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909|回復: 0

曲黎敏:讓中醫在傳統文化中昇華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7-5 11: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110504230031205.jpg


曲黎敏:讓中醫在傳統文化中昇華

       
   許多人認為學習中醫一定要懂得傳統文化,但是真正弄懂傳統文化並不容易,而有意識地深入淺出地將傳統文化的精華應用于中醫就更加困難。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曲黎敏表示,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質和核心是“道”,中醫學術要沒有中國傳統文化作根基,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甚至會出現危機。

記者:一提到中國傳統文化,淺一點兒的就會想到琴棋書畫,深一點兒的就會想到儒道等,那麼蘊含著中國人大智慧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質和核心到底是什麼呢?

曲黎敏: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質和核心是“道”,西方人總在問“道”的確切意思是什麼,這種提問本身即是非常典型的西方式思維方式。每當西方人探詢中國之道和何謂中醫之道時,我們總是感到難以回答,因為它關係到一種體驗,一種切身的感受,一種資訊,一種身體力行的實踐。

當視中醫學為“醫道”時,我們便在方法論上與所謂的科學以及現代西醫學發生了歧義,“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系辭》),兩者在研究物件、方法,及理論、概念範疇上都有極大的不同。 “道”所強調的是運動過程與狀態變化,認識“道”需要理性與直覺,需要一種系統的方法,且語言描述上多用類比概念,描述的是事物本質“象”什麼;而“器” 為盛受之物,強調的是物質的結構性用與功能,認識“器”需要藉助物理、化學等科技手段,需要一種還原的方法,且語言描述上多用具體概念,明確指出事物的本質“是”什麼。所以“道的醫學”從來都沒有明確地告訴我們“心”是什麼,而是像“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也不曾告訴我們“肝”是什麼,而是像“將軍之官,謀略出焉”,強調的都是運動過程與狀態變化。因此,理解醫學也有形而上與形而下之差別,形而下有如“肺在上,肝在右”;形而上有如“左肝右肺”,肝在右而其氣在左,主“升”,肺在上而其氣在向下,主“降”,形而下重表像,形而上重氣化;一個看現象,一個看本質。

因此,所謂中醫特色就是中國文化,而文化形態無高低之分。如何求中華文化之根本,並在生活實踐中加以應用,便是中醫文化的最大特性。這是個大課題。眾所周知,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文化心理的支撐,這個民族將走向危機。中醫學術要沒有中國傳統文化作根基,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甚至會出現危機。


記者:那麼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它們各自有什麼優點和劣勢呢?

曲黎敏:千百年來,中西方都在致力於把這個世界弄清楚,弄明白,人類的目標是一致的,關鍵是他們求“道”的方式方法不同。在看待生命的問題上,西方人有一個著名的論斷:人是機器。於是他把人不斷地拆解、分割,然後做到極致,這樣做的結果便是,你認識的東西越多,你未知的領域就越大,困惑也就越多。比如,西方醫學與病毒敵對的對抗態度,使得現代醫學陷入了一場生物學領域的“軍備競賽”,那是一場令人疲憊的無休無止的戰役。

中國人看問題的角度則顯然不同,中國人仰則觀像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他把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按性味、音聲、方位等進行比類,把生命過程及其運動方式與自然規律進行類比,他在觀察由很多事實組成的集合體時,是將其作為一個整體來接受的,並建立自己博大精深的概念和理論體系。

中國文化有著一種洞察生命的直覺力量。它把一種更寬廣、更高明、更深刻的理解事物本質的方式擺在世人面前--那就是通過生活去理解。它是以高度發展的中國精神,和行之有效的洞察力為基礎的,而非某種神秘的直覺。很久以前,西方人萊布尼茲就堅持中國與歐洲在知識上交換補償,他堅信中國人 “在觀察方面高我們一籌,而我們的強項則是理論思維,中國人應該與歐洲人交換禮物,互相取長補短,用一盞燈點亮另一盞燈。”


記者:傳統文化與中醫到底是怎樣的關係,為什麼說中醫不僅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文化呢?

曲黎敏:在不同于中國的文化體系中,醫學並不是人人皆知的學問。而中醫對於中國人而言卻是幾乎人人皆知,它深深地浸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對於老百姓來說,是“日用而不知”,對於習醫者,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說,要將中醫上升到哲學與文化,而不是簡單的治病之道。

其實,學中醫遠比學西醫難,學西醫,整個現代科學都在幫助你,但即便現在的檢測儀器多麼靈敏,茶葉與酒必須由品酒師和品茶師來定其優劣,因此,學中醫,你必須啟動你全部的感官與靈感,你必須讓自己的感官非常靈敏,甚至比儀器還要靈敏,這樣,你才能治病如神。

這個“道的醫學”除了重視人的修為與直覺外,還非常重視其系統性。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學術領域如人體、天文、地理、氣候、音樂、美術、書法、建築、甚至軍事、武術都是相互貫通的。研究人體時如果不研究人體以外的天文、地理、氣候乃至音樂、美術等等,是研究不清人體的。就中醫學來說,它的理論和天文、地理、氣候、音樂等許多領域密切相關。儘管現代西方也發現了音樂與人體甚至與動物、植物的生理狀況相關,但只看到了現象,沒形成理論,而中國傳統文化恰恰有這個理論,這個理論就在中醫中,因此我們說中醫是傳統文化中很具有代表性的一股力量。

而整個中國文化領域“求道”方式的特點都集中體現了一種“象”思維,和“內向認知”。所以,佛為“內明”之學,道稱“內丹”,醫曰“ 內景”,武曰“內功”,儒稱“內業”……這個“內”,就是反身求諸己,一求己,則所有的空靈思辯都落到了實處。中國古代文化的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精氣神等核心問題都很好地體現在中醫學中,不僅是有所體現,而且是有很好的物質基礎的研究,並有可操作性。單說形氣神吧,西醫對“形”的研究可謂達到極致,但如果你只是胸悶氣短、肩背疼痛,並無心臟器質性病變,西醫便認為你沒病,而中醫則認為每一個臟器都有形氣神三個方面,正是心氣、心神的問題使你處在某種亞健康狀態。在中醫看來,任何情志的波動都不是偶然的,它與四時有關,與六氣有關,與地域有關,甚至與你睡覺的床向有關……於是,醫生的診療遠遠超出了四診:望、聞、問、切,他綜合了時空中的諸多因素,然後給你一個原因和結果。


記者:那麼懂得傳統文化對中醫到底有什麼促進呢?

曲黎敏:10年前,我開設了《中國古代文化與傳統中醫學》、《道家思想研究》等選修課,教授學生已近4000人次,其中感慨頗多。因為現代性與傳統性的衝突與聯繫始終是困擾廣大中醫學者的一個問題,是固守傳統,還是堅持現代化?在全球化的熱潮下,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個性等等問題,十分嚴重地擺在每一個中醫學者面前。

學生們懂得了一定的傳統文化後,都變得非常愛中醫了,這種狂熱是對經典的狂熱,對《內經》、《傷寒論》的狂熱,對中國文化的狂熱。至少他們對中醫的信仰加強了,對中醫充滿信心了。學中醫的人,總是不可避免地困惑,這種困惑解決不好就容易沮喪和浮躁。我覺得學習傳統文化重要的是訓練大家一種中醫學的思辨方式,說得通俗一點,讓初涉中醫的學生開竅了,這樣他們就會覺得學中醫並不是很複雜、很厭倦的事情,而是自得其樂。學習傳統文化與中醫的關係,可以讓我們從發生學的角度知道中醫是什麼,中醫醫道如何發生,中醫學最終將走向何處……。對傳統文化瞭解多了,把各種知識關聯在一起的能力就強了,當然臨床技能也會提高了。而且這種作用是潛移默化的,我經常和學生們討論中國古代時空觀、漢字與醫學、取像思維等諸多問題,討論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對中國醫學發展的影響等問題,鼓勵學生不僅要學好中醫,還要學好中西方文化和哲學,學好現代科學和西醫,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在不同文化交流中的歷史使命,中醫不僅是救人之術,也是解決人類生命困境之道,如何用現代語言來詮釋它,是中醫向前發展的瓶頸,也是現代青年學子的歷史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弘揚中醫傳統文化時,仍建議學生積極到臨床中去體驗中醫,並積極學習現代醫學。這都很重要,但關鍵是始終要用中醫的思維來駕馭。


記者:您自己多年從事中醫與傳統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對於目前的中醫文化的研究現狀,您有什麼感想和希望?

曲黎敏:中醫文化的宣傳普及工作是很重要的,希望更多的人介入到這個領域中來。記得一位美國總統在觀賞西安古城後說:“中國要在幾十年中建成美國那樣的城市,是很容易的事,但我們建成西安和北京故宮那樣有文化底蘊的城市要花上幾千年”。

返觀中國歷史,我們常常可以感到兩種性質不同的文化溝通所帶給我們理智和精神深處的益處。中國文化的繁榮期每每都是在根植于內部的文化遭到周圍民族的擾亂後,吸收外部影響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繁榮。如果在感情上能夠容納這種文化上的聯姻,就往往會成為一種新文化的開始。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將是中國與世界的一次重要的機會,它將帶給中國與世界以不同凡響的未來。但我們必須牢記,現代化並不等於西化,現代化不必在價值取向上以西方文化為歸依,民族文化才是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精神力量。


曲黎敏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中醫文化專家,北京天人醫易中醫藥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特聘顧問。個人專著:《中醫與傳統文化》、《黃帝內經養生智慧》、《中華養生智慧》、《易學氣功養生》。研究領域:中醫與傳統文化、周易與中醫學。她的主要著作《黃帝內經--四季養生》。

http://www.fjdh.cn/wumin/2010/04/202045104870.html

佛教導航   醫方明
http://www.fjdh.cn/wumin/yifangming/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5-2 07:08 , Processed in 0.027982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