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2139|回復: 0

慈誠羅珠堪布:把《佛說稻稈經》融入生活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12-3 17: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43810000op10q31spnqn.jpg

慈誠羅珠堪布:把《佛說稻稈經》融入生活

從輪迴、煩惱中擺脫出來,就是解脫。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得到終極的解脫,但已經能感覺到解脫的存在。減少一部分煩惱,獲得一部分解脫。在聞思修上用功,這個夢想就能實現。下定決心成佛,非常重要。即生不能成佛,至少要有一些進步。

緣起與解脫的關係

所有煩惱的根本,是貪嗔痴。

小乘通過白骨觀斷貪心,慈悲心斷嗔恨心;緣起學說斷除無明愚昧。不懂緣起,每個人都很迷茫。

如今的世間人對世界為什麼是這樣,事物的本質與發展規律都一無所知。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去往哪裡。十二緣起支包含了前世今生來世之間的關係。學好以後,就能對佛教的人生觀有一定的了解。學習《稻稈經》就能明白這些奧秘。

為什麼只講十二緣起?

因為十二緣起的每一支都有特殊的意義。【識】是生命的誕生、【名色】是生命成長過程、【六入】是生命的成熟過程。【觸】和【受】,是所有人類花費了最多精力去追逐的內容。

五種感官所接觸的一切,包括看電影、吃食物,而產生快樂、幸福的感受,人類一輩子的奮鬥,就是為了樂受。如果沒有觸,也就不會有受,世俗人一生所有的目標,就是這兩個。

前一世中雖然也有完整的十二緣起,只講兩個的原因,是因為導致今世的環節只有【無明】與【行】;

這一生也有很多內容,工作、生活等等,主要講了識、名色、六入、觸、受,是前一世的果。愛、取、有,是來世的因,生與老死是來世的果。所以只講了十二緣起支。

十二緣起法中的兩對因果

無明和行是來自前世的因,識、名色、六入、觸、受,是今世的果;上一世的因,產生了今世的果。

下一世的生、老死是果,這一生的另一部分是因。

十二緣起的剩餘內容緣起的第五支:眾生流轉輪迴,有不同的方式,不一定都需要父母精卵,人類和動物一般才需要。

依名色諸根,名為六入;

六根,即六入,也是六處。

胎兒四個星期後,名色逐漸成熟,開始有了感覺,之後逐漸有了眼根、耳根,可以感覺到外面的聲音、顏色、冷熱等等,可以接觸到外面的世界。

人類的五根各司其職,視覺通過眼根產生,耳識通過耳根產生。

佛的五根可以互換,眼睛既可以看,也可以聽、嘗等等。

物質的主要結構,視網膜等等,是眼根;耳鼓膜等等,是耳根……五根識沒有分別,不會分析,不會判斷好與不好。

意根,是指前一剎那的意識,意識可以去分析、研究、判斷。

眼睛感受外在的光時,需要眼根。眼根就有看到的特殊功能。眼根受到損害,就看不見,視覺無法產生。皮膚下面,有一種感覺功能,即身根。如果身根受到破壞,也感覺不到。同樣,聽覺、嗅覺等等也以此類推。

三法和合,名之為觸;

1、外境,即外面的世界。對眼睛來說,就是光。在黑暗中,因為沒有光,就看不見;對耳朵來說,就是聲音;

2、眼根、耳根等五根,如果感官除了問題,也不能看或聽;

3、視覺、聽覺等等。物質無法感覺物質,連接前二者的,就是視覺、聽覺等精神的部分。

以上三種法的聚合,形成了觸,就能接觸、觸碰或感受到形形色色的世界。其中任何一個因素受到損害,都看不到、聽不見或觸不到。

我們的眼睛看到紅、白等等物質時,神經科學家認為,是眼睛看到後,經過大腦處理,然後產生了視覺。

佛教,特別是密法以及受到密法影響的藏醫認為,感知世界的不是大腦、神經,而是氣脈明點等精神。

精神是一體的,眼睛看到的,耳朵也能知道。比如,一個人在公園,聞到花香、聽到鳥鳴、看到花朵……五根識同時起作用,其實就是一個精神或意識在起作用。

耳朵聽見外面的聲音,耳根是正常的,產生了聽覺,就能產生一種感受。如果沒有聽覺,比如深度睡眠、暈倒的時候,因為沒有意識的支持,所以也聽不見。

佛教認為,精神也是物質。這與普通人的概念有所不同。

覺受觸者,名之為受;

受,包含了痛苦、快樂與不苦不樂三種。

如果感受特別冷或熱,身體就會覺得痛苦。聽到雜音時,耳朵就會覺得痛苦。觸電了,身體就會有痛苦的感受。

如果在特別熱的時候,感受到涼爽,或是在特別冷的時候,感受到溫暖,就會快樂。

還有一種,就是中庸的感覺。

眼耳鼻舌身都是這樣,有各自不同的痛苦。

下面開始講這一生的因:

於受貪著,名之為愛;

對快樂幸福感受的貪戀,是不離開的貪;希望儘快離開痛苦的貪,是另一種貪。所以都稱為「愛」

受是上一世的果,對受產生貪,就是下一世的因。如果不想有下一世的輪迴,就應該在有受之後不要有貪。不再去創造因的種子,對感官上的痛苦、快樂沒有貪愛,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這樣只是成熟上一世的果,沒有新的業,就成為有餘阿羅漢,因為有身體,所以有餘。但對任何感受都不會貪,所以只有果,沒有下一世的因,死後不會輪迴、投生,上一世的果與下一世的因之間的界限就在於此。

我們如果對受有貪婪,貪婪之後,就是下一世的因。

增長愛者,名之為取;

聽到音樂的聲音,心裡很喜歡,就是愛。取不僅僅是精神上的反應,而是想買票去聽音樂會,想反反覆復地聽,有了實際的行動,這就是愛的增加。如果沒有行動,就不會造業。沒有控制愛,就會有行動。

從取而生,能生業者,名之為有;

有,在佛教中,就是指輪迴。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就是三有。

因為有了取,誕生了有。一般來說,善惡之業的果,稱為有。此處輪迴的因,也稱為有。此處的有,是造業——殺盜淫妄等惡業,以及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的持戒、布施、忍辱、燒香、拜佛等善業。能產生業,便稱之為有。

現實生活的任何事,都離不開愛、取、有這三個。這些就是來世的因,我們之所以有來世,就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如果沒有愛,則即使有一個成千上萬年前的業,也不能成熟,就像種子沒有水不能發芽一樣。

接下來的兩支,是下一世:

而從彼因所生之蘊,名之為生;生已,蘊成熟者,名之為老;老已;蘊滅壞者,名之為死;

因為前面的輪迴之因所產生的蘊,就是下一世的生。蘊的成熟,就是老;老壞之後,就是死。

臨終之時,內具貪著及熱惱者,名之為愁;從愁而生諸言辭者,名之為嘆;五識身受苦者,名之為苦;作意意識受諸苦者,名之為憂;具如是等及隨煩惱者,名之為惱。

臨終的時候,阿羅漢、修密法的修行人沒有任何煩惱,而一般的普通人會有各種各樣的苦惱,對兒女、家人、財產放不下,抱怨家庭、抱怨社會,仇恨、病痛等等,都是「愁」;同時會說各種不滿的話、喋喋不休,這就是「嘆」;死亡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不會有任何的不公平。身體感官感受到的疼痛,是「苦」;意識所受的苦,就是「憂」,臨終時,除了身體的痛苦,還有很多精神上的苦痛,以及隨眠煩惱。

貪嗔痴慢疑,是根本煩惱。隨著貪嗔痴等根本煩惱而誕生的煩惱,就是隨煩惱。就像下暴雨時,隨著暴雨而來的颳風、打雷等等一樣。

這些不是十二緣起本身,而是他們所帶來的結局。

如果講得複雜一點,《現觀莊嚴論》中講了四個難處,十二緣起是其中之一。我們不需要簡單事情複雜化,而要複雜事情簡單化。

學習很多的複雜邏輯和思維,根本沒有用。越簡單越好,我們能夠用得上的,就是這些內容即可。

大黑暗故,故名無明;

因為像黑暗一樣無知愚昧,不知從哪兒來往哪去,不知道世界的真相,不知道物質現象背後的因緣,所以稱為無明。即使是科學家,也對生命沒有一個可信且符合事實、值得推敲的結論。我們只懂得創造更多的物質來刺激感官,從而沉迷其中。

即使有很高的學歷,也沒有比追求觸和受更多的目標。接觸更多、更新奇的物質,得到更舒服、更刺激的感受,所以無明。

造作故,名諸行;了別故,名識;

造作各種業,就是行動。

了解識別的緣故,眼睛了解識別光等等,所以為「識」。

相依故,名名色;

像三腳架一樣相互依賴,所以稱之為「名色」。胎兒的身體,為色,此時的感受,為名。不管是複製人、試管嬰兒,我們的眼睛看到的,僅僅是物質的部分,我們的眼睛,看不見此時的意識,如果沒有意識,就像三腳架缺了一個腳,沒有意識的參與,物質無法成為生命的個體,所以是相依的。父母的精卵誕生的胎生動物,以及與父母精卵無關的濕生等等生命體,都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如果沒有意識,物質僅僅是物質,而不能成為生命。

為生門故,名六入;

誕生之門,所以稱為六入。就像一個人從門裡出去一樣。視覺的誕生,產生於眼根。視覺是從眼根出來的,聽覺、嗅覺以此類推……

觸故,名觸;受故,名受;渴故,名愛;取故,名取;生後有故,名有;生蘊故,名生;蘊熟故;名老;蘊壞故,名死;愁故,名愁;嘆故,名嘆;惱身故,名苦;惱心故,名憂;煩惱故,名惱。

接觸了,所以叫做觸;感受了,就是受;渴求、希望,就是愛;有了取捨的實際行動,就是取。有了殺盜淫妄等業,能誕生下一個輪迴,所以是有。誕生了,為生;蘊的成熟,就是老;蘊的壞滅,就是死。憂愁,故名愁;因為悲嘆,故為嘆。身體煩惱,為苦;憂心,為憂;煩惱交織,所以叫惱。

將《稻杆經》活學活用

《稻杆經》是非常重要的佛教,雖然翻譯者不明。但不管是誰,翻譯非常準確易懂。

《稻杆經》不像《華嚴經》等大經大論那麼複雜,稍微有一點佛教知識,都能夠理解,大家要好好學,同時學了緣起後,對生活、見解、對世界的認識、運用於生活等方面有什麼幫助,都值得考慮。

理論有了使用價值,就是活的,沒有使用價值,就是死板的理論。我們要活學活用,這樣的理論才有價值。

宗教的兩種極端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宗教出現過兩種極端的待遇:

一種,是宗教與政治結合在一起,以宗教的名義來壓制真理。就像西方因為宗教,而燒死科學家等等。

另一種,是以科學的名義,否認宗教的觀點,利用權力,扭曲、壓制、排斥因果輪迴等正見,這也是不對的。

以智慧為生活導向

佛教歷來非常尊重真理,永遠不會曲解任何一個真理。我們需要有一個客觀公正的態度,來學習《稻杆經》。建立一個符合佛教,也符合科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對工作、生活有幫助,對來世也有幫助,這就是學佛的目的和結果,大家要好好學習。

另一部佛經叫《緣起經》,內容與此差不多,但《稻杆經》更全面。學好佛教的世界觀、人生觀,對大家都有幫助。

世間的很多學問,只是對人類暫時有一些幫助,但不符合事實,僅僅是心理安慰而已,從長遠來說,沒有什麼用。我們要以智慧為生活導向,生生世世都能自利利他,希望大家理論上好好學習,因為實踐需要理論的支持。之後,認真修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18 16:27 , Processed in 0.019694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