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4129|回復: 0

第十八願講話: 唯除五逆 誹謗正法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10-10 12: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31009064929171.jpg


《第十八願講話》
--第八章  唯除五逆 誹謗正法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八個字對第十八願的含義來講很廣,也很重要,也因為它有背後隱微的含義,所以一般人不容易正確瞭解它的真義。

這章內容似乎比較廣泛一點,不過是把有關「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含義,方方面面、簡明扼要地編輯在一起,只要細細地看過一兩遍,對於「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真義自能了然於胸。

第一節    五逆謗法罪重

一、五無間業

何謂五逆—— 五種逆罪,簡言「五逆罪」,亦名「五無間業」,
一切罪中至極重罪,若犯必墮阿鼻地獄,受無間苦,故名五無間業。

什麼叫做「五逆」?就是五種逆罪,簡稱「五逆罪」,也名為「五無間業」。為什麼?因為「業」是就因來講,什麼樣的因,自然呈現什麼樣的果報,這種五逆罪將來必定承受阿鼻地獄五種無間的最大痛苦,所以叫做「五無間業」。有一句話說「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如果就五無間業來講,就是「一犯逆謗無間業,再回頭已萬劫身」。

為什麼?世間最重的罪業、最大的痛苦、最長的刑罰,就是五逆謗法,這種罪大到連阿彌陀佛都要特別以「唯除」這兩個字來強調,可見這種罪業之重、受業(墮入阿鼻地獄)之苦、時間之長,即使我們用「仰天呼號、俯地泣血」也無法形容於百千萬分之一。所以人生在世要去惡行善,即使在惡劣環境當中、在煩惱的業習之下而造了罪業,也絕對不可以造五逆謗法的罪業,因為將來所要接受的苦報,是沒辦法形容的。

五種無間

五無間—— 時、形、受苦、趣果、命。有這五種的無間。

《地藏經》〈觀眾生業緣品第三〉言:

(一)時 無 間: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歇。

(二)形 無 間:阿鼻地獄,縱廣八萬由旬(空間)。一人亦滿,多人亦滿,無有間隙。

(三)受苦無間:劍樹刀山,罪器叉棒,碓磨鋸鑿,剉斫鑊湯等,受苦相連,更無斷絕。

(四)趣果無間:不問男女、老幼、貴賤、天龍、神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

(五)命 無 間: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

「無間業」就是這五種。

時無間

第一、「時無間」:就是從日到夜,從夜到日,時時刻刻、分分秒秒,沒有停止、沒有間歇,這一劫過了又接著下一劫,直到他的「無間業」的業報盡了,才又投胎轉世而去,不然的話就是日夜受罪,沒有時間間歇。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一般情形,可以工作八個鐘頭,睡眠八個鐘頭,其他的八個鐘頭供彈性運用,一周又周休二日。可是在阿鼻地獄裏面完全沒有任何休息時間,即使睡覺的時間也沒有,可見那種受苦是沒有辦法形容的。

形無間

第二、「形無間」:阿鼻地獄的空間有八萬由旬。「由旬」是印度的空間量度,分小由旬、中由旬、大由旬,一小由旬是四十里。無間地獄縱廣八萬由旬,不管是只有一人墮落阿鼻地獄也好,或者是全部都充滿著人也好,置身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感覺到他整個身體遍滿阿鼻地獄,阿鼻地獄有多大,他的身體就有多大,沒有一個間隙不被他的身體所塞滿。

受苦無間

第三、「受苦無間」:阿鼻地獄之中任何刑罰都有,有劍樹、刀山、碓磨、鋸鑿……等等。這個「碓」就像以前摏米的那一種石臼,把人當米放在石臼當中,用錘去 摏;「磨」就像磨豆腐,或像磨咖啡豆;那「鋸」呢?把人當木頭來鋸;「鑿」,把人當牆壁來挖掘;「剉」,像剉釘;「斫」,像砍頭;「鑊」在古代是一種煮人用的刑具,現在不可能有了,可是以前有這種刑罰,「鑊湯」就是把人放在熱湯裏面煮、在熱湯裏面滾,那種痛苦怎麼能忍受得了?在阿鼻地獄當中任何的罪刑通通要接受,所以,所受之苦前後相連無間,沒有一種罪刑是間斷的。

趣果無間

第四、「趣果無間」:就是不管你的身份是人、是天,或是神,只要有這種罪業,就不問你前生是什麼身份,自自然然壽命終了就墮落阿鼻地獄。

命無間

第五、「命無間」:就是他的生命從一開始到結束,時時刻刻都在受這個萬死萬生,一日之間,死了又生,生了又死,而又生生又死死。這一種痛苦,唐朝善導大師有一句話說「一入地獄受長苦,始憶人間善知識」,受了地獄之苦,才後悔在人世間時未從善知識之處聽聞佛法,但為時已晚。

三百槍喻

然而地獄之長苦,是哪種程度之苦呢?

曾有弟子請示此事。
釋尊反問:「早上、中午、晚上,各受一百隻槍所刺,骨肉碎裂,那樣的苦,汝等以為如何?」
弟子回答:「僅僅受一枝槍所刺,其苦已難想像。」
此時,釋尊拾起一粒小石頭置於掌上,而譬喻說:「每日受三百支槍所刺之苦,若譬喻為如此之小石,則真正受地獄之苦,便猶如喜瑪拉雅雪山之大了。」
這是怎樣也無法想像的大痛苦。

一個人如果確實知道有善惡報應、有六道輪迴,有地獄的刑罰,有無間罪那種不能訴說、無法形容的痛苦,他一定打自內心深深警惕,同時也會儘量去惡行善,而且會盡其一生去尋師訪道,尋求今生必定解脫之道,不等來生。因為他知道修行本來就為了「了生死」,既然遇到了佛法、可以修行而了生死,所以不等來世;他也知道生死不了脫,危險很大,輪迴不出就難免墮落地獄。

珍視彌陀救度

當他瞭解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極樂還困難,如果他又有緣遇到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救度法門,一定會殷切地、慎重地把握它,不會輕易離開。同時,會努力去探討第十八願救度的含義。為什麼?因為他知道八萬四千法門,只有這個法門是他學得來,也只有這個法門是當生成就 -- 今生必定成就解脫的,所以,他就會把握,而且會專就這個法門的教理去深入;除非他對這個法門的教理已經非常通達了,他又有心弘法,可以去學其他的法門,或者去看其他的書。不然的話,一個學佛的人,深感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人生難得,生而為人又遇到這個法門,確認唯有這一個法,唯有這一個法的教理,才是他的生命,才是他此生中最要珍惜的,所以他是會把整個生命全都投進去的。

盲龜浮木喻

《人生之目的》三十五頁也談到人生之難得:

能夠聽聞佛法只有「人道」,所以,人道是脫離一切苦惱的場所與絕好機緣。
但是釋尊也說:「人身難得」,能夠生到人間界是極其不容易的。
在《雜阿含經》中,釋尊以一段有名的「盲龜浮木」的譬喻,來說明這困難性。其意是:
大海之底有一隻瞎了雙眼的烏龜,壽命無量歲,每一百年,才有機會將頭浮出海面一次;
海中有一片浮木,木的中央有一孔,是否盲龜能夠遇到這浮木之孔呢?這是幾億年幾兆年也非常難的事,
但在三惡道中,要轉生人道,比這還難。
《涅槃經》也說:
墮三惡道者,如大地土;受生人界者,如爪上土。

有一句話說:「思地獄苦,發菩提心。」就是說,一旦想到有地獄之苦,就要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學佛修行之心,希望自己以及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六親眷屬,包括所有眾生,都離開地獄,離開三惡道,離開六道生死輪迴。

對我們修淨土法門來講,就是「思地獄苦,發往生心」,發起「願生極樂,專稱彌陀」的心。

善導大師有兩首偈也讓我們警惕,在《善導大師全集》六四五頁《般舟讚》說:

一切時中憶地獄,發起增上往生心;
誓願不做三途業,人天樂報亦無心。
忽憶地獄長時苦,不捨須臾忘安樂;
安樂佛國無為地,畢竟安身實是精。

讀到地獄的種種苦狀,尤其是讀到阿鼻地獄無間受苦,更讓我們發起增上的往生心。

二、小乘五逆

五逆—— 有小乘五逆(三乘五逆)與大乘五逆。
小乘五逆——(1)殺父(2)殺母(3)殺阿羅漢(4)出佛身血(5)破和合僧。
五逆之中,前二殺父殺母,違逆世間之「恩田」;餘三違逆出世間之「福田」,故名為逆。

孝順的人會轉生天道,如果不孝,尤其是殺父、殺母,必定墮落阿鼻地獄。這裏說殺父、殺母是違逆恩田,因為父母之恩是一種天倫、人性,違逆恩田就是違逆天倫、違逆人性,在世間來講,就是罪大惡極,是天地鬼神所不容。

俗話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地間最貴重的就是生命,相反,世間最殘忍的就是殺生,你如果對他恩慈,他一輩子感恩;殺他的生命,他一定會討債,今生討不到,下輩子一定跟隨來討。《楞嚴經》有一段話說:「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今天殺了別人,論果報的話是殺人償命,先下地獄受地獄刑罰,之後生而為人的時候又要還他一刀,償他的命。可是,如果所殺的是有恩於自己的父母的話,那就更不得了了,一定要受阿鼻地獄百千劫、日日夜夜受萬死萬生之苦,跟一般殺人的果報是天差地別的。所以,人再怎麼樣的煩惱熾盛、業障深重,也千萬不要忤逆父母。

就世間法來說,「百善孝為先」,以佛法來講,就有「三福」,三福中第一福,就是孝順父母。這三福就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以自力聖道門來講,要成佛就要修這三種福德,第一種福德孝順父母,如果做不到,其他都免談,不但不能成佛,甚至不能生而為人。由此可見孝順是多麼的重要,不孝的果報之苦,是何等令人怵目驚心。

唐.慧沼大師《最勝王經疏》言:
五逆有二,一者「三乘五逆」:
謂一者故思殺父,二者故思殺母,三者故思殺阿羅漢,四者倒見破和合僧,五者噁心出佛身血。
以背恩田(前二)違福田(後三)故,名之為「逆」。
犯此逆者,身壞命終,必定墮無間地獄,一大劫中受無間苦,名「無間業」。

凡事也要看動機,是故意的或者非故意的,是有心或無心,存心是深或淺,醞釀多久,方法如何,這種種的不同,導致將來果報輕重的名目也有別。

唐.智儼大師《華嚴經》〈孔目章〉三,列舉五逆,次言:
初二背恩養,次三壞福田,故名為逆。

這意思跟前面一樣。

三、三福田

三福田—— 敬田、恩田、悲田。
猶如農夫耕田,能有收穫;敬事三田,可生福德。

敬田、恩田、悲田就是佛法中所謂的「三種福田」。有田,但沒有力量耕耘,或者有力量耕耘,而沒有田,都不能得到福報。如果有這三田,我們就應該善加珍惜,好好把握。

世間的人想買獎券或是樂透,希望好運,獲得中獎,得到福報,但是都不如好好耕耘這三田,而且這三田對我們來講,並不是遠在天邊、遙不可及。

敬田

敬田—— 於佛法僧三寶,尊崇、供養,能生福德。
經言:「佛為大福田,最勝福田。」

對於佛法僧三寶能夠尊崇、能夠供養,所生的福德非常大,隨後我們會列舉數則有關敬田、恩田、悲田的果報事例做為說明。

有一首偈說「有佛出世龍天喜,無僧說法鬼神愁」。為什麼?因為佛是大覺者,佛所說的法是宇宙的光明、眾生的眼目;僧是住持佛法、傳承佛法、保持佛法於不滅,所以與佛、法合稱三寶。三寶既然是宇宙的光明、眾生的眼目,是不能沒有的,沒有的話則宇宙黮暗,眾生茫無所歸。所以尊崇、供養三寶就有大福田。《無量壽經》說:

若有慈敬於佛者,實為大善。
天下久久,乃復有佛。

遇到佛不容易。現在釋迦牟尼佛已不在人間了,不過佛像還在,佛法還在,我們如果遇到了,能夠尊崇、供養,福報是很大的。

而這個「敬田」我們可以一口氣來掌握,就是什麼?就是「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這樣敬田就通通尊崇到了、供養到了,是不是?我們同修、蓮友時時刻刻都在做敬田的工作,對不對?

恩田

恩田—— 父母師長,有養育、教誨之恩。
若知恩、感恩、報恩,福德甚大;
若忘恩、背恩、逆恩,罪惡極重。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養兒方知父母恩」,天下父母對這句話必深有同感。

父母之恩,比山高,比海深,所謂「昊天罔極」。《詩經》〈蓼莪篇〉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俗話說:「父母想囝長江水,囝想父母樹尾風。」又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因此,父母在堂,應及時行孝,以免遺恨。《大經》說:「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

悲田

悲田—— 於貧窮悲苦之人,悲愍之、布施之,能生福德。

這個悲田容易不容易做到?容易做到!我們如果到7-11統一超商去買東西的時候,都會看到櫃檯上放一個盒子,要人家捐款,我們一旦遇到,就是有緣,我們就隨手投下去。不過我們看到人家所投的是一塊錢、兩塊錢,或是五塊錢,我們看到的話,可以投十塊、五十塊、一百塊,這樣是在跟眾生結善緣、結佛緣,將來我們成佛要廣度十方眾生就方便多了。

陽善、陽報、陰善、陰報

行善有善報。善有陽善、陰善之分,果報也有陰報、陽報之別。

行善而為人家所知道叫陽善,所得之報為陽報;若行善而為人家所不知道的就是陰善,就會得到陰報。陰報比陽報還來得大。

三輪體空

布施有所謂的「三輪體空」。「三輪」指「能施」、「所施」、「施物」,亦即「能布施的我」、「所布施的東西」以及「接受我布施的對象」三者,布施的時候如果不執著這三樣東西,不把「我在布施」、「我布施了什麼貴重東西,供養了多少錢」、「某某人接受我什麼樣的布施、供養」這三者一直記在心中,就是三輪體空。

隨手投錢捐款與眾生結緣當然有福報,可是這個跟三輪體空比較起來,還是天差地別。

不過說來容易做來難,如果我們沒有體會空性而破除煩惱的話,我們再怎樣做,布施的功德都還是有所執著,不能達到三輪體空。不過我們既然是凡夫,就依我們凡夫的根器儘量去做就好了。

惠而不費

我來說一件我自己的往事做為拋磚引玉,本來行善是不宜宣揚的,而且說出來的話就不是陰善,而是陽善。不過主要用意是藉此來與大家互相勉勵。

民國七十四年(一九八五)初,我曾經到泰國一個月,也到過泰北。國共戰爭後期,從雲南地區一直逃到泰北境內的大陸軍民已經無處可逃,最後就在那裏安家落戶,子孫也在那裏傳承。我去一看,好像回到故鄉一樣,為什麼?因為他們所使用的語言和我們說的話完全一樣,一踏進他們家門,他們都有個類似佛堂的地方,不過他們不是供佛,而是寫著「天地君親師」,而且都有上香,尤其是大門的紅門聯很鮮明,所以到那個地方,覺得人、物都非常的親切。可是他們很貧困,一般的房子都是竹子、草茅所編成的,甚至很破爛,只夠遮風避雨,如果刮大風、下大雨,就要大桶小桶地接水。當初我就想,如果有能力的話,就一間一間蓋給他們住。

十年前,我看到「全國災胞救濟總會」正要舉辦一項活動,在泰北建蓋房子,一家一戶,一戶十坪大的磚瓦房子,裏面有客廳、房間、衛浴、廚房。十坪看起來是很小,可是樣樣俱全;雖然很小,可是對他們來講很難得了。一間台幣只有五萬塊而已,五萬塊就可以給他們一個遮風避雨的家。那個時候我身邊有六十五萬,這是信眾給我讓我買個小精舍可以安身辦道所累積的錢,那時我在台南,心想:六十幾萬塊頂多買一個小套房,買一間小精舍至少也要一百多萬,如果把它拿到泰北,就可以有十三間房子,住十三戶人家,這樣的話,實在太划得來了,所謂「惠而不費」,太難得了。

還有,捐獻人的名字也會釘在他們大門旁邊,永遠做為感恩紀念,這個也讓我覺得很有意義-- 各位同修,是不是我要把我的名字釘在他們的門邊呢?不是。因為我正好想到捐贈者可以用「南無阿彌陀佛」的名稱,讓阿彌陀佛跟他們同住在一起,讓阿彌陀佛的光明照耀他們的家庭,光耀他們的門楣,讓他們因為這句名號而消災解厄,增福增德,所以我就把錢劃撥過去了。

我劃撥雖然有留我的地址和電話,可是姓名卻是「南無阿彌陀佛」,所以他們也不曉得是怎樣的對象。經過一兩年之後,那個單位寄來一份資料,裏面就是一些捐獻者的明細表,還有相簿,十三戶人家的相片都在裏面,有搭建前的草茅房子和興蓋後的新房子作對照,還有每戶人家的家人全部站在門前的合照相片,門前牌子就寫著大大的捐獻者「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還有戶長的名字。

我一看這個資料卻很遺憾,若有所失,為什麼?因為這裏面有「立法新村」的名稱,就是當初立法委員他們也出錢,特別把一個小村莊取名為「立法新村」,他們的錢都蓋在這個村子裏,村中還有一所小學,是一個孤家寡人的退伍老兵,用將近五十萬元發心捐獻為他們蓋的。我當初因一旦碰到錢,或提到錢這個字都很忌諱,向來也很少跟信眾、親戚主動談到錢,也不曾跟他們化過緣。那時候我就想,如果知道會以自己提供的名稱去命村名、校名,我就會斗膽去化緣,那麼泰北地方也就會有了「彌陀新村」、「彌陀小學」。

以後若有類似的機會,我們同修可以參酌這個經驗,進一步把事情做得更好,這也是當阿彌陀佛的手腳,甚至當阿彌陀佛的口。人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希望我們往生的時候身邊沒有留下一毛錢。會不會想「這樣不行,還要留一點錢火化或做什麼的」?沒關係!夠用就好了。

宋朝有一位文人叫范仲淹,他很有愛心,他說,凡是他所到之處,一定要給當地帶來利益。這些先聖前賢的偉大事蹟與崇高德行,是可以讓我們見賢思齊的。

四、大乘五逆

大乘五逆——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四言:有五種罪,名為根本,何等為五:

一者:破壞塔寺,焚燒經藏,或取佛物法物僧物;若教人作,見作助喜。

二者:謗三乘法,言非聖教,毀呰留難,隱蔽覆藏。

三者:若有沙門,信心出家,若有戒、無戒,打罵呵責,說過禁閉, 還俗驅使,債調斷命。

四者:殺父、害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殺阿羅漢。

五者:謗無因果,長夜常行十不善業,不畏後世,自作教人,堅住不捨。

「根本罪」,就是所有的罪都從它長養出來,枝末的罪固然也是錯,固然也要受刑罰,可是根本的罪更重,所受刑罰更深、更長、更苦。小乘的罪都已經很嚴重了,何況大乘五逆所包含的更加廣泛,像第一「破壞塔寺」,只要破壞塔寺就犯了大乘五逆罪,為什麼?大家想想看,塔是供奉佛陀舍利,寺院是讓出家人棲身修行,所謂「身安道隆」,如果身不安則道不隆,那豈不是障礙了他解脫六道輪迴、甚至障礙他成道證果呢?所以,破壞塔寺的罪過非常大。

「焚燒經典」:剛剛講過「經典」是宇宙的真理與光明,能開正眼、破迷惑,與眾生離苦得樂有關,焚燒經典等同毀壞佛法,所以這種罪很大,也是根本罪。

「或取佛物法物僧物」:寺院的東西是十方僧眾的東西,如果在家眾隨便取用,甚至出家眾不應取而取,就犯了根本的罪,承受的果報苦報也是非常大的。在三寶當中種下敬田,福報是很大的;同樣地在三寶當中非法盜取、非法取用,他的苦報也是很大的。

「若教人作,見作助喜」:自己沒有做,可是指使人家去做;或者沒有指使人家做,但是看到人家做就為他歡喜,這個都是同樣的罪。

接下來所說四種罪,應該很容易瞭解,不用解釋。

我們再看經文:

《大經》卷下「五逆」之文 (《無量壽經》九六頁):
不信先聖、諸佛經法(大乘第二逆)。
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後,神明更生;
不信作善得善,為惡得惡(大乘第五逆)。
欲殺真人(殺阿羅漢、出佛身血),
鬥亂眾僧(破和合僧)。
欲害父母(殺父殺母)。

這是《無量壽經》卷下有關大乘五逆的說明。

「不信先聖、諸佛經法」:就是不信三寶,不信三寶就是不信三世因果,不信有善惡報應,不信有六道輪迴。這裏所講的「欲殺」、「欲害」,「欲」是一種動機,但是還沒有造作,雖然還沒有造作,但因為已經起心動念,就已經犯了這個五逆之罪。

五、謗法墮阿鼻地獄

何謂謗法——
誹謗佛法,其罪之重,過於五逆。

剛剛講的五逆已是所有罪當中的重罪,比五逆罪更重的罪,就是謗法之罪,謗法的罪有多重呢?

《法華經》卷二〈譬喻品〉言:
若人不信,誹謗此經,則斷一切世間佛種。……
此人罪報,汝今復聽,其人命終,入阿鼻獄。

《法華經》:佛本懷經

《法華經》是怎樣的一部經呢?這部經被稱為「佛本懷經」,就是佛出世所講經典當中最終非講不可的一部經。

「若人不信,誹謗此經,則斷一切世間佛種」:《法華經》是說成佛之經,如果不信而誹謗這部經的話,那就違背真理,因為佛法就是真理,不生也不滅、永恆存在、普遍存在。誹謗這種教理,那麼,他的心、他的業就跟阿鼻地獄相應,常在阿鼻地獄當中。

《無量壽經》:本懷中的本懷

還有一部也是佛的本懷經,就是淨土宗的根本經--《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佛的本懷中的本懷經,比《法華經》還要重要。將來法滅的時候,所有經典都不存在了,但釋迦牟尼佛也要把這部《無量壽經》留住,繼續流傳在這個世間,不使它消滅。因為它比《楞嚴經》重要,比《金剛經》重要,比《華嚴經》重要,比《法華經》重要。既然誹謗《法華經》果報如此,如果誹謗《無量壽經》,所受果報更將如此。

《無量壽經》是說什麼教理的經典?《無量壽經》是說「阿彌陀佛成佛因果」的經典,也是在說「眾生往生成佛因果」的一部經,它有一個根本就是「四十八大願」,「四十八大願」又有一個最根本的願,就是「第十八願」,所以整部《無量壽經》如果濃縮而言,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講什麼呢?講「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往生是生到哪裏成為什麼?是生到極樂世界,快速成佛,因為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我們一旦往生極樂世界,我們的心境哪能不涅槃?就像水入大海,哪能不跟大海之水一樣呢?

如果誹謗,心想「念佛怎麼能夠往生?」這樣誹謗就不得了,就造下了誹謗正法的罪。

再怎麼樣都不能五逆謗法

《往生論註》卷上末〈八番問答〉言:
誹謗正法人,墮阿鼻大地獄中,
此劫若盡,復轉至他方阿鼻大地獄中。
如是輾轉,經百千阿鼻大地獄,佛不記得出時節;
以誹謗正法罪極重故。

所謂「業力不可思議」,誹謗正法的業力自自然然「墮入阿鼻大地獄中」,「經百千阿鼻大地獄」之後呢?「佛不記得出時節」,這個太恐怖了,佛是有大神通的,可是對於誹謗正法墮阿鼻地獄的人,是百劫後才出來,還是千劫後才出來,連佛都不曉得,啊!那太恐怖了!豈不是說,不只百劫千劫,而是無數劫、無量劫還沒出來嗎?

有句話說:「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什麼罪眾生不造呢?但再怎麼樣,都不能造五逆謗法的罪。

六、謗法相

問曰:「何等相是誹謗正法?」

答曰:「若言無佛、無佛法,無菩薩、無菩薩法;
如是等見,若心自解,若從他受,其心決定,皆名誹謗正法。」

如果倡言沒有能說佛法的佛,也沒有佛所說的佛法,沒有能傳佛法的菩薩,也沒有菩薩所傳的法,這叫「若言無佛、無佛法,無菩薩、無菩薩法」,這種觀念、這種見解、這種思想是什麼見呢?是撥無佛法、撥無因果的邪見。

「如是等見,若心自解」:指自己自作聰明,產生這種邪見思惟。

「若從他受,其心決定,皆名誹謗正法」:指這種見解從邪思、邪教所傳過來的,因為那種見解是邪見,所傳的就是邪思,那個團體就是邪教。他如果心不接受、心不決定,就不足以構成誹謗正法;一旦心接受了、心決定了,當下就是誹謗正法。可見,所有的善業、惡業從心所生,心若不決定,則無善業、無惡業。對於某種思想觀念,如果其心決定,則成事實,則是存在。

「如是等見」:到底有哪些見呢?邪見分有「上品邪見」、「中品邪見」、「下品邪見」、「雜邪見」。

七、謗法重於五逆

問曰:「如是等計,但是己事;於眾生有何苦惱,踰於五逆重罪耶?」

答曰:「若無諸佛菩薩,說世間出世間善道,教化眾生者,豈知有仁義禮智信耶?
如是世間一切善法皆斷,出世間一切賢聖皆滅。
汝但知五逆罪為重,而不知五逆罪,從無正法生。
是故謗正法人,其罪最重。」

這裏問說,謗法是自己的事情(不像五逆,殺害父母,或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合和僧),所以跟別人不相關,不影響到別人,沒有加害眾生,不讓眾生苦惱,為什麼這種罪反而比五逆還重呢?曇鸞大師就說:

「若無諸佛菩薩,說世間出世間善道……如是世間一切善法皆斷,出世間一切賢聖皆滅」:所謂善道有兩種,一種是「世間善道」,就是佛所說的五戒、十善,修五戒、十善可以生而為人,或者來世生天;「出世間善道」就是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總歸而言,就是諸佛菩薩所說的五乘,就是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如果謗法的話,等於就是否定有這五乘的佛法,豈不是障礙眾生解脫之道?這五乘的佛法,不管是世間善道或出世間善道,都是在教化眾生。就世間來講,剛剛講的五戒就是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等同「仁、義、禮、智、信」五常,不殺就是仁,不盜就是義,不邪淫就是禮,不妄語就是信,不飲酒就是不迷失腦智。

如果誹謗佛,說沒有佛;誹謗法,說沒有佛法,那麼,世間善法就斷,出世間賢聖也被消滅了。

「汝但知五逆罪為重,而不知五逆罪,從無正法生。是故謗正法人,其罪最重」:一切善法都從佛法產生,所以,五逆罪「從無正法生」,「無正法」就是「誹謗正法」。從這裏可以瞭解,為什麼誹謗正法比五逆罪還重了。

第二節    孝養父母  恭敬三寶

一、內外典勸孝之文

「內外典」,「內典」指佛教經典,「外典」是指佛教以外的典籍。

前面已講過五逆、三田的內涵及果報,接下來再簡略引用幾段內外典籍,作為解釋,勉勵人們要孝順父母,不可忤逆父母。總共引用二十二段文,有四段引自外典,其餘皆引自內典,大部份都講勸孝。

孝悌為仁之本

一、《孝經》言: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二、《論語》〈學而第一〉言:
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孝」就是孝順父母、孝敬父母、孝養父母;「悌」就是友愛兄弟、愛護兄弟,珍惜骨肉之情。孝悌之人是不會喜好冒犯長輩的。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一個不喜好冒犯長輩的人,可是卻喜歡興風作浪、擾亂人群,那是不會有的,因為他有孝悌之心的根底。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子著重根本,根本如果建立的話,道就產生了。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仁的根本,可見孝悌的重要,人間善事都因孝悌而產生,人間壞事都因孝悌而禁止。「本立而道生」下面提到「仁之本」,可見這個道就是「仁」,「道者仁」,仁者愛人,愛人者慈悲;而真正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天地萬物與我一體,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由親及疏,由近及遠,由人及物,視一切眾生都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像這一連串的德行、這一連串的大道理,都是以孝悌為根本而生起的,所以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講,就是學佛大悲心,行持菩薩道。有一句話說「視民如傷,視人如己」,「視民如傷」就是說一個國王,應該親自察看、感受老百姓生活上的痛苦而去愛護、照顧他們;「視人如己」就是把別人看成自己,就是前面所講的「同體大悲」這種存心,論其根本,也是從孝悌而來,所以說「本立而道生」。

有一句話說「不孝父母,敬神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那就是說,只有孝順父母,敬神才會得到神的庇佑,甚至不必求神拜神,自然求神拜神所要的已經在裏面了。

有一首詩說:「父母不親誰是親?不重父母重何人?汝若重他十六兩,後世兒孫還一斤。」這裏就談到因果關係,現在我們竭盡身心孝養父母,將來我們的子孫也會如同我們孝養父母那樣來孝養我們,而子孫孝養我們的恐怕不只「還一斤」,而是還十斤、百斤以上。西洋也有一句話說「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了,怎麼能夠愛別人呢?」所以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是通於古今中外的一個「天之經,地之緯,民之行」的根本指南。

至善莫過於孝,孝道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災難消除的度量衡,是維繫世界和平的根本法則,孝道失則天下必失,孝道興則天下必興。如果人人做好孝道的本份事,世界不治則平,人心不教則善。

事父母幾諫

三、《論語》〈里仁第四〉言: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幾諫」是柔聲、委婉地規諫,規勸父母的態度就應該這樣。為什麼?父母子女之情是一種天性、天理,在身份上,是兒女對父母,不是父母對兒女,也不是國王對百官、上司對部下、老師對學生。同時,兒女對於父母的過錯,都有一種深愛父母的心,希望父母向上、向善、成賢、成聖,所以規勸父母就應該守大體、有分寸,和國王要求百官大臣、上司要求部下、老師要求學生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知道儘管父母聽不進我們的話,可是我們對父母的敬愛一點也沒有減少,對父母還是沒有違抗,甚至為父母而憂心操勞也不埋怨。這種不怨,是既無怨色,也無怨言,更無怨心,所謂「無怨無悔」。「勞而不怨」可說非常困難,因為不表現在臉色、語言上還容易,可是不抱怨在心中就困難了,但是如果是一個真誠的孝子,他是可以做到這樣的。

不行恩孝與畜生無異

四、《觀無量壽經》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五、《觀經疏》〈序分義〉 (《善導大師全集》一一九頁)言:
不行恩孝者,則與畜生無異也。
父母者,世間福田之極也;
佛者,即是出世間福田之極也。

六、《大智度論》言:
知恩者,生大悲之根本,開善法之初門;
人所敬愛,名譽遠聞;死得生天,終成佛道。
不知恩者,甚於畜生也。

「不行恩孝者,則與畜生無異也」:因為人為萬物之靈,有靈性、有智慧,曉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恩德、什麼是美好的行為;畜生沒有這種智慧,也無法接受這種教育。既然生而為人,可是不能行恩孝的話,豈不是跟畜生無異,甚至畜生不如?有句話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人子不能行恩孝,等於不如羊、不如烏鴉。沒有父親母親,就缺乏能生的因,也就沒有所生的人,所以有父母才有我們;因為生而為人,才能學佛,才能靠人身而得度。追根究本,都來自於父母,所以對父母就應該知恩、感恩、報恩。

「父母者,世間福田之極」:世間最高的善就是孝順父母。

「佛者,即是出世間福田之極也」:出世間最高的善就是供養佛。

《四書》裏面談到孝的內容很多,佛經裏談到孝的經文更多,有一部叫做《父母恩重難報經》談到父母的十大恩惠,我在《書信集》裏也談到,大家有時間可以看看,體會父母對我們的恩。

世間有一種苦,只有女人知道,男人不知道,這是什麼苦?就是生孩子的苦,所以俗話說「生有過,燒酒香;生沒過,四塊板」(台語)是不是?所以,佛教徒把自己的生日視為「母難日」,遇到母難日不是去吃喝慶祝,而是行善,在佛門中積功德,誦經、念佛、迴向。

我出家不久的時候,在道場裏看到一位師父這麼做,讓我印象深刻。出家人身上沒有錢,三餐只是接受供養,只有寺院供佛的時候才會分發到水果。很巧的,分發水果的某一天正是那位師父的母難日,他只有幾個橘子而已,他就站在走廊旁邊,等出家眾回寮房一個一個經過的時候,就剝橘子說:「今天是末學的母難日,請慈悲接受我的供養,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夠增福、增德,早日離苦得樂。」我一看內心非常感動,不知不覺就很難過。

我也是從小讀古文學長大的,尤其對《孝經》、《四書》中有關孝的部份特別感動,所以這一次我就把有關孝順的經文,扼要地列舉一下。

戒以孝為宗

七、《梵網經》言:
戒雖萬行,以孝為宗。
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

八、《優婆塞戒經》言: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梵網經》有上下兩卷,上卷講大乘戒律,下卷說明四重、四十八輕的戒律。無論出家、在家,都應該遵守四重、四十八輕的戒律。

「宗」,就是以「所尊崇、所重」的為根本。

「戒雖萬行,以孝為宗」:意指戒律條文雖然很多,可是重點在於孝,可見佛家非常重視孝道。在這裏,孝有更廣的含義,《梵網經》裏面這麼講:「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意思就是說要推廣孝順之心、慈悲之心,把一切眾生看成過去父母,看成未來諸佛,在消極方面,不殺、不害眾生,在積極方面,救度利益眾生。

善之極莫大於孝

九、《難報經》言:
左肩持父,右肩持母,經歷千年,便利背上,猶不能報父母之恩。

十、《忍辱經》言: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莫大於不孝。

十一、《大集經》言: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十二、《四十二章經》言: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矣,二親最神也。

祭拜天地鬼神,為了什麼?應該有兩點:一、敬畏天地鬼神,希望他們不加害自己;二、祈求天地鬼神的保護,一方面消災解難,一方面帶來好運,事事如意。

可是佛陀也告訴我們:「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矣,二親最神也」:父母比天地鬼神還要神,還要靈驗。

最近我們書院外牆的電子看板法語是:「神明宿於正直之心。」神明在哪裡?不在天上,也不在地祇,不在外面,而在我們心中,只要我們心存正氣,心存善念,自自然然就能夠跟鬼神感通,自自然然善神就保佑我們。所以有一句話說:「天地無親,唯與善人。」天之道不是你向祂祈求祂就給你,不是的,只要你是善人、正人,自然天道就跟你在一起,不用向外祈求。

「百善孝為先」,我們行善,要先孝順父母。為什麼?因為天地鬼神最敬重孝子,以鬼來講,鬼不敢害孝子,鬼看到孝子來,就會趕快跪下來;至於神,一定保護孝子。所以只要孝順父母,我們不必祈求天地鬼神,自自然然得到天地鬼神的保佑,因為如是因如是果。

十三、《心地觀經》言:
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與供佛之福,等無差別。

十四、《增一阿含經》言:
孝順供養父母,功德果報,與一生補處菩薩功德一等。

十五、《寶藏經》言:
孝事父母,天主帝釋,在汝家中;
孝養父母,大梵尊天,在汝家中;
孝敬父母,釋迦文佛,在汝家中。

「大梵尊天」是色界天第三天的天主;「天主帝釋」是忉利天的天主,這兩位天主都是佛教的護法。

我們只要孝順父母,釋迦牟尼佛已在我們家中,擁護佛教的兩位大天神也已在我們家中了,等於是不求而自來。

如果我們只是禮佛、敬佛,可是不孝順父母,那就不是真正在禮佛、敬佛;進一步說,我們願生極樂,稱念彌陀,如果對父母不敬重、不盡心孝養、孝順、孝敬,那真的是違背佛心了。

引導父母來念佛才是真正供養父母

十六、《佛說孝子經》言:
親之生子,懷胎十月,身為重病;
臨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難言。
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親者,雖為孝養,猶為不孝。

十七、《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言:
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向正法,便為供二親。

我們孝養父母,使他們物質無缺,使他們精神怡悅,甚至在這個世上做一些豐功偉業來光宗耀祖,使父母在世間有名望,這雖是儒家所重視的孝道。若以佛的眼光來看,這樣仍有不足,甚至是危險的,因為可能為了達到這些目的而去殺生,取不應該取的、得不應該得的,這樣豈不是讓父母反而墮落?所以,只有導向正法才是真正供養父母。

所謂「正法」,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是正法中的正法,所以應該引導父母來念佛,求生極樂,才是真正供養我們的父母。

十八、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言:
人子於父母,服勞奉養以安之,孝也;
立身行道以顯之,大孝也;
勸以念佛法門,俾得生淨土,大孝之大孝也。

十九、有一首詩說:
子到英年親白頭,風光雖好夕陽流;
肥甘供養孝猶淺,要勸雙親淨業修。

這一首詩也曾登在我們書院外牆的看板法語中。就是說我們到了壯年以後,我們的父母已經是年老白頭了,雖然他可安享晚年、含飴弄孫,可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們再怎樣把好東西給父母親享用,這種孝還是淺孝,不是大孝;若能引導父母修淨土法門、往生極樂,才是徹底真正大孝。

罪莫大於不孝

二十、《孝順訓》言:
五刑之屬三千,罪莫大於不孝;
人於孝道無虧,言行微疵可略;
人於孝道有虧,功業蓋世當譴!

不孝父母墮無間地獄

二一、《父母恩重難報經》言:
不孝之人,身壞命終,墮於阿鼻無間地獄,歷劫受苦,無時暫歇。

二二、《地藏經》〈觀眾生業緣品第三〉言:
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二、敬田恩田之果報

下面略舉十四個故事,讓大家瞭解孝順父母以及奉事三寶所獲得的不可思議果報,以及不孝或不敬三寶所得的深重果報。

1、僧告楊黼,佛在家中

太和楊黼,辭親入蜀,訪無際大師。遇一老僧,問所往。
黼曰:「訪無際。」
僧曰:「見無際,不如見佛。」
黼曰:「佛安在?」
僧曰:「汝但歸,見披衾倒屣者,即是也。」
黼遂回。一日,暮夜抵家,叩門。
其母聞聲,甚喜,不及衫襪,遽披衾倒屣而出。
黼一見,感悟,自此竭力孝親。
年八十,誦偈而逝。 (《感應類鈔》)

楊黼受老僧開示,竭力孝親這段典故,在唐湘清居士的《因果報應錄》中也引用,並且用白話把它翻譯出來。我來念一遍:

楊黼,是安徽省太和縣人。他感覺人生無常,立志修道,聽說四川省無際大師的道行很高,為了要親近明師,他就辭別雙親,離開故鄉,到四川去訪師求道。

剛抵四川省境內,遇見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和尚,他向老和尚很恭敬地頂了一個禮。老和尚問他說:「你從哪裡來?到四川來做什麼?」

他答道:「我從安徽省來,想到四川參訪無際大師,修學佛法的大道。」

老和尚說:「你要見無際大師,那不如見佛。」

楊黼問:「我很想見佛,但不知佛在哪裡,請求老和尚指示我,好嗎?」

老和尚說:「你趕快回家去,看到肩上披著大被、腳上倒穿鞋子的,那就是佛了。」

楊黼聽了老和尚的話,深信不疑,就整理行裝,雇舟返鄉,在路上跋涉了一個多月,回家的那天,已是暮色蒼茫,他敲著家中的大門,呼喚媽媽開門。他媽媽聽到寶貝兒子回來了,歡喜得從床上跳起來,來不及穿衣服,只把棉被披在肩上,倒拖了鞋子,匆匆忙忙地出來開門,迎接愛兒。

楊黼看到披衾倒屣的媽媽,頓然覺悟父母才是活佛。從此以後,竭力孝順雙親,在物質方面儘量使父母滿足,在精神方面儘量使父母快樂。

後來楊黼享八十歲的高壽,臨終時候,誦《金剛經》的四句偈,安詳而逝。(取材自《德育古鑒》)

無際大師即希遷禪師,是唐朝時代的一位禪宗大師,是禪宗鼎鼎有名的六祖慧能大師的弟子。當時他在四川弘揚禪法非常有名氣。

真正孝順的人,就如孔子說的:「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古代是這樣。當然現代的話或許不一樣,因為古代沒有汽車、飛機,沒有電話、手機,也沒有電報,而且大陸很廣大,一旦出了遠門,什麼時候能回來都不知道,甚至也可能再會無期。所以,孝順的人不遠遊,如果要到遠方去,也必定先告訴父母是到哪個地方去,讓父母能夠關懷得到。

但是,對於一個學佛修行者來講,為了了脫生死大事,即使再遠的地方,他也要去尋訪,所謂「千里訪名師,萬里求口訣」。

楊黼辭親入蜀,當然這一去是生死未卜,何時回來、能否回來,是不可知的。他遇到一位老和尚,這位老和尚讓他看起來是個有道高僧。所謂「人有善願,天必從之;人有誠心,佛有感應;有福之人,可逢上智」,可說,楊黼求道的誠心,感動了佛菩薩顯現一位老僧來為他指點修行的要妙。

■ 守愚念佛、無諍念佛、老實念佛

這位老僧問他要到哪裡去。以禪來講的話,通常都不是以尋常的談話來對答的,話中都蘊含著機鋒轉語,一方面在瞭解對方程度的高低,一方面也是在點撥對方,使他能夠契入禪法。所以,往往學禪的人,一見面就問:「你從何處來,要往何處去?」如果說「我從安徽來,要往四川去」,這樣的回答是過不了關的;如果說「我從來處來,要往去處去」,這樣的回答就會吃棒喝,因為這樣是依文解義,記問之學。如果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也過不了關,也要受棒喝的。

近代高僧廣欽老和尚,臨終之前說了一句話(台語):「無來無去,無代志。」等於是無來亦無去。他在這世間修行、度眾九十五年的期間,他不感覺他自己有來過、有活過九十五年,這是他對本性、佛性的體會。

每一位眾生都具有佛性,佛性是超越時間、空間,也超越我們的念頭。這個佛性是自己跟整個大宇宙合為一體,沒有你我他,或善惡、親疏、好壞這些差別,甚至連分別也沒有的。所以這種境界是唯證方知,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是沒辦法以語言來述說、解釋清楚的,只有悟道的人,彼此揚眉瞬目、彼此默契可以體會的。

就禪方面來講,聽幾堂課,或者看幾本語錄,慧根比較明利的人,可能很快就能夠領會宗趣了。可是這個仍不管用,為什麼?因為他內心的貪瞋癡,和無始劫以來的業依舊還在。所以,永明禪師寫了〈四料簡〉說:「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有禪就是已經大徹大悟了,可是如果不求生淨土,命終的時候,中陰身顯現,過去的業力現前,就隨業力而輪迴去了。所以,修行還是要以修淨土最為穩當,不但穩當,而且是當生成就,一世圓滿的。

所以,我們不用好奇高攀其他法門,要「守愚念佛、無諍念佛、老實念佛」!即使自己很有智慧,很精進修行,也把自己看成一個愚愚笨笨,什麼都不懂的人,而且不覺得自己在精進用功,還是感覺自己很懈怠、很拙劣、很慚愧。

■ 敦倫盡分,全家念佛

這個老和尚事前對楊黼講的披衾倒屣,居然跟他後來看到的事實完全吻合。再怎樣,一個人也不可能肩披著大被,倒穿著鞋子吧,可是這一幕景象那麼真實地就呈現在他的眼前,如同老和尚所講的,一點不差,非常靈驗,當下他就有所感悟。

他領悟到什麼呢?就是第三單元所引《大集經》的「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他領悟了,原來佛就在我們家中,而且跟我們非常地親,每天都在一起。所以,對一個念佛人來講,如果好好地盡心孝敬父母,不但阿彌陀佛跟我們在一起,父親佛、母親佛也整天跟我們在一起。

當然,老和尚的用意是要他回家去好好敦倫盡分,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做一個在家人的模範,至於要學禪,對他來講,太高攀了。

至於我們念佛人,就像我們「俗諦」所講的,在敦倫盡分當中引導親人念佛,跟我們同生極樂世界,這樣的話,不但是跟佛永遠在一起,家人團聚在一起,而且本身也能夠成佛,讓人家來親近,也能夠廣度所有眾生。

所以,如果是在家眾,就安份守己,奉公守法,為世良民,專一念佛,全家成為念佛的佛化家庭,全家求生極樂世界,作為在家學佛的典範,引導一方。

2、孝婦生天,閻王恭送

這是印象中的一件典故,出處在哪裡,一時找不到,它的大意是說:

有一個人很有學問、人品,每隔幾天必須到陰間代理判官職務。他到陰間沒有固定時間,有時白天,有時晚上,只要有事,就要下去。他下去以後身體或者躺在床鋪上,或者靠在椅子上,好像入睡一樣。一直到他陰間的事情辦完,就會自然地醒過來。

有一天,他和朋友在敘談聊天,突然間就說:「請你等一會兒,我有事必須先離開。」話一說完,就立刻睡著了。這位朋友本來就知道他有陰間的職務,所以就在一旁靜靜的等他。

沒多久他就醒過來,朋友就問:「這一次怎麼這麼快?」

他就回答說:「這一次不是去辦案,而是一位孝婦要生天,從閻羅王以下的都要去恭送。這位孝婦是年輕守寡,沒有兒女,也沒有其他親戚,只有她的婆婆跟她相依為命。這位媳婦非常孝順,因為家庭貧窮,只好當乞丐過活,如果討到好吃的東西,一定先讓婆婆食用,假若當天所討的東西不夠兩個人吃,一定寧可自己挨餓,讓婆婆吃飽。她的婆婆去世,也盡心盡力辦理後事。今天這位孝婦壽命到了,死在郊外,她的神識生天,所以我們去恭送。」

那位朋友好奇,就跑到郊外去看,果然有一位婦女死在郊外。

由此可知,孝順福報非常大,能夠上生天堂。有句話說「生天自有生天業,未必求仙便得仙」,要生天的話,要圓滿十善功德;要求仙的話,也要有大修行。所以,要生天、要登仙品,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往往要成仙,要經過好幾世,經過很久的修行。

可是只有一件很容易,當生就可以達到,就是孝順,孝順就可以生天。

當然,這是以一般世間法來講,一般世間法能夠生天就已經是最高的境界了。但以佛法來講,當然不究竟。所謂「求天不生天」,也就是說,累積人跟天的福報,可是不求生天,而是迴向眾生、迴向菩提、迴向將來成就佛果,當然這是就聖道門來講的。如果就淨土門來講,如果懂得把孝順的功德迴向極樂世界,那麼以九品往生階位來講的話,至少是中品下生,當然這是就自力迴向來講。以我們他力念佛來講的話,是超越九品的:因為這句萬德洪名的功德不但超越中品下生,也超越上品上生,是橫超品位階級的。

■ 念佛人自然行孝

關於孝順,我們念佛人的心應該怎麼樣呢?是感念佛恩、隨順佛心來行孝道,自自然然的,不以為自己是在行孝道,也不以為行孝是為了能夠生天,都不是!所謂「體如而行,即是不行」,體會佛心、隨順佛心去做,這個敦倫盡分的人品是行而不行,不覺得自己在做這些功用。

3、孝婦念佛,易度宿冤

李村有農家婦,每早晚出饁,輒見女子隨左右,問同行者則不見,意大恐怖。後乃漸隨至家。然恒在院中,或在牆隅,不入寢室。婦逼視,即卻走;婦返,即仍前。知為怨懟,因遙問之。

女子曰:「汝前生與我,皆貴家妾,汝妒我寵,以奸盜誣我,致幽死。今來取償。詎汝今生事姑孝,恒為善神所護,我不能近,故日日相隨。揆度事勢,萬萬無可相報理,汝倘作道場度我,我得轉輪,即亦解冤矣。」

婦辭以貧,女子曰:「汝貧非虛語,能發心念誦佛號萬聲,亦可度我。」

問:「此安得能度鬼?」

曰:「忠臣孝子,誠感神明,一誦佛號,則聲聞三界,故其力與經懺等。汝是孝婦,知必應也。」

婦如所說,發念持誦,每誦一聲,則見女子一拜,至滿萬聲,女子不見矣。此事故老時說之。知篤志事親,勝信心禮佛。 (《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六〈姑妄聽之二〉)

這個故事大家應該可以理解。

「每早晚出饁」:以前農業時代,家人白天都到田裏工作,家裏的婦女就必須煮飯、帶飯到田裏給親人用,大家都知道、看過嗎?我小時候,我父親都到田裏工作,我母親就煮飯送菜,我也被媽媽牽著小手一起到田裏去。

「輒見女子隨左右」:婦人往往看見一位女子跟隨在她左右,只有她看到,別人看不到,她就很恐慌。本來只在外面,逐漸地就跟隨到家裏來,不過都在院中,或在牆邊角落,不敢進來,更不敢登堂入室。如果用眼睛逼視她,她轉身就離開,如果不看著她,她又接近過來。這時候,她就知道對方不懷好意,應該是過去世的冤家,所以就遠遠地問她,對方就回答:「妳跟我前輩子是富貴人家的妾,但是你嫉妒我,以不實的奸盜這二件罪名污蔑我,致使我去世,今來取償。」由此可知對方的冤屈非常深重,因為奸盜對一個古代的女人來講,是非常不名譽的指控,如果是事實還好,可是完全不是事實,對方因此含怨而死。往往含怨深,就會生生世世相隨不捨,直到討完債之後,才會彼此了結,因此,往往生生世世冤冤相報,無窮無盡。

以前我也曾問過大家,哪種人永遠不會離開我們?有兩個,一個是阿彌陀佛,祂對念佛人攝取不捨,一個就是我們的冤家債主。而生生世世以來我們的冤家債主太多太多了,只是有的出生為人,或者墮落地獄,所以不能跟隨我們,如果生在鬼道的話,那肯定會找上門來的。所以,一個人臨終的時候,正是冤家討債的絕佳機緣,往往親自來討債或者變現我們的親人來牽引我們去墮落。

「汝今生侍姑孝,恒為善神所護,我不能近」:孝順的人一定有善神來保護。所以,我們想要獲得善神保護,只要我們心存孝敬,平常對父母如實盡孝,自然有善神保護。不然的話,一個人能夠獲得善神保護,必須是善人或者有三皈依、受五戒,或是修行人,其中以念佛人獲得最多的保護。凡是忠孝節義的人,一定有善神在保護他,一旦有善神保護,即使有冤家現前,也暫時不能接近,不能討債,所以那位女子就說:「揆度事勢,萬萬無可相報理」。

不過,她也懂得佛法,曉得必須靠佛法,才能了斷這一些冤孽,所以就請這位孝婦做法會。對方說家裏窮,沒有錢做法會,那位女子就跟她說:「妳可以念佛來超度我。」

她就問:「念佛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只是聲音而已,跟講話沒有差別,難道這樣也跟經懺法會具有同樣超度鬼魂的功能,化解冤結嗎?」

這位女子就說:「忠臣孝子那種純厚的存心,能夠感動天地神明,一旦念佛的話,這句佛號也會隨著忠臣孝子的誠心聲聞三界,所以這種功能效用與經懺相等。妳是一位孝順的媳婦,所以我知道妳念佛必定能獲得感應,必定能化解我們的冤結,必定能夠超度我出離這個苦趣。」

所以,她就依女子所說念佛,每念一聲佛號,就看見那位女子拜了一拜,念了萬聲,那應該是拜了一萬拜。從此那位女子再也沒有出現了,可知已經被超度了。

其實念佛只要誠心,不管忠臣孝子或是一般人士,都可聲聞三界。因為這句佛號本來就充滿整個大宇宙,所以,只要專一、專心地一向念這句彌陀名號,我們凡夫卑微渺小的心也跟隨這句名號擴散到整個大宇宙,而且念佛不但容易做到,功能也比經懺法會還高超。所以,念佛方法容易、功德殊勝。至於念一萬聲,拜一萬拜,未必要這麼多,只要至誠懇切,幾聲佛號便可化解冤懟,獲得超度。

「知篤志事親,勝信心禮佛」:這件故事記錄在《閱微草堂筆記》,這本書是清朝文人紀曉嵐所寫的,他本身沒有學佛,他的著作目的是規惡勸善,所以他說「篤志事親,勝信心禮佛」。其實「篤志事親」最高的果報是生天,但天是六道之一,還在六道輪迴裏面,是不究竟的。如果能「信心禮佛」,進而求生淨土,那就是出世之善,不但超越三界六道輪迴,而且往生成佛,將來能夠廣度眾生。

尤其是這句彌陀名號,「以果地覺,為因地心」,這句名號是阿彌陀佛成佛功德的結晶,阿彌陀佛把祂成佛的所有功德白白送給我們因地的凡夫,不假其他的心境、修行,不必做經懺或參禪、觀想等等這些法門,就能夠具足脫離三界、往生成佛的功德,所以,這句彌陀名號是果地覺的功德,所以說「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賅果海,果徹因源」。

4、不孝之罪,不通懺悔

沛國民張義,務本力耕,常恐有過,籲天懺悔。既老而病,恍然至陰府。主者示以黑簿,簿中列義所作罪目,皆已勾除;唯餘一事不勾,視之,乃義少時,父遣刈麥,瞪目而拒父,微有誶語,以此不赦。蓋天律不孝之罪,最為深重,不易懺悔故也。義甦,以此切誡後人。 (《感應類鈔》)(可參考《冥報記》卷下‧五二.張法義)

張義每旦,告天謝過。忽被攝入冥,示以黑簿;簿中罪惡,皆已勾除,唯餘一事,乃義少時,因父責,張目反顧其父。始知不孝之罪,不通懺悔也。 (《感應篇彙編.忠孝》)

這兩段都講同一件事,前一段不易明白,後一段比較簡短,容易明白。

張義是個農民,「務本力耕」,可是他很有去惡行善——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心,每天早上向天懺悔他的過失。後來老邁生病,恍恍惚惚來到陰府,陰府執事就拿黑簿給他看。黑簿是記載罪惡的簿,做惡是記在黑簿,行善記錄在紅簿。裏面列舉了他一生所造的罪,且每一條都被勾除了,只有一條沒有被勾,一看,原來是年少時父親要他去刈麥,他不遵從,不遵從便罷,而且還用眼睛瞪父親,還說了一些違抗的話,就這一件小時候無知對他父親不孝的事,不被勾銷掉。所以說「不孝之罪,不通懺悔」,表示其他罪可以用懺悔來消除,不孝之罪則不行。

所謂「彌天大罪,當不得一個悔字」、「上天不咎悔過之人」,但如果是不孝的話,就不能以懺悔來消除,可見孝的果報很大,不孝的罪過懲罰也非常嚴厲。

■ 真誠懺悔,時刻檢討自己

佛教也好,一般的修行也好,都很重視懺悔,儒家就有所謂「一日三省吾身」,佛門裏做早晚課,每一天都要念「懺悔文」,也要念「發願文」。

佛門的懺悔儀式有對人懺悔,就是對我們所侵犯的人懺悔,請他原諒;也有對僧眾懺悔,也有對佛懺悔;有向一個人懺悔,有向兩個人懺悔,也有向四個人懺悔,乃至向二十個出家眾懺悔。為什麼?因為修行就是要「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如果我們得罪了對方,不求對方原諒,那麼這個罪永遠都存在,將來一定要受果報的,這就是:

假使百千劫,所做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修行人很重視懺悔。

所以,我們同修蓮友儘量要能夠坦誠,如果自己做的某件事情使對方不愉快,就應該坦誠地向對方道歉,請他原諒,不要推諉,不要掩蓋,不要找理由。

《書信集》引用了一段話說:

諉罪掠功小人事,
掩罪誇功眾人事,
讓美歸功君子事,
分怨共過盛德事。

我們應常檢討,自己是否是諉罪掠功的小人?

當然,學佛人或一般人應該不會掠功,但往往會諉罪給別人,不然就會掩罪誇功,可說掩罪誇功是最平常的。

我們檢討,自己往往是一個掩罪誇功的人,自己在言行方面有了過失、有了缺陷,儘量掩蓋,不讓別人知道,即使別人知道了、冒犯了別人,也儘量找理由來掩飾;有一點小小成果,有一分二分,就會說成五分六分,甚至九分十分。

所以,我們學佛修行人就應該時刻檢討自己,是不是在「掩罪誇功」,還是在「誇罪掩功」?

其實一個修行人應該是「誇罪掩功」的,為什麼?把自己的錯誤缺失顯露出來,讓人家知道,可以消業障,也可以警惕自己;如果一直掩蓋,那真是業障深重。自己有功勞有成就,要儘量掩蓋,不要誇耀出來,這個都是增德消業最好的良方。

■ 念念稱名常懺悔

當然,我們念佛本身就是在懺悔,因為這句佛號具有無上的功德,所以念這句佛號能夠消我們深重的罪業,因此善導大師就說:

念念稱名常懺悔。

我們二六時中,不論行住坐臥,都念念稱名,念念不捨,可見念佛人是個永遠都在懺悔的人。

不過,雖然念佛確實能夠消我們的罪業,但我們也必須至誠反省發露,儘量不要掩蓋,不然的話就會像右手掃地、左手灑灰塵一般的不智。

■ 以為沒人知,冥冥有記錄

張義這件不孝之罪還被記錄著,所以陰間的執事就拿黑簿給他看。我們在陽間所做的事情,有時候並沒有人知道,可是依然點點滴滴都被記錄下來了,所以有一句話說:「人間所做事,居心之邪正,以為沒人知,冥冥有記錄。」又說:「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真的就是如此,不只有形的言語行為會被記錄下來,即使是無形的起心動念也會被記錄下來。當然,起心動念如果是一般微細的妄想雜念還無妨,如果是很深重的念頭,就是會被點點滴滴的記錄下來,還是有果報的。

■ 注重修心,從善如流

所以,我們學佛修行、念佛的人要注重修心,因為一切的言語行為都是從心推動出來的,就像我們之所以來佛堂念佛、研究法義,就是有這個殷切的心才會驅使自己開車、坐車、走路來到這裏。

同時,學佛的人若能儘量做到「宗風」裏所講的「謙卑柔和」,隨順他人,不與人爭,與人為善,從善如流,那就更好了。《法華經》裏有一位常不輕菩薩,他每看到一個人都立刻頂禮恭敬,而且讚歎對方說:「你們都有佛性,都是未來之佛,我不敢輕慢你們,我向你們頂禮,頂禮未來佛。」

5、供佛一笠,生為帝王

志公答曰:「我皇前世,是個樵夫,只因上山砍柴,遇見山間,靈壇古廟,庵宇朽爛,惟有古佛一尊,雨淋日曬,無人侍奉,汝自發起善心,將己頭上箬笠一個,遮蓋佛身。佛以天眼觀見有此善心,讚言『善哉善哉,貧苦布施,甚為稀有。汝於來世,當作上人。』是故今生,得此福報也。」又「偈曰:若要開通佛法門,殷勤供佛及齋僧;……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梁武帝問志公禪師因果經》)

梁武帝問他的國師志公和尚說:「我過去世修了什麼福報,今生才能當皇帝、管山河呢?」

志公和尚回答說:「我皇這世是皇帝,可是前一世是一個砍柴的樵夫,不過很有福報的是,在山中看到一尊古佛被雨淋日曬,你一心只想為佛,沒有顧慮到自己,看重佛過於看重自己(箬笠蓋在佛的頭上,從此自己就要受日曬受雨淋,因為貧窮,沒有錢買箬笠),所以這份心非常殷重,這就是貧窮布施甚為稀有。」

一般情形,如果我們為別人,別人也會為我們,何況我們為佛,佛更會為我們,賜給我們很大的福報。雖然佛陀已入涅槃、不在人世間了,可是佛像所在之處,等同佛在。他所供養的是佛,佛是天中天、聖中聖,佛的福報、智慧、慈悲、願力、威神都是大宇宙中最高無上、最尊第一的,能夠遇到佛而供養佛,當然福報是最大的,就像前面所講的佛為大福田、最勝福田。

一個很有錢的人,布施了一頂斗笠,甚至蓋了一間寺院,他的福報未必那麼大。可是梁武帝以前是樵夫,是個貧窮困苦的人,他所布施的勝過一些富有人所布施的,所以這輩子就生為皇帝,這是佛陀滅後的有名故事。

6、貧女一燈,勝富千燈

佛陀時代也有「貧女一燈」這則有名的故事。就是有一位貧窮困苦、當乞丐,衣不能禦寒、討飯不能得飽的老婦女,看到國王、大臣,甚至一般百姓都在殷勤誠懇地供養三寶,有的點燈,有的供齋飯。她一看,深有感觸,嘆道:「唉呀!我就是過去世沒有布施,所以這一世才這麼貧困。」所以她就很想布施,點燈供佛,照亮祇園精舍。可是沒有錢,只好去乞討。從早乞到晚上,好不容易討到一毛錢,就拿去買燈油供佛。老闆問她:「妳一毛錢買的油只有一點點,妳要做什麼用呢?」她就把心情告訴老闆,老闆非常同情她,也非常讚歎她,就隨喜的加倍給她一些油,讓她可以勉強點亮一盞燈。她就以這些油來點燈供佛,供養精舍,同時發了一個很深重的誓願說:「希望以這盞燈供佛的功德,能使我將來得到大智慧,照耀大眾,使大眾離開貪瞋癡的愚暗。」結果這盞燈照得非常明亮。

第二天天亮了,值班的就是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他看所有燈都滅了,就來收拾這些燈具,可是只有一盞燈一直很明亮而且燈柱都沒有損失,好像剛點的一樣,他用手要把燈揮滅,可是揮不熄,再用袈裟大力揮,也滅不掉。這時佛陀看到了,就對目犍連尊者說:「這盞燈不是以你聲聞的力量可以熄滅的,因為供養這盞燈的主人所發的心非常廣大,即使你用四大海的水也澆不熄,即使用山中的大風也吹不滅。」

這時候,這位貧女也來到佛前,向佛陀頂禮,當下佛陀就為她授記,說她在二十劫之後能夠成佛,佛名為「燈明佛」。

這位貧困的女人所布施的這一盞小燈,勝過當時的阿闍世王,勝過百臣,勝過所有布施的燈,為什麼?這盞燈是貧女所有的財產,她是以她所有的財產發了殷重的願,而且是為眾生而發,所以貧女一燈勝過富者千燈。

7、供佛一飯,生為帝王

宋武帝始登位,夢一道人,提缽就乞,因而言曰:「君於前世,施維衛佛(即毗婆尸佛)一缽之飯,今居此位。」帝遣問嚴公,徵其虛實。嚴公即送七佛經呈聞。 (《弘明集》)

所謂「三劫千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大劫,過去莊嚴劫,現在賢劫,未來星宿劫,各有一千尊佛出世。毗婆尸佛就是過去莊嚴劫中出現的一尊佛,在九十一劫之前出世,也是過去七佛的第一位佛,第七位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賢劫的第四尊佛)。

毗婆尸佛是九十一劫前出世的佛,南朝宋武帝在九十一劫之前,以一缽飯供養毗婆尸佛,九十一劫之後福報成熟了,就生為帝王。所以,如果能夠很有福報的供養到佛的話,他未來的福報就非常的大。所以《大經》說:「若有慈敬於佛者,甚為大善;天下久久,乃復有佛。」

■ 學佛不求人天福報

當然,就如同剛才所講的,學佛的人求天不生天,以聖道法門來講,是希望生生世世都生而為人,為人不生天;為人也不當皇帝、宰相、大臣,而是要出家,然後能夠一聞千悟,得百千陀羅尼,廣度眾生,這是一般聖道門的修行者所盼望的。

我們淨土法門念佛的目的,是希望今生就往生極樂世界,而不希望有下輩子。我們看他在九十一劫以前供佛一缽飯,九十一劫直到現在,這段期間他到哪裡去了呢?他是不是這九十一劫中一直生在天上,天福盡了下到人間還享受帝王的福報呢?還是曾經墮落過三惡道?不得而知,但今生為王,憂國憂民,甚至憂名利權位,也可說「有苦難言」。

■ 輪迴難脫,珍惜佛緣

有句話說「七佛以來猶為蟻子,八萬劫後未脫鴿身」,就是說,當舍利弗在幫忙建設祇園精舍時,看到地上有螞蟻,以神通觀察,知道這些螞蟻是七佛以來,也就是九十一劫以來都生為螞蟻,沒有離開螞蟻之身;同樣在九十一劫以後也仍然是螞蟻。又,佛以神通觀察一隻鴿子,八萬劫以來是鴿子,八萬劫以後還是鴿子。你看這是多麼的悲慘!所謂「一失人身,萬劫難復」。

我們也是一樣,我們七佛以來、九十一劫以來,還是沒有離開三界六道輪迴。人在六道輪迴當中,很可能會墮落畜生道,一旦墮落畜生道,可說是萬劫難復-- 這是對沒有學佛、沒有念佛的人來講,他以後還會繼續輪迴下去。我們既然今生有緣能學佛,就應好好檢討自己,現在還沒有往生極樂,也沒有修成正果,就可以知道以往九十一劫以來,我們也都是在六道裏面造罪造業,受盡無邊痛苦的輪迴,所以,看到這些典故就應該反觀自身,想到輪迴可怕,輪迴難脫,一旦遇到可以解脫的法門,就要珍惜、把握!

8、出佛身血,生身入獄

善導《觀經疏》〈序分義〉言:「提婆惡性,為人兇猛,雖復出家,恒常妒佛。」

提婆屢欲害佛:曾於山上投下大石,被山神接著餘處,碎石傷足,即時出血。又放狂象,欲害釋尊,被佛降伏。又於十指爪中置毒,欲由禮佛足而傷佛;然未至佛所,獄火燒身,生身入獄。 (據《大唐西域記》卷六,室羅伐悉底國條載,玄奘曾於祇園精舍廢址之東,得見提婆生身墮於地獄之大坑。)

《增一阿含經》〈卷四七.第九經〉如是言:

爾時,地中有大火風起生,繞提婆達兜身。爾時,提婆達兜為火所燒,便發悔心於如來所,正欲稱「南無佛」,然不究竟,適得稱「南無」,便入地獄。……

佛告阿難:此人在地獄中,經歷一大劫……。

佛告阿難:提婆達兜從地獄終,生善處天上,經歷六十劫中,不墮三惡趣。往來天、人,最後受身,當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成辟支佛,名曰「南無」。……

佛告阿難:彈指之頃發善意,其福難喻,何況提婆達兜博古明今,多所誦習,總持諸法,所聞不忘。計彼提婆達兜昔所怨仇,起殺害心,向於如來;復由曩昔因緣報故,有喜悅心,向於如來,由此因緣報故,六十劫中不墜墮三惡趣。復由提婆達兜,最後命終之時,起和悅心,稱南無故,後作辟支佛,號名曰「南無」。

這是從三個地方引用三段文,來互相補充說明「提婆出佛身血,生身墮入地獄」的典故。

提婆達兜由於出佛身血的緣故,所以生身墮落地獄受一大劫之苦。提婆達兜生身墮落地獄留有一個洞,玄奘大師求道於印度時,曾經還看過這個墮入地獄的坑洞,民國七十三(一九八四)年底,我也曾隨團到印度朝聖,到祇園精舍也刻意要找這個洞,但是已經被填滿,找不到了。

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由於最後提婆達兜獄火來到身上時,就向著佛陀的方向懺悔,所以離開地獄後六十劫不會再墮落三惡道。同時,由於當要斷氣時,他想稱念「南無佛」把自己的身心性命皈投依靠佛,可是只念「南無」二字,三字沒有完全念完,當下就墮落地獄了,但也因為最後念了「南無」二字,所以最後他也會有福報出家而成為辟支佛。

我們一生一向專稱佛中之王的阿彌陀佛,所以我們不需要等到六十劫之後,今生今世就可往生極樂淨土,就能夠在極樂淨土快速成佛。到底有多快速呢?隨大家的心量,你認為有多快就多快。其實彌陀功德不可思議,何況這個法門是彌陀救度的法門,是彌陀主動積極來救度我們,而且功德圓滿無缺的,不只是我們單方求佛救我們而已。

9、 發心建寺,天宮立現

長者須達,共舍利弗,往圖精舍。須達自手,授繩一頭,共圖精舍。時舍利弗,欣然含笑。
須達問言:「尊人何笑?」
答言:「汝始於此地住,六欲天中,宮殿已成。」
則借道眼,悉見六天嚴寶殿。問舍利弗言:「是六天何處最樂?」
舍利弗言:「下三色染,上二憍逸,第四天中,少欲知足,恒有一生補處菩薩,來生其中,法詞不絕。」
須達言:「我正當生第四天中。」言已竟,餘宮悉滅,唯第四天宮殿湛然矣。
(《大藏經》五一冊八三五頁《三寶感應要略錄》卷上第四十二)

這一段典故也是非常有名,講的就是釋迦牟尼佛常常駐錫的祇樹給孤獨園的典故。祇園精舍是誰發心布施建設的呢?是須達長者,我們所誦的《阿彌陀經》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這間精舍所講的。須達長者要建設這精舍是很不容易的,而且是黃金鋪地才能買到這塊地的,可以說是發了殷重心。精舍還沒蓋,只是在量地而已,他的果報立刻呈現,就是將來他要去天上住的宮殿當下就呈現了,也就是說只是發了心,剛開始在進行,還沒全部完成,果報就已經成就了。為什麼?因為他那一念心是決定性的,必然會去實踐,不可能半途而廢的。

■ 決定心非常重要

就這件故事我引用了兩段話,也就是:

願生極樂,專稱佛名,心決定時,淨土蓮花,現其色相;
例如須達,將造祇園,心決定時,欲界諸天,現其宮殿。

意思是說只要真正願生極樂,此後專一念這句六字洪名,這個心決定的時候,極樂淨土光中就會顯現我們的色相,也就是說,我們身體的影子就會顯現在極樂淨土之中的蓮花上,就像須達長者將要建造祇園精舍,都還沒蓋,只是心決定的時候,虛空中就已現出他的宮殿了,這可說是「一念同時,因果同時」。由此可知,我們這個法門是真正的平生業成,不必等到臨終,或看臨終如何死法,我們現在發願生之心,就已經是極樂世界聖眾之一,已不再是六道輪迴的凡夫了。

所以,這個決定心非常重要!請問我們同修,願生極樂之心是不是決定之心呀?(大眾答「是!」)那麼我們就彼此恭喜吧!不久當證無上正等正覺。

法照大師有一首偈子說: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花還到此間迎。

就是說這娑婆世界,不論何人,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彌陀的淨土就會有他的一朵蓮花,只要這個人決定不退轉,臨終的時候這朵蓮花就會前來迎接他到極樂世界去,蓮花化生,花開見佛。所以「但使一生常不退」,這「不退」就是決定,決定就是不退,這是就我們來講;若就佛來講,阿彌陀佛無礙遍滿虛空的光明,祂的作用、功能在哪裏?在攝取念佛眾生,一直到臨終,永遠不捨離。所以,一方面極樂世界有我們的蓮花,一方面娑婆世界有阿彌陀佛光明攝取不捨,使得我們念佛人百分之百必定往生極樂,十個人十個人往生,百個人百個人往生。

10、拂精舍庭,生天感應

昔如來在世之時,有天人來下祇洹精舍(祇園精舍)。佛為說四諦法,得法眼淨。阿難問佛,佛言:「須達居士,造精舍已,遣一人奴,拂寺庭掃除道路,乘此善根,生忉利天,來下聽法,得法眼淨也。」(大藏經五一冊八三五頁.三寶感應要略錄卷上第四十五)

在這段感應事蹟的前一則,說到須達長者發心建造祇洹精舍,一方面讓釋迦牟尼佛有固定講經說法的地方,一方面讓佛陀的弟子們有安住的處所。能夠在佛陀的時代做這樣的布施、供養,可以說功德是非常大的。

「昔如來在世之時」:就是釋迦牟尼佛還在世間、尚未涅槃的時候,有天人下降,來到祇洹精舍,向佛陀頂禮,請佛說法。佛就為他說苦、集、滅、道的四諦法門。這位天人只在佛前聽佛一座說法的當下,就得到了「法眼淨」。

「法眼淨」也叫做「清淨法眼」,是小乘的初果-- 須陀洹,得到法眼淨的果報就是,七次天上、七次人間之後就永遠脫離三界六道輪迴。這個小乘的法眼淨跟大乘的五種眼中之「法眼」是不同的,也就是跟大乘所言「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五眼之中的「法眼」是不一樣的。

以淨土法門來講,只要肯定信受「稱念必生」,也就是有了「專稱彌陀佛名,必生彌陀淨土」這個肯定的信心,也可以說是等同獲得了「慧眼」、「法眼淨」與菩薩的「法眼」,而且這一種眼比小乘的「法眼淨」或菩薩的「法眼」都來得殊勝難得。

在一座聽法之下就獲得了初果的果位,因此阿難就很好奇、很讚歎地問佛是什麼原因。佛說,須達長者發心建造祇洹精舍之後,派了家裏一位傭人來精舍長期擔任擦拭桌椅、掃地、倒垃圾、清除水溝、掃道路,或整理精舍四周花草樹木的工作,死後,他就依靠這樣的善根上生忉利天。天人都具足五種神通,因此他曉得自己所以生天的原因,非常感恩,也把握佛陀在世的難得機緣,降下人間來聽佛說法,因此得到了法眼淨的果報。

■ 正命

同樣付出勞力,但是因不同,果也不同。一般清潔夫死後還是隨業流轉,可是佛門的義工卻能夠獲得殊勝的果報。

譬如同樣開書店,有開一般的書店,有開佛教的書店,一般的書店,同樣賣書,同樣賺錢,可是難以給人增長人生的智慧,難以給人向道、向法、修行、證果的機緣。如果開佛教的書店就不一樣了,他凡是賣出一本佛書,不管他賺多賺少,功德都很大,因為以他開店的因緣,使得人們有信佛、念佛、往生的可能。

要趨吉避凶,改變命運,讀善書、佛書,最快;因為觀念一改,思惟言行隨著改,命運也隨著改。

又比如同樣開餐廳,有開素食餐廳,也有開葷食餐廳,葷素的果報是天差地別的。譬如海霸王那一種餐廳,或者海鮮店,一開門,一天當中就有很多生物死在他們店裏,即使他們再怎樣賺錢,他們的罪業與將來所受的果報都是非常重大,非常可怕的。如果開素食餐廳的話,不管多賺、少賺,或即使沒賺,都是功德一件。因為他開素食餐廳,使得人有吃素的機緣,吃一餐素,少吃很多肉,就減少了直接殺或間接殺的罪業,所謂「一日持齋,天下殺生無我份」。由此延伸來說,慶祝生日或婚喪喜慶,都應辦素食,不應辦葷食。平時人們吃肉總是有限,一旦婚喪喜慶開宴,吃的活物就很多,甚至一次喜宴、喪宴所殺的生物就超過自己一輩子所吃的,可說是很可怕的。

一件事情同樣付出時間、精神、體力,我們就要有所選擇。同樣是人,有一般人,有念佛人,但是一般人隨業流轉,而念佛人則被佛陀稱為人中上上人、妙好人,儘管他沒有什麼智慧、地位,庸庸碌碌,可是他曉得念佛,他願生極樂,這一種念佛人就勝過其他一般人。

古代的印度社會有四種階級,第一種就是婆羅門,是最高的階級,專心修行或負責祭祀,做為神跟人的橋樑,所以被人尊敬。第二種就是剎帝利,也就是王族、世襲貴族等統治階級,是四種階級當中的第二位。第三種就是吠舍,就是一般的農、工、商或貧民階級,屬於尋常老百姓。第四種是首陀羅,就是為婆羅門、剎地利、吠舍服務的奴隸階級,他們的地位非常卑賤,甚至沒有地位可言。

可是這樣的奴隸階級,他卻能夠上生天界,比其他階級還來得殊勝、稀有,由此可知,不以此生出身論後世身份的高低,而是由此生行為來論後世身份的高低。所以,我們寧可當乞丐,也不應該賺殺生的錢、賺不應該賺的錢。當義工是善事,所付出的點點滴滴,都功不唐捐;而當三寶的義工,其功殊勝。

11、故宅建寺,立感天應

昔尊者夜周多,歸於舊里,父母故宅地,建立佛精舍。尊者夜分有百千天子,來下供養精舍。尊者知而問,天子言:「我是汝父母,以惡業故墮地獄,汝出家日生天。於故宅地,建立精舍,時自宮殿動搖,光明倍勝。以見此事故,來供養也。」 (大藏經五一冊八三五頁.三寶感應要略錄卷上第四十六)

所謂「尊者」,就是證羅漢果以上的人,已經超凡入聖,脫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永不輪迴。

「歸於舊里」:就是回到故鄉,將父母以前住的故居改做佛精舍。

「佛精舍」:就是學佛修行人所住的地方。

當天晚上就有百千位天人下來供養這座精舍。夜周多尊者知道以後就問:「誰呀?有何因緣來這裏供養?」

天子就說:「我們是你的父母親,由於前輩子造惡而墮落地獄。」

其實,人如果不學佛修行,都是惡多善少。不守五戒,就難以生而為人;不圓滿十善,就難以生天。可說是人天無份,一定墮落三惡道,甚至罪惡深重的話,一定墮落地獄。

「汝出家日生天」:他們原本已墮入地獄了,現在卻超出地獄,而且還上生天堂。什麼原因有這樣截然不同的轉變?那是由於尊者夜周多出家的緣故。所以,天子們對夜周多說:「在你出家當天,我們就離開地獄,上生天界了。現在你在故宅之地建立精舍,結果天界所住的宮殿當下就動搖了,而且宮殿的光明也加倍的明亮殊勝。因為這一種果報的緣故,所以感動、感恩地下降人間,來到這個精舍供養。」

真心出家能夠度脫父母,不但使父母超出地獄,而且升上天界,並且知恩、報恩,下降來到精舍,禮佛、供養三寶,可知度脫可期。

同時,以父母的遺物、房子來供養三寶,使得他們在天上所住的宮殿光明倍勝。可知以父母的遺物供養三寶,或者布施貧困、行善積德,都能夠超度父母,並讓已經超度的父母增長福德。

當然,如果父母沒有遺產,兒女以自己的財產來布施、供養,然後迴向給父母,功德也是一樣。能夠進一步念佛迴向給父母,那就更加殊勝了。

天界都是光明的境界,宮殿有光明,天人也有光明。即使生天了,我們能夠做功德迴向,在天界的父母,他們身上的光明也會更加熾盛,宮殿也會更加莊嚴、明亮。

■ 一切眾生都有光明

一切眾生都有光明(即使是動物,都有光明),而光明就隨他的福報大小而有大小之別。一個人如果福報盡了,壽命也將盡,這個時候,他的光明也會逐漸地減少,甚至暗淡無光。這個時候,生生世世的冤家債主,甚至附近的惡鬼邪神,就會前來討債、干擾。

同樣的,天人如果天壽將盡,他們的光明也會逐漸減短,乃至消失。所謂「天人五衰」,其中之一就是「身失威光」,身體逐漸失去威嚴的光明。

人如果福報很大,就會顯現在他的容貌上,可以說這個人容光煥發;如果福報減短,他的印堂、容貌就有黑氣,暗淡無光。

如果我們多念佛,不但我們有福報之光,而且身上有熾盛的佛光。

■ 不要積財,而要積德

有一句話說:「寧可來生勝今生,不可今生勝來生。」所以,我們不要積財,而要積德,有錢就應供養三寶,利自己,度先人,蔭兒孫。

人生在世,最後一分一毫都帶不走,能夠帶得走的,就是行業。對於我們來講,我們是要往生極樂世界,我們不求生天,也不求來生為人、享受人間的福報。極樂世界都是黃金鋪地、七寶樓閣,我們將來往生極樂世界所獲得的是這樣的果報,所以,我們要欣慕、注重極樂世界的果報,不要注重世間的福報,把世間的所有儘量施捨出去。

有一首偈說:「人人知道有來年,家家盡種來年穀;人人知道有來生,何不修取來生福?」就是說我們都曉得有明天、有明年、有將來,所以今天都為明天準備,現在都為將來準備;如果有下輩子的話,豈不是這輩子就要為下輩子準備了嗎?
這位夜周多尊者很有智慧,不但學佛度了自己,也以佛法的功德超度了他的父母。

12、水所沾蟲,生天感應

嘗聞,于填國東南二千餘里,有國名遮拘盤,王宮側有精舍,於中大乘沙門轉讀《華嚴》,王臣供養之。夜中分忽然有大光明,遍滿城中,光明之中,有百千天人,以種種天衣、珠寶、瓔珞,奉獻王及沙門。王問曰:「是誰?」天答曰:「我是精舍側昆蟲也。沙門以水盥掌,將讀《華嚴》,水之所沾,因此捨命,生忉利天。天上法爾,初知本因,故來下報恩。」王聞天語,悲喜立制,我國偏重大乘,不可流通小法。(大藏經五一冊八三七頁.三寶感應要略錄卷中第一)

這一段前面還有一段文字,因為太長,所以只摘取這個重點。你們看到這一件故事,是不是感覺非常的殊勝,令人感動、讚歎,幾乎要跪伏在大地上,悲欣歡喜呢!

「嘗聞」,是誰嘗聞呢?是一位阿羅漢。這位阿羅漢曾經到中國來,看到寺院在誦經,就問大家在誦什麼經,一問之下知道是《華嚴經》,就很讚歎地舉出這一件于填國的故事。

于填國是西域古王國,位於新疆西部,就是現在的和闐,是古時佛教興盛之地。中國的佛法大多傳自西域,到了十一世紀,回教徒入侵之後,西域的佛教逐漸衰頹,最後就消失了。

「于填國東南二千餘里,有國名遮拘盤」:「遮拘盤」就是在新疆莎車東南的古國名,是古代西域唯一的大乘國家,這個國家的國王非常尊重大乘佛教,全國上至國王,下至一般老百姓,都很尊重三寶,都有去惡、行善、修行的觀念。這個國家在當初就擁有一千多位出家眾,都是學大乘佛法,王宮所藏的佛教經典也非常多。

「王宮側有精舍,於中大乘沙門轉讀《華嚴》,王臣供養之」:王宮旁邊有出家修行人所住的精舍,當中有修學大乘佛教的出家人在讀誦《華嚴經》,上至國王,下至一般臣民,都來供養。

「夜中分忽然有大光明,遍滿城中,光明之中,有百千天人,以種種天衣、珠寶、瓔珞,奉獻王及沙門」:當晚深夜,突然間整個環境充滿了熾盛的光明,這個光明有多大呢?遍滿整個城中,在這光明之中,有成百上千的天人,以種種天衣、天珠寶、天瓔珞來奉獻國王及供養沙門。

國王就很好奇地問:「是誰啊?」

這些天人回答說:「我們是精舍旁邊的微細昆蟲,由於精舍的修行人洗手準備讀《華嚴經》,我們被洗手的水沾到,就死掉了,死了之後,就上生忉利天。」

「天上法爾,初知本因」:就是說天人自自然然就有五種神通,可以知道過去跟未來,所以曉得生天的因果,因此就下降來報恩。

「王聞天語,悲喜立制,我國偏重大乘,不可流通小法」:國王一聽到天人這樣回答,悲喜交集,立刻制法說:「從今之後,我的國家專修大乘,不流通小乘,不學小乘之法。」

這個典故,是不是非常令人感動、讚歎呢?因為高僧們誦讀《華嚴經》,而被他們洗手的水沾死,這個死有白死嗎?他們死得冤枉嗎?他們是橫死嗎?他們不白死,他們死得不冤枉,他們的死看起來是橫死,卻是大福報,是解脫、學佛的因緣,他們當下死,當下就上生為天人,可知橫死不礙生天。天人是化生的,就像往生極樂世界也是化生的,一旦生天,當下就是巍巍高大的天人之身,而且身光熾盛,是不需要經過餵奶、扶養,從嬰兒、童年、少年、青年這樣的過程才長大。當下他們的身相、智慧就具足五種神通,他們的天福、天壽就立刻具足,不需經過長時間養育,也不需經過品位階級。

同樣是昆蟲,就有幸與不幸,這個就是所謂共業跟不共業。這些昆蟲,牠們有誦經嗎?沒有,牠們有修行嗎?沒有,牠們並沒有累積生天的因。要生天是非常不容易的,蓮池大師曾經說,在他所住的杭州城裏,即使有大修行的人,如果能夠下輩子生而為人,就算他很有修行了。可見再大的修行,能夠生而為人就算不錯了,何況生天?可是這些昆蟲居然能夠生天。昆蟲身體很微小,讓人家看不起,而且昆蟲是三惡道眾生,是愚癡、沒有智慧的,居然能夠生天,靠牠們的修行功德,靠祂們自身的能力嗎?都不是,是靠外力,靠他力,就是牠們宿世的這種福報,所以不出生在別的地方,而出生在精舍旁邊,能被背誦《華嚴經》的出家人洗手水沾到而生天。

昆蟲被水沾到就能生忉利天,何況萬物之靈的人,如果能夠親自受持讀誦的話,豈不是利益更大?

■ 名號度眾生

由此來討論往生極樂世界的現象,《大阿彌陀經》就說:

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聞我名字,莫不慈心,歡喜踴躍者,皆令來生我國。

這是《大阿彌陀經》所講的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無量壽經》所講的第十八願是「十方眾生」,《大阿彌陀經》所講的是「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這部經以「諸天人民」和「蜎飛蠕動之類」來說明十方眾生,意思就是說明十方眾生包含非常廣。

「蜎飛蠕動之類」是被人類看不上眼的小動物,「蜎飛」就是在天上飛的小蟲,「蠕動」是在地上爬的昆蟲,牠們儘管渺小,儘管愚癡,沒有智慧,可是如果能夠聽到「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會起柔軟心、歡喜心,以這句六字洪名的力量,就能夠使牠們往生極樂世界。

到了極樂世界是怎麼樣的果報呢?是自然長大,「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就像生天一樣,一旦往生極樂淨土,都是蓮花化生,而且都是自自然然地當下跟阿彌陀佛一樣,就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都是無量壽命、無量光明,這也是《大阿彌陀經》裏面所講的。

論因地,是蜎飛蠕動之類,可是牠們的果報卻是佛的境界、佛的果報,所以,佛法不可思議;佛法不可思議之中,最不可思議的就是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願力。經典上就說「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意思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具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

■ 經中之王

《華嚴經》自古以來就被尊稱為經中之王,這是從聖道門的立場來講,如果聖道門中之經典跟淨土門之中的《無量壽經》來比較的話,那就有層層的比較:

譬如以五戒十善這個世間法來跟出世間的小乘做比較的話,那麼世間法的功德是不能比較的,因為世間的功德,頂多生而為人,或者上生天堂,但是都還在三界火宅、六道苦海裏面輪迴;儘管是小乘,可是他超凡入聖,脫離三界,所以世間法跟出世間法的小乘不能比。

如果小乘跟大乘比的話,小乘就不如大乘殊勝。

大乘當中有權教與實教之分,實教就是真實之教,權教就是方便之教,華嚴、天臺、禪、密屬於實教,權教跟實教相比的話,權教不如實教。

《華嚴經》是實教當中的經王,但《華嚴經》若與《無量壽經》相比的話,《華嚴經》就不如《無量壽經》了,因為《華嚴經》的目的是引導四十一位法身菩薩以十大願王迴向往生極樂世界,他們往生極樂世界是靠自己的力量,是迂迴性的;《無量壽經》所講的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救度,是直接以阿彌陀佛的功德為我們的功德,讓我們當下具足往生的功德,所以《華嚴經》之救度方便與對象均不如《無量壽經》之善巧與普及。

當然,《無量壽經》裏面有十八願、十九願,如果十九願跟十八願相比的話,十九願不如十八願,因為十九願必需自己有能力「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而有能力的人少之又少。

13、鼠聞律藏,得羅漢果

昔罽賓國末田地阿羅漢精舍,有一阿羅漢,三明六通清徹,達三藏十二分教,於中戒律清高,一同在世優婆離。恒呵門徒云:「汝等當勤修學戒律,所以者何?吾昔在凡地,依惡業故受鼠身,在石窟中而住。時有一比丘,夜宿窟中誦律藏,吾聞之,乘此善根受人身,得阿羅漢,戒律精明。以鼠身聞律藏尚爾,何況信心修行乎?」(大藏經五一冊八三九頁.三寶感應要略錄卷中第十三)

這一段同樣令人讚歎、感動。

「罽賓國」也是漢朝西域的一個國家,位在印度北部,就是現在的「克什米爾」一帶,也就是《大唐西域記》所說的「迦濕彌羅國」的古稱。

「末田地阿羅漢精舍」,這間精舍叫做末田地阿羅漢精舍。這間精舍裏面有一位阿羅漢。

「三明六通清徹」:所謂「三明」就是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六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盡通。只要得阿羅漢果,都具足六種神通,不但六通清徹,而且通達「三藏十二分教」。「三藏」就是經藏、律藏、論藏;「十二分教」就是把佛陀所說的經,分成十二種屬性,所以說三藏十二分教。

「於中戒律清高,一同在世優婆離」:這位阿羅漢對經、律、論當中的戒律守持得非常清高,如同佛陀在世的優婆離尊者。

佛陀有十大弟子,其中持戒第一的弟子就是優婆離尊者。這位阿羅漢對戒律的清高守持,被尊重如同佛陀在世的優婆離尊者,可見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

「恒呵門徒云」:因為他已經超凡入聖,可以從現在看到過去,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有今生的往昔因緣,所以常常警惕門徒說:「你們應該精勤修學戒律,為什麼呢?因為我前輩子還在凡夫地的時候,由於惡業的緣故墮落為老鼠,住在一個石窟當中。剛好那個時候有一位比丘晚上住在這個石窟裏,持誦記載戒律條文的律藏,我當下聽了之後,種下善根,死了之後就獲得了人身,而且出家,並且證得了阿羅漢果,對經、律、論當中的戒律特別精明。以老鼠之身聽聞戒律,都能獲得這樣的果報,何況對戒律具足信心並依戒律修行的人呢?」

這段話可說是這個阿羅漢現身說法,以自己為例,來開示門徒,要求他們依照他這樣去做,必定能夠種如是因、得如是果。

依照第十二、十三這兩件故事,我寫了一首偈子:

蟲被水沾而生天,鼠因聞律而證果。
念佛人名芬陀利,必登極樂證佛果。

■ 珍惜阿彌陀佛的救度

我們由這幾件故事可以瞭解,昆蟲、老鼠,牠們不是萬物之靈,牠們也不是依靠自己的智慧、修行功德,卻能夠證得生天果報;我們念佛人蒙佛陀稱讚為芬陀利花,可見是必定往生極樂,下輩子必定證悟佛果的。

再從這幾件故事來看,人是萬物之靈,可是反而不如這些畜生,可見這當中有福報的不同。我們得到了人身,遇到了佛法,尤其遇到了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我們就必須珍惜,專修專行,心無旁騖,不好奇於其他法門,而專一於這個法門之修持,不但這一輩子能得解脫,而且是現在就確定解脫的身份。不然的話,還要等到下輩子,那就很可惜了。

■ 珍惜一切生命

經典上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所以,我們對待一切動物,不管大小,都要愛護、珍惜牠們,因為牠們都有佛性,牠們也都有機緣能夠證果。甚至有好因好緣的話,牠們證果的速度也可能比我們快,所以我們不能輕視牠們。

14、聞「常住」二字感應

楊州有居士,不信大般涅槃常住佛性理,更聞「常住」二字,不墮惡道。生不信云:「聞一部典,猶不可免惡道,況二字乎?」後時居士,微疾而死,心上少暖未發葬。七日醒云:「吾至閻魔天子城,王呵云:『汝謗深經,報在阿鼻。』爾時憶持因果,白王言:『設謗故墮惡道,聞常住二字故,亦可閉惡道門戶。』時空中忽有光現,光中說偈曰:『若信若不信,才聞常住字,決定不墮惡,即生不動國。』」王歡喜而放還,自說此因緣,流淚修行。臨終之時,得不動國迎乎。(大藏經五一冊八四七頁.三寶感應要略錄卷中第七十)

這一段同樣讓我們覺得殊勝、稀有,很讚歎、很感動,是不是?

聞「常住」二字尚且如此,何況我們聽聞,甚至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功德殊勝不曉得有多少倍!必是百倍、千倍、萬倍以上。

楊州在哪裏?在江蘇,不過古代的楊州比現在的楊州市還要大。

所謂居士,就是三皈依甚至受戒的在家人,因為在學佛修行,才被稱為居士。

當時有一位居士雖然學佛修行,可是他信的是一般的法,不信大般涅槃常住佛性的道理。

「大般涅槃」簡稱為「涅槃」,兩者意義一樣,只不過大般涅槃是指大涅槃。「涅槃」翻譯為滅度、圓寂,大般涅槃就是大滅度、大圓寂,是完全解脫的佛的境界。佛教「三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判斷一個宗教或一個思想是不是屬於佛教,可用這三法印來檢視,合乎這三法印的就是佛教思想,不合乎的就不是佛教思想,所以,如果不相信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話,他就不是佛教徒,因為佛教的修行目標就是要體證涅槃寂靜。

「不信大般涅槃常住佛性理」:「常住」就是不散、不失、不異、不滅,連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超越時間,恒久存在,永不生滅變異。

肉體有死亡,佛性常住永不死亡;思想念頭有變異,佛性常住永不變異,永不散失;超時間、超空間,這個就是常住。世間沒有常住,只有我們每一個人的本性是永恆存在的,不會改變也不會消失,這個就是常住。

我們的本性也叫做佛性、真如,我們的肉體有生老病死、有六道輪迴,但是我們的本性一點都沒有動搖,一點也沒有增減,一點也沒有改變。

宣說這種教理的是佛教,世間的宗教、哲學理論很多,可是都不是宣講這種道理,可以說他們所講的就不是真理,因為如果是真理的話,應該是本來就存在,永恆存在,普遍存在,就像這裏所講的「大般涅槃常住佛性」的道理。

有一部經叫做《大般涅槃經》,這部經所宣說的就是「如來常住」、「眾生都有佛性」、「一闡提也能成佛」這些道理。能夠講出這些道理的人與法可說都是非常珍貴,非常稀有難得的,宣講這樣道理的地方,一定有護法神在保護,有天人在恭敬,因為宣講這一種法,聽聞這一種法,向這一種法修行前進的話,就能夠超越三界六道生死輪迴,就能成就佛果,將來就能廣度眾生,因此這一種法是非常可貴的。

「更聞常住二字,不墮惡道」:因此,能夠聽聞「常住」這兩個字的話,他就不會墮落惡道。

這位居士他就是不相信,甚至出言評論說:即使聽完了一部《大般涅槃經》,恐怕都難以免除淪落惡道,何況只是聽到「常住」兩個字而已?

他只是發出這種評論,就已經造下謗法的業因,將來必定墮落阿鼻地獄。

「後時居士,微疾而死。……王呵云:『汝謗深經,報在阿鼻。』」:後來這位居士只是得了一點點小病就死掉了,但心上還有一點溫暖,所以家人暫時不敢將他入棺埋葬。經過七天之後終於醒了,醒後懺悔說:「我死的時候,去到閻羅王的地方,閻羅王當下就很生氣地斥責我,說我誹謗大乘佛法。」

「深經」:就是指大乘佛法。

「報在阿鼻」:指應該墮落阿鼻地獄。他一聽到當時就急中生智,他想起了既然誹謗「常住」兩個字,就有這麼大的罪報,那麼如果迴轉、信受、尊重這兩個字的話,豈不是也能夠脫出這個果報?所以當下就跟閻羅王辯白說:

「設謗故墮惡道,聞常住二字故,亦可閉惡道門戶」:就是說假使因為誹謗的原因墮落惡道,那麼「常住」這兩個字他已經聽過了,當下應該可以關閉惡道的門戶。他這段話一說完,空中便突然現出光明,光中還有聲音說了一首偈:

「若信若不信,才聞常住字,決定不墮惡,即生不動國」:就是說不管信與不信,只要聽到「常住」兩個字,決定不墮落惡道,而且將來往生不動國,不動國就是《阿彌陀經》所講的「東方有阿閦鞞佛」的佛國,「阿閦鞞」就是不動,不動國就是阿 閦鞞佛國。

「王歡喜而放還,自說此因緣,流淚修行。臨終之時,得不動國迎乎」:閻羅王當下就很歡喜、很讚歎地放他回到陽間,他起死回生,大難不死,很感動很懺悔地就說了這一段因緣,而且痛哭流淚,此後就專精修行。可以推測的是,臨終的時候,一定獲得不動國的佛菩薩來迎接他,也可說是如是因如是果。

■ 凡夫智慧渺小,只能無條件信受

這段典故同樣的殊勝,同樣的讓人讚歎。但越是令人覺得稀有、殊勝的,越是令人難以相信。因為佛法是佛的境界,我們凡夫渺小的聰明才智如果推測佛的境界,就像螢火蟲的光明要跟太陽光相比,是不可能的,「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所以對於佛法,我們只能信受。

淨土法門是佛力的法門,是完全他力的法門,是彌陀救度的法門,我們只能沒有條件地依教奉行,不論信不信、淨不淨,能夠這樣的話,大善根、大福德就在我們身上。如果想以我們凡夫有漏、有限的能力去推理、去打問號,就失去大善根、大福德、大利益了。所以,這個他力法門,我們不可以用自力的觀點去衡量、去推測,自力的觀點是沒辦法作為標準來衡量這個法門的。

■ 真正涅槃的法門

這裏所講的「常住」,其實也等於在說明涅槃的道理。涅槃有四德,就是「常、樂、我、淨」。「常」就是常恒、不變、不失;「樂」就是平安、充滿了安詳的喜樂;「我」就是不老、不死,永恆存在,不變化;「淨」就是沒有貪、瞋、癡、妄想、雜念這種種污染,是清淨無垢的。所以涅槃,也就是我們的佛性具有這四種德性、功能。

我們這個法門,可以說是涅槃的法門,善導大師說: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極樂無為涅槃界」:就是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是無為涅槃的境界。既然極樂世界是無為涅槃的境界就表示極樂世界的三種莊嚴,都是涅槃的境界。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國土這一種莊嚴是涅槃的境界,而且極樂世界的主人阿彌陀佛本身也是涅槃的境界,往生極樂世界的聖眾,也是涅槃的境界。所以,就極樂世界來講就有三種涅槃:第一、國土涅槃;第二、主佛涅槃;第三、眾生涅槃。

「國土」就是極樂世界的淨土,屬於依報;「主佛」就是指阿彌陀佛;「眾生」是指從十方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通通都是極樂世界的聖眾,這些聖眾也是涅槃。所以,極樂世界的依正主伴,同一涅槃,也就是依報、正報以及主佛跟菩薩眾同樣平等,同是一味的涅槃境界,沒有差別,沒有高低,內證是平等無上的涅槃,外相也是平等無上的涅槃。所以,整個極樂世界,不論依正主伴,同一涅槃妙境界相,如同《無量壽經》所講的: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所以,學淨土法門的人,釋迦牟尼佛稱讚他是芬陀利花。我們的一位祖師曇鸞大師就稱讚學這個法門的人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剛剛講「涅槃」是「常樂我淨」,所謂「淨」就是「清淨無垢」,沒有貪瞋癡這些煩惱,所以,要獲得涅槃至少要斷除煩惱。可是論我們的根機,煩惱有斷除嗎?沒有斷除!而且煩惱熾盛,妄想繁重;儘管我們煩惱未斷,可是卻已經獲得涅槃的成分了。這個就像前面的昆蟲、畜類一樣,不是牠們的智慧、功德、修行,而是完全依靠外來的力量、外來的增上緣使牠們有那種果報。我們之所以能夠不斷煩惱而獲得涅槃的成分,當然不是我們的智慧跟修行,完完全全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所賜給我們的,完完全全是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的。所以說,淨土法門是他力,甚至是絕對的他力、完全的他力,道理就在這裏。只要依靠彌陀的救度,依靠這句六字洪名,往生的功德在裏面,成佛的功德也在裏面,廣度眾生的功德也在裏面,而且是一旦往生就通通能夠獲得,所以,真正涅槃的法門是我們這個法門。

當然,就法來講,《大般涅槃經》所談的是涅槃之法,可是我們的根機達不到,根機達不到的話,法不應機,這個法對我們而言就幾乎是沒有作用的。阿彌陀佛救度之法,也是涅槃之法,同時又是我們所能擁有、達到的,對我們來講,豈不是唯有這一個法才是真正涅槃的法門?

這十幾件恩田、敬田果報的典故,都在說明如果能夠孝順父母、敬重三寶、依靠佛法,就有這些殊勝的果報;相反的,如果不孝父母,誹謗佛法,就會得到相反的可怕果報。以這個來顯示佛法的殊勝可貴,顯示佛法之中淨土宗信受彌陀救度的法門是殊勝之中的最殊勝、方便中的第一方便、了義中的無上了義、圓頓中的最極圓頓,超情離見、不可思議的就是我們這個法門。            
  
http://www.pureland-buddhism.org/%E6%B7%A8%E5%9C%9F%E5%AE%97%E5%8F%A2%E6%9B%B8/%E7%AC%AC%E5%8D%81%E5%85%AB%E9%A1%98%E8%AC%9B%E8%A9%B1/%E7%AC%AC%E5%85%AB%E7%AB%A01.aspx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9 13:43 , Processed in 0.034802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