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596|回復: 1

佛教與生命科學 佛教醫學的特點(尹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28 19: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111.jpg


佛教與生命科學 佛教醫學的特點

作者:尹立

以智慧著稱的佛學,一方面與現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相契合,足以堪稱一門古老的現代醫學,另一方面,由於其獨特、深遂而全面的思維方式和別具一格的實踐方法,使它與工業文明及後工業文明中脫穎而出的現代醫學相比,在很多方面都有著獨具的長處,足資今天亟待發展深化的現代醫學去學習、研究和發掘。佛教醫學與現代醫學相比,有三個最為突出的特點,下面逐一進行討論。

第一節 佛教醫學具有完整而徹底的哲學基礎

如前所述,由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所建構的現代醫學體系,由於缺乏統一的哲學根基,僅通過系統論將三個層次捆綁在一起,因而導致了各個層面的醫學在實踐中各行其是、平行發展的局面,使其進一步深化和發展受到嚴重阻礙。與之相比,佛教醫學卻有著迄今世界上最為完備而徹底的哲學基礎。

從根境識三緣和合入手而建立的佛教生物——心理——社會醫學體系,並不將根(生物)、識(心理)、境(社會、環境)三個方面視做彼此作用完全相等,而是認為三者當中以心識最為根本,心為法本,心尊心使。根境識三者緣起而成心身世界所依據的,乃是緣起心樞的法則,直至最後,三者終匯為一心,歸於萬法唯心的世界本體。

在佛教醫學看來,心識是最能動的力量,人類只有通過它才能認識自身和世界。人、社會、自然生態健康與否,心識乃是決定性因素。對心識的這種主導、主宰作用,佛典中多有論述。如原始經典《經集》雲:“一切依識而立。”《雜阿含經》雲:“心持世間去,心拘引世間,其心為一法,能制禦世間。”

佛教醫學認為,人類之所以有流轉生死,諸苦交攻的病態人生,其根由並非源於物質現象,乃是人類由心而起,造作身、口、意之惡行所決定,所謂“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樂自追,如影隨形;中心念惡,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車礫於轍。”(《法句經》)

心識這一人生的主宰,同樣也是世界的主宰。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厭舍品》雲:“心清淨故世界清淨,心雜穢故世間雜穢。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又如《華嚴經夜摩宮偈贊品》所雲:“心如畫工師,能畫諸世間。”

佛教醫學極力主張心是產生世間一切的根本,強調由心故作惡,由心有果報,由於自己的心取地獄、心取餓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而致種種罪苦福樂,高倡一切非源於他,一切自作自受、自負其責的唯是自心所取的觀念,認為人的心身道德及社會、自然健康與否,完全由人自己決定,世人舉心造業而致種種果報,實不得歸咎於任何人之外的因素。此種哲學觀在佛教醫學療治眾生疾病實踐中的積極意義已不言而喻。

自始至終以唯心緣起的哲學觀為主線的佛教醫學,更進一步為心識描繪出了一個多層次、多功能的總體結構。由表層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識到底層的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或者還有人總結出第九無垢識),這些心識共同作用,互為緣起,從而變現了當下的眾生心身和世界。

每個人均以其八識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身心世界,那些所謂客觀外在的諸種事物也不過是自己第八阿賴耶識的相分所變現而產生。如《密嚴經•妙身生品》雲:“如是自心內,現境還自緣。”《成唯識論》卷一亦雲:“諸有對色,皆識變現,非極微成。”都謂所有境界均為心識所變現,不出八識之範圍。

人的八識互相緣起,形成身心世界的情況,如《大乘入楞伽經》雲:“意從賴耶生,識依末那起,賴耶起諸心,如海起波浪,習氣以為因,隨緣而生起。”謂第八阿賴耶識為心體,如大海一樣潛藏有各種有漏、無漏種子,第七末那識執此心體為自我,引發出各種習氣種子,形成各種境界,從而如風吹動大海一樣,興起眼耳鼻舌身意等諸識的波浪,動盪不寧,無有休止。

因此,佛教醫學中所謂心識,不僅包括了現代醫學模式中人的精神、心理、思維這一層面的內容,還包括了目前人類以自然科學手段研究還未認識到的更深層次的意識結構。佛教醫學此種對心識的深入分析,為今天的現代醫學解決意識本質這一關鍵性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認為三界唯識,宇宙萬象皆是我人心識中所現,永遠無法超出心識的範圍這一基礎上,佛教哲學終於提出了宇宙萬有,在本質上只是一心的萬法唯心主張,從本體論的角度,將整個世界歸為一絕對真心。如《華嚴經》所雲:“三界所有,唯是一心。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入楞伽經》亦雲:“諸法無法體,而說唯是心。”

在萬法唯心的觀念中,整個世界,除了此一心,別無他物。故此一心乃是作為終極或本來的絕對心,是超越主客觀二元,超越時空概念,超越心物對立的絕對本體。宇宙萬物皆是這一絕對真心的表現,在眾生表現為眾生心識的體性或法爾具足的自性,又有心性、本心、真心、自性清淨心等多種稱謂,在萬物則表現為其恒常不變、本來如是的法性。此一真常之心隨緣顯現,而又能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正因它如此超越而又隨緣,故不可以妄心揣測,超言絕慮,無可名狀,所謂出言即錯,擬議即乖。同時,它具備的心的不可思議的功用,又要求人們只能向自己的心中去尋求其存在,故方便名之為心,實則較之三界唯識中的心識,又更多了一層本體論內涵。

按照佛教醫學因病與藥,隨方解縛的原則,其治療所依據的這一徹底的本體論唯心觀,實則並非一種純粹的哲學構建,而只是它根據人類執著外物實有,忽視追求內心的頑疾所採取的一種方便手段。《雜藏經》中明確指出:“如世有良醫,以妙藥治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在佛陀看來,此世間之諸種文明,無不在引導人們向心外求,追名逐物,滿足貪求欲望,使人類心靈放浪形骸,顛沛流離,找不到自己的家園,遭受種種生老病死之苦。

針對人類這種一貫的妄想執著,佛陀才強調心為源為本,萬法唯心,自心的無明貪求乃人類所有痛苦、疾病之根源,以期喚起人們對心靈應有的重視;並以自認其心、自淨其心、自主其心為根本途徑,徹底解脫人類之諸種痛苦,獲得永恆幸福,恢復本有之自然健康狀態。這正是佛教醫學的根本宗旨。

從此宗旨出發,佛教醫學在對生物、心理、社會、自然各個層面疾病的認識和治療過程中,都非常重視人的心識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強調從心識入手,找到每一種疾病的最終根源和解決辦法。這又成為佛教醫學認識和治療疾病的最大特色。

與今天現代醫學由於缺乏統一的哲學觀而導致的不良後果相比,佛教醫學所具備的完整而徹底的哲學基礎,使它能將其整個生物——心理——社會(自然)醫學體系融為一體,以人的心識為主線和根本,前後貫通,對每一種具體疾病都可整體地運用佛教醫學進行診斷和治療,從而避免了現代醫學中不同層面的醫學學科各行其是,無法互相配合的情況。對於現代醫學來說,這無疑是最值得借鑒、學習之處。

第二節 佛教醫學對心身關係的獨到認識和深入發掘
  
心身關係認識模糊不清,一直是現代醫學模式中最突出的缺陷之一。迄今為止,現代自然科學由於思路的局限,終未能在其外求實證的道路上探究到意識的本質,因而使得現代醫學在心身關係的研究中,無法找到一確定的準則。無論是以心身二元論的假定前提為基礎,試圖揭示心身互相影響的生理機制的研究,還是以心產生於身的唯物論哲學為指導,力求解決大腦如何產生意識以及意識又如何反作用於身體的問題的研究,其結果目前來看都遠不能令人滿意。

現代醫學中對心身關係研究所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則是避開心身互相影響的機制,直接研究觀察由心理導致的生理變化和由生理導致的意識變化。由此總結出的理論,如巴浦洛夫的條件反射與皮層內臟相關學說、塞里爾的應激學說、沃爾夫的心理生理學說、下丘腦刺激學說以及當前最為熱門的對於神經遞質的研究等,為現代心身醫學奠定了理論基礎。

與現代醫學不同,佛教醫學從其一貫的緣起唯心的角度出發,對心身關係的認識採取了就自然科學看來非常獨特的思路,形成了自己獨具的一整套理論。其中包括最早的五蘊緣起學說,十二因緣理論以及後來密宗提倡的三層心身理論等。

一、    五蘊緣起的心身觀

心身的五蘊緣起觀,是佛教醫學對心身關係所做最初也最為簡單的概括。五蘊之蘊意為積聚、品類,五蘊即五種東西積聚合集。心身之五蘊緣起意謂人乃色、受、想、行、識五類東西積集在一起,和合而成,不可分割。五者中色指人的物質身體;受想行識指人的心理意識,總名為心。人由五蘊緣起而成即是由心身二者緣起而成。

具體分析,色蘊由地火水風四大元素集合而成,統稱四大或四界。地大之性是堅固,表固態;水大之性是潤澤、流動,表液態;火大之性為暖熱,風大之性為運動。人身中發、爪、齒、皮膚及骨肉筋脈、五臟六腑等物質皆屬地大,腦髓、眼淚、汗水、血液、口水、小便等液態物質皆屬水大,人的體溫及飲食消化之功能屬火大。呼吸、動作等屬風大,它們共同構成了人的生物有機體及其各種動態功能。

受蘊指人主觀或心理上因接受外界刺激而產生的感受,包括感覺、情緒、感情等心理活動;想蘊指與感官印象或名詞等概念符號相關的意識活動,包括知覺、回憶、思維、想像等;行蘊指人心理有目的、有動機的意向性活動,包括人的意志、動機等;識蘊指人的意識所具有的統覺功能及各種深層心理功能(潛意識功能),為各種心理活動的核心。它們共同構成人心的一面。

心與身互相緣起的觀點與西方心身平行的二元心身觀頗有不同,其著眼點乃是心身相互依存,一體不二的關係,心身合之則雙存,分之則兩亡。

二、無上瑜伽的三層心身結構

佛教醫學這種心身互為緣起,一體不二的思想,在晚期密乘佛教中,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更為深入而細緻化了。具體表現為密乘無上瑜伽的三層心身思想。

所謂三層身心,是指無上瑜伽把人身心分成粗身心、細身心及最細身心三個層次。第一層為表層粗身心,其中粗身是指一般人肉眼可見,由四大積集而成的人的生物有機體。從現代生物醫學角度看,相當於解剖學、組織學、生理學以肉眼和顯微鏡觀測到人體構造及生理活動。粗心,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識的感覺、知覺及心理、思維活動。這一層的心身,均粗顯易見,為現代心身醫學所研究的主要物件,無上瑜伽討論較少。

三層身心的第二層為潛藏在粗身心下的細身和細心,此乃佛教醫學探討心身關係之重點。所謂細身是指由氣、脈、明點按一定法則構成的內在微細的生理機制。雖然人的肉眼不可見,卻是表層身心發揮作用的內在根源。其中的氣,是指人身中肉眼不見卻具有推動生命活動正常進行作用的生命能量,共有108種之多。最重要的氣有十種,分為兩類。

一為根本氣,包括五種:持命氣為人的生命之本;下行氣推動代謝終產物從下身的排泄,如糞尿等;上行氣引氣上行,維持上半身的飲食、語言、思維等活動;平住氣推動胃腸消化吸收;遍行氣維繫全身的肢體運動。第二類為支分氣,分別維持人的五種感官功能。其中行氣(龍氣)維持視覺功能,循行氣(龜氣)維持聽覺功能,最行氣(提婆氣)維持味覺功能,正行氣(海馬氣)維持嗅覺,決行氣(財生氣)維持觸覺。

脈,為氣所循行之通道,其作用相當於中醫所言之經絡。無上瑜伽認為人身共有七萬二千脈,其中主要的有一百二十脈,更重要者為其中的二十四脈,最為主要的是左、中、右三脈。左脈主行精,右脈主運血。常人的精血行於左右脈中,中脈一般扁縮不通,只有通過專門的瑜伽修煉方法鍛煉才能打開。以中脈為軸,在人的項、喉、心、臍、會陰等處向四周輻射出若干支脈,此即為脈輪。其中,項喉心臍四輪為根本輪,心輪中所藏黃豆大的“和合”圓點,為人阿賴耶識之根本。另外中脈底端的海底輪為生命之氣的發源地,潛藏有無窮的人體能量。

明點意為精滴,為人身中生命能量的凝聚體,分為三類:第一類為離戲明點,代表了佛陀所說的自性涅槃狀態,故無法以人類目前的名詞概念描述,只有達到涅槃的人才能見到。第二類為錯亂明點,是目前一般人身中所具,又分不壞明點、咒明點及風明點三種。

不壞明點稟自父母精血而生,終生不壞,並隨人的心理活動之變化在中脈內上下移動。咒明點與風明點都是指在進行無上瑜伽修煉時由觀想而結成之明點。第三類為物明點,意謂此類明點有質地及形相。物明點又分淨濁二分。其中的淨分指稟自父精的“白菩提”和稟自母血的“紅菩提”,為產生人的生命能量和智慧之本;濁分是指以先天的紅白菩提為本吸收飲食中之精華而生的各種體液。

氣、脈、明點共同組合為人的細身,脈為氣與明點運動之軌道,明點為氣之凝集,氣為明點所蘊能量之運動。

與細身相應的細心,是指潛伏於人的六識之下的第七識與第八識,尤其是指第八阿賴耶識中所深藏的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及與八識性妄相聯繫的一切無明妄想。

在佛教醫學看來,細身與細心共同緣集為人的內在生理、心理機制,二者互相依存,一體不二。細身中的氣,為識之所乘,是識的物質基礎,識則是氣的作用表現。如《大幻化網導引法》雲:“識等諸蘊,彼之本體,為五大之氣。”具體來說,細心的每一種無明煩惱,皆能引起氣脈的變化,導致脈結混亂,纏縛不通。如《密宗灌頂論》雲:“蓋心理上有一分自私,生理上必有一脈自縛。”反之,氣脈的不暢與纏縛,在細心中則表現為各種煩惱種子,使人心理得不到清淨。

陳建民《曲肱齋文集略論金剛乘人與般若乘人用心之大異》曰:“九結十使五毒等,以密乘理觀之,是脈結纏縛而成。而九結從脈上言,十使從氣上言,五毒則從明點上言之也。”正因佛教醫學發現在人的細身心層面中有如此渾然一體,不可分離的關係,它才能在醫治人的心身疾病的實踐中發展完善出一套以密乘無上瑜伽氣脈明點修煉方法為標誌的禪定治療體系,對調節身心,開發人體潛能進行了深入而成功的開拓。

佛教傳統生物醫學中的藏醫學對軀體疾病的治療亦依據此理論,並在脈中總結出了可以用來進行放血治療的77條脈。又按脈的生理功能又將其分為三類:來自中心脈的氣脈,來自右脈的血脈和來自左脈的水脈。只是其對脈的位置的認識與無上瑜伽略有不同。由於細身的建立乃是依於佛教醫學特有的禪定方法,於禪定中通過內省觀察而得,科學儀器無法觀測,所以現代醫學對此並無任何研究。對身、細心層次上的心身關係獨特認識,實乃是佛教心身醫學理論的一大特色。

佛教醫學所說的第三層最細身心,又潛藏於細身心層下,稱為本來身心。最細身為離戲明點之運動,最細心則指心未被妄念遮蔽時的本具覺性,二者一體不二,從未分離,並顯現出道、根、果三種光明。按無上瑜伽之理論,只有身體之氣進入中脈,使由凡夫病態人生而導致的業氣轉化為智慧之氣,打開心輪間覆蔽此本性光明的脈結,最細身心的本來面目才得顯現,出現所謂“心華發明,照十方刹”之境界,並以之為基礎,改變前兩層心身之結構,使整個身體轉化為虹光身或大遷轉身。

由於現代醫學對之無任何研究,因此這種理論正確與否尚沒有公論,只是從中國西藏地區所出現的很多無上瑜伽修行者臨終虹化之現象看,該理論並非完全虛構。目前,現代醫學對死亡學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有關死亡光明的某些內容,已與佛教醫學對於最細心身光明的論述顯示出某種一致性,深值得人們注意。

三、心身的時間緣起觀——十二因緣及業障病

1.十二因緣
無論是五蘊緣起說還是三層心身說,都只是在空間結構層次上探討心身關係,除此而外,佛教醫學更從時間的綿延性上對心身緣起關係進行了研究,此即是佛陀所宣說的十二因緣理論。

十二因緣之始,謂由心的無明,不知宇宙人生之真實而而緣起行,即人的意志性行為;由行緣起識,即人的深層心理意識;由識緣起名色,即人的心身統一體;由名色緣起六處,即眼耳鼻舌身意等人的六種感知器官;由六處緣起觸,即人六種感知器官與外界之接觸;由觸緣起受,即由觸而得的感受;由受而緣起對事物的貪愛,由愛而緣起對事物之執取,由取而緣起對事物的佔有,產生三界的生命活動;由有而緣起生於六道之中,終產生衰老、疾病、死亡及各種憂悲惱苦。

總的來說,由人心的無始無明狀態而導致了當下心身的產生,心身的貪取活動,產生生死憂悲各種痛苦,又加重了無明,從而生生死死迴圈不已,故十二因緣認為人的心身緣起有一時間延續過程。但總的來說,心身互為緣起,終歸於心的無明,如《華嚴經》雲:“十二因緣皆依于一心。”

具體地分析,十二因緣觀的心身緣起可從各個時間相上表現出來,如刹那(一念)十二緣起,相續十二因緣起,三世二重十二因緣和遠續十二緣起等。

最是代表性的則是三世十二因緣的心身緣起觀。謂前世的貪瞋癡等煩惱及所造作的身、口、意行為即是無明與行,乃前世之因,從之而緣起了前世命終到今生投胎的神識(即識)。神識入胎後逐漸形成胎兒五蘊身心,是為名色,至出胎時六根已具備,則為六處。出胎後嬰兒期間雖對外境而不分別苦樂即是觸,待漸長大後產生感情、情緒即為受,青春期之後對世間之物產生貪愛,即為愛。長大成人,世界觀形成,執著於對世間的追求,產生了取,再由貪愛追求而至佔有(有),從而造下種種惡業,決定了來世必生於三界之中,繼續遭受老病死之苦及諸種煩惱。由此三世身心相連,互相緣起不斷。以之可追溯到多生多世乃至無量久遠以前,即為遠續十二因緣觀。
  
2. 業障病
從心身時間緣起角度,佛教醫學總結出一種獨特的疾病:業障病,又稱因果病。業,泛指人等一切眾生有意識的造作。從根本上,佛教醫學認為人類一切疾病皆是業障病,如《四部醫典》中雲:“諸病總因歸納只一條,只因不解無明為蒙昧。”謂由心的無明而造作出諸多業緣,感得各種心身疾病。但此處則專指一種由前世的惡業而感得的疾病。

《灌頂經》卷12雲:“其世間人萎黃之病,困篤著床,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苦楚萬端,此病人者,或其前世造作惡業,罪過所招,殃咎所引故也。”按照傳統佛教醫學觀點,此種疾病非藥石所能治癒,唯須懺悔業障,廣行放生寫經,佈施眾生等善舉,以其功德消業除病。
  
佛典中分析了很多業障病病例,佛陀本人即從宿世業障的角度解釋自己患背痛、頭痛、骨節煩痛的原因。拋開業障病的宗教教化內容,從唯識哲學、華嚴哲學及現代全息論角度看,業障病或因果病的提法頗有意義。

心身緣起的時間流程同樣遵循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因果法則。按照唯識學理論,心身造作的各種業行皆在阿賴業識中作為無形的種子潛藏下來,不會失滅,只待因緣聚會時發動現行,產生果報,然後又成為新的種子,如此因果迴圈反復不已。

每一種子的由因感果,按照華嚴理論,皆是此前時空中一切因素共同作用之結果,雖然各種因素作用不同,但總不違一法緣起一切法,一切法緣成一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道理。因此,從當前的心身疾病現象,即可發現過去乃至久遠以來的影響因素,然後尋找對治措施。這一思路與宇宙全息論基本一致,只不過將其運用在人的疾病觀察上而已。

在宇宙全息論影響下,生物全息醫學已經誕生,但尚限於及生物體自身局部對整體的全息反映。而按照華嚴理論,宇宙全息的反映是時空統一反映。一方面,一塵中可容納大千世界;另一方面,一念無體,即賅大劫,大劫無體,即賅一念。佛教因果業障病概念,更多的是從時間全息的角度探討病因。所謂果依眾緣,報通三世,多劫以前的心身造業在因緣會合後,可在現有心身上表現為疾病。

對因果業障病的治療,佛教醫學依于萬法唯心的觀點,更多地強調懺悔、行善積德等改造心靈的治療措施,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業既由心造,因果病當然可由心轉。以新造作的善業,對治過去所造之惡業,使惡業之果帶來的疾病痛苦在新的善業之因影響下發生改變,這可謂抓住了治療的根本。

但另一方面,華嚴理論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觀念揭示出,在佛教醫學中時空本來同一,心物本來不二,所有時間因素都可通過空間方式表現出來,因此,只要人們充分發揮潛力,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等物質手段,同樣可以達到根除業障病的效果。近現代以來新的檢測、治療手段的發明,已使許多過去被視為物質手段無能為力的屬於佛教醫學業障病範疇的疾病(如先天性疾病等),都得到了根治。而且,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尤其是生物基因工程的日新月異,人們以物質性手段治癒業障病的能力必會越來越強。

從這種意義上說,佛教醫學的業障病概念雖為現代醫學所缺乏,但佛教醫學並不如通常人們所認為的那樣,在此問題上與現代西醫學截然對立,反而可在治療方法上應用現代醫學的手段,形成一種借鑒吸收的關係。

總的說來,佛教醫學對心身關係的認識,更多的是在其特有的緣起心樞的哲學觀指導下,通過禪定思維觀察而建立。這與現代醫學缺乏完整的哲學思路,又主要依賴儀器設備觀測而建立的心身關係理論相比,自有其獨到之處。二者的互相結合,必會對人類認識和改造自身帶來更大的促進。

第三節 佛教醫學的禪定修證治療體系
  
過於依賴外在力量,如藥物、手術器械等物理、化學、生物治療工具,而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自主調控身心的治療方法,一直是現代醫學在保護人類健康,治療疾病過程中的重大缺陷。隨著科技發展及其在醫療中的應用,這一不足反而更顯得日益突出。與之相比,強調人的主動性,提倡自主調節身心,開發人的潛能,並總結完善出一整套以禪定為手段的修證治療體系,實乃佛教醫學的又一大優勢。
  
一、    禪定簡介

禪定,意為淨慮,即在內心寂淨的狀態下進行思考審慮。如《俱舍論》卷二十八雲:“由定寂淨,慧能審,故慮體是慧。定有淨用及生慧慮,故名淨慮。”約略相當於儒家《大學》中“定而後能淨,淨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之意。

禪定又稱止觀。止即指定,所謂心一境性之意,即人的心念持久地專注於某一事物或情景而不散亂。觀即是思考、觀察,以佛教哲學所提供的正確見解在定中對事物進行分析、體究,以期獲得證知實相的超越性智慧。禪定中須止觀雙運,定慧等持,方不致落入死定或狂慧,起到身心雙向調節作用。

目前,國內對氣功鍛煉和國外對瑜伽淨坐的研究,已從現代生物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初步肯定了禪定對身心的調節作用。如國內對氣功鍛煉者的生理、生化指標進行的分析顯示出,禪定可使其鍛煉者的心臟、呼吸、基礎代謝、內分泌及神經系統發生變化,從而使身體得到休整和恢復,增強人的免疫能力。

國外對瑜伽靜坐的研究也表明,在禪定狀態下,人的腦電波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與國內氣功界通過長期觀察,認為禪定鍛煉可使人心情安定愉悅,煩惱減弱,自信心增強的結論是相一致的。
  
二、佛教醫學三大禪定體系

佛陀及其跟從者在長達兩千多年的追求永恆幸福的修煉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從各個角度,運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調控身心,力求自識其心、自淨其心、自主其心,實現人生的超越,複歸本然的涅槃健康狀態,由此,總結完善出了一整套調控身心的修證治療體系。就佛教醫學而言,其對禪定的認識與把握已臻於成熟,並成為其救治眾生疾苦的最得力、最有特色的工具。
  
佛教醫學中的禪定治療體系,按其發展過程,可分為三部分,即小乘禪定、大乘禪定,密乘禪定,每一部分又都自成體系。小乘禪定重在個人的身心解脫,以停息一切心身活動的滅盡定為最高禪定境界,對破除人們病態的妄想貪執具有極好的對治作用。

依南傳上座部經典,小乘禪定中修定的方法有四十種之多,修觀的方法有四種,配合四十種定使用,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北傳小乘禪法中,修定之門比南傳還多出近二十種,亦自成體系。總的來說,小乘禪定修定的方法,主要有南傳的十遍、十不淨觀、十隨念、四梵住、四無色定、一想、一差別及北傳的十想、八背舍、八勝處、十六特勝、通明禪等,異常豐富。其中尤以數息觀和不淨觀最為常用,在北傳禪法中稱為“二甘露門”。

不淨觀謂禪定修習者主動想像或到墳場中觀察人死後屍體從腫脹青瘀到潰爛而成白骨的十個過程,包括屍體的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等十種相的觀想,從而放棄對自己身體與他人身體的過度執著和貪戀,得到心靈的自在解脫。

數息觀又稱安般念,是從數呼吸入手,漸次經過數、隨、觸、止、觀、還、淨七門而入定的方法。由於人的思維緊張程度與呼吸關係密切,故由數息入手而平息思慮妄想,為一般小乘禪定的入手方法。

至於小乘修觀的方法,有四諦觀(思考苦、集、滅、道之理)、十二因緣觀、三隨觀(思考無常、苦、無我)和三解脫門(包括空隨觀、無相隨觀、無願隨觀),四者所觀內容互有交叉,總以三法印為根本。

佛教醫學中的大乘禪定以度盡一切眾生共同成佛涅槃為宗旨,不僅以其無住涅槃的真空妙有思想全面包括了小乘禪定的所有內容,更有大乘禪法獨具的所謂“出世間上上禪”和“非世間非出世間禪”,號稱“百八三昧”乃至八萬四千、無量種三昧之多。據《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大乘菩薩禪分為九種:自性禪、一切禪、難禪、一切門禪、善人禪、一切行禪、除煩惱禪、此世他世樂禪、清淨淨禪。

總的來說,大乘禪具有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伏斷煩惱,止息妄念,獲得身心輕安的現法樂住,二是可通過禪定開發人的各種潛能,如智慧、神通、悲心等,三是可通過禪定成就利益眾生的諸種能力,為眾生服務。但由於大乘禪所要求境界頗高,修習方法亦不詳,故歷來少有人真正修持運用。實際用來修持的大乘禪法反而很少,只有實相禪和念佛禪兩種。

實相禪包括《般若經》中的一行三昧、一相三昧,《楞伽經》中的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清淨禪,《大乘起信論》中的“真如三昧”,天臺宗的一心三觀、圓頓止觀,華嚴宗的法界三觀,唯識宗的五重唯識觀,禪宗祖師禪,淨土宗實相念佛等,以思維真如實相為方法,達到最終契入實相,永證涅槃。念佛禪以思念佛的名號、相好、功德、淨土等為方法,以求念佛成佛或往生佛國淨土。其中包括念佛三昧、般舟三昧、天臺宗常行三昧、淨土宗念阿彌陀佛等。

密乘禪定屬於大乘禪定,同樣以普度眾生、自利利他為宗旨,但其具體的禪定操作方法與原有的大小乘禪定在外觀形式上多有不同,別具特色,花樣繁多,在佛學發展到晚期才出現,並自成體系,故別立一門。

三乘禪法中,以密乘禪法為最多。按其出現順序、理論深淺,密乘禪定可分為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四部瑜伽。按修習目的和方法,又可分為三類:本尊法、氣脈明點修法和菩提心、光明修法。此三者所依據的理論均為密乘禪定所獨有,乃佛教醫學禪定治療體系在大小乘禪定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本尊法以三密相應為理論基礎,謂人們的本來清淨心性因迷執而不顯,故選取一位已證得此本來面目的佛為自己的本尊,在修習時以自己的身口意與本尊的身口意相應無間,從而與本尊感應溝通,獲得加持,使自己本來的清淨身口意三密速疾顯現,即身成佛。

四部瑜伽各有多種本尊法,下三部瑜伽的本尊法分為佛部(以五方佛為主尊)、蓮花部(以觀音菩薩為主尊)、金剛部(以不動明王為主尊),無上部瑜伽的本尊法分為父部(以密集金剛為主尊)、母部(以上樂金剛為主尊)、無二部(以時輪金剛為主尊),其本尊雖各有差別,但修習原理及方法皆大體相近。

氣脈明點修法的理論依據為密乘無上瑜伽的三層身心觀,以觀想、調息或誦咒為手段,調控並改善自身的氣脈明點,促使人的身心發生變化。主要有九節佛風、寶瓶氣、拙火定等多種方法。菩提心及光明修法,以無上瑜伽心性即光明的思想為理論依據,將心性及心性光明作為禪觀對象。其中“淨菩提心觀”把人的本來心性形象化為明月之光,光明大手印、大圓滿徹卻等則直接觀察心性光明。

佛教醫學總的思路特點,乃如陳兵先生所言,認為病生於業(心理與行為),業起於心,心的無明、煩惱乃所有痛苦之源乃至世間一切污穢、痛苦之本。只有眾善奉行,自淨其心,修戒定慧三學乃至菩薩六度,由人心淨化導致人體淨化,由人心淨化導致國土淨化,才能最終實現其度盡所有眾生入無餘涅槃的終極健康目標。

來源:節選自《佛教醫學引論》
作者:尹立(宗教學博士,心理分析博士後)

http://www.huidengzhiguang.com//c/2013-09-18/1948.s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5-1 01:18 , Processed in 0.027234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