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298|回復: 1

倉忠仁波切:總相略釋「地」與「道」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12-3 17: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3ff046e4a5a91f41748dfff9d4e0e44b.jpg

倉忠仁波切:總相略釋「地」與「道」

此處總相略釋「地」與「道」以及「三乘」、「五道」等,以提供學習的方便。若欲更詳細,可自行參閱《現觀莊嚴論》與《地道建立》等諸論述及釋義之典籍。

v  「地」的定義:能作為自果眾多功德所依之基礎的入道現觀。
分類有二:小乘地、大乘地。

Ø   「小乘地」的定義:能作為自果眾多功德所依基礎的小乘入道現觀。
分有八種:種性地、第八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作地、聲聞地、獨覺地。歸納為二種:聲聞地、獨覺地。

Ø   「聲聞地」的定義:能作為自果眾多功德之所依基礎的聲聞現觀。
Ø   「獨覺地」的定義:能作為自果眾多功德之所依基礎的獨覺現觀。
Ø   「大乘地」的定義:能作為自果眾多功德之所依基礎的大乘入道現觀。
分類有二:菩薩地、佛地。
v  「道」的定義:無造作出離心所攝之智。
Ø   以「境」而分五: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Ø   以「時間」而分三:根本定智、後得智、非前二者任一的道。
Ø   以「所依而分三:聲聞、獨覺、大乘
「道」是心續所攝的功德、心續所攝的現觀。「諸入道現觀」皆是「地」,理由是:能作為自果諸功德的所依基礎。也就是,「地」與「道」皆是「入道現觀」。簡要言之,所謂「現觀」就是心續中的功德。例如,資糧道是「地」也是「道」。為何資糧道是「地」?因為是加行道、見道及修道所有功德的基礎。為何資糧道是「道」?因為是心續增長功德直至功德圓滿的來源。所以,「地」與「道」是解脫的根本。以譬喻而言,「地」如同農作物等所依的根本基礎;「道」如同到達欲求目的之道路。
「地」與「道」皆是以「現觀」的內涵而安立,為能容易理解的緣故,以世間名言稱為「地」與「道」。如經論中說,諸佛菩薩不諍論世間名言,凡是世間名言識所安立的,也如是承許。如《三律儀經》:「世與我諍,然我不與世間諍論,以於世間許有許無,我亦許爾。」又如月稱菩薩所造《入中論》:「若瓶及衣帳,軍林並鬘樹,宅舍與車乘,客店等諸法。眾生由何門,說有知彼有,何故以能仁,不與世諍故。
論典中安立有「地」與「道」,「五道」、「十五道」、「十地」,附帶安立有「小乘八地」。
「五道」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十五道」是:聲聞五道、獨覺五道、大乘五道,共計十五道。聲聞五道:聲聞資糧道、聲聞加行道、聲聞見道、聲聞修道、聲聞無學道。以此類推獨覺五道、大乘五道。
「十地」是:菩薩初地到菩薩十地,是菩薩相續中的道。「十地」中無安立佛相續所攝的道,但是,「佛地」是有的,因為佛相續中的道是有的,是「道」也是「地」的緣故。
略釋安立三乘
「三乘是: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又有安立「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安立「五乘」的意義是:基礎上必須造集十善業而成辦人道的果位──此道是「人乘」;再者,斷除欲界煩惱獲得色界初禪以上的功德才能成辦天道的果位──此道是「天乘」;推之更上之道,就是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
修行者所希求的果位,最基本的是人天善道的「增上生果位」,獲得此果位的方便是造十善而集聚「福業」,或是修「未到近分定」而集聚「不動業」。再更上,因為不滿足增上生果位進而希求「解脫果位」。「解脫果位」分有三種:聲聞解脫果位、獨覺解脫果位、菩薩解脫果位。這是從「所證獲的解脫果位」而言。從「能成辦解脫果位」的方便而言就是「道」,因為,所獲得的「果」有三種,能成辦的「道」也有三種:聲聞道、獨覺道、菩薩道。譬喻,「道」是到達欲求目的之道路,道有三種,所到達的目的也有三種,也就是,修行者欲求的果位分有三種三乘果位——聲聞行者希求「聲聞阿羅漢果」、獨覺行者希求「獨覺阿羅漢果」、菩薩行者希求「佛果」。
總之,如何安立有「三乘」修行者所希求的是解脫,解脫果位有三種──聲聞解脫果位、獨覺解脫果位、菩薩解脫果位;因為所證獲的「果」有三種,能成辦的「道」也有三種──聲聞道、獨覺道、菩薩道;如是安立有「三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
略釋:道區分有五道」,以及各自的詞義。
「道」分有五: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前四是「有學道」,最後是「無學道」。又或,前二是凡夫相續中所攝的道後三聖者相續中所攝的道。
「資糧道」的定義:法現觀。   加行道」的定義:現觀。
道」的定義:現觀。     道」的定義:現觀。
資糧道修行者聞思修,但是以聞、思為主要,因為主要是聽聞及思惟法義的現觀,故是「法現觀」。加行道修行者聞思修,但是以修為主要,因為主要是實修法義的現觀,故是「義現觀」。見道是新現證諦理的現觀,故是「諦現觀」。修道是又再繼續修習已現證諦理,故是「隨現觀」。無學道是已斷除自乘該斷障礙且不需再修習。
一、資糧道
何以稱為「資糧道」?理由是為證得解脫而開始累積資糧的道,故稱為「資糧道」。也就是,從此道開始累積資糧而能證獲無學道。分有三品:下品資糧道、中品資糧道、上品資糧道。
資糧道又稱為「順解脫分」。理由是:已斷除煩惱障之滅諦是解脫,以及,已斷除遍計煩惱障之滅諦是解脫分,因為是隨順證獲彼的道,故稱為「順解脫分」。
「小乘資糧道」是:出離心所攝,開始集聚能證自果之二資糧的道。
「大乘資糧道」是:最初生起無虛偽菩提心所入的道。
二、加行道
何以稱為「加行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與修道,此四是有學道,皆是加行於證獲無學道,但為何僅稱此道為「加行道」?理由是:為現證四諦而起加行的道,故稱「加行道」。再者,「加行道」分有四位──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因為此四位是「見道」的直接加行,故稱「加行道」。
從因果的角度而言,雖然「加行道」是「修道」的因且是加行,但是「加行道」不僅是「見道」的因且是「直接加行」,從這個角度取名「加行道」。再者,五道的次第,例如,最初產生「現證通達四聖諦的道」或「現證通達補特伽羅無我的道」是於「見道」,所以,「加行道」與「見道」 之間就是「世間道」與「出世間道」的界限所在。總之,因為「加行道」是產生「見道」(出世間道)的直接加行、直接因的道,故取名「加行道」。
加行道又稱為「決擇分」。理由是:平等安住無分別智稱為「決擇」,因為加行道是作為自果(平等安住無分別智)的直接近取因,故稱為「決擇分」。
加行道又稱為「順決擇分」。理由是:平等安住無分別智稱為「決擇」,因為與此相順,故稱為「順決擇分」。
三、見道
何以稱為「見道」?理由是:因為是「最初現證四聖諦的道」等等階段的道如,最初現證補特伽羅無我的道),故稱為「見道」
例如,見道、修道、無學道皆有「現量通達補特伽羅無我」之道,但為何僅安立最初的聖者道是「見道」?因為是「最初現證補特伽羅無我」之道的緣故。也就是,因為是出世間者心續中「第一次現量通達補特伽羅無我之道」,故取名為「見道」。資糧道與加行道補特伽羅心續中沒有此道,因為其心續中僅有「通達補特伽羅無我的比量」之道。
此中「見」的意義是:第一次現證第一次現量通達。如第一次現證四聖諦,或如第一次現量通達補特伽羅無我。也就是,離開「義共相」而第一次現量見到,如離開「補特伽羅無我的義共相」而第一次現「補特伽羅無我」,直接見到此法補特伽羅無我,如同眼知直接見瓶。或是說,見道是「未見今見」的意義;修道則是「串習曾見」的意義。
見道又稱為「決擇」,理由是:因為是從「見所斷」中決擇而出離的道,故稱「決擇」。
四、修道
何以稱為「修道」?理由是:又復繼續串習已經現證的道,故稱「修道」。此中「修」是「串習」的意義。前於「見道」已經產生「最初現證補特伽羅無我的道」,後於「修道」又再繼續串習此道,故取名「修道」。又如,又復繼續串習已現證四聖諦之道。
五、無學道
何以稱為「無學道」?理由是:依於「修道」斷除障礙已證獲自乘解脫果位不需精勤修行,故稱「無學道」。要言之,已證獲自乘解脫果位而不需精勤修行,故稱「無學道」。
以小乘而言,依於修道斷除「補特伽羅我執」等等煩惱障,已證獲小乘解脫果位無需再修學,故稱為「小乘無學道」。
「阿羅漢之智」稱為「無學道」,理由是:因為是諸有貪欲者的禮敬對象,並且是斷除煩惱障的道。證獲阿羅漢果位的補特伽羅心續中是已獲得「無學道」。
以主張「究竟三乘」的宗派而言,為何聲聞乘是究竟乘?因為,聲聞乘行者所證獲的「聲聞阿羅漢果位」是究竟的果位,所以不需要再修學、不再轉趣大乘,所以聲聞乘是究竟乘。如是,「聲聞阿羅漢果位」就是聲聞乘的究竟果位,證獲此果位不需要再修學,所以,「聲聞阿羅漢的道」就是「無學道」。
略釋:小乘八地
「小乘八地」是聲聞獨覺相續中的現觀,其是:種性地、第八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作地、聲聞地、緣覺地。或有區分為,第一是見白地,從第二以下皆同前。
總相而言,內道佛教四宗皆承許「小乘八地」,因為是以聲聞獨覺的入道次第而安立的緣故,所以,包含下部毗婆沙宗與經部宗也是承許但是,聲聞獨覺修行的主要見解、所斷及所證,上下各宗的主張則有些許不同。
(一)第一種區分安立「小乘八地」:
「種性地」等前七聲聞乘五獨覺五道,總攝於第八「獨覺地」。
1)種性地:聲聞資糧道、聲聞加行道。
2)第八地:聲聞「向預流果之智」。也就是聲聞見道無間道之智
3)見地:聲聞「住預流果之智」。也就是聲聞見道解脫道之智
4)薄地:聲聞「住一來果之智」。
5)離欲地:聲聞「住不來果之智」。
6)已辦地:聲聞「住阿羅漢果之智」。
7)聲聞地:聲聞「向一來果之智」、「向不來果之智」、「向阿羅漢果之智」。
8)獨覺地:諸獨覺道之智。獨覺五道皆是總攝於獨覺地。

1)種性地:聲聞資糧道之智、聲聞加行道之智。
聲聞乘又有分為二:圓轉菩提的聲聞乘、一向趣寂的聲聞乘。此中,一向趣寂的聲聞乘是聲聞種性決定者,進入聲聞資糧道後不再轉變直至證獲自乘的阿羅漢果位,所以,「一向趣寂的聲聞乘」而言安立聲聞資糧道為「種性地」。再者,安立聲聞加行道是種性地的理由是:因為,聲聞資糧道三品隨一而轉趣獨覺道或菩薩道,是有的,所以,是從聲聞加行道完全確定不再轉趣他乘,故亦安立聲聞加行道為種性地。如是,安立聲聞資糧道、聲聞加行道為種性地。
2)第八地:聲聞向預流果之智。
聲聞聖者心續中的見道無間道——向預流果之智,就是「第八地」。加行道是以止觀雙運入定「補特伽羅無我」(以比量通達補特伽羅是獨立之實質有我空),當加行道轉成「現證通達補特伽羅無我」就是轉移入見道,見道第一剎那之「見道無間道」就是「第八地」。
何以「見道無間道」是「第八地」?如《現觀莊嚴論》中說「二十僧眾」,主要是闡述「四向四果」之八種僧眾:(1)向預流果(2)住預流果(3)向一來果(4)住一來果(5)向不來果(6)住不來果(7)向阿羅漢果(8)住阿羅漢果。如是,以究竟位「住阿羅漢果」為第一位,「向阿羅漢果」是第二位,如此逆次第推論,第八位是「向預流果」,也就是見道第一剎那之「見道無道」,故安立此智為「第八地」。聖者心續中見道第一剎那之「見道無間道」,其是入定聖根本智正對治見道所斷的道,此智是「向預流果之智」,安立此智為小乘八地之「第八地」。
3)見地:聲聞住預流果之智。
聲聞聖者心續中「見道解脫道」——住預流果之智。如上說,「向預流果之智」(見道無間道)是「第八地」;「住預流果之智」(見道解脫道)是「見地」。也就是,見道的無間道與解脫道之中的「解脫道」,就是見地。
4)薄地:聲聞住一來果之智。
聲聞住一來果聖者心續中的現觀——住一來果之智,就是「薄地」。欲界煩惱有:見道所斷之欲界煩惱修道所斷之欲界煩惱。修道所斷欲界煩惱共有九品因為,住一來果聖者已斷除第一品到第六品,其心續中的欲界煩惱是微薄,所以,住一來果聖者心續中的現觀是「薄地」。
5)離欲地:聲聞住不來果之智。
住不來果聖者心續中的現觀——住不來果之智,就是「離欲地」。此中「欲」主要是貪欲(欲界貪)的意義。「離欲」意謂已斷除而遠離欲界粗分煩惱。斷除欲界煩惱第九品才能獲得初靜慮,住不來果聖者是已證獲初靜慮以上,所以,基本上一定是已斷除欲界粗分煩惱,其後,再漸次斷除自份內所應斷而證獲上上的靜慮。如是,因為不來果聖者已斷除欲界粗分煩惱九品,故其心續中的現觀是「離欲地」。
6)已辦地:聲聞住阿羅漢果之智。
住阿羅漢果聖者心續中的現觀——住阿羅漢果之智,就是「已辦地」。斷除三界煩惱之住阿羅漢果之道,此等是「已辦地」。
7)聲聞地:聲聞向一來果之智、向不來果之智,向阿羅漢果之智。
前第四「薄地」是住一來果之智,第五「離欲地」是住不來果之智,第五「已辦第」是住阿羅漢果之智;此等中無有——向一來果之智、向不來果之智、向阿羅漢果之智,此三是「聲聞地」。如是,向一來果聖者心續中的現觀、向不來果聖者心續中的現觀、向阿羅漢果聖者心續中的現觀,皆是「聲聞地」。
8)獨覺地:諸獨覺道之智。
獨覺五道總攝於第八「獨覺地」。所有入獨覺道者心續中的現觀就是「獨覺地」。

(二)第二種區分安立「小乘八地」:
「小乘八地」是:1)見白地(2)第八地(3)見地(4)薄地(5)離欲地(6)已辦地(7)聲聞地(8)獨覺地。
何以資糧道安名「見白地」?「見」是「證獲」的意義,「白」是「解脫分所攝白善法」的意義。因為,資糧道是諸解脫分所攝白善法的基礎,由此道開始能增長後續諸道的功德及證獲解脫,故安名為「見白地」。
1)見白地:聲聞資糧道、聲聞加行道。
2)第八地:聲聞「見道無間道」之智。
3)見地:聲聞「見道解脫道」之智。
4)薄地:聲聞「住一來果之智」。
5)離欲地:聲聞「住不來果之智」。
6)已辦地:聲聞「住阿羅漢果之智」。
7)聲聞地;聲聞「向一來果之智」、「向不來果之智」、「向阿羅漢果之智」。
8)獨覺地: 諸獨覺五道之智。
又更詳細而言,「薄地」有:見道所攝的薄地、修道所攝的薄地。「離欲地」有:見道所攝的離欲地、修道所攝的離欲地。這部分必須結合「二十僧眾」的次第而能詳細了解其中的差別內涵。
總上說「小乘八地」,若再歸納,則是總攝為二:聲聞地、獨覺地。
此處主要是了解如何安立「小乘八地」;但以差別而言,如中觀宗瑜伽行自續派主張不安立有獨覺道之「四向四果」,因為獨覺於上品資糧道集聚福智資糧之後,於一座間證獲加行道至無學道。所以,一般而言,「四向四果」是以聲聞五道的次第而安立並闡述,並不是以獨覺的地道而言,中觀宗瑜伽行自續派不安立獨覺道之「四向四果」,但是承許獨覺之五道。有些論典主張獨覺地道有四向四果,這是過去諸大師的不同辯論與闡述
再者,為能了解三乘地的建立,所以又安立有「三乘九地」。
「三乘九地」是:1)種性地(2)第八地(3)見地(4)薄地(5)離欲地(6)已辦地(7)聲聞地(8)獨覺地(9)菩薩地。
首先安立闡述聲聞地,其後安立闡述獨覺地,其後安立闡述菩薩地。前七地「小乘八地」中第一至第七的聲聞地;第八地是「獨覺地」;第九地是「菩薩地」,是總攝菩薩十地而安立。如是共計九地。
略釋:聲聞地道
以下以聲聞地道為例而略釋,總相而言,可類推獨覺道。其中所附的定義是參照法幢吉祥賢所造《地道建立.智者頸飾》。欲更詳細,請自行參考相關論述《地道建立.智者頸飾》是以中觀瑜伽行自續派的主張而闡述
v  「聲聞地」的定義:能夠作為自果的眾多功德所依之基礎的聲聞現觀。
分類有二:(1)聲聞異生地、(2)聖者地。
Ø  「資糧道」的定義:法現觀。
Ø   「聲聞資糧道」的定義:聲聞法現觀。分類:下、中、上三品。
Ø   「獨覺資糧道」的定義:獨覺法現觀。分類:下、中、上三品。
聲聞種性修行者心續中產生任運的出離心,就是入聲聞資糧道。資糧道修行者分有利根者、鈍根者。如論典中說,小乘資糧道利根者、小乘資糧道鈍根者的差別在於,入小乘道前已曾通達補特伽羅無我的資糧道行者,是利根者;入小乘道前未曾通達補特伽羅無我的資糧道行者,是鈍根者。
小乘資糧道利根者,透過觀察之後而產生信解。如聽聞輪迴過患、解脫功德的教授,並不立刻相信其等是存在的,透過觀察而了解——輪迴的過患是存在的,我執是輪迴的根本因,我執及三毒等煩惱是顛倒知,斷除此等的對治法是有的,修對治法能獲得解脫——由透過觀察而信解輪迴與解脫是有的。此修行者入道前,先於自心續中破除補特伽羅我執的執取境「補特伽羅有我」而產生「通達補特伽羅無我的認知」(比量),後又觀察輪迴者所受諸苦,而於自相續中產生不忍輪迴而欲求脫離的心——欲求解脫輪迴之「出離心」。如是,以「通達補特伽羅無我之智」為助伴而於心續中產生「欲求獲得解脫之心」,當產生任運的「欲求獲得解脫之心」就是進入小乘資糧道。所以,小乘資糧道利根者心續中的出離心是「通達補特伽羅無我之智」所攝。
小乘資糧道鈍根者,稍略思惟善知識所教授的輪迴過患、解脫功德,而產生欲求解脫輪迴之心——造作出離心;後再不斷串習,當心續中產生任運出離心,就是進入聲聞資糧道。所以,小乘資糧道鈍根者心續中的出離心不是「通達補特伽羅無我之智」所攝,因為其心續中無有「通達補特伽羅無我之智」。也就是,先產生出離心而進入資糧道,入道後再透過修習觀察而產生「通達補特伽羅無我之智」(比量)、通達四諦十六行相之諸智。
如是,小乘眾於入資糧道後雙修「通達補特伽羅無我的見解」及「希求自我解脫之欲求知所攝的福德資糧」,此中亦有修慈、悲(不是四無量隨一)、出離心,又或有修四無量。當相續中產生「緣補特伽羅無我之止觀雙運」的道就是入「小乘加行道」,但未產生「通達補特伽羅無我之瑜伽現量」。
v  「加行道」的定義:義現觀。
Ø   「聲聞加行道」的定義:聲聞義現觀。
分類:暖、頂、忍、世第一法。暖、頂、忍各自分下、中、上三品,共九品。
Ø   「獨覺加行道」的定義:獨覺義現觀。分類:暖、頂、忍、世第一法。
分類:類推如聲聞加行道。
加行道分有四位:暖、頂、忍、世第一法。加行道四位是修習「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觀雙運」,亦有修慈、悲、出離心等,或有修四無量,但主要是修「三十七菩提分」。
略標示「三十七菩提分」及其界限
三十七菩提分」是: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菩提支、聖道支。如是共計三十七。
1)四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四念住又分「個別念住」與「總相念住」。下二乘依此次第修習而逐漸趨入觀修四諦十六行相。界限:毗婆沙宗主張下品資糧道起;經部宗以上也是主張資糧道下品以上。
2)四正勤:未生惡法令不生、已生惡法恆令滅、未生善法令出生、已生善法令增長。界限:毗婆沙宗主張加行煖位起;經部宗以上主張資糧道中品以上。
3)四神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此四是以禪定為基礎獲得各種神通,換言之,修此四法是獲得各種神通的基礎,故稱「四神足」。界限:毗婆沙宗主張加行道頂位起。經部宗以上主張資糧道上品以上。
4)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此五根是道上的資糧,是入道修行者所具足的根器。界限:毗婆沙宗主張加行道忍位起;經部宗主張加行道暖位以上。
5)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界限:。加行道世第一法以上能不被對治品所害,不被障礙所害,故安立心續中的信等為五力。界限:毗婆沙宗主張加行道世第一法起;經部宗以上主張加行道忍位以上。
6)七菩提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因需經長時修習「七菩提支」,故先獲得「八」後再獲「七菩提支」。界限:毗婆沙宗主張修道以上;經部宗以上主張見道以上。
7)八聖道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界限:毗婆沙宗主張見道以上;經部宗以上主張見道以上。
暖、頂、忍、世第一法皆是「緣補特伽無羅無我等持之智」,故是入定之智,雖然其是等持智,但不是聖者相續中的等持智。僅以等持(定)而言,外道、內道皆有等持,凡夫與聖者的心續中皆有等持,如通達無常之等持(入定無常)、通達補特伽羅無我之等持(入定補特伽羅無我)等等。
暖等四位皆有顯現「補特伽羅的義共相」,故皆是有二顯現,但依此四道位次第修習,「補特伽羅無我的義共相」明顯之分逐漸減弱、「補特伽羅無我」之分逐漸明顯。「世第一法」是將要離「補特伽羅無我的義共相」之位,相似唯有緣「補特伽羅無我」,似乎沒有顯現「補特伽羅無我的義共相」,但實際上是有顯現義共相,僅是不明顯的顯現。
v  「見道」的定義:諦現觀。
分類:聲聞見道、獨覺見道、大乘見道。
Ø   「聲聞見道」的定義:聲聞諦現觀。又定義:於作為「自因之聲聞加行道」圓滿生起之後,又於作為「自果之聲聞修道」未生起之前的聲聞諦現觀。
Ø   「獨覺見道」的定義:獨覺諦現觀。又定義:於作為「自因之獨覺加行道」圓滿生起之後,又於作為「自果之獨覺修道」未生起之前的獨覺諦現觀。
「世第一法最後剎那」之後,當通達補特伽羅無我的認知中不顯現「補特伽無我義共相」之時,就是入「見道」也就是,從世第一法轉為「現證補補特伽羅無我」的道,就是「見道」。何以安名為「見道」?因為是從世第一法轉為「現證補特伽羅無我」的道,是「現量通達補特伽羅無我」的道,不顯現「補特伽羅無我的義共相」,如同眼知清楚見瓶一般。
「聲聞見道」分類有三:(1)聲聞見道根本定智(2)聲聞見道後得智(3)非彼二的聲聞見道。
Ø  「聲聞見道根本定智」的定義:專注安置於自境無我之根本定的聲聞諦現觀。
分類有三:(1-1)聲聞見道無間道(1-2)聲聞見道解脫道(1-3)俱非彼二者隨一的聲聞見道根本定智。
¨          「聲聞見道無間道」的定義:專注安置於補特伽羅無我的聲聞諦現觀,且作為自份內應斷遍計煩惱的正對治。分類:聲聞見道之八忍。
¨          「聲聞見道解脫道」的定義:專注平等安置於補特伽羅無我的聲聞諦現觀,且從「能引生自之作為無間道份內應斷的遍計執煩惱障」中解脫。分類:聲聞見道之八智。
「見道無間道」是能作為「見道所斷」的正對治,並且能無障礙的斷除見道所斷而產生「見道解脫道」,故是「見道無間道」。換言之,因為「見道第一剎那」是見道所斷的正對治,並且於其後一剎那產生斷除見道所斷之自果的解脫道,故是「見道無間道」。推之修道無間道,道理是相同。
「無間道」是:能對治所應斷之障,且無間隔引生自果解脫道智。「無間」就是「無有的意義。如以見道而言,因為,「見道無間道」是以「現證補特伽羅無我之智」正對治見道所斷,並且無間隔的於下一剎那獲得「見道解脫道,此二(見道無間道、見道解脫道)之間無障礙——間隔之障礙,故安立見道第一剎那是「見道無間道」「無間道」一定是正對治所斷品,「見道無間道」與「修道無間道」皆是正對治。無間道如驅賊出門,解脫道如賊出門而閉戶。是「正對治的道」,必定於其第二剎那引生斷除自所斷品的「解脫道」。「正對治」與「對治」有差別,是「正對治」周遍是「對治」,是「對治」不周遍是「正對治」,如「解脫道」是見道所斷的對治,但不是正對治。又如,加行道是見道所斷的對治,但不是正對治。加行道暖等四位是通達補特伽羅無我的道,故是見道所斷的對治,但不是正對治,因為於其後一剎那不產生斷除所斷的解脫道。
「解脫道」是:透過修行出世間聖道而令心續遠離且不復產生所斷之障礙的道。因為解脫道是透過修行出世聖道所獲得,故不復於心續中現前所斷。「無間道」後一剎那所產生的道是「解脫道」,此中解脫是遠離之義。簡言之,「解脫道」就是:解脫所斷的道、遠離所斷的道。如是,「見道解脫道」是:透過修行出世間聖道而令心續遠離且不復產生見道所斷之障礙的道。簡言之就是:解脫見道所斷之道、遠離見道所斷之道。
惱障分為:遍計煩惱障、俱生煩惱障。於見道是斷除「見道所斷」,見道所斷是「遍計煩惱障」;於修道是斷除「修道所斷」,修道所斷是「俱生煩惱障」。「遍計煩惱障」是透過學習宗義而有的,如「補特伽羅常一自主之我執」、「染污疑」是遍計煩惱,是見道所斷。「俱生煩惱障」不是透過學習宗義而有的,如「補特伽羅是獨立實質有我之執」及其習氣、貪瞋癡等煩惱。見道第一剎那是「見道無間道」,其是正對治見道所斷之遍計煩惱障的道;見道第二剎那是「見道解脫道」,其是已斷除見道所斷且不復再生的道,且是證獲斷除見道所斷的滅諦。
以道諦與滅諦而言,「見道無間道」是真正的道諦,「見道解脫道」是道諦並且獲得滅諦,因為其是「遠離見道所斷的功德」,故是有獲得滅諦。所以是,先獲得道諦,後再獲得滅諦。如釋迦摩尼佛於瓦那納西初轉法輪,觀待所化易於修行的緣故,以修行的次第而宣說四聖諦——先說苦諦、再說集諦,先說滅諦、再說道諦;但是,以因果的次第則是先有集諦再有苦諦,先有道諦後證滅諦。
以三寶而言,補特伽羅相續中產生見道之第一剎那的「見道無間道者」或意識,即是聖者補特伽羅,亦是僧寶。所以,是「僧寶」周遍是「證獲見道以上的聖者補特伽羅」,「僧寶」必定是已獲得見道以上的道。聖者補特伽羅相續中的道諦滅諦是「法寶」,「滅諦」是斷除所斷的功德,「道諦」是證獲滅諦的方便,如「見道無間道」與「見道解脫道」皆是法寶。又,佛聖者是已斷除所有障礙、證獲究竟圓滿功德的補特伽羅,並且圓滿宣說修行證獲滅諦等諸教法,故是「佛寶」。所以是,以佛教導師的角度而安立「佛寶」,以修行果位的角度而安立「法寶」,以修行榜樣的角度而安立「僧寶」,如是安立有三寶。對於佛教徒而言「三寶」極為重要,任何所行皆應依止三寶而行,因為三寶是無欺誑。
Ø  「聲聞見道後得智」的定義:從聲聞見道解脫道中出定的聲聞諦現觀,且心續中具有自從聲聞見道解脫道中出定的聲聞諦現觀之補特伽羅的心續中現前。
見道無間道」與「見道解脫道皆是入定聖本智;見道後得智則是從見道解脫道出定之智。
v  「聲聞修道」的定義:在已作為自因之聲聞見道圓滿之後生起,且在作為自果之聲聞無學道未生起之前的聲聞隨現觀。
Ø   「聲聞修道無間道」的定義:專注平等安罝於補特伽羅無我的聲聞隨現觀,並且作為自己份內應斷的修所斷煩惱障的正對治。
    分類有九品,從下下品聲聞修道到上上品〈聲聞修道〉。
Ø   「聲聞修道解脫道」的定義:從作為自己(聲聞修道解脫道)之近取因,與自己(聲聞修道解脫道)同一座根本定中所生之聲聞修道無間道份內之障礙當中解脫,專注平等安置於無我的聲聞隨現觀。
    分類有九品,從下下品聲聞修道解脫道到上上品〈聲聞修道解脫道〉。
於「見道後得智」之後又復入定聖根本智正對治修道所斷的第一剎那,即是進入「修道」。也就是,修道第一剎那是「修道無間道」,其是正對治修道所斷。修道所斷分有九品。上、中、下三品各自又分有三品,上下、上中、上上;中下、中中、中上;下上、下中、下下,共計九品。又,修道所斷有九的緣故,所以,修道無間道有九,修道解脫道有九,修道後得智有九,如是,修道之智共有二十七。
何以安名為「修道」?因為是,又復修行見道無間道已現證補特伽羅無我,故是修道。為何重覆修行已現證補特伽羅無我?因為,依於「現證補特伽羅無我之道」才能斷除「俱生煩惱障,所以,必須重覆修習見道已現證之「補特伽羅無我智」而斷除修道所斷,才能證獲阿羅漢果位。修道之最後剎那是入金剛喻定的根本智,此智是正對治最細分俱生煩惱障,也就是,對治俱生煩惱障之下下品——最細分的補特伽羅我執及習氣,貪瞋癡三毒及習氣,而證獲聲聞解脫果聲聞解脫果或稱為聲聞菩提聲聞阿羅漢果
修道最後之解脫道——修道之入金剛喻定根本智的解脫道,就是阿羅漢果位的道,就是「無學道」。證獲無學道之後不需要為斷除煩惱障而修行,因為已證獲阿羅漢果位。如此種性者,獲得佛的提醒:雖已證獲阿羅漢果位,但此果位並不究竟圓滿,故應從小乘迴向大乘,趨入修行大乘道之慈、悲、菩提心、六度、四攝等等,而證獲究竟圓滿的果位——無上菩提。因此,迴小向大趨入修行大乘道,後續產生資糧道、加行道等等。
如上所說,推之獨覺種性者。心續中產生任運的希求獨覺解脫果位之心,就是進入「獨覺道」,就是進入「獨覺資糧道」。獨覺入資糧道者分有利根、鈍根,區分的方式如同前說聲聞道。
略標示:大乘地道
以下略說大乘地道,其中所附的定義是參照法幢吉祥賢所造《地道建立.智者頸飾》。若欲詳細,請自行參見相關論述。
v  大乘地」的定義:能夠作為自果的眾多功德所依之基礎的大乘入道現觀。
分類有二:菩薩地、佛地。
Ø      「菩薩地」的定義:能夠作為自果的眾多功德所依之基礎的菩薩現觀
分類有二:菩薩異生地、菩薩聖者地。
Ø      「菩薩異生地」的定義:能作為自果眾多功德之所依基礎的菩薩異生現觀。
分類有二:菩薩資糧道、菩薩加行道。
Ø      大乘資糧道」的定義:大乘法現觀。
分類有三品:下、中、上。
心續中產生大悲未入大乘資糧道的行者,是「大乘種性修行者」。大乘種性者,先於相續中產生出離心,後再產生大慈大悲,後再產生菩提心,當心續中產生任運之無造作菩提心,就是進入「大乘資糧道」。從此開始就是菩薩、菩薩摩訶薩、佛子。此中是任運菩提心,並不是造作菩提心。入道大乘行者是諸人天頂禮的對象,因為其心續中有極殊勝的功德之菩提心。一般聽到「菩提心」都會非常歡喜、喜悅,因為菩提心的功德是極為殊勝,並且,殊勝佛果位的主要因就是菩提心,並不是修空性的部分。「通達空性之智」於聲聞獨覺修行者的心續中是有的,但是彼等唯能證獲聲聞獨覺菩提的果位,並不能證獲佛果位,因為其心續中無有大乘菩提心。
大乘資糧道分有利根者、鈍根者。大乘資糧道利根菩薩,於產生任運菩提心入道之前已先通達空性,於產生出離心之前已產生通達空性之智(比量),後再產生任運菩提心而進入大乘資糧道。大乘資糧道鈍根菩薩,先產生任運菩提心而進入大乘資糧道,後再產生通達空性之智。二者的差別在於:入道前是否產生通達空性之智。又,何以利根者是於產生出離心之前通達空性?因為,於產生出離心之前先觀察解脫是否存在,無上菩提是否存在,所破的障礙是什麼,並且進而觀察補特伽羅我執、法我執,如是,由破除「法我執的執取境」而通達法無我,後再產生出離心,後再產生大悲,後再產生任運菩提心而進入大乘道,就是進入大乘資糧道。所以,彼等是於產生出離心之前已先產生通達空性之智。
大乘道的主要修行是「六度」與「四攝」。六度之中,布施、持戒、忍辱是「行」的部分;禪定、般若是「見」的部分;精進則是攝於「行」與「見」。「六度」是修行自利無上菩提的主要方便,「四攝」是修行利他的主要方便,此二方便是大悲、菩提心所攝,主要是菩提心所攝。也就是,菩提心所攝之六度、四攝。
大乘資糧道是雙修「通達法無我之智」及「菩提心」,以此成為證獲無上菩提的因。此中雙修意謂:菩提心所攝而修通達法無我的見解,通達法無我的見解所攝而修菩提心,如是相輔相成。若是僅有其一,則無能雙修「行」與「見」,所以,心續中俱有「菩提心」與「通達法無我之智」此二互相所攝而修,就是雙修的意義。
Ø      大乘加行道」的定義:大乘義現觀。
分類有四位:暖、頂、忍、世第一每一位又各分下、中、上三品,計十二品。
大乘資糧道修「緣空性之止」並且不斷串習,當心續中產生「緣空性之止觀雙運」就是進入「大乘加行道」。
大乘加行道分有四位: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位皆是修習「通達法無我之止觀雙運」。大乘加行道依此四位次第修行。「世第一法最後剎那」之後不顯現「法無我的義共相」之時,就是入「大乘見道」,也就是,從世第一法成就為「現證法無我的道」,就是「大乘見道」。
Ø      「大乘見道」的定義:大乘諦現觀。
Ø  「菩薩聖者地」的定義:大悲心與現前通達空性之智所攝的菩薩聖者現觀。
分類有:初極喜地、第二離垢地、第三發光地、第四焰慧地、第五難勝地、第六現前地、第七遠行地、第八不動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
Ø  「初地無間道」的定義:專注平等安置於法性的初地根本定智,並且作為自己份內應斷之實執的正對治。
分類有二:見道無間道、修道無間道。
¨              「初地見道無間道」的定義:是初地無間道,並且作為自己份內應斷之遍計實執的正對治。
     分類有八忍。八忍與大乘見道無間道是同義。
¨          「初地修道無間道」的定義:是初地無間道,並且作為自己份內應斷之俱生實執的正對治。
Ø  「初地解脫道」的定義:專注平等安置於法性智,並且已斷除與初地解脫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無間道份內之障礙的初地智。分類有:大乘見道八智
Ø  「初地後得智」的定義:從初地解脫道當中出定的大乘諦現觀,並且心續中具有自己(從初地解脫道當中出定的大乘諦現觀)之補特伽羅的心續當中顯現而生。初地後得智與大乘見道後得智是同義
大乘見道的第一剎那是「大乘見道無間道」,其是正對治「見道所斷」——遍計法我執遍計煩惱障。斷除見道所斷即證獲「大乘見道解脫道」,同時證獲滅諦,因為是斷除大乘見所斷,故有獲得滅所以,心續中證獲大乘見道無間道的補特伽羅是「大乘聖者菩薩」,是「僧寶」。大乘見道無間道、大乘見道解脫道也是「法寶」,因為聖者心續中的道諦與滅諦是法寶。
Ø   「大乘修道」的定義:大乘隨現觀
Ø  「大乘修道根本定智」的定義:專注平等安罝於已成為自境之無我的大乘隨現觀,並且在「心續中具有自己專注平等安罝於已成為自境之無我的大乘隨現觀之補特伽羅心續」中現前
       分類有三:大乘修道無間道、大乘修道解脫道、非前二任一大乘修道根本定智。
¨          「大乘修道無間道」的定義:專注平等安罝於空性的大乘隨現觀,並且作為自己份內應斷的俱生實執的正對治。
分類有九品:下品有三品,中品有三品,上品有三品,共有九品。
¨          「大乘修道解脫道」的定義:是大乘修道根本定智,並且從與(大乘修道解脫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中所生之無間道份內之實執當中解脫的大乘隨現觀。
分類有九品。
大乘見道無間道、大乘見道解脫道皆是入定空性之智,出定後之智,即是「見道後得智」。於「見道後得智」之後,又復入定空性正對治「修道所斷」的道,就是進入「大乘修道」。「修道所斷」分有九品。因為修道所斷有九品的緣故,所以,大乘修道無間道有九,大乘修道解脫道有九,大乘修道後得智有九。
大乘十地最後剎那入金剛喻定正對治最細品所知障,斷除此分所知障即證獲佛果位,佛果位即是「無上菩提」。「無上菩提」是:具有究竟圓滿之斷證功德。此中,已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也就是已證獲斷除所有障礙的功德——滅諦之功德;已證獲無學道的功德——道諦之功德,如是具有究竟圓滿的斷證功德,就是「無上菩提」。
如何是入道
更由此闡述:下士道、中士道、輪迴苦、出離心、大慈大悲、菩提心之次第關要。
總相而言,心續中任運產生「希求三乘菩提隨一的心」,就是「入道」。三乘菩提:聲聞乘菩提、緣覺乘菩提、大乘菩提。任運產生希求此三種菩提任一的心就是入道。以藏文的內涵而言,「菩提」的藏文譯音是「強秋」(jang chub)。「菩」(jang)是「斷」的意義,「提」(chub)是「證」的意義。
個別而言,心續中任運產生「唯為自希求斷除煩惱之聲聞菩提的心」,就是入聲聞道,也就是心續中已有任運出離心。此中「菩提」是解脫的意義,故或稱:希求唯斷除煩惱之聲聞解脫。再者,心續中任運產生「唯為自希求斷除煩惱之獨覺菩提的心」,就是入獨覺道。又,心續中任運產生「為利一切有情而希求斷除一切障礙之大乘菩提心」(希求大乘菩提的心──菩提心)就是入大乘道。所以,「發菩提心」是以「欲求心所」的作用而言。
「菩提」有三種:聲聞乘菩提、獨覺乘菩提、大乘菩提。生起希求三乘菩提隨一的心,皆是「發菩提心」。「發」意謂生起、產生;「發心」意謂在心續中生起這種心、產生這種心。所以,「菩提心」有三種差別:希求聲聞乘菩提的心、希求獨覺乘菩提的心、希求大乘菩提的心。簡言之,就是:聲聞菩提心、獨覺菩提心、大乘菩提心。有認為:「發菩提心」就是發大乘的菩提心。但此不周遍。
以修行小乘道而言
如何是進入小乘道?小乘修行者心續中產生任運的出離心──希求自我解脫之欲求知,就是進入小乘道,就是進入小乘資糧道。
如以聲聞眾而言,首先產生聲聞資糧道,其後再產生聲聞加行道,次修行五道,最終斷除煩惱障,證獲聲聞解脫果位,此果位稱為「聲聞阿羅漢果」或「聲聞菩提」。以前前而言,如何是入聲聞道?心續中產生聲聞道的界限,是如何?心續中產生任運出離心──希求自我解脫之欲求知,就是入聲聞資糧道。也就是,不斷串習「希求聲聞解脫之心」,當此心任運產生之時就是入聲聞道,就是入聲聞資糧道。
但此中,必須先了解「輪迴過患」及「行苦」的內涵才能產生出離心──「我必定要離開輪迴過患」的心,也就是,我必定要離開輪迴所有的痛苦。輪迴苦最主要是「行苦」的部分,「行苦」是「由業及煩惱之力所引生的有漏蘊體」,或說為「被業及煩惱之力所自在的蘊體」。於輪迴中就有「有漏蘊體」,因為有「有漏蘊體」而不斷的受苦。以輪迴的特法而言,輪迴苦就是生、老、病、死等苦,何以此等是苦?因為不是自在的生老病死,而是由業及煩惱之力所引生的生老病死,故是苦。現證空性之見道以上的聖者菩薩,則無有由業及煩惱之力所引生的生老病死。所以,彼補特伽羅若有生老病死,則必定是輪迴者。如是,所謂「輪迴」就是「由業及煩惱之力所引生的有漏蘊體」,事例是「有漏五蘊」。因此,「有漏蘊體」可稱為「輪迴」或「行苦」(遍行苦)。
今世未修學佛法而斷除煩惱,來世必定有「由業及煩惱之力所引生的有漏蘊體」,從前世到今世,從今世到來世,不離業及煩惱控制,若有由業及煩惱之力所引生的蘊體,則必定有生老病死苦。所以,我們必須於心續中產生這樣的心──我必定要離開業及煩惱控制,也就是,我必定要從「業及煩惱所控制」而解脫,此心就是「出離心」。以譬喻而言,比如身體生病有苦,不喜歡此苦,想要離開此苦,這時還沒有「我必定要離開此苦」的希求心,因為不確定是否能治癒此病,如果知道有治癒此病的藥物,就會產生「我必定要離開此病」的希求心。所以,先了解到,此病的痛苦以及治癒的方法與藥物,並且了解到,依著治病的方法和服用藥物就能治癒此病,在這樣的了解之下才能產生堅固的「我必定要離開此病」的希求心。
上說譬喻,必須先了解輪迴苦、行苦離開輪迴苦的方法、證獲解脫,此等皆是有的,所以有機會離開輪迴的痛苦,因此產生「我必定要離開輪迴苦」的心。所以,必須先透過學習而了解輪迴苦,然後引生我必要離開輪迴苦的心,如此不斷串習就是修出離心,當心續中任運產生此心,就是產生出離心,以小乘道而言就是入道,就是進入小乘資糧道如聲聞種性修行者心續中產生任運出離心,就是進入聲聞資糧道。推之覺種性修行者,道理相同。
此中,必須是產生任運的出離心,並不是產生造作的出離心。如透過聽聞大師的教授、了解菩薩的修行,或是聽聞思惟輪迴的過患,透過思惟觀察而於內心產生厭離輪迴苦的心、希求離開輪迴苦的心,如此的心是造作的出離心,因為是值遇因緣而有的,並不是任運產生的,所以還必須再不斷的串習。或許,今世不斷的串習還無能產生任運的出離心;比較快的話,或許經過幾年的串習能產生。當心續中任運產生這樣的心,就是產生無造作的出離心,也就是產生任運的出離心。
再者,產生出離心則是依於了解輪迴的過患,所以,必須了解《菩提道次第廣論》下士道、中士道所說的內涵,因為此二是產生出離心的方便。下士道與中士道主要是闡述輪迴的過患,如下士道說三惡趣苦,中士道說善趣的過患,透過聞思修此二而能產生出離心。所以,必須了解輪迴的過患為基礎才能修出離心;能了解輪迴的過患是必須透過思惟;思惟之前,則是必須聽聞學習,所以,次第決定為——聞、思、修,以如是次第而成辦。
以譬喻而言,多數人的出離心如同夏季的天氣一般,當下是晴天,隨即又是下雨,遇到困難就想要離開痛苦,遇到快樂就忘記要離開痛苦。為何如此?因為我們對於苦不夠了解,沒有真正的、正確的了解輪迴苦,我們僅能認識「苦苦」,並不認識「壞苦」,更何況是最微細的「行苦」,應該是一點都不了解。我們能了解「苦苦」而已,並不了解「壞苦」,我們認為「壞苦」不是苦,將「壞苦」倒執為樂且內心捨不得,但事實上,生活中所希求、追求的快樂是「壞苦」,由此可知,一定從未觀察了解「苦苦」與「壞苦」的基礎——「行苦」,所以根本不認識「行苦」。雖然我們經常說:「苦諦有苦苦與壞苦、行苦,行苦就是遍行苦,行苦是輪迴!輪迴就有生老病死!」但是,壞苦是什麼?行苦、輪迴是什麼?為何有生老病死?這是需要透過學習及思惟觀察才能真正了解。了解「行苦」的內涵才能引生出離心,所以,希求解脫者一定要先認識「行苦」,之後透過修習而於心續中產生「我必定要離開輪迴苦」的心,再透過不斷的串習而產生任運的出離心。如《菩提道次第廣論》等相關的論典中說,輪迴如同火宅,身處火宅中,內心唯有一種希求——我一定要離開此火宅——相續中持續的有這種希求心。以此譬喻出離心,出離心同一定要離開火宅的希求一般,其是非常難以產生,必須透過不斷串習輪迴過患、行苦才能引生出離心。
以修行大乘道而言
如何是進入大乘道?大乘修行者心續中產生任運的菩提心──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之菩提心,心續任運產生此心,就是進入大乘道,就是進入大乘資糧道。
以大乘而言,「菩提心」是──「為利一切有情而希求無上菩提的欲求心所」相應的心王──安立此心王就是大乘菩提心。此中「無上」意謂無有更上、無有更超勝。「菩提心」自法是心王,因為其是由(菩提心)自法相應的「欲求」心所之力所產生,當相應的「欲求」心所(希求無上菩提的欲求心所)任運產生之時,與此欲求(心所)相應的心王,就是大乘菩提心。如《現觀莊嚴論》中舉出觀察:菩提心是心王?或是心所?透過觀察證成菩提心是心王。如解釋《般若經》的論典以及《現觀》的相關論述中,皆是以「欲求」心所的內涵而安立菩提心,因為「欲求」心所是最主要的助伴。如《現觀莊嚴論》中說大乘發心是:「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此二句明示以「所欲求」(欲求無上菩提)而安立發心,並非以「所為」(饒益一切有情獲得菩提)而安立。所以,大乘發心必定是具足二種欲求──欲求利他圓滿、欲求自利圓滿,也就是,欲求圓滿自利的法身、欲求圓滿利他的色身,此二種欲求。
大乘的修行者,先於自身上修習苦而產生出離心,之後再轉移於他有情上修習苦而產生大悲,所以必定是先產生出離心之後才能修大悲如《菩提道次第廣論》說,緣自補特伽羅修習行苦,是修出離心;緣他補特伽羅修行苦,是修大悲,這是修行的次第,而且也是生起的次第。所以,產生大乘發心(大乘菩提心)之前必須先產生大慈大悲,因此必須修習大慈大悲;產生大慈與大悲之前必須先產生出離心,因此必須修出離心。再者,心續中產生大悲之後才能產生菩提心,當心續中任運產生菩提心之時,就是入大乘道(大乘資糧道)。
再者,以「大乘種性決定的修行者」而言,先修出離心,後再修大悲,後再修菩提心,次第決定。此中,何以名為「大乘種性決定」?因為,不是先入聲聞緣覺隨一的道,後再迴向轉入大乘──不是此種的大乘修行者,就是「大乘種性決定」修行者,此類修行者心續中產生出離心之時,不是入道。由此可知:心續中產生任運出離心不一定是入道,例如,大乘種性決定的補特伽羅心續中產生任運出離心。但是,以「小乘種性決定的修行者」而言,心續中產生任運出離心之時就是入道,就是入小乘資糧道,有此差別。
大乘修行者為證獲無上佛果位而主要修行菩提心,但是,產生菩提心之前必須先產生大慈大悲,由是而說,菩提心是依於大慈大悲產生大慈大悲之前必須先產生出離心,由是而說,大慈大悲是依於出離心產生出離心是必須依於了解行苦、輪迴的過患——苦諦及集諦之輪迴流轉因果。所以,產生出離心的前加行之方便了解及修行《菩提道次第廣論》下士道、中士道。如是,以大乘修行者而言,修下士道及中士道是為了產生大慈大悲,也就是,產生大慈大悲的前加行是修下士道及中士道。總之,產生大慈大悲之前必須先產生出離心產生出離心之前必須認識輪迴過患、行苦能認識輪迴的過患、行苦,所以必須修學下士道及中士道。
所以,先正確了解輪迴的過患,並且自心對於輪迴的過患有所覺受,後再引生無法忍受必須離開輪迴過患的心,由此再推之他補特伽羅也是如此,因為自、他補特伽羅皆是希求離苦得樂,這一點無有差別,由此思惟的角度引生「希求一切有情離苦樂」的心,後再引生「為利一切有情欲求無上菩提」的心。所以,產生「希求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的心之前,必須先於自身產生無法忍受輪迴過患的心,如果自心對於輪迴的過患無有絲毫感受,當他補特伽羅為所緣而修時,也是無能產生任何正確理解及感受。
先產生大慈大悲之後產生菩提心,所以,產生大悲之迅速或緩慢,大悲的勢力是猛烈或微弱,皆是攸關後續產生菩提心。又,菩薩趨入與證獲上上道是極攸關大悲勢力,也就是,菩薩修道之迅速或緩慢的關鍵是菩提心之力,但是,菩提心之力是由大悲之力推動而有,所以,大悲是極重要!如月稱菩薩所造《入中論》說,大悲於基、道、果皆是極為重要,於基位,大悲如大地或種子,世間諸事物依於大地,種子能長養及結果;於道位,由大悲而能趨入修習諸道與行利眾事;於果位,由大悲之力,成佛後恆常關愛注視眾生、利益眾生。也就是,佛心是大悲的體性。
略釋:入道的現觀、三乘入道的現觀
「入道的現觀」是:心續中任運的「希求三乘隨一解脫的心」之善,就是入道現觀。
(一)聲聞乘入道的現觀:
聲聞種性者心續中任運「希求聲聞乘解脫的心」之善,就是聲聞乘入道的現觀。
此中,「聲聞乘解脫」是:唯斷除煩惱障的解脫。小乘聲聞種性者是希求唯斷除煩惱障的解脫,當心續中任運產生「希求斷除煩惱障之欲求」的出離心,或說為,心續中產生「希求聲聞菩提的發心」,就是進入聲聞道,也就是聲聞入道的現觀。
(二)獨覺乘入道的現觀:
獨覺種性者心續中任運「希求獨覺乘解脫的心」之善,就是獨覺乘入道的現觀。
中觀自續派主張,「獨覺乘解脫」是:斷除「能取所取異質之執」與「名言趨入處自相成立之執」。此如,唯識宗所主張的「法我執」有二:執取「能取所取異質」的分別知、執取「名言趨入處自相成立」的分別知。
以唯識宗主張而言,聲聞與獨覺所斷的皆是「煩惱障」的部分。
如是,心續中任運產生「希求獨覺乘解脫的心」,或說為,當心續中任運產生「希求獨覺菩提的發心」(發獨覺菩提心),就是進入獨覺道,也就是獨覺乘的入道現觀。此中,獨覺乘的解脫、獨覺菩提就是斷除「能取所取異質之執」與「名言趨入處自相成立之執」。
(三)菩薩乘入道的現觀:
大乘種性者心續中任運「希求大乘解脫的心」之善,就是大乘入道的現觀。此中,「大乘解脫」是:斷除所知障的解脫。
大乘菩薩種性者入道的界限是:心續中任運產生菩提心。當心續中運產生菩提心,就是進入大乘道,也就是進入大乘資糧道。於此前,則必須先產生出離心與大悲。


 樓主| 發表於 2019-12-3 17:05 | 顯示全部樓層
仓忠仁波切
http://cn.t-karuna.com/

倉忠仁波切.tsadong rinpoche.ngawang tenzin
https://www.facebook.com/tsadong.rinpoche/

倉忠仁波切 所有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pg/tsadong.rinpoche/videos/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5 04:50 , Processed in 0.028526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