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286|回復: 0

源悟法師答: 眾生各自的神識,是異體還是同體?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10-2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0649801_4580906858180_2996816059634718021_n.jpg


源悟法師答: 眾生各自的神識,是異體還是同體?


悠然南山:尊敬的法師,您好!  

眾生各自的神識,是異體還是同體?我自己的理解是,從各自別別的角度來說,應該是異體。否則一人成佛,一切眾生都成佛;而一人下地獄,一切眾生都下地獄。但事實上卻非如此,不知這樣的理解是否正確?

  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平時說的,我自己境界前顯現的一切眾生,是我心中的顯現,是依據我的業力因緣等而顯現。這樣的顯現,應該說只是我能覺知到的眾生的形相,而非眾生的神識了?其實眾生的神識並不是我心所變現,而是別別存在的?舉個例子來說,我和朋友在聊天,對於這樣的場景,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從神識而言,對方和我的神識是異體,不是我心變現,否則我成佛或墮落,對方也應同時成佛或墮落,有如是的過失;而就對方在我眼中的顯現來說,包括由我的六根六識判斷出來的關於對方的一切,的確是我自心所現,而且會隨著我相續中的變化而變化,如我現在感受到的對方,和我成佛後感受到的肯定不一樣。

  上述理解是否正確?

  還有一個因陀羅網的比喻,不知是否可以拿來做比喻。網上的一千顆寶珠,每一顆都能反映出其他的999顆,而它自己同時也反映到其他999顆寶珠中去。雖然互相映照,但這一千顆寶珠互相之間還是別體,不是一體。就我而言,和我有緣的眾生在我的境界中出現,而我們之間還是別體的關係?

  以上問題,問得也許有些淩亂,請法師慈悲開示。或者哪些經論中闡述了這類問題,也請法師能夠推薦,以便學習。
                                   頂禮!

源悟法師

眾生各自神識是一是異、他相續如何成立的問題,通過以下幾方面分析來作回答:

問一、眾生各自的神識,是異體還是同體?我自己的理解是,從各自別別的角度來說,應該是異體。否則一人成佛,一切眾生都成佛;而一人下地獄,一切眾生都下地獄。但事實上卻非如此,不知這樣的理解是否正確?

答:如果從勝義的角度講,眾生與佛皆不成立,更何況說眾生各自的心識等怎麼會有一體與異體呢?所以是非一非異;如果從名言現相或別別眾生的共與不共所依等的角度講,在差別的萬法中,眾生各自的心識等,可以以他續別別而假立成立,你這裏的理解也就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從名言實相或每位眾生各自自現的角度講,所現和心是一體而非異體,你在這裏的理解也就值得分析與觀察了。

名言實相中所現和心是一體而非異體,是否有“一人成佛,一切眾生都成佛;一人下地獄,一切眾生都下地獄。”的過失呢?

肯定沒有過失!因為所現分為境和心等類,如果從唯識觀點講“全無外境,唯獨有心。”所現的境不成立,境只是心的行相,所現境和心應是一體。

自心並不能直接緣取他心,假設自心可能通達他心,但是自心前所現的只是他心的分別顯影或極為相似的影像,並不是真實的他心,所以所現他心和自心仍然是一體。

就佛而言,沒有自己與眾生是他體相續之念,為什麼呢?如在《中論》裏說“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釋量論》上也說:“瑜伽證悟不思議。”由於具有與真如法界一體無二的究竟轉依智慧,所以佛智與其他一切諸法的關係不可言說,以一體、他體的方式均無法衡量,完全超越一切戲論,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由於眾生各自自現中全是自心所現之影像,而非各自自現外有實有所現的境和心等,將六道的一切萬法都歸攝于眾生各自唯一一識,此唯有一心,何干其他眾生成佛或下地獄?實際唯獨只關係眾生自己的心呀!

通達了這些道理,就可以遣除“一人成佛,一切眾生都成佛;一人下地獄,一切眾生都下地獄。”等的懷疑。


問二、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平時說的,我自己境界前顯現的一切眾生,是我心中的顯現,是依據我的業力因緣等而顯現。這樣的顯現,應該說只是我能覺知到的眾生的行相,而非眾生的神識了?其實眾生的神識並不是我心所變現,而是別別存在的?

答:從見到眾生的行相角度講,現相上說這僅是外境義,而非是心的有境義。若就名言實相或自現而言,從正面來講,如果內相續的習氣成熟,即使無外境義為因也同樣會顯現行相。比如餓鬼前顯現的膿血或者空無邊處眾生前顯現的虛空,相反,如果相續的習氣未成熟,即使有外境義也不可能顯現,比如餓鬼前不現淨水和空無邊處眾生前不現色法。所以顯現見到眾生的行相唯一是依自心產生,並不是先有外境後緣外境而產生,由此所現眾生的行相與自心應是一體。

眾生的心不是一般普通有情直接能夠緣取的,只有通過等持或三摩地行境等才可緣取,而此緣取唯獨僅是自心緣取自心的所現與他心極為相似的影像,並非獨有他心在自現緣取外存在,也非別別的他心由自心變現。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從自現方面說,全無外在他體的境和有境,而唯獨只有自己的一心,凡是顯現皆為自心行相,除自現習氣成熟外,怎能成立有他存在?

那麼是否法界之中唯獨只有自己一個有情?別別他續難道不可以成立?假設成立,由於眾生彼此之間在各自自現上本無單獨所緣緣的外境義,眾生又如何彼此造業、做作、聯繫、溝通等呢?從各自有情自現方面講,無法成立心外有實有他續在自心前成立;但從名言現相上或別別眾生的共或不共所依等方面講,法界之中不是唯獨只有自己一個有情,眾生別別他續還是可以成立的。比如在《瑜伽師地論》上說:“雲何建立相續差別?當知相續,略有四種。自他根境有差別故,立四相續:一、自身相續;二、他身相續;三、諸根相續;四、境界相續。”《辨法法性論》上說:“依及諸了別,苦樂業死生,系縛與解脫,彼九不共故,名不共所依。”這部論中列舉了九法來說明有情界的不共所依。九法是:依、諸了別、苦、樂、業、死、生、束縛及解脫。由於這九法不與其他有情相同的緣故,所以叫作不共所依。在此以“束縛和解脫”為例:眾生自己在輪回中束縛,從輪回中解脫,不論是生死,還是束縛解脫,都是別別相續的不共法。好比我的命根已斷,但是他有情仍在生存;我轉生後世,他有情不能和我共行;我從輪回中解脫,他有情仍然生死;我在生死中系縛,並不會障礙他有情解脫。所以都是各個有情之事,由於與他不共,我們稱它為不共。

眾生又如何彼此造業、做作、聯繫、溝通等呢?從法界所有眾生方面說,眾生彼此之間在各自自現上本無單獨所緣緣的外境義,為了簡別於外在的所緣緣,所以說為增上緣。即:他相續為增上緣,而非所緣緣,以他人作增上緣而成立彼此的共同做作等。由此也可以說眾生彼此之間本無單獨所緣緣的外境義,但卻能依靠法界緣起,以假立假而聯繫做作,更互增上,互相為因,真是不可思議。如《辨法法性論》上說:“有情界有共,複有諸不共。”也就是說有情界所攝的法中有共同,也有不共。在這部論中列舉了八種例子來說明有情界共同的含義,即:托胎生,身語的名言,以一人攝受另一人,以一人治罰另一人,對他人做饒益,對他人做損害,依靠他人產生功德,依靠他人產生過失。為什麼稱這些為有情界共同呢?這部論中說:“由更互增上,互為因故”,即由相互作為增上緣的緣故,稱為共同。在此以“功德”為例:比如我依靠法師講法而產生聞法功德,這些功德的產生需要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以我聽聞為主因,另一方面要以法師傳講作增上緣,這樣互為因緣就會產生獲得聞法功德的結果,所以依靠他人產生功德等,我們稱它為共同。

總之,眾生彼此之間本無單獨所緣緣的外境義,但卻可以依靠假立因緣,相互增上,互相為因去造業等;又可以以自現境界,各自依各自業而感果;依靠對治修道等,各自依自業盡而各自解脫,乃至自利利他而圓滿成佛。法界緣起實在是太稀奇了!

因此從這些方面說,也不會有“一人成佛,一切眾生都成佛;一人下地獄,一切眾生都下地獄。”等的過患。

問三、舉個例子來說,我和朋友在聊天,對於這樣場景,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從神識而言,對方和我的神識是異體,不是我心變現,否則我成佛或墮落,對方也應同時成佛或墮落,有如是的過失;而就對方在我眼中的顯現來說,包括由我的六根六識判斷出來的關於對方的一切,的確是我自心所現,而且會隨著我相續中的變化而變化,如我現在感受到的對方,和我成佛後感受到的肯定是不一樣。

答:此問同上所示,只是補充幾點:眾生彼此做作時僅是互為增上緣,自己和朋友在聊天,實際上是蘇醒共同習氣的諸有情前一種似有的共同顯現,而不是心外獨立存在實有法,完全是成熟相同習氣所導致的,並不是心外真有一個朋友。同樣,朋友面前顯現的我,完全是成熟相同習氣所導致的,並不是心外真有我這個朋友的實有法存在,不過僅是彼此各自自現的影像而已。眾生各自心上的各自顯影,不管怎樣變化,除了各自習氣成熟與否外,難道還有其他嗎?

至於“我現在感受到的對方,和我成佛後感受到的肯定是不一樣。”這種說法僅現於凡夫觀現世量的境界,不能代表佛陀淨見量的境界,佛陀的境界不可思議,怎麼會有和凡夫觀現世量一樣所說的感受呢?

總之,所謂共同所見,如果是以各個眾生前的顯現相同而安立,實際中顯現只是眾生獨自相續的顯現;由於眾生相續別別,在別別相續前的顯現何時也不可能成為真實的共同。比如張某、王某、李某等是別別相續,張某心前的顯現永遠不可能與王某、李某等其他有情心前的顯現成為一體。我們所說的相同僅是顯現相似或似同而已,故而在安立自現時只觀待有情他自己,在安立別別相續前的顯現時需要觀待其他有情,這二者在觀待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如果共同所見是在顯現分外的共同外境義,則應當以理成立,但決定無法以理顯示,因為只有心前有顯現才可以安立有所緣境,如果心前無顯現,則無任何能衡量的正量。所以所謂“共同”唯一是依每個眾生心前的顯現相似或似同而安立,至於自現面前又如何可以成立外在實有的所緣境呢?

通達唯識,相續中對名言現相與名言實相的道理產生定解,收穫肯定甚豐,否則難以通達唯識理趣。


問四、還有一個因陀羅網的比喻,不知是否可以拿來做比喻。網上的一千顆寶珠,每一顆都能反映出其他的999顆,而它自己同時也反映到其他999顆寶珠中去。雖然互相映照,但這一千顆寶珠互相之間還是別體,不是一體。就我而言,和我有緣的眾生在我的境界中出現,而我們之間還是別體的關係?

答:經論中常用因陀羅網的比喻來詮釋法界緣起的無盡性,由此而破除眾生執“萬法不能重重無盡”的疑惑。雖然在此處所講內容並非此義,但是從暫時與喻相似或似同的方面,並非不能借用因陀羅網的比喻來詮釋這裏所講的內涵。

從寶珠各自自現的角度說,每一顆寶珠都能反映出其他999顆寶珠的影像,其實這種影像怎麼會是各自自現以外的他體呢?而從寶珠別別不共所依的角度說,千顆寶珠彼此別別不共,怎麼又會是同體呢?它們彼此僅是互為增上緣,更互增上,互相為因,才有彼此這些千差萬別的各自顯現。掌握了這些意義及上說法要等,還有什麼不可以圓融的道理呢?至於你的理解是否還能站住腳,通過以上分析應已有定論。

問五、在哪些經論中闡述了這類問題?

答:以上這些問題在《楞伽經》、《解深密經》、《密嚴經》、《大乘阿毗達磨經》、《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辨法法性論》、《辨中邊論》、《唯識三十頌》、《唯識二十頌》、《他相續成立論》等經論典籍中分別有闡述。

來源:顯密佛網 佛教論壇-廣大唯識版
http://www.xianmifw.com/dvbbs/di ... p;id=244&page=1

轉自:
http://www.bodhiinstitute.org/fo ... topicseen#msg256904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5-3 12:09 , Processed in 0.031078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