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7035|回復: 3

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法像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10-30 14: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小菩提 於 2011-10-30 21:52 編輯

144849dkii9zhc0gbr5hcg.jpg

 樓主| 發表於 2011-10-30 14:4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小菩提 於 2011-10-30 21:54 編輯

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梵文:Mañjuśrī),即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代表聰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Mañju 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緻、可愛,śrī 師利或室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是除觀世音菩薩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薩。

歷史地位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他們一起被稱為現在娑婆世界的“釋迦三尊”。文殊也是八大菩薩之一,在日本是“大和十三佛”之一。

倒駕慈航

根據《首楞嚴三昧經》,文殊師利菩薩過去早已成佛,名為龍種上尊王如來。其指導弟子很多也已成佛,所以經中常稱祂為佛母、諸佛之師。但為方便教化,利益眾生,現乃倒駕慈航,化作菩薩,一方面協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一方面與普賢、觀音、地藏聯合普度眾生。佛在《放缽經》中說: 「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衆生者,皆文殊師利之恩,文殊師利本是我師。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成佛者,亦是其威神勢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聖無動尊經》中說:“妙吉祥菩薩是三世佛母,故名文殊師利。」

智慧利劍

般若波羅蜜在佛教中地位極為重要,其意義就是智慧救度出離苦海,玄奘所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把般若比喻作能斬斷金剛的利器,文殊師利就是智慧的化身,祂自己的非凡成就以及教人成佛之豐功偉業,無不是憑藉著智慧這把利劍。學佛者無不祈望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只有修智慧,才能明是非,除十惡,修十善,離塵垢,凈性體,度有情,入涅槃。而這把利劍,就是透過五蘊,照見空性,色空不二,有無圓融,一行三昧,常樂我凈。

文殊道場

因八十卷本《華嚴經》曰:“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倶,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故山西省五臺縣境內的五台山(又名清涼山)被公認為文殊菩薩道場,並雄踞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聳立猶如蓮花,日月迴環煙霞映蔽,峰臺雄偉風景綺麗,古剎精藍遍滿巖岫,嵗積堅冰夏仍飛雪,四季涼爽堪稱勝境,古往今來帝王高僧,五湖四海善信男女,跋山涉水歷盡艱辛,朝聖巡禮虔敬求法,親臨五臺流連忘返,身處異地心馳神往,達賴班禪殊不例外,菩薩魅力略見一斑。

五頂勝境

五臺山由東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組成,據說代表著文殊菩薩的五種智慧: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以及五方佛:東方阿閦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盧遮那佛。

東臺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東臺頂上“蒸雲浴日,爽氣澄秋,東望明霞,如陂如鏡,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於海拔高,臺頂氣溫低,盛夏之時節,仍須穿棉衣。中國佛協前會長趙樸初填詞贊曰:“東臺頂,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騰雲海作舟浮,朝氣滿神州。”

西臺名掛月峰,海拔2773米,臺“頂廣平,月墜峰巔,儼若懸鏡,因以為名。”有詩贊曰:“西嶺巍峨接遠蒼,回瞻鄉國白雲傍。孤峰嶺翠連三晉,八水分流潤四方。晴日野華鋪蜀錦,秋風仙桂落天香。當年獅子曾遺跡,巖谷常浮五色光。”

南臺名錦繡峰,海拔2485米,“頂若覆盂,圓周一里,山峰聳峭,煙光凝翠,細草雜華,千巒彌布,猶鋪錦然,故以名焉。”著名詩人元好問賦詩贊曰:“沈沈龍穴貯雲煙,百草千華雨露偏。佛土休將人境比,誰家隨步得金蓮?”

北臺名葉鬥峰,海拔3058米,五臺最高,“華北屋脊”,臺“頂平廣,圓周四里,其下仰視,巔摩鬥杓,故以為名。”康熙皇帝賦詩贊曰:“絕磴摩群峭,高寒逼鬥宮。鐘鳴千嶂外,人語九霄中。朔雪晴猶積,春冰暖未融。憑虛看陸海,此地即方蓬。”

中臺翠巖峰,海拔2894米,臺“頂廣平,圓周五里,巔巒雄曠,翠靄浮空,因以為名。”有詩贊曰:“群峰面面擁奇觀,朝雨和煙積翠巒。策杖千山渾不倦,披裘六月尚餘寒。蒼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黃沙四望寬。雲霧漸看山半起,卻疑身已在雲端。”

閻浮化生

在《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中,佛告跋陀波羅:“此文殊師利有大慈悲,生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其生之時,家內屋宅化如蓮華,從母右肋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如天童子,有七寶蓋隨覆其上,詣諸仙人求出家法,諸婆羅門,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酬對,唯於我所出家學道。…… 住首楞嚴定,以此三昧力,出現於十方,於佛滅度後,五千四百歲,於其本生處,示現入涅槃。”又據傳說,預知釋迦牟尼佛將在倫比尼園出世,而當時尼泊爾還是一片荒涼沼澤地,於是文殊菩薩慈悲為懷,不避艱辛,提前二十餘年,率領弟子數十人,由五臺山至尼泊爾,移山填沼建造城池,以迎接偉大佛陀降臨人間。

塑化形象

文殊菩薩形像,一般為天衣天冠,頂結五髻,表佛五智,手持寶劍,象徵智慧,以智慧劍斬煩惱結,駕乘獅子,表示威嚴猛厲、所向披靡、無堅不摧、戰無不勝。

詩歌贊頌

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印光大師賦詩頌揚文殊菩薩曰:“文殊菩薩德難量,久成龍種上法王。因憐眾生迷自性,特輔釋迦振玄綱。為七佛師體莫測,作菩薩母用無方。常住寂光應眾感,萬川一月影咸彰。”

聞名利益

《般涅槃經》雲:“若聞文殊名,或見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墮惡道。若稱念文殊名,設有重障者,不墮阿鼻極猛火處,常生他方清凈國土,值佛聞法,得無生忍。”

五字真言

文殊菩薩五字真言阿囉跛者娜(梵文Arapacana)文義弘深,殊妙奇特。《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曰:“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有能受持此陀羅尼者,即入如來一切法平等,一切文字亦皆平等,速得成就摩訶般若。纔誦一遍,如持一切八萬四千修多羅藏。…… 汝今善聽,諦思惟之:阿者是無生義,囉者清淨無染,離塵垢義;跛者亦無第一義諦,諸法平等;者者諸法無有諸行;娜者諸法無有性相,言說文字皆不可得。以娜字無性相故,者字無有諸行。者字無有諸行故,跛字無第一義諦。跛字無第一義諦故,囉字無有塵垢,囉字無有塵垢故,阿字法本不生;阿字法本不生故,娜字無有性相。汝知此要,當觀是心,本來清凈,無可染著,離我、我所、分別之相。入此門者,名三摩地,是真修習。當知是人,如來印可,功德殊勝。”

一行三昧

文殊師利菩薩慈悲為懷,欲向人們介紹“一行三昧”修持方法,故來問釋迦牟尼佛,讓佛祖金口親為解釋。《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捲下(大正8•731a):文殊師利言:“世尊,雲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阿難所聞佛法,得念總持,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猶住量數,則有限礙。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

 樓主| 發表於 2014-2-11 20:03 | 顯示全部樓層
文殊菩萨圣像,约30余张
点击打开大图,如果打开空白请按F5刷新查看。有些超大图点开后可能会自动缩小,可以继续点击放大。

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佛  西方三圣接引图  观世音菩萨  地藏菩萨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药师佛  佛经下載

[url]http://www.fomen123.com/wsps.html

[/ur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19 16:25 , Processed in 0.021815 second(s), 20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