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990|回復: 0

皈依未來大慈悲父—『彌勒世尊』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5-16 17: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maitreya.jpg



皈依未來大慈悲父—『彌勒世尊』

        慈德


前言

  彌勒菩薩的信仰是中國第一個傳入的淨土思想,盛行於隋唐之際,當時之況可謂「家家戶戶彌勒院」, 此乃早期淨土信仰的主流。然此風衰弱於唐末,知者漸稀。雖然如此,但是彌勒菩薩的淨土信仰卻是從來就不曾斷滅過,而一直以淨土支流的身份存在於中國佛教之 中。雖說未曾絕跡,卻也沒落了一千年,直至現今,彌勒淨土信仰才似有廣大復興的契機。除了中國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雪竇寺列為第五大名山——『彌勒山』之外,台灣常照法師創立『大慈山』彌勒講堂、成一長老於『華嚴蓮社』海內外各個機構弘揚彌勒法門,以及『台灣慈宗學會』的成立等等,都為「慈宗法門」的振興,注入了更多的泉源與活力。

  一般人對彌勒信仰了解甚少,因此後學特撰此文,將彌勒菩薩的事蹟、慈氏的由來及思想、稱阿逸多的原因、瑜伽派的成立、彌勒何時下生成佛、慈尊的中國化身和彌勒前後兩個階段淨土的修學方法做個簡單的報告,以便讓更多的人認識,並進而皈依這尊未來的大慈悲父——『彌勒世尊』。亦期盼此文有助於彌勒法門的推廣與復興。

一﹑慈氏菩薩的事蹟

  彌勒菩薩,梵語「Maitreya Bodhisattva」。「彌勒」,全譯為彌帝隸、梅低梨,迷諦隸,每怛哩、梅怛利耶等,華言「慈氏」。「彌勒」是菩薩的姓,其名為「阿逸多」(Ajita)。另外一說,如《佛說陀鄰尼缽經》中云:「阿逸多菩薩字彌勒。」「阿逸多」,其義譯為「無能勝。」

  彌勒乃西元前六世紀時期與 釋 迦如來同時代的真實人物。彌勒菩薩出生於印度波羅奈國劫波利村,輔相波婆利大婆羅門家,出生時即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身紫金色,姿容挺特且聰慧異常。 按照當時印度的習俗,生了孩子是要請相師來看相的。因此輔相招相師為子相之,相師既見便驚訝地說:「此兒具足輪王之相,長大必當成為轉輪聖王。」此話很快 傳到國王梵摩達的耳裡,國王十分惶恐,深怕其將來奪取王位。因此急欲覓得此子而加以殺害。彌勒菩薩的父親深感大禍將臨,便把彌勒匿藏於母舅家中。及長,其 舅聞佛出世,即令彌勒等十六人往至佛所,見佛聞法,從佛出家。於中十五人得法眼淨,預入聖人之流,唯彌勒不入彼流。有一次彌勒菩薩與 釋迦如來遊化至迦維羅衛國時,大愛道比丘尼以一件金縷袈裟欲供養佛,世尊不受,令其供養比丘僧眾,但無人敢取。唯彌勒菩薩受之,並穿於身上,從佛遊化。而引起一些比丘的議論,唯獨彌勒菩薩無礙自在。《首楞嚴經》中彌勒述及自己在微塵劫前:「曾隨日月燈明如來出家學道,但卻心重名利,好遊族姓。」在《法華經》中文殊菩薩也說:「(彌勒)心常懷懈怠,貪著於名利,求名利無厭,多遊族姓家。」因此彼時世尊方令其修習「唯心識定」。數數修學之後,得成三昧,名利之心方除。直到燃燈佛出世,得大成就,證「無上妙圓識心三昧」。

  彌勒初發心學佛的時間,比 釋迦牟尼佛還要來的久遠。但是彌勒菩薩於修道時,不持耳鼻、頭目、手足、身命、珠寶、城邑、妻子及國土佈施與 人,但以安樂之行的善巧與方便,成就無上正真之道。勇猛精進的程度不如 釋迦如來,因此 釋迦牟尼世尊得以超越彌勒,而先彌勒成為賢劫第四尊如來。在《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中,釋迦佛說:「彌勒發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於其後乃發道意。於此賢劫,以大精進,超越九劫,得無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覺。」又云:「我以十事致最正覺, 一者所有無所愛惜。二者妻婦,三者兒子,四者頭目,五者手足,六者國土,七者珍寶財物,八者髓腦,九者血肉,十者不惜身命。我以此十疾得佛道。」

  彌勒菩薩出家後,可說是大乘菩薩的典型代表,因此常與文殊、普賢、觀音、大勢至等摩訶薩們同事。在大乘佛法的會上,皆可見到彌勒菩薩的身影,且佔有重要的席位。釋迦牟尼佛在無數的法會上,授記彌勒菩薩於將來成等正覺,而成為賢劫的第五尊如來。在《造就成為彌勒弟子之因》 一文中,那旺.札巴格西引用藏教經典,說了一個 釋迦如來傳位予彌勒的故事。文章中如是說道:「當來下生彌勒佛是釋迦佛的下一尊佛,賢劫第五尊佛。當釋迦 佛降世後,彌勒怙主繼而接掌兜率淨土。我們先從第三尊佛迦葉佛講起,釋迦佛從初發心起,以三大阿僧祇劫集聚資糧。之後在十地菩薩時,成為賢劫第三尊佛迦葉 佛座下的弟子,名為『長舍亟鳥』喇嘛。迦葉佛在世的時候,授記長舍亟鳥喇嘛為當來下生佛,名叫『釋迦牟尼佛』,會降臨這個世間弘揚教法。之後長舍亟鳥喇嘛 圓寂後,投生兜率天,名為『坦巴都尬波。』

  每一尊佛要下生人間成佛之前,都 要先投生在兜率天,兜率天是天界。我們知道天有三種:色界天、欲界天、無色界天、兜率天屬於欲界天。欲界天又分為六天,從最低的四天王算起,一直到最高的 他化自在天。兜率天不是最高的天,是在第四天,又分為內院、外院,其中內院是兜率天淨土。第四天的兜率天,藏文的意思就是『具有歡喜』,又稱為『喜足 天。』那時坦巴都尬波已經去住持兜率淨土,弘揚教法。釋迦佛預言他會在兜率天享受一段非常快樂的日子,並在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之後,再投生到我們的世間成 佛。一尊佛從凡夫位修到成佛,必須聚集無數的福德與智慧資糧,最後誕生在我們的凡夫世間,仍要不斷的積聚資糧。

   燃燈佛曾經向釋迦佛說過,第四尊佛降生時會是怎麼樣的情景。兜率天像尊勝宮殿般非常美好、就像西方極樂世界一樣。我們都知道,每一尊佛都發過大菩提心, 縱然他待在兜率淨土也無法安然而安住。因為未來佛被大悲所傳,看到整個世間被苦所縳,感到不能只待在那裡,必須下生人間去度化眾生。這尊未來佛還沒有投生 世間之前,也要在兜率淨土、教導天人說法。

  有一天坦巴都尬波坐在兜率天法座對大眾講法。由於他就要 投生在人間了, 要 找一個接棒人,在觀看大眾後,便指著彌勒菩薩說:『你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並且你所累積的福德資糧,足以承擔我的法。』同時,坦巴都尬波對所有徒眾 說:『請聽我言,信心由你的心中燃起最重要,你可以靠這個信心累積無數資糧。同時,有了這個信心,你就能夠接觸到佛法開啟智慧,並修習佛法,以產生出離心 等正法。』

  坦巴都尬波就這樣開示了一百零八首偈頌。開示之後,接著說:『我 親愛的徒眾啊!你們要安住。我即將要下凡去救度眾生了。在我之後,你們依止誰呢?就是這位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接下來就像人世間首長交接典禮般,把佛冠交 給彌勒菩薩。等到彌勒菩薩接到佛冠之後,坦巴都尬波對大家宣布:『現在當來下生的彌勒尊佛正式在兜率內院誕生了。我即將要下凡,這尊未來佛在無數劫以後, 也會像我一樣下凡。我是賢劫第四尊佛,彌勒佛是第五尊,未來在整個贍部洲,陸續總共有一千尊佛這樣下凡。』」這是藏傳佛教經典中的記載。

  釋迦佛為彌勒授記作佛這件事引起一些比丘的非議。如在《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 中優波離尊者問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說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釋 迦牟尼回答優波離說:「十二年後,彌勒於波羅奈國,劫波利村,大婆羅門家,本所生處,結跏趺坐,如入滅定。身紫金色,光明顯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天,其 身舍利,如鑄金像,不動不搖。身圓光中,有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密,字義炳然。時諸天人,尋即為起眾寶妙塔,供養舍利。時兜率天,七寶台內,摩尼殿上,獅子 床坐,忽然化生,於蓮花上, 結跏趺坐,身如閻浮檀金色,長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與諸天子各坐華座,晝夜六時,不停地轉大法輪,度諸天子。」方解除小乘者心中的疑 慮。

  在優波離等眾人的眼中,彌勒比丘是一個「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且未盡諸漏」的十足凡夫僧。怎麼釋迦世尊會選擇這樣的一個人來接班,還於大眾之中為其授記作佛 呢?這真是令人難以想得透徹的。這說明二乘人的偏見,對於一乘佛道是不能望其項背的;這也說明不應以凡夫之心量去測度彌勒菩薩的證量的。

  彌勒的精神體現於菩薩在艱苦的條件下,力行菩薩道,著重於利他,於利他中實現自利,而完成佛國的依正莊嚴。再過八百八十萬九千三百年(從佛涅槃後算起)之後,彌勒菩薩當從兜率內院下生於閻浮提,成佛度化眾生。那時閻浮提的情況可見拙作《人間淨土、龍華三會》一書。現於文中略為茲述:

1、天然條件:爾時大海水,以漸減三千,瞻部洲縱廣,有萬踰繕那,土地平坦如鏡,名花軟草,遍覆其地。種種樹木華果茂盛,其樹悉皆高三十里。

2、居民生活:人人壽命具足八萬四千歲,無有中夭,智慧威德,色力圓滿,無諸疾苦,安穩快樂。唯有三病:一者便利,二者飲食,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歲, 爾乃行嫁。

3、城市繁榮:有一大城,名翅頭末,街巷道陌,廣十二里,掃灑清淨。有明珠柱,皆高十里,其光照耀,晝夜無異,燈燭之明,不復為用。時世安樂,無有怨賤劫竊之患。城邑聚落,無閉門者,亦無哀惱,水火、刀兵及諸饑饉、毒害之難。人常慈心,恭敬和順,調伏諸根,語言謙遜。

4、政治環境:時有轉輪王名叫儴佉,有四種兵,以正法統治四天下,無有兵戈。王有七寶,又有四大藏,各有四億小藏圍繞。珍寶湧出,無守護者,眾人見之,心不貪著。

  彌勒菩薩將來也如釋迦牟尼佛一般,示現『降兜率、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說法、涅槃』等八相成道。

1、降兜率、入胎、出胎:大丈夫慈氏,辭於喜足天,來托彼夫人(梵摩越), 父名為妙梵,作後身生處,托生?父 母。既懷此大聖,滿足於十月,於是慈尊母,往趣妙花園,至彼妙園中,不坐亦不臥,徐立攀花樹,俄誕勝慈尊,爾時最勝尊, 出母右脅已,如日出雲翳,普放大光明,不染觸胞胎,如蓮花出水,光流三界內,咸仰大慈輝,當爾降生時,千眼帝釋主,躬自擎菩薩,欣逢兩足尊,菩薩於此時, 自然行七步,而於足履處,皆出寶蓮花,遍觀於十方,告諸天人眾,我此身最後,無生證涅槃……三十二相身,具足諸光明。

2、 出家:爾 時彌勒諦觀世間五欲過患,眾生受苦沈沒長流,在大生死甚可憐愍。自以如是正念觀察苦空無常,不樂在家,厭家迫迮猶如牢獄。時蟻佉王共諸大臣國土人民,持七 寶臺,有千寶帳及千寶軒、千億寶鈴、千億寶幡。寶器千口寶甕千口,奉上彌勒。彌勒受已施諸婆羅門,婆羅門受已即便毀壞各共分之,諸婆羅門觀見彌勒能作大施 生大奇特心。彌勒菩薩見此寶臺須臾無常,知有為法皆悉磨滅,修無常想。讚過去佛清涼甘露無常之偈 :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說此偈已,出家學道。

3、 成道、降魔:爾 時去翅頭末城不遠有道樹名曰龍花,高一由旬廣五百步。時彌勒菩薩坐彼樹下成無上道果,當其夜半彌勒出家,即於其夜成無上道。時三千大千剎土六返震動,地神 各各相告曰:「今時彌勒已成佛。」轉至聞四天王宮,彌勒已成佛道。轉轉聞徹三十三天,豔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乃至梵天,彌勒已成佛道。

4、 說法:時 有魔王,名曰大將,率欲界無數諸天至彌勒佛所,請說施論、戒論及生滅之論,乃至諸佛所說,苦、集、滅、道。時座上有八萬四千天子,得法眼淨。彌勒有三會說 法:初會有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二會有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三會有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末後尚有迦葉尊者現十八變,演說 釋迦牟尼佛十二部經典,會中八十億人得阿羅漢。

5、涅槃:彌勒佛住世六萬歲。憐愍眾生故令得法眼。滅度之後諸天世人闍維佛身。時轉輪王收取舍利。於四天下各起八萬四千塔。正法住世六萬歲。像法二萬歲(另一說為六萬歲)。吾等宜應勤加精進。發清淨心起諸善業。得見世間燈明彌勒佛身必無疑也。


二﹑彌勒的由來與思想

 大藏經中,關於彌勒菩薩的記載,不勝枚舉,從後學所編選的《彌勒菩薩聖典》中就收錄了七、八十部相關的經典了。現在我們從菩薩的姓名來認識菩薩思想及所具備的特色。

  彌勒心慈性慈,以慈為種姓。在《華嚴經.修慈分》中佛告彌勒︰「應修慈心,以自調伏。於念念中常修六波羅密,修慈心時,未離分別,未能不起我、我所見。當得六種梵天之福。若離分別,離我、我所,此則名為廣大之慈。所有先世以來的罪障,皆得除滅,不久當證無上菩提。」又《賢愚因緣經》 中:「何因緣故,得彌勒字?佛答:『過去久遠,於閻浮提中,有一佛出世,名曰弗沙佛。彼時有國王,名曇摩留枝。往佛所時,見一比丘入慈心三昧,形身安靜, 放大光明。王見則問佛,此比丘入何三昧,光明乃爾?佛答王云︰此比丘入慈心三昧。王聞此語,信增欽仰言:此慈心定魏魏乃爾,我亦修習此慈心三昧。爾時,曇 摩留枝王,今彌勒是。於世則發此慈心,自此以來,常字彌勒。久習性故,至成佛時,猶名慈氏。』」《註維摩經》曰:「什曰:彌勒,菩薩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羅門子。」 《法華嘉祥疏二》曰:「彌勒,此云慈氏也。過去值彌勒佛發願名彌勒也。」《俱舍光記十八》曰:「梅怛,此云慈。儷藥,此云氏。菩薩於慈姓中生,從姓立名,故名慈氏。舊云彌勒,訛也。」《玄應音義二十五》曰:「梅怛麗藥,此云慈,即舊云慈氏者也。 慈有二因緣:一值慈佛發心,二初得慈心三昧。因以名焉。言彌勒或云梅低黎,並訛也。」 《西域記七》曰:「梅怛麗耶,唐言慈,即姓也。舊曰彌勒,訛略也。」

  在密教中的東密部分,「胎藏界」之彌勒菩薩,是坐於中台八葉院東北方之蓮上,「金剛界」中之彌勒菩薩於賢劫十六尊中,是坐在東方,羯磨會三十七尊中之西方 金剛因菩薩,即為此尊之本誓,大輪金剛者,此尊之教令輪身也。密號曰「迅疾金剛。」彌勒菩薩之本尊相為紫金色身,乃天王相。雙手結「說法印」,垂足而坐, 手中所捻龍華樹花心,上有法輪與寶瓶為象徵,安住在蓮華獅子座之上。 經彼天四千歲後,方下生人間成佛。

  大慈是彌勒思想的一大特色,他不起殺想,不啖眾生肉。如《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說:「在過去無數劫時,有一世界,名勝華敷,佛號彌勒。有大婆 羅門名一切智光明,聞佛說《慈三昧大悲海雲經》即便信服,為佛弟子,尋發菩提心,誓願未來成佛,亦號彌勒。於是捨家入山,勤修梵行,八千歲中,少欲無事, 乞食自活,誦持《慈三昧經》,一心不亂。時洪水暴發,不得乞食,一切智光明仙人,已七日不進粒米,生命垂危。時有兔王,母子二獸,為護法久住,投入火中, 令己肉熟,供養仙人。兔王母子捨身護法的精神,對仙人教育很大。他看著燒熟的兔肉,即說偈曰:

寧當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
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行慈者。
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噉肉食眾生。
如佛所說行慈者,此人行慈不滿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

更發誓言,願我世世不起殺想,恒不啖肉,乃至成佛,制斷肉戒。語已,即投火中,與兔王母子併命。」

另《大乘心地觀經》中也說:

「彌勒菩薩法王子,
 從初發心不食肉,
 以是因緣名慈氏,
 為欲成熟諸眾生,
 處於第四兜率天,
 四十九重如意殿,
 晝夜恆說不退法,
 無數方便度人天,
 八功德水妙華池,
 諸有緣者悉同生。」

這是以慈為姓的由來,乃至將來彌勒弟子亦以「慈氏」為姓。

  由兔王母子的故事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彌勒對一切眾生不起殺想的廣大慈心,不論在什麼樣情況之下,「寧願破骨出髓掉頭腦,也絕不啖食?生肉」的堅定立場是 不可動搖的。他還將在成佛後制定「斷肉戒」,規定弟子不得食肉。從印度佛教史上來看,釋迦牟尼佛在世時,還無法完全做到這點。此亦為彌勒菩薩不同的殊勝特 點。

三﹑「彌勒」為何被尊稱為無能勝

 彌勒菩薩名「阿逸多」,義譯為「無能勝」。那麼,為何尊稱祂為無能勝呢 ? 我們從《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指月錄》這三本典籍來作進一步瞭解。

 三本書中首先都是記載過去七佛在娑婆世界度化眾生的事蹟,內容皆來自阿含部的《長阿含經》。所提到的過去七佛,就是指本師 釋迦牟尼佛算起的前七佛,也就是莊嚴劫的最後三佛,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和賢劫前四尊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及我們的導師 釋迦如來。合起來既是過去七佛,而彌勒則為賢劫的第五尊佛,依舊稱為「彌勒佛」。

我們從這三本書中,略提一下過去七佛的度生情況 :


1﹑「毗婆尸佛」(過去莊嚴劫第九百九十八尊佛),祂誕生在人壽八萬歲時,坐在波波羅樹下說法三會,度眾生三十四萬八千眾。

2﹑「尸棄佛」(過去莊嚴劫第九百九十九尊佛),祂誕生在人壽七萬歲時,坐在芬陀利樹下說法三會,度眾生二十五萬眾。

3﹑「毗舍浮佛」(過去莊嚴劫第一千尊佛),祂誕生在人壽六萬歲時,坐在婆羅樹下說法三會,度眾生一十三萬眾。

4﹑「拘留孫佛」(現在賢劫第一尊佛),祂誕生在人壽四萬歲時,坐在尸利沙樹下說法一會,度眾生四萬眾。

5﹑「拘那含牟尼佛」(現在賢劫第二尊佛),祂誕生在人壽三萬歲時,坐在烏暫婆羅門樹下說法一會,度眾生三萬眾。

6﹑「迦葉佛」(現在賢劫第三尊佛),祂誕生在人壽二萬歲時,坐在尼拘律樹下說法一會,度眾生二萬眾。

7﹑「釋迦牟尼佛」(現在賢劫第四尊佛),祂誕生在人壽百歲的時候,一生中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度化無數的眾生解脫生死。釋迦佛的法運分為三個階段:即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和末法一萬年。今年是佛陀入滅後第2546年,也正是末法的初期。以上是過去七尊偉大的佛陀度化眾生的記載。

  彌勒佛,是賢劫的第五尊佛,在 釋迦如來涅槃前十二年即上生兜率為補處菩薩之身,在兜率內院的善法堂中,為五百億天子說法,令其皆證得不退轉於無上道。彌 勒菩薩將於人壽八萬歲時,下生閻浮提,住世六萬年中有三次較大的說法,即是有名的「龍華三會」。第一大會度九十六億人證阿羅漢道, 第二說法大會又度九十四億人證阿羅漢,第三會再度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果。 釋迦導師也說到,龍華三會是度化 釋迦佛的遺殘眾生,然後彌勒佛再化同緣之眾, 如此,才完成祂偉大的慈悲願力。

  若把前七佛度化眾生的人數合併,再看看彌勒佛在兜率天度五百億天子,並接引娑婆世界的眾生上生兜率淨土,未來還要在娑婆世界一百億個南閻浮提同時下生成 佛,一起開演龍華三會,於一個南閻浮提度化三百六十二億萬眾,在整個娑婆百億閻浮提所度化的眾生更是不可思議了。由此可見彌勒佛的悲心與願力,真是無有能 勝其者也,故名「無能勝」。

 「彌勒真彌 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彌勒慈尊的願力無人能勝,不僅在娑婆的現在或未來,都不斷的化身於現實之中來救度我們,同樣也化現在東方琉璃 光的藥師佛淨土,在西方極樂國度亦有祂的蹤影,更為我們於忍土(堪忍世界)建立了適合我們的兜率淨土來接引我們。彌勒的慈心願力,是無所不度的。如《佛說 慈氏菩薩誓願陀羅尼經》中,菩薩所發的大慈誓願:「爾時慈氏菩薩。聞佛世尊說陀羅尼已。白言世尊。是陀羅尼有大利益。能令眾生解脫惡趣。時慈氏菩薩復發願 言。若有眾生於未來世末法之時。能讀誦受持者。設以宿業墮阿鼻獄者。我成佛時當以佛力救拔出之。復與授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因此彌勒能如其名,堪稱 為「無能勝」。

 也祈願大眾稱此無能勝大士之名,求生彌勒淨土,來日隨慈氏下生成佛三會證果。


四﹑瑜伽學派創立者

  釋迦佛滅度九百年後,中印度的阿踰闍那國,有無著菩薩入日光定,於夜間上生兜率陀天。於彼天內院善法堂中聽聞彌勒菩薩的說法,受《瑜伽師地論》之教。白天 再為大眾宣講,於中有弟子不信是彌勒說者,因此無著為釋群眾之疑,乃請彌勒慈尊親自下降到人間的踰闍講堂,為眾說法釋疑,普施法雨。彌勒所說之法,皆約為 頌,無著大士再依頌而解釋,乃成「彌勒五論」: 一、《瑜伽師地論》,共一百卷,玄奘譯。二、《分別瑜伽論》,未傳我國。三、《大乘莊嚴論》,十卷,波羅頗密多羅譯。四、《辯中邊論》,三卷,玄奘譯。五、《金剛般若經論》,一卷,達摩笈多譯。五論立義,多無不盡。

 傳承彌勒瑜伽學說的有無著、世親兩兄弟(亦為「兜率三尊」中的大妙相菩薩與法華林菩薩)。無著造有《顯揚聖教論》、《大乘阿毗達摩集論》、《攝大乘論》等。世親造有《攝大乘論釋》、《十地經論》、《唯識三十頌》、《唯識二十頌》等。世親之後,又有護法、安慧等十大論師,廣造諸論,使慈氏之學,盛極一時,玄奘大師從戒賢大師處學成歸國後,與弟子窺基專弘唯識、彌勒之學,興盛於唐朝,更流傳於日本、朝鮮等國,至今中國佛教乃至整個北傳佛教亦深受其益。


五、彌勒菩薩何時下生成佛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云:「五十六億萬歲後。」《彌勒來時經》言:「彌勒佛卻後六十億殘六十萬歲當來下。」《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說:「閻浮提歲數五十六億萬歲.。」《智光經》、《定義經》皆說:「彌勒五億七十六萬歲作佛。」《菩薩處胎經》、《賢愚經》云:「五十六億七千萬歲 。」《毗婆沙論》百三十五說:「經五十俱祇六十百千歲,慈氏如來應等正覺。」

 諸經論所說不一,吾等當何所依?

 應知如來為實語者、不妄語者,故佛說彌勒菩薩必將下生成佛之事絕不虛也。彌勒下生成佛,化人間為淨土已是定局,但看何時機緣成熟,故有時間的差別。

 《彌勒菩薩本願經》說:(大寶積經彌勒菩薩所問會第四十二)「若有眾生薄淫、怒、癡,成就十善,我於爾時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說,當眾生淨化自己的藏識,莊嚴正報,依報自然隨著正報轉,而人間淨土成就,因此自感得彌勒下生成佛大開法筵矣。

 大慈的彌勒尊將於娑婆百億個「南閻浮提」同時示現成佛,於一小閻浮提度三百六十二億的眾生解脫生死,並非彌勒菩薩得那麼晚成佛,而是大慈的菩薩特意『留惑潤生』,以廣結眾緣之故,不然彌勒當於前十大劫中可成就佛道(後文將述及)。

 由此可知,彌勒菩薩下生成佛的時間並無一定,待眾生的淨化、待淨土之莊嚴、待彌勒滿其本願,自當下生度化眾生也。

六﹑彌勒的化身

 彌勒菩薩本尊於兜率內院淨土,不動本際,教化天眾,然而,卻時時應現於十方,若凡若聖,不可限量。據傳我國六朝齊梁時的「 傅翕 居士」、五代梁唐時的「布袋和尚」都是彌勒的化身。現從《兜率龜鏡集》一書中引錄大士化身的事蹟,供讀者參研。

一、 傅大士:

  大士姓傅,名翕,字玄 風,婺州義烏縣人。父名宣慈,字廣愛。母王氏,世為農。以齊建武四年丁丑歲, 五月八日 生,端靖淳和,無所愛著,少不學問。時與里人漁,每得魚,常以竹籠盛 之,沉深水中。祝曰:「去者去,止者留。」時人以為愚。梁天監十一年,年十六歲,娶劉氏,名曰玅光。生子,一曰普建,二曰普成。普通元年,年二十四,於稽 停塘下,遇一梵僧號『嵩頭陀』。語大士曰:「我昔與汝於毗婆尸佛前發願,汝今兜率天宮受用現在,何時當還?」因命臨水觀影,乃見圓光寶蓋。大士笑曰:「鑪 之所多鈍銕,良醫門下足病人,當度生為急,何暇思天之樂乎!」於是結菴松山下雙檮樹間,即今雙林寺是,自號雙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日與玅光營作,夜則行 道。見釋迦、金粟、定光三佛,放光集大士身,從是身常出妙香。又感七佛相隨,釋迦引前,維摩接後,每旦鐘鳴,有仙人騰空而下,隨喜行道。嘗謂弟子曰:「我 得首楞嚴三昧。」又曰︰「我得無漏智。」弟子僉曰︰「首楞嚴三昧,唯十地菩薩方能得之。」

  故知大士是住十地 菩薩,示跡同凡耳。告大眾曰︰「學道若不值無生師,終不得道。我是現前得無生人,昔隱此事,今不覆藏,以示汝等。」又弟子禮拜,大士因謂之曰:「汝等禮 我,但禮殿中佛,即我形像。」又曰:「我於夢中,憶得過去師,名曰善明世尊。」或問曰:「善明世尊,得道時師耶,發心時師耶?」答曰︰「非發心時師也,彼 佛出世時,我為國王,供養彼佛。彼佛壽八萬歲,我作佛時,壽量亦爾。」大通六年,大士詣闕,武帝問大士︰「師事從誰?」答曰:「從無所從,師無所師,事無 所事。」自是天下,名僧雲集,此處常降甘露。大士躬寫經律,千有餘卷,願諸眾生,離苦解脫。大士三至京師,所度道俗,不可勝計。謂弟子曰︰「我於賢劫千佛 中一佛耳,若願生千佛中,即得見我。」又告眾曰︰「我捨此身時,期嵩頭陀蹔往忉利天,不久還兜率天。汝願生彼,即得見我也。」大同八年,立誓持上齋。作願 文曰︰「弟子善慧,今啟釋迦世尊、十方三世諸佛,盡虛空法界常住三寶,弟子自念今生,無可從心布施,拔濟受苦眾生,自今立誓三年,持上齋,每月六日不飲 食,以此饑渴之苦,代一切眾生酬償罪業,速得解脫。以不食之糧,廣作布施,願諸眾生世世備足財法無量,永離愛染,不作三業,得大總持,摧伏諸魔,成無上 道。誓捨身命財,普為一切供養諸佛。謹持不食上齋,而取滅度,執志燒身,為大明燈,為一切供養三寶。遂先告眾曰︰「莫懷憂惱,夫物有生有死,事有成有敗。 天下恩愛,皆悉離別,今捨此穢濁之身,當得無上清淨法身。唯願徒眾,無懷悲戀,生生世世,不相捨離,永為眷屬,至成佛道,但自相率,共辦樵薪。」於雙林山 頂,營作火龕,願以此因緣,當來世界,必為佛事,普度一切,共同解脫。至 四月八日 ,弟子留堅意、范難陀等十有九人,各請奉代師主,持不食上齋,及燒身供養 三寶;復有四部弟子,刺心、燒指、割耳,留大士久住世間。又曰︰「吾悟道已四十劫,釋迦世尊方始發心。蓋謂能捨身苦行,所以先我成佛耳。」嵩頭陀入滅,大 士心自知之,乃集諸弟子曰︰「嵩公已還兜率天宮待我,我同度眾生之人,去已盡矣,我絕不久住於世。」乃作《還源詩》十 二章。時太建元年,歲次己丑夏四月丙申朔,大士寢疾,告其子普建、普成二法師曰:「我從第四天來,為度眾生故。汝等慎護三業,精勤六度,行懺悔法,免墮三 塗。」二師因問曰:「脫不住世,眾或離散,佛殿不成若何?」大士曰:「我去世後,或可現相,至二十四日乙卯。」大士入涅槃,時年七十三,肉色不變,至三 日,舉身還煖形相端潔,轉手柔軟。更七日,烏傷縣令陳鍾耆,來求香火結緣因。取香及四眾,次第傳之,次及大士,大士猶反手受香。沙門法璿等曰:「我等有 幸,預蒙菩薩示還源相,手自傳香,表存非異,使後世知聖化餘芳。」初大士之未亡也,語弟子曰:「我滅度後,莫移我臥床,後七日,當有法猛上人,送織成彌勒 佛像來,長鎮我上,用標形相也。」及至七日,果將彌勒佛像,并一小銅鐘子,安大士。猛時作禮流淚,須臾忽然不見。

二、 契此和尚

  明州奉化縣布袋和尚,不詳氏族,自稱契此。形裁腲,蹙額播腹,居止無定,寢臥隨處。常以杖荷一布袋,凡供身之具,盡貯袋中。入市肆聚落,見物即乞,或醯醬魚菹,亦投囊中。時號為『長汀子』,自說偈曰:「一百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者 +見)人 少,問路白雲頭。」或於雪中臥,而身上無雪,人皆奇之。或示人吉凶,必現相表兆。亢陽即曳高齒屐,人知必雨。水潦則繫濕草屨,人知必晴。或坐街 頭,或立衢中,兒童競逐,群而戲之。師有偈曰︰「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腸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若 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不塑亦不裝,不彫亦不刻,無一滴灰泥,無 一點彩色,入畫畫不成,賊偷偷不得,體相本自然,清淨非拂拭,雖然是一軀,分身千百億。」師於梁貞明三年,在岳林寺東廓盤石上,端坐示寂。說偈曰:「彌勒 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偈畢,安然而化。眾共埋之,後見現於他州,亦負布袋而行。

  至此人們方知其為彌勒之應化,從此之後,佛寺的山門,皆供奉著笑口常開、肚大能容的「布袋和尚」了。  釋迦如來囑咐彌勒,將來龍華會上度盡其未度完成的有情,可見前後二佛對娑婆的眾生是如此的眷顧。一如《彌勒講式》文中所說︰「大聖利物慈悲雖等,眾生受化機感互異,蓋多生矌劫繫屬令然也。爰牟尼者一代之教主,恩德超於諸佛;逸多者世尊之補處,宿緣厚於此土,群主之所仰誰如斯二佛。彼三會得脫二百八十億眾生,皆是釋迦遺法結緣之人也,我等雖拙何漏其數。」二佛之恩,礦劫難報啊!

七、彌勒法門修持法 

  彌勒菩薩現時為兜率陀天的天主,於彼天建立了清靜莊嚴的國度——「彌勒淨土」。從前面幾個單元的介紹,大眾對彌勒慈尊亦有了相當的認識,那麼這個單元就來說明彌勒淨土的修持方法。在《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中, 佛陀為我們開示了欲求生彌勒淨土應該修持下列幾種︰

  1﹑作兜率天宮觀:《上生經》云:「佛告優波離︰『此名兜率陀天十善報應勝妙福處,若我住世一小劫中,廣說一生補處菩薩報應及十善果,不能窮盡,今為汝等略而解說。』佛告優波離︰『若有比丘及一切大眾,不厭生死樂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當作是觀。』」

  何以當依如來所說兜率內院的依報莊嚴而作是觀?因為願意作 為一個彌勒弟子者, 皆願追隨彌勒慈尊將來一同下生救度六親眷屬,處於此濁惡世界為諸眾生作大善利,化度此娑婆大千中的一切六道有情,救濟所有苦難的同胞。因此,不願生於他方 淨土而作佛子,他方淨土無苦有情可行濟度。所以釋迦牟尼世尊為我們介紹了欲界中的兜率淨土,讓欲界的眾生們可以先求生內院,接受彌勒菩薩的教化,待他日再 與菩薩一同下生成佛也。是故,當作兜率天宮觀。

  2﹑持守戒律:《上生經》云︰「作是觀者,應持五戒、八齋、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樂,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此處說明當修五因:一、持五戒,二、持八齋,三、持具足戒,四、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五、修十善法。

  「五戒、十善」為生天的基本條件,故當持守。「具足戒」乃指出家四眾沙彌、沙彌尼的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八關齋戒」者,經云︰「以八戒水,洗浣身心,令得清淨。斷除無量貪、瞋、痴垢,於人天路作資糧。」又《菩薩處胎經》 亦云︰「八關齋戒是諸佛父母。」因此,要想成佛,理當由此開始。「身心精進、不求斷結」,精謂精純,無惡雜故;進謂昇進,不懈怠故。身心皆作種種利益一切 有情的善業,但不是為了個人而念念在孳的急欲斷除煩惱。若斷除了三有的煩惱,則已超越了三界火宅,而不生兜率矣。印海法師在《上生經講記》中說:「煩惱有三界所繫之不同,此處不但不斷上二界之煩惱,即欲界的見、思二惑也不需斷除,才可往生兜率淨土。」

  除了上述五種修因外,還須對前面所說的兜率淨土之依報莊嚴作如理的思惟而生欣願之心,堅定上生兜率奉見慈尊之本願。如此方為正確的修持方法。若不依此法而修持,而說需修「唯識定」、需要「註牒」、需要「求道」方得上生者,皆為魔說,非如來說。

  3﹑修六事法︰《上生經》云︰「佛滅度後,我諸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花供養,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

  此段說明欲上生兜率的行者,所應修持的內院「上品往生」資糧。

  窺基大師在《觀彌勒菩薩上生經疏》 卷下中云:「六 事法者:一、精勤修福,敬、恩、悲田中,所作業等。二、威儀不缺,堅守諸戒行,自住軌則等。三、拂塔塗地,修飾道場,正理制多等。四、香花供養,四事什 物,隨給濟等。五、凡夫行三昧聞思等定,聖人入正受隨所得禪,或凡三昧,非六行定;六行定者,必上生故,深住聞思,亦名三昧。六、讀誦經典,演說修習十法 行等。且舉偏勝、易行。上首有此六事,其中一一具攝眾業。若具修六,或能修五,上上品生。若修三四,上中品生。若修一二,上下品生。」上品往生者命中之 後,猶如壯士屈申臂頃一般,即刻得生於兜率陀天內院淨土的蓮花之上。時諸天眾們演奏著天樂,散大白花於往生者身上,並讚嘆而說:「善哉、善哉!善男子!汝 於閻浮提廣修福業來生此處。此 處名兜率陀天,今此天主名曰彌勒,汝當歸依。」往生者聽到了天眾們的介紹,馬上就頂禮皈依彌勒,並觀看彌勒菩薩的眉間白豪相光,即得超越九十億劫的生死眾 罪。接著菩薩隨往生者的宿緣而為說妙法,令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心。將來隨彌勒一同下閻浮提,且最先聞法。且於未來世得以值遇賢劫、星宿劫一切諸佛,並皆 蒙佛授菩提記。

  4﹑稱彌勒名、發宏誓願:《上生經》云︰「應當繫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發宏誓願……稱彌勒名,此人除卻千二百劫生死之罪。」

  《觀彌勒菩薩上生經疏》卷下中云:「次明稱念,雖復修行仍須正念,心想形容,口恒稱念。」然後更應法度化眾生的廣大誓願。

  5﹑恭敬、禮拜︰《上生經》云︰「但聞彌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卻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禮彌勒者,除卻百億劫生死之罪。」

 以上為欲求生兜率淨土者所應修持的正確方法,行者當依《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中如來所說的為準,莫依旁門左道的修持法,定得蒙慈尊皆引而得上生也。若欲更深的認識彌勒法門,可詳閱拙作《末法時期何以當弘彌勒法門》一書。

結語

 《悲華經》 卷第一云:「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娑羅王佛現在世時,汝已得是解了一切陀羅尼法門。彌勒,汝於過去十大劫中若欲願成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者,汝於爾時尋應具足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入無餘涅槃。彌勒,汝久住生死以本願故,所以不成以待時故,彌勒,我今為汝受佛職位。』」彌勒 慈尊為當來娑婆的大導師,是化濁世黑暗為光亮的大明燈,更是眾生未來的大皈依處。慈尊有意地留惑潤生,從事著度眾利生的佛行事業,慈心悲願之深,與我等宿 緣之厚,此生能得值遇、修持,萬幸也!

  文末祈願大眾一同皈依、頂禮與回向,來日龍華會上得以共聚一堂,聞法、解脫。

南無當來導師。彌勒如來。慚愧懺悔。六根罪障。

南無當來導師。彌勒如來。生生世世。值遇頂戴。

南無彌勒如來。應正等覺。願與含識。速奉慈顏。

南無彌勒如來。所居內眾。願捨命已。必生其中。

願我臨終無障礙,

面見當覺慈氏尊,

屈伸臂頃生內院,

三會龍華悟無生。


2003/1/9


弘揚彌勒法門與兜率淨土的《台灣慈宗學會》

  http://home.kimo.com.tw/maitri_sect/



彌勒淨土文章分享
http://www.zenheart.hk/forumdisplay.php?fid=68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5-6 03:46 , Processed in 0.022027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