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430|回復: 0

從智者大師對魔的詮釋來看《大集經.寶幢分》的魔事問題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4-11 14: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freeimage-2898464.jpg 從智者大師對魔的詮釋來看《大集經.寶幢分》的魔事問題  

大寂法師撰  

大綱

第一章 前言... 2

第一節 動機... 2

第二節 大意... 2

第二章 什麼是魔... 4

第一節 魔的分類... 4

第二節 因何而起... 5

第三章 魔如何擾亂行者... 8

第一節 擾亂佛陀... 8

第二節 擾亂佛弟子... 9

第四章 破魔... 11

第一節 分析破... 11

第二節 直觀破... 12

第五章 結語... 14

參考書目... 15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動機
  佛法之樞機,不出止觀二法,然修禪定之人,其心敏銳,異於耽溺於五欲之凡夫。凡夫縱欲之行,原屬魔行,故無「著魔」之問題。一個正處於道上的修行者,心行漸細,更警覺於外在世界一草一木之動,此是神通欲發之前兆,屬正面效應。負面效應接踵而來,魔王波旬不欲其魔子數量減少,故須設計種種魔網,將之擒回。

  整個《大集經.寶幢分》敘述魔王搗亂的情形,不僅是針對佛陀,也針對所有的佛弟子,但佛陀都能一一化解危難。激起我研究的興趣在於:如何擺脫魔難?如何精確無誤地踏在佛道上?這是撰寫此篇論文的問題意識。

  寫作的動機在於:過去就不斷地聽到教界中的法師非常崇尚《楞嚴經》的五十魔,他們認為這是修禪定之人不可不看的經典之作。關於魔,早在《阿含經》時代就已經描述得非常清楚,卻魔的方法也很清楚。如今,倚著這次寫作的因緣,欲將潛於內在極待解決的問題,一併處理完畢。



  

第二節  大意
  一般經典中,並未詳細區分魔的種類,頂多是魔王、魔子、魔孫,魔王似乎僅此波旬一個,但從<寶幢分>得知,魔王也是充塞於各個世界裡頭,其數量乃遍虛空、窮法界的,就像諸佛陀充滿整個宇宙一樣。然而,智者大師有更進一步的分類,如《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云: [1]

8.1         四種魔

8.1.1          煩惱魔

8.1.2          陰入界魔

8.1.3          死魔

8.1.4          鬼神魔

8.1.4.1        精魅

8.1.4.2        堆剔鬼

8.1.4.3        魔惱

8.1.4.3.1            作違情事

8.1.4.3.2            作順情事

8.1.4.3.3            非違非順事

  由於魔王具足神通方便,故能變化種種的境界來迷惑行,令其退失道心。基本上,魔只對極精進的行者施加功用,或者對於即將成就的聖者進行阻擾,此為魔惱之因。然而,<寶幢分>讓我們更進一步地了解到:即使已經成佛的佛陀,都難逃其魔掌。過去,在菩提樹下即將成佛的佛陀,只面對魔王波旬的干擾,如今卻必須同時遭遇諸多魔王的侵害,這是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戰役,許多天人因此勸請佛陀不要出戰。

  直觀破是行者一念心起,與般若空性相應所起的破斥作用,智顗言:「魔界如與佛界如,平等一相,魔界即佛界。」此乃至圓至頓的圓教觀法,若落在藏、通、別教,則有分析之破法,如遇精魅時,須善知時辰,對時而呵,才見效用。

  

  

  

  

第二章  什麼是魔
  最粗劣地說,魔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心魔,另一種為天魔;前者是行者於修行過程中,遇到修法上的障礙時,唯心所現的魔。後者則非主體上的魔,而是專指在客觀世界中真實存在的魔,不再是唯心所現,相反的,它是唯物的。

  由於<寶幢分>未觸及「什麼是魔」這個解釋性的問題,它多是描述魔王如何惱觸佛與聖弟子,故第一節暫不談論《大集經》,先從智者大師的著作與《瑜伽師地論》來了解「什麼是魔」,等知道什麼是魔後,再進一步地來看《大集經》中的「天魔」如何阻礙修行人,這也就進入第二節的主題,魔「因何而起」。

第一節  魔的分類
  當然,如果細分的話,魔可分為四大類,最後一類又可分為三種,今依《魔訶止觀.觀魔事境》整理成下表: [2]





  《瑜伽師地論》稱陰魔為蘊魔,稱天子魔為天魔,其餘相同。 [3] 《小止觀》則稱天子魔為鬼神魔,而把時媚鬼稱作精魅,把緌惕鬼稱為堆剔鬼,把魔羅鬼稱作魔惱。 [4] 今製成下表以利互相參照:



  若尋《雜阿含經》,從第1084經到第1103經,可以歸納為<魔相應品>,然而,由於此經屬於佛教早期之著作,那個時候還沒有如上表的分類,因此在這幾經中,四種魔混雜於其中,換句話說,有時候,比丘所現起的魔確實是前三種魔,有時候確實是天魔來干擾行者,在《雜阿含經》裡,所謂的天魔即是魔王波旬 [5] ,他總是變化成種種的身分來迷惑行者,令之難以悟入法要,並且總是在緊要關頭處出現於行者前。

  後人對原始經典中魔的分類大致如此,以下開始介紹一一的魔是什麼因緣而現行的。

  

第二節  因何而起
  大概知道魔的種類後,底下就正式進入《大集經.寶幢分》來探索魔王是因為什麼樣的因緣而發難。<寶幢分>一開始先描述兩個富有智慧的外道,一名優波提舍,二名拘律陀,兩人都成就了「十八種術」 [6] 。他們對於追求真理有同樣的熱誠,是非常要好的同修梵行者 [7] ,因此互相鼓舞地說:

若有先得甘露味者,要當相惠。 [8]

  有一次,憂波提舍在路途中遇見佛教僧團中的馬星比丘正入王舍城次第乞食,馬星比丘「威儀庠序」 [9] ,優波提舍深深為之所感動,興起了這樣的念頭:他的老師是誰呢?我應問他從誰受法,然後去向他的老師學習。當憂波提舍知道他的老師是釋迦牟尼如來大士之後,復問他的老師教哪些東西,馬星比丘依著佛陀而說了一些驚天動地、令人足以大悟的話:

法從緣生,通達是因,因緣滅故,即是寂靜。世間即苦,苦因名集,若修八正,世間集滅。若無苦集,我師說言,名為涅槃。 [10]

  就在馬星比丘說完的那一剎那,憂波提舍瞬間證入了須陀洹果,得法眼淨。拘律陀見憂波提舍回來時,顯得跟以往不一樣,諸根清淨、悅豫,顏貌光澤,拘律陀因此而懷疑憂波提舍已得甘露味。憂波提舍把馬星比丘告訴他的法,重新敘述一遍,拘律陀聽了非常法喜,又要求他重述一遍,聽完第二遍後,兩人就決定離開原來的住處,到佛陀處歸依、出家。

  由於這兩人的智慧極高,門下擁有五百弟子,當兩人欲往佛陀所時,五百弟子當然也一同去。就在這個節骨眼,魔王開始擔心憂慮了:

若此二人從彼瞿曇沙門受法,我境則空,我今欲往,轉彼二人出家之心。 [11]

  為什麼只是這兩個人向佛陀求法,魔王就感嘆憂慮「我境則空」呢?因為魔王的勢力來自於「魔子」的數量與範圍,故重點就轉到「魔子」身上了,何謂魔子呢?即一般耽溺於五欲之樂的愚癡無聞凡夫,只要人們繼續停留在五欲的享樂上,那麼就屬於「魔子」,這是魔王最樂於見到的事情了。然而,只要任何的人生起出離心,想要解脫於三界的束縛,魔王就開始憂悲苦惱,並且憤怒地對行者施加種種的誘惑,欲令其退失道心,退回凡夫位。

  <寶幢分>的這個例子就是魔王對於欲修正法的人施加魔難的典範,不僅《大集經》出現這樣的例子,也可以在原始佛教的僧團中發現魔王波旬所作出的阻礙,如佛陀為弟子們說五受陰生滅之法時,魔波旬化作大牛,欲作嬈亂,然其終究逃不過世尊的佛眼,為了摧伏此魔,佛陀說了底下這一偈頌:

色受想行識,非我及我所,若知真實義,於彼無所著。心無所著法,超出色結縛,了達一切處,不住魔境界。 [12]

  這首偈頌再度讓我們見識到在原始佛教經典中,未劃分魔種類的例子,因為從「色受想行識,非我及我所,……,了達一切處,不住魔境界」中,可以讓我們了解到這種魔是傾向於「陰入界魔」,只要了達五蘊的無我性,及可不再住著於魔境,但是,經文一開始處欲強調:佛陀向眾弟子說法時,魔王波旬化成大牛來嬈亂。很明顯地,魔王波旬屬於客觀世界真實存在的「天魔」。因此,到底是陰入界魔,還是天魔,在原始聖典中實在很難作出區分,明顯的區分只有在後代的論典中才見得到,這或許是論典具有對於法相與法目強加分別的特質吧!

  

  

  

  

第三章  魔如何擾亂行者
  以上從論典中得知魔的種類,從經典中得知魔因何而起後,接下來就要更進一步地發掘諸魔如何進行擾亂的行為與行動。經典中的魔多是直接向佛陀發難,論典中才提及魔向佛弟子發難的情形,如《瑜伽論》、《小止觀》、《摩訶止觀》。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只是一種統計出的傾向。

第一節  擾亂佛陀
  由於佛陀幫助憂波提舍及拘律陀,魔王剎時之間入於苦宅,其五百婇女見狀後,作諸伎樂,想要取悅於魔王,但魔王根本無心觀賞。婇女們紛紛對於主人今天的憂惱感到好奇,終於有一電光婇女問了魔王,是誰惹你生氣。魔王答言:

彼人(指佛陀)以戒施忍莊嚴,無常苦空以為器甲,若壞眾生諸有受生,我莫能知其所住處,具足無上大神通力,大慈大悲而為伴黨,能度一切三有眾生,是故能令我界空虛。 [13]

  婇女聽了這一番話後,反而想要供養佛陀,一一地到佛陀面前長跪合掌,如此希求佛陀,「願佛為我開方便,令我得解於女身」 [14] 。婇女回來後,又向魔王規勸,「若欲度生老死河,當生信心詣如來」,這時魔王對佛陀產生了更大的惡心。他開始聚集手下的魔子,計劃要對佛陀進行一連串的攻擊。有趣的是,某一魔子心生疑惑地說:

大王!瞿曇沙門往獨一已坐菩提樹,猶難沮壞,況今眷屬無量殷多而可除滅。 [15]

  然而,魔王攻擊佛陀的心未曾改變,最後決定以排山倒海之勢來毀壞佛陀,無奈佛陀入「破魔力勢三昧」,不管魔子如何攻擊,都沒有用,如雨刀、箭、石火,皆悉變為種種花,魔眾見了佛陀示現這樣的神力後,全部對佛生起信心,歸依如來。魔王波旬再次無法得逞。 [16]

  整個<寶幢分>,魔王不斷地對佛陀攻擊,卻不斷地被佛陀所降伏,雖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終究是「邪不勝正」。至於降魔之道,就留待第四章再詳談了。若見《雜阿含經》,魔王對佛陀進行擾亂,多是在佛陀為眾弟子講說佛法之時,魔王為了擾亂視聽,往往現出各式的形貌來破壞。有時是在眾比丘為佛陀製作衣服時來嬈亂, [17] 有時是在佛陀禪思時來, [18] 情況相當多。總結地說,魔王極盡可能地要把佛教滅除,才肯善罷干休。

  

  

第二節  擾亂佛弟子
  就在憂波提舍與拘律陀決定到世尊所出家後,魔王即在他們一行人的旅途施加種種惱害。一開始先化作馬星比丘相,欲騙他們兩人而云:

我先所說,試汝智耳,……,如來常說,無善業果、無惡業果,若能親近五欲樂者,是人即得甘露法味。 [19]

  然而,憂波提舍與拘律陀馬上識破魔王之語,互相告訴對方,「如是語者,即是魔說,非如來語,又非馬星比丘所說。」魔王第一波的攻擊不見功效,因此在其二人與五百弟子前進的行程中採取第二波的攻擊,「化作大坑,深百由旬」 [20] ,想要讓他們一頭掉入,永無見天之日,然世尊知其一行即將到來,故以威神力令大坑沒有坑險,如平地一般。魔王不甘心,復採取第三波的攻擊,化作百千頭獅子來遮道路,哪知道這些獅子看見這一行人後,「善心即生,默然潛伏」 [21] 。憂波提舍與拘律陀仗著佛陀的力量,平安無險地來到世尊面前出家,得修清淨梵行。

  若觀智者大師的詮釋,兵分三路的天魔,即精魅、堆剔鬼、魔惱,各個有各自嬈亂的手段。精魅是十二時獸,智者大師將十二生肖的獸類配上中國的十二時辰,就成了精魅這個系統。《摩訶止觀》更將每一時分成初、中、後,這麼一來,每一時所對的獸就有三種了,十二時辰就配上了三十六種獸 [22] ,茲將之整理如下表:



  這十二時獸常會變化成少女或老宿的形貌來惱亂行人。第二種堆剔鬼亦是化作不同的形貌來惱亂行者,有時候攻擊人的兩腋,有時候把人抱住,有時候發出喧鬧的聲音。 [23] 有人有過被鬼壓的經驗,或許就是這種魔的傑作。第三種魔惱是魔化成五塵的境界來破壞行者的善心,五塵之境不外三種,即違情事、順情事、非違非順事。在順情之境下,魔化作父母兄弟或諸佛菩薩,令人心生貪著;在違情境時,魔化作令人怖畏的形相;在非違非順境中,魔化成平常的事物,動亂人心。 [24]

  無論如何,以上都只是從狹義的魔來說,若從廣義的範圍來看,一切使行人退失道心的阻礙都是「魔事」,如本來應出離的,確對諸欲產生耽著;本來應密護根門,卻樂於趣入可愛之境;本來應該飲食知量,卻貪著於美味;本來應修悎寤瑜伽,卻安樂於睡眠;本來應正知而住,卻對盛年的美色與諸妙好事,心樂趣入;或者對三寶與四聖諦產生疑惑;或者在獨一靜處時,心生驚恐;或者愛樂於他人的利養恭敬。 [25] 事實上,魔事無法盡舉,但絕對不超過四種魔的範圍。

  



  

第四章  破魔
  如果僅僅學會認出魔,是沒有多大效用的,因為如果沒有更進一步地學會如何驅魔,那麼任何的行人都將被魔王玩弄於股掌之間,所以,最重要的是學會退魔的方法,諸經論中所呈顯出來的方式,不外乎兩種,一者直觀,二者分析,底下就分別介紹。

第一節  分析破
  阿含經與中國天台的藏教,大都以分析的方法來破除。只有在大乘般若空觀與天台圓教中才可見到直觀破的較高段驅魔法。而《大集經》破壞魔業的方法亦屬較高級的直觀破,於第二節再述之。

  為什麼說《阿含經》屬於分析破呢?有一次,佛陀為比丘們說「六觸入處」的「集、滅、味、患、離」,魔王波旬化作壯士,欲來嬈亂說法的場面,世尊為了降伏他而說了此偈:

色聲香味觸   及第六諸法
愛念適可意   世間唯有此
此是最惡貪   能繫著凡夫
超越斯等者   是佛聖弟子
度於魔境界   如日無雲翳 [26]

  世尊為弟子們宣說超度魔境界的方法,是從分析六塵處下手。六根觸六塵,若生可愛意,則落入魔網,如日被雲所遮蓋。若能超越「根觸塵生愛」的內在固有模式,則能超度魔境。除此之外,原始佛教也常以觀察五蘊來超度魔境,這都是「分析破」。

  另外,在天台藏教對於魔的破法,亦屬分析破。鬼神魔中的精魅,破之必須善識其相,也就是說,在哪一個辰出現什麼樣的獸,必須清清楚,如於寅時的初時,須知是「貍」獸,接下的一個步驟是重點:

說其名字訶責,即當謝滅。 [27]

  只要把貍的名字大聲喊出,並深深呵責,它就會寂沒不見。堆剔鬼的對治法稍有不同,方法也比較多,可以閉著眼睛對之呵責;出家人可以誦具足戒本,在家人可以誦三歸五戒。那麼鬼便會退郤而去。 [28]

  最後是魔惱,卻法有兩種,分別是修止郤之與修觀郤之。修止的重點是以無分別心來駕御他:

息心寂然,彼自當滅。 [29]

  這種方法不只是用於卻魔,天台整個修止的重點就在這裡。另外,若修止無法奏效,則必須修觀來退之:

反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彼何所惱。

  反觀能見之心而不可得,魔王原本欲惱亂行者的功用也就消失了,因為魔王所欲惱亂的是行者的寂靜心,令之與相反方向走,然而若無心可得,焉有寂靜心與急躁心之區分。如果沒有心的存在性,魔王就無處可惱了。然而,這終究屬於分析破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必須反照能觀心,分析它為不可得,故屬分析破。

  

  

第二節  直觀破
  在《大集經》卷第十一中,海慧菩薩廣說魔業後,世尊復以「壞魔業道」來回應之,壞魔業道的方法很多,但一一道皆屬直觀破,今舉一例:

一切諸法,其性空寂,若知諸法其性空已,亦知一切眾生皆空,既知空已,而修慈心調伏自身,是名菩薩破壞魔業。 [30]

  為何此屬直觀破?因為在破的過程中,根本沒有針對魔王本身來破,而是了達諸法、眾生皆空,並以慈心調伏自身後,當下就是破壞魔業的表現了,這就是《大集經》破壞魔業的方法。

  另外,在天台圓教中,智者大師以一種非常圓頓的修法來驅魔,是一種理上的修法:

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平等一相,不以魔為戚、佛為欣,安之實際。若能如是,邪不干正,惱亂設起,魔來甚善也。 [31]

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如是了知,則魔界無所捨,佛界無所取。佛法自當現前,魔境自然消滅。 [32]

  這是抽象性的修法,把魔界的實相與佛界的實相抽象出來,發現兩種實相自身沒有任何差別,無二無別,在這樣的情況下,行者就直接地安住於實相中而無所罣礙,因為在自心中,再也沒有邪、正的分別,佛來很好,魔來也不錯,佛與魔的界限已被打破。當然,這種修法相當上乘,一般人若無甚深的般若空性智慧,很難運起此法。故了知分析破的方法是相當重要的。

  

  

  

  

第五章  結語
  一般害怕禪修的人,多是聽信旁人言語:「打坐容易走火入魔。」其實,這種說法是相當膚淺與一知半解的。魔只有對於那即將成就的行者有興趣,換句話說,若不是修得很深,只是剛處於起步階段,根本可以忽略掉「走火入魔」的問題,走火入魔是老修行者才需要牽掛的。

  當得知一闡提人能夠成佛,已經夠令人震撼的了,因為一闡提屬於斷善根的人,能夠成佛,主要是其佛性與常人無別。但是,《大集經》復說出了驚天地的祕密,「魔王也能成佛」。海慧菩薩把魔王移到莊嚴佛國,這個佛國的菩薩與服侍佛陀的大弟子都是由魔群所成,以一一的魔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海慧菩薩把娑婆世界的魔王波旬移駕到莊嚴國後,魔王波旬被這個世界的菩薩所激發,居然也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3] 這實在是令人振奮的事。

  這件事令人深深地了解到:魔不是一個絕對的魔,他終究是要歸於唯一佛乘。這使得「佛界如與魔界如乃平等一相」,有了全新的切入角度。

  

  

  

  

參考書目
1.      《大方等大集經》

2.      《雜阿含經》

3.      《摩訶止觀》,智者大師著,初版,台南市:智者出版社,民82。

4.      《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

5.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智者大師著,台南市:湛然寺發行,三版,民84。

6.      《大智度論》

7.      《大般涅槃經》

8.      《大般涅槃經疏》

9.      《八十華嚴》

10.  《增一阿含經》

11.  《大品般若經》

12.  《菩薩瓔珞本業經》

13.  《法華玄義》

14.  《首楞嚴三楞經》

15.  《佛法因緣傳》

16.  《法華文句》

  



--------------------------------------------------------------------------------

[1] 見《四念處.小止觀》,智者大師著,台南市:湛然寺發行,三版,民84,pp. 248-252。

[2] 見《摩訶止觀》卷第八下,智者大師著,初版,台南市:智者出版社,民82,p. 113a-b.

[3] 見《瑜伽師地論》,玄奘譯,第一版,臺北市:方廣文化,民85,p. 663.

[4] 見《小止觀.四念處》,智者大師著,台南市:湛然寺發行,三版,民84,pp. 248-252。

[5] 見《雜阿含經》,T02, pp. 284b-290b.

[6] 見《大集經》,T13, p. 129a.

[7] 關於同修梵行者,可參見《瑜伽師地論》,於<聲聞地>中,瑜伽師介紹了四種瑜伽,分別為「信、欲、精進、方便」。其中欲瑜伽又分四項,何等為四?一為證得欲、二為請問欲、三為修集資糧欲、四為隨順瑜伽欲。其中第二為請問欲的內容是:有一行者對佛法生出希慕心,往僧伽藍中,向已經成就瑜伽,並具足妙智的「同修梵行者」請益法教。可見同修梵行者在修證的階位上已達某種層次以上。以上見《瑜伽論》(卷28)<13聲聞地>,T30, p0438a。

[8] 見<寶幢分>,T13, p. 129a.

[9] Ibid..

[10] 見《大方等大集經》,T13, no. 397, p. 129, a24~27。

[11] 見《大方等大集經》,T13, no. 397, p. 129, b29~c1。

[12] 見《雜阿含經》,第1102經。

[13] 見《大方等大集經》,T13, no. 397, p. 130, b9~13。

[14] Ibid., p. 130b.

[15] Ibid., p. 130c.

[16] Ibid., pp. 130c-131a.

[17] 見《雜阿含經》第1099經。

[18] Ibid., 第1098經。

[19] 見《大集經》,T13, p. 129c.

[20] Ibid., pp. 129c-130a.

[21] Ibid..

[22] 見《摩訶止觀》,p. 113c.

[23] 見《小止觀》,p. 250.

[24] Ibid., p. 251.

[25] 見《瑜伽師地論》,玄奘譯,第一版,臺北市:方廣文化,民85,pp. 664-665.

[26] 見《雜阿含經》,T02, no. 99, p. 290, b6~10。

[27] 見《小止觀》,p. 250.

[28] Ibid., pp. 250-251.

[29] Ibid., p. 253.

[30] 見《大集經》, T13, p. 72a.

[31] 見《摩訶止觀》,pp. 113a-b.

[32] 見《小止觀》,p. 253.

[33] 見《大集經》,T13, pp. 72b-c.

http://jimmy86.myweb.hinet.net/word/5.htm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9 00:38 , Processed in 0.027944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