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2743|回復: 0

佛有三能三不能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2-9 10: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0yearsp.png


EA2C39F02E4161E7B9E0C481E198DBA7_B1280_1280_wa278_1280_1647.jpeg



佛有三能三不能


傳燈錄四(元圭傳)曰:‘佛能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即滅定業(比如二次世界大戰);佛能知群有性窮億劫事,而不能化導無緣(佛不能度無緣之人);佛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雖然眾生無盡仍然誓願度之);是謂三不能也。’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括弧中字生死書補充

深密解脫經卷第四深密解脫經卷第五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聖者觀世自在菩薩問品之二

……觀世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若諸菩薩一切資財隨心所用不可窮盡。菩薩複有大悲湣心。何故世間貧窮眾生受種種苦。

佛言。觀世自在。此諸眾生自業罪過。菩薩大悲。常欲與諸一切眾生無盡富樂。常懷憐湣堅固不動。觀世自在。若諸眾生無自罪障。世間無有貧窮眾生。觀世自在。譬如一切諸餓鬼等為渴逼惱。往見一切諸河大海悉皆幹竭。此非諸河大海過咎。是諸餓鬼自罪業報。諸菩薩等施諸眾生一切資財。如彼大海無有過咎。而諸眾生受貧窮苦。如彼餓鬼自作惡業有如是報。非菩薩過……

佛陀發願要解除一切眾生的痛苦,為何仍有那麼多眾生沒有得度?
若不知此心,奧秘法中尊,求樂或避苦,無義終漂泊。

……

若除眾生貧,始圓施度者,
今猶見饑貧,昔佛雲何成?
心樂與眾生,身財及果德,
依此施度圓;故施唯依心。

如果必須消除一切眾生的貧窮,才能圓滿佈施度;那麼現在仍然可以見到許多饑餓貧窮的眾生,則往昔諸佛又怎麼圓滿了佈施波羅蜜而成佛呢?內心樂意將身體、一切財物及果位功德,毫無保留地施予眾生,依這樣清淨的舍心,佈施度就能圓滿,因此,佈施波羅蜜完全依心清淨而圓滿。

有些人認為,要圓滿佈施度,必須要消除所有眾生的貧困,也就是說佈施波羅蜜要依靠外境上以財物滿足眾生需求才能圓滿。如果按此觀點,現在我們仍然可以見到很多眾生在遭受饑餓貧窮,那就是說過去諸佛沒有圓滿佈施波羅蜜,沒有圓滿佈施度,那他們怎麼能成就佛果呢?所以這種說法與事實完全相違。我們知道,本師釋迦牟尼佛早已圓滿佈施度,而且根據《十地經》,一地菩薩就圓滿了佈施度。如果佈施度依施捨外境財物而圓滿,則這個世間上早就不應該有貧窮饑餓的現象了。我們在《百業經》中,可以看到佛在世時,也有很多的窮人,雖然有六度萬行皆已圓滿的佛陀出世,窮人依然存在,此現實很容易說明佈施度並非依施捨財物滿足眾生而圓滿。

大家也許有些疑惑: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持六度時,發願要解除一切眾生的痛苦,現在他已經成佛了,沒有得度的眾生還是非常多,那麼這種願心是不是不真實、不能對每個眾生都有利益呢?這個問題在《現觀莊嚴論》的講義中有專門論述:佛陀度化眾生的方式有清淨、圓滿、成熟三種。"清淨"是佛陀度化那些最後清淨微細無明種子的菩薩,使他們得到佛果;"圓滿"是度化那些修大乘佛法的行人,圓滿他們善根而得菩薩果;"成熟"是度化那些一般的眾生,使他們在佛的教法下成熟,將來在彌勒佛或以後的佛陀出世時,得到解脫。所以佛陀發願讓眾生未得度者得度、未得安慰者得到安慰、未成熟者得成熟,並非無有意義,而是適合不同根基之眾生,以願力加持他們趨入解脫道,證悟暫時、究竟的解脫果。這個願力的加持一直要延續到所有眾生得到佛果,其時間是無限的,我們不能以自己的業惑外境而去推測佛的願力與事業。

遣魚至何方,始得不遭傷?
斷盡噁心時,說為戒度圓。

需要將魚等動物送到何處,它們才不至於遭受傷害呢?持戒者心中斷盡殺盜等惡念時,就稱為圓滿戒波羅蜜。

佛陀是圓滿了持戒波羅蜜的聖尊,如果按無所殺對境方圓滿戒波羅蜜的觀點,佛陀為什麼不將一切難以避免傷害到的眾生都移到他方世界去呢?而且我們也知道,證悟二地菩薩果時,持戒波羅蜜即已圓滿。我們娑婆世界有許多這樣的菩薩,為什麼仍有那麼多有情天天都遭殺害呢?再者,我們要圓滿持不殺戒,則要將所有小蟲乃至微生物全都放到其他世界才行,要不然吃飯、走路隨時都會殺害它們;同樣,如守盜戒、淫戒,則要將一切引生自己生貪心之物及男、女全部移到他方去,給自己製造一個清淨的環境;另外為了不犯妄語戒,則需將能知言解語的人、天全都隱沒,讓他們消失……,要找到這樣的環境,恐怕只有到月球上去了,月球上可能也不保險,地球人也許要上來看,而且月球上本身也可能有居民……。

我們持戒修行只有依自心而圓滿,自己什麼時候從內心斷除了殺生、不與取等造惡的意樂,將不造罪業的誓願圓滿了,那時就圓滿了持戒波羅蜜。在《入中論》中說:圓滿持戒波羅蜜的二地菩薩,乃至在夢中亦不會犯戒,因為他們已從自己的心識中斷除了噁心。佛在經中也雲:"何謂戒波羅蜜?謂不損惱他之斷心。"不損惱其他有情的斷惡之心,就是戒波羅蜜,而並不是在外境斷離一切可能會犯戒的對境。

頑者如虛空,豈能盡制彼?
若息此嗔心,則同滅眾敵。

在世界上,頑劣有情多得如虛空一樣無法計算,怎麼可能全部制服他們呢?如果能滅息內在的嗔心,則如同消滅了外在的一切怨敵。

其實,安忍度也是依自心而圓滿,如在自相續中摧伏了嗔恚心,對各種損害痛苦能如如不動,坦然忍耐,即圓滿了安忍波羅蜜。若不在內心下功夫,而要去蕩平外境違緣、怨敵,將自己生嗔心的對境全部消滅,那在世界上"頑者如虛空",野蠻橫暴、不信佛法、剛強難化的眾生比比皆是,多得無邊無際,我們怎能去將他們全部清除呢!唯有依大乘佛法竅訣來息滅嗔心,行持安忍波羅蜜,能對外境種種違緣敵害安然忍耐,自心安住於如如不動的境界,就不會為任何敵害損惱而動心,不再從內心感受嗔恚傷害,這樣就等同于完全調伏了外境怨敵,消除了所有違緣。

我們也可從自己的修行中體會到這點,面對傷害,如果心平氣和,那麼一切原先感到嗔怒的對境也會變得不那樣厲害了。如果我們要去擺平外境冤敵,反而會使自己內心感受更大的憤怒、痛苦,而且也難以做到。即使是佛,無論是在因地還是成佛後,也有天魔外道損害他。佛都辦不到,我們凡夫更不可能將自己所有怨敵全都遷到不會傷害自己的其他地方去。所以在佛經中說:"若息嗔心,外敵滅盡,反則增怨",若將自己嗔恚煩惱這個根本怨敵滅盡,則所有外敵全都滅盡;反之,不滅除內在嗔恨心,而去滅外面的怨敵,只會不斷地增加外敵。世間上很多人遇到仇敵時,常會去想:"我如果不消滅仇敵,他們肯定會傷害我,以及我的眷屬朋友,所以我們應該徹底地消滅這些敵人。"因此去與仇敵拼殺,造成了許許多多悲劇。這些人沒有去想,自己的敵人即使能除去,他還會有兄弟、朋友,還會有子孫後代,本地同黨,他們同仇敵愾,與你為敵。你的外敵將會如同藤蔓一樣,越來越多,根本不可能窮盡。

何需足量革,盡覆此大地,
片革墊靴底,即同覆大地。
如是吾不克,盡制諸外敵,
唯應伏此心,何勞制其餘?

為了避免足被刺傷,何必需要足量的皮革去遍覆大地呢?只需用一小片靴底那麼大的皮革墊在靴底,不就等於蓋住了所有地面嗎?同樣,我們不可能將外界所有仇敵全部制服,而只要調伏自心嗔恨,就可以避免受一切外敵的傷害,何必費力去制服其他外在敵害呢?

若不知此心,奧秘法中尊,
求樂或避苦,無義終漂泊。

如果不能認識佛法的殊勝精要--心的奧秘,那縱然努力追求快樂,避免痛苦,仍免不了無義地於三界中漂泊。

本師釋迦牟尼佛開示的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這一切法的目標都是為了證悟心的本性,因為心性本來面目,凡夫眾生無法了知,故說為奧秘。不要說一般的凡夫,就是博學多聞的學佛者也很難了知其中奧秘,但是這種"奧秘法中尊",每一個想解脫者必須要通達。如果我們不能通達自心的奧秘而想避苦趨樂,脫離三界輪回得到究竟圓滿大安樂,這是無絲毫可能性的事。蓮師說過:"你若看不透自己的心性即是如來,涅磐便變得遙不可及,"若不識(心性),一切德行或惡業,終將積累為業報,在善惡界中輪回流轉。"無論你表面的修行如何,如果沒有證知自心,那亦只是在三界中毫無意義地掙扎而已。如同不會游泳的人,在水中無論如何掙扎,最終也只有為激流海浪淹沒;不懂心性的人,無論如何苦行,也沒有究竟意義,得不到解脫果。
……

以上摘自《入菩薩行論》
http://www.fosss.org/Article/3BuNeng.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3-29 06:53 , Processed in 0.021555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