饒益眾生。
       
        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滿香飯與化菩薩。時彼九百萬菩薩俱發聲言:我欲詣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并欲見維摩詰等諸菩薩眾。
       
        佛言:可往!攝汝身香,無令彼諸眾生起惑著心;又當捨汝本形,勿使彼國求菩薩者而自鄙恥;又汝於彼莫懷輕賤而作礙想。所以者何?十方國土皆如虛空,又諸佛為欲化諸樂小法者,不盡現其清淨土耳

        28        [1]《自在王菩薩經》卷2,大正13934c24-25
       
        是天王佛及諸菩薩,不著袈裟,皆著自生淨妙天衣,亦無結惑。
       
           [2]        吉藏《金剛般若疏》卷2,大正3398a22-24
       
        問曰:頗有佛不著袈裟不用鉢不耶?答:有。大論云:天王佛作白衣威儀也。

        29        「開權顯實」,參見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177-p.1178
       
        大概的說,「開權顯實」說乘權、乘實,「開跡顯本」說身權、身實,為《法華經》的兩大宗要。說乘權乘實,如《妙法蓮華經》卷1(大正97a-b說:
       
                    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大乘佛法興起時代,佛教界已有了聲聞、辟支佛、菩薩求成佛道的三乘。聲聞與辟支佛,稱為「二乘」或「小乘」,以入究竟涅槃為目的;菩薩是大乘,以求成佛道為理想。《法華經》起來說:聲聞與辟支佛的果證,都是方便說,二乘也是要成佛的。「無二無三」,名為一佛乘。

        30        竺道生:「善不受報,頓悟成佛」。參見:《高僧傳》卷7,大正50366c18
       
        印順導師《勝鬘經講記》,p.89:《菩薩本業瓔珞經》說:『一切善受佛果,無明受有為生滅之果。是故善果從善因生,惡果從惡因生。故名善不受生滅之果,唯受常佛之果』。所以道生法師說:『善不受報』。雖因善業而感人天樂果,究其實,人天善法是成佛因,一切善法從攝受正法而來。

        31        參見《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大正8828b29-c

        32        [1]        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1〈方便品第2(大正99a24-25)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2]《大智度論》卷93(大正25713b25-27)
       
        法華經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

33《大寶積經》卷111,大正11629        c14-23

34《大智度論》卷4,大正2587b27-c14

35《大智度論》卷4,大正2587c14-23

36《大阿彌陀經》卷下大正12338b17-22

37《維摩經》大正14553a19-23

38《大智度論》卷10大正25130a3-13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18 09:22 , Processed in 0.031582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