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樓主: 小菩提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5-2-12 17:34 | 顯示全部樓層
九甲→附.jpg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雪廬老人編表/徐自民老師主講
                  民國八十五年七月講於台中市佛教蓮社大專佛學講座

  第九講表(方便五乘解脫)

    第九講表題目是「方便五乘解脫」。這個「乘」字,照名詞讀的話讀「ㄕㄥˋ」,孟子過去講車輛「千乘之國,百乘之家」,一輛車子叫一乘。當動詞講,講「ㄔㄥˊ」。「ㄕㄥˋ」與「ㄔㄥˊ」兩個不同。我們學佛的大部分把這個字當作比喻的話,比喻大菩薩或者是小乘,一共有五種。比如說菩薩在苦海裡邊度眾生,他開了一條大船,乘載的人非常多,那是大乘。這個字現在很多人讀成為「ㄕㄥˋ」字,那是一般人這樣讀,你若讀「ㄔㄥˊ」字也不能說是不對的,說到車輛當然讀「ㄕㄥˋ」,可是大船、其他的各種工具來裝載的話,讀「ㄔㄥˊ」也可以,但是你在外面最好讀「ㄕㄥˋ」,因為一般人都讀「ㄕㄥˋ」,你不讀「ㄕㄥˋ」的話,人家說你這個字都不會唸。

    還有「解脫」,一般讀「ㄒㄧㄝˋ脫」,解脫是什麼呢?古來犯了罪的,國家把他這個犯罪的人抓來,腳上用鐵鍊子把他拴起來,手要拷起來,腳鐐手銬,這還不算,還有兩塊板把頸子托起來,那就叫「解」。「脫」就是通通把它撤開來,手、腳、頸子都能夠自由自在了,這叫作解脫。但是你現在說「ㄒㄧㄝˋ」脫,反而人家不了解,你什麼解脫啊?讀解「ㄐㄧㄝˇ」脫反而一般是比較容易懂。這個也在乎各位你自己怎麼讀,你讀解「ㄒㄧㄝˋ」脫當然是正確的,讀解「ㄐㄧㄝˇ」脫也不是不正確,解就把你解開來,受了種種的約束,甚至於被繩子捆綁了,然後把它解開來,他就脫離了痛苦,解「ㄐㄧㄝˇ」脫也未嘗不對,所以這個讀法各位你怎麼讀都可以。但是在古人講經的時候,他首先要交代清楚。

   「方便」,佛法必得講方便,不講方便的話,人家沒有辦法學,所以必得要講這個方便,契合學的人的程度,他才能接受。這張表分為三段,後邊還有附帶地講那些名詞。

    (甲)、契機施度

    第一個先解釋「契機施度」,機是學的人,學佛的人他什麼程度、什麼根機。契是契合,正好合乎他的根機,普通講法:他是什麼天分,再用現代的教育學來講就是智商,他是什麼樣的智商,他的智商到多少分數,你就用什麼樣的教育的教材來教導他,過高了他不懂,過低了他學了沒有興趣,所以一定要契合他的智商。施度,施就是布施,菩薩度化眾生平等地布施。契機布施來度化眾生,就要看根機了。「鈍根」,大致來講,比如切菜的刀來講,刀口很鈍的、切不動的,當然不大鋒利。「利根」,刀口很利的叫利根,它的作用很厲害。拿這個比喻,智商很低的叫作鈍根,根是根機;利根他智商很高的。

    對於智商低的人—「鈍根」,「心思昏昧」,他的心理、他的思考能力昏昏沉沉的、不明白,就是他的心理不明白、昏暗。「眼光很淺近」,看不遠。所謂淺近,只看到眼前的好處,對於長遠的利益、長遠的好處他看不到。這種人你只能夠跟他「講些世法方便」,世法就是世間法,什麼是世間法呢?就是做人的道理,按照做人的道理,可以保持一個人格,這一生是人,再來世還是可以到人間來。比人程度高一點是可以生到天上去,不像在人間有各種痛苦,生到天上享福,那享得更多了,講這人天之法,叫世法。方便呢,就是隨著他的知見來說這些方法。如果說是跟他講那些出世法,比如說六道輪迴啊,一定要出六道,這個他不了解,沒辦法—「與上法不解」。這種世法,釋迦牟尼佛那時就是分成五個層次,講五乘解脫。在今日之下,講世法,講做人的道理,佛家要守住五戒,儒家講「仁義禮智信」五常的話,現在人家也不懂了,那你這個方便呢又要變通變通辦法了,你現在逢人就說,你要講仁、講義、講禮、講智、講信用,現在人家講什麼信用啊,人家不理會這一套,那你講的話,又要把它變更變更辦法,你這個道理還是不能變更地,但是說的言辭、方法要變動。至於說做人的道理人家都聽不懂了,生天的道理更不懂,那更需要方便法。

    再講到「利根」,利根是什麼呢?「心思敏捷」,所謂心思敏捷,敏是很聰明的,捷是一聽到這個道理,「聞一以知十」,子貢說顏子的話。孔子問子貢:你跟顏子你們兩個學習的能力究竟誰高誰低啊?子貢說:「回也聞一以知十」,顏回是聽到老師講這一件事情,他能悟解到十方面的;「賜也聞一以知二」,賜就是子貢自己,我聽到一件事情我只能夠領悟到一兩方面而已。聞到一兩方面也就不錯了,聞一以知十那當然是非常好。心思敏捷就是聞一以知十的意思,十是個滿數,就是說聞一樁事情,所有的道理、這句話的所有含義,他都明白了,這是心思敏捷。這樣的人他的眼光很遠大。所謂「眼光遠大」,不只是看見這一生的事情,而從過去,他了解過去有很長的時間,未來他也看得到,他也了解,這是眼光遠大的。這樣的人你要「說出世法的了義」,出世法一定要脫離六道輪迴。了義,了是究竟的,比如說把任何事情完了,所謂完了是完完全全地了了,了了是了結了,最澈底,做到最圓滿的了,所以生死問題叫了生死,了生死就把生死問題整個就澈底解決了。對於這種人要說了義法,不是說方便法。所謂方便是引導他,讓他先了解目前的利益,他接受了目前的利益,進一步再引導他再往前進,孔子的教學就是這樣,循循善誘,一步一步地誘導他往前進,這樣的話就是方便的方法。了義就是一下就把究竟的意義說出來,這是對於利根的人這樣講法。對於利根的人,「與下法不滿」,與就是給他,說給他次一等的法,就不是了義法,換句話是用方便法跟他講,他不滿意。

   (乙)、世間

   「世間」法,世間法就是「人乘」,「現世的福報」,「不失為人身」。既是講現世福報,一般心思昏昧的人,他只看得見、注重的也就是現世,這一生的福報。換句話說,你跟他講福報,你的福報要自己一方面享福,一方面自己培養福報。藉著這個福報來引誘他、來誘導他,讓他來學人格,他不但接受了人格教育,他就不會失掉這個人身了。這個在佛家來講,無論如何要勸他「受五戒」,對於這種人講,你受五戒有多麼好處,你本身也沒有災害了,家庭裡面什麼都好,一切都是順利啊,這個他聽得進去。只要他聽得進去,能夠守得住這個五戒了,進一步地守得很好,實實在在,雖然是講的方便法,只要他能夠照著這樣做,確實是有好處。比如說講這個五戒,在家人拿夫妻關係來講,五戒當中就有一條戒邪淫,你跟他講你守住邪淫的話,無論是丈夫是太太,能夠守得住邪淫的話,夫妻的婚姻就能夠鞏固的,家庭的幸福、夫妻兩人一生的幸福,自自然然就會有安全保障。他真要記住這樣做的話,果然效果一定是兌現的,兌現了之後,他就覺得有信心了,對於其他的殺、盜、妄語連著他都有信心了。都是這麼做的時候,原來是勉強做,然後做到很自然的時候,再給他講生天的,告訴他人間還有痛苦啊,生天道要修十善了,他也能夠修十善,是這樣,這就是方便。這是人乘。

   「天乘」當然又進一步了,就跟他講天上有「勝妙的天福」,非常殊勝的、非常美妙的那種福,不是人間所能享受到的。無論是吃的東西、住的房屋、聽的聲音,就音樂來講,我們人間再好的音樂也比不上天上的音樂,杜工部作的詩是諷刺的話,「此曲祇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杜甫,贈花卿),他形容皇宮裡面那種音樂,從虛空裡面飄下來那種美妙的聲音,他說好像祇應該是天上的音樂,人間怎麼能夠享受到?這個意思就是說帝王皇宮的音樂,我們民間聽不到的,只有帝王高高在上享受這個音樂,人間沒有這個福分,他是有諷刺的話。其實人間再好的音樂、皇宮裡再好的音樂也比不上天上的音樂。所以我們道場裡邊唱的讚子,那叫梵音、梵曲,梵就是梵天,天上的音樂。這就是勝妙的天福,講給人家聽,他覺得這個好,我們人間的色聲香味觸都比不上天上的。你要想到天上受那種福報,那你就要先「行十善」,對於這種人講,他只知道天福好,他把天的福報「誤為究竟」了,在過去印度的外道、現在世界上的那些一般宗教都把生到天就是究竟了,那就是一種誤會。生天當然有條件的,就是行十善。

    保持人身、能夠生天這都是「偷安小果」,暫時偷安,就是前面講表裡講,人在生死苦海當中,到了人間、到了天上只是頭浮出來,浮到海面上吐一口氣而已,這是偷安。這個人乘、天乘壽命完了之後,再到三途裡邊去,享福當時就造業的,後來再到三途裡邊去,這是不究竟的。

    但是佛法呢,學佛的時候,人乘、天乘是一個基礎,有了人格、有了生天的善行,這是學佛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來幫助正功夫、來學佛,這樣才能過渡到出世法,如果只在這上面,那就跟一般的宗教不一樣。所以佛法雖然也講人道、也講天道,跟一般的宗教絕不相同。一般宗教止於天道,佛法講天道是一種方便,在這方面打下了人格善的行為的基礎,這樣做到很純熟的時候,再誘導他走上出世法,所以佛家講天道跟一般的不一樣,如果是一樣的話,那就說人家講的跟我們講的有什麼不同呢?這當然是不同的。

   (丙)、出世

   「出世」法,出世法就是以世間的作基礎,這個又分出「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三個層次。

   「聲聞」就是佛在世間那些小乘弟子跟著佛,佛在那裡說法,他是一直跟著佛來聽佛法,聽佛那種聲音叫聲聞,不能離開佛,這樣他當然學得好,這樣他能夠證果的。佛講的這個法,佛對於小乘的弟子這種根機,跟他講見思惑,要「斷見思惑」,見思惑一斷乾淨了,「證到羅漢果」。他們「修四諦法」,四諦法後來有講的,這裡不再詳細講。

   「緣覺乘」比聲聞乘要高一等的,為什麼高一等呢?所謂緣覺,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佛在世的時候,他當然也是跟著佛,聽佛說法,但是他聽了佛說法,他的理解的能力比小乘的弟子要高一等,他領悟的能力比較強。再一種的,他也曾經聽佛講過法,後來離開了佛;或者是在佛不在世間,沒有佛在世的時候,他單獨的自己能夠有自修的能力,他看見世間這些飛花落葉,看見世間花草長出來了,很茂盛,但是沒有好久花也落了,像紅樓夢裡面林黛玉「黛玉葬花」,「花落人亡兩不知」,那種葬花詞一讀的時候、一看的時候,覺得人世間無常啊!他能開悟,覺得萬法無常,他要解決生死問題,生死這個問題很嚴重,他就從自然界無常的現象,領悟到人生無常,人生無常再領悟到草木風吹猶再發,草木一到春天來,它又發了,草木又再發,人不能說死了之後就沒有啦,他知道有三世因果,所以人死了以後還有來世,他也領悟得出來,所以他能夠斷見思惑。斷見思惑為什麼比聲聞乘要進一步呢?聲聞乘斷見思惑,緣覺乘可以「斷見思習」,惑的種子斷了之後,習氣—羅漢果還沒有斷乾淨,緣覺乘他能斷乾淨了。這個「緣覺」是兩層意思,一個還是跟佛,始終不離佛,他能夠斷除習氣,比羅漢果又高明一步。另一個就是看見自然界自己領悟,獨自能夠領悟萬法無常,這叫「獨覺」,這是緣覺另外含有獨覺的意思。緣覺、獨覺證的這個果,不叫作證羅漢,而是「證了辟支佛」,辟支佛是印度文的名詞,翻譯為中國的意思叫緣覺。他是「修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基本的也是四諦法,不過把四諦法更詳細的列開,生死的流轉是十二個循環不斷的因緣。

    無論是聲聞乘、是緣覺乘,都是叫「自了的小乘」。自了,自己了了自己的生死,這是屬於小乘的。小乘什麼呢?比如說拿車輛來講吧,不是大乘,大乘是開了一列火車,一個車箱、一個車箱,旅客載了很多。小乘呢,大巴士還不能算,摩托車後面還可以載一個人也不算,騎個腳踏車好了,自己開、自己載的、自己行駛,這是小乘。自了的,他不能夠度化別人的,這不是菩薩。

   「菩薩」是「自行化他,證成佛果」,所謂菩薩是什麼呢?菩薩就是菩提薩埵,印度文的名字,翻成中國文字,照這個音把它簡化為菩薩。菩薩翻成中國意思很多的,主要的意思就是「覺有情」,這是覺悟,他是有情。為什麼有情呢?凡是各類眾生都叫有情,他是有情識的。我們凡夫眾生雖然有情識,但是迷惑顛倒的眾生不是覺悟的,菩薩是覺有情,是覺悟的有情,我們凡夫眾生是迷惑的有情,所以菩薩不同的。菩薩是覺有情,一方面自己覺悟了,另一方面他也讓人家覺悟,就是自覺又來覺他,這就是「自行化他」。他要成佛,在修持成佛的過程,一方面自己修行,一方面教化他人,他人就指的眾生,自行化他就是自度又度他。將來成功了,就是證果了,證的什麼果呢?「證的是成佛的大果」,既不是羅漢果,也不是辟支佛,那是佛果。菩薩主修的是六度,「六度萬行」是普度大眾的。這六度後面專門有張表講,這裡也不再仔細說。普度,平等地度化眾生,怎麼平等度化呢?任何眾生只要有緣的,無邊無際的眾生只要有緣,菩薩他都去度化,絕不選擇,不是說某人是我的親戚、是我的朋友,我就去度化他;或者雖然是普度,那個不是我的朋友,我跟他說話說少一點,對於朋友我跟他多說一點,這是什麼菩薩?這不算是菩薩。菩薩只要有緣的話,眾生怎麼樣他能接受的,就是傾囊相授,巴不得那些眾生把你所知道的全部拿去,全部教給他,任何一個眾生不問是親的、是疏的,都這樣平等地度化他,這是「普度大乘」,大乘菩薩是這樣的。

    這出世法分成三等,這個三等,釋迦牟尼佛是鼓勵人人都學菩薩乘,不要學二乘。佛有一句話「二乘是焦芽敗種」,什麼焦芽呢?那是一個稻種,稻種放在泥土裡發了芽了,發了芽了你不能讓它在泥土裡邊完完全全長出來,再把它拔出來,把種子發出的芽在鍋子一炒,炒焦了,這叫焦芽,這芽焦了它還能生嗎?沒辦法生了。還沒有發芽的種子把它敗壞了,叫敗種。佛為了勉勵人家要學大乘,不要學小乘,就說小乘是焦芽敗種,這個意思就是說人人都學小乘的話,都學著去證羅漢果、去證辟支佛,自己是解脫了,那麼多眾生怎麼辦呢?不度化眾生,不行菩薩道,佛法就傳不下來,佛法的種子就等於敗了,敗了種子了,佛法的芽也發不出來,發出來也一下就斷了,也就是焦了。

    所以佛法要到中國來,大乘佛法就特別盛,為什麼盛呢?就是好在中國文化。孔子就講,子謂子夏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孔子對子夏講的:你要做個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小人儒是什麼呢?小人不是講那個專門做壞事的小人,不是。孔子講的小人儒,專門管自己的,做個好人,這個好人不錯啊,在今日之下這種小人也難找了。但是在孔子說的,這種小人是不可取的。你專門做自己的,一切行為都很好、人格也很好,別的事情不管,你這個也不夠,孔子認為不夠,他說你應該做君子儒。君子儒是什麼呢?就是菩薩道一樣的,你要把你所懂的這種道理,你要教化一般人。再說小人是處處執著,他不能夠往上學形而上學。君子儒呢?君子不器,君子不執著,不要執著器世間、不要著相,他才能夠通大道的。所以中國有這種文化,可以說孔子在中國文化,佛法沒有到中國來,孔子就是個大菩薩,先在中國出生,早就把大乘佛法鋪下路了,所以佛法一到中國來,這種大法立刻就興盛起來。南傳佛法,就是小乘,小乘當然有他的好處,注重戒律,人格一切都修持好,但是講到了義,成佛的大法,那小乘佛法不夠啊。講到這裡我們必須對佛法與中國文化互相地研究,你才知道佛法高明處,自自然然地我們也會發這個大心來行菩薩道。

    (附)

    見惑、思惑歸併起來講,叫作「十使」。這個使字不是外交大使,他是等於警察一樣的,或者是一個凶神惡煞一樣的,這十件事情在我們眾生的身邊,跟在我們身邊,使得我們不得自由的,我們時時刻刻被這十個使者看管著我們,我們得不到自由。這個十使,一個是五種利使,一個是五種鈍使,五利使、五鈍使。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這五種是「五利使」。貪、瞋、痴、慢、疑,這是「五鈍使」。五利使是見解上面的迷惑,五鈍使是修持上面的迷惑。惑就是煩惱。

   「身見」,任何一個眾生就把人的這個身體當作自己,人問:你在那裡啊?看看自己,這就是我,或者指著鼻子「這就是我」。自己的「自」字,你畫一個象形字,就是個鼻子,那個鼻字古時候就是自己的「自」,每一個人指著自己,這就是本身。身見就是我見,就是自己啊。

   「邊見」,就是根據身見起來的,拿人的生命,對於生命有兩種見解,一個是這個人身壽命完了,你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這叫「斷見」。再說人死了以後還有來世,可是這個來世還是到人間來,這叫「常見」。還有一種在這個兩點之間的,比如說學那個外道,學長生不老的,他認為這個人身可以永久的活下去,這個也是常見。不過在佛法裡邊講的常見,就是死了以後再到人間來,再是人身;畜牲死了以後,下輩子還是畜牲,這叫常見。這個或者是斷、或者是常,都是邊見,偏於一邊的叫作邊見。

   「戒取見」是外道,外道也有他的戒律的,他這個戒律是不正確的戒律。印度那時候有很多外道,他看見外道有相當功夫的,他也有天眼,他看見一條牛死了以後生到天上去了,他一想,這個牛怎麼可以生到天上去呢?大概這個牛吃的是青草,每天出勞力。還有他看見一隻狗死了以後生天,他也想狗能夠生天,狗的生活牠給人家看門,在古代你知道狗不跟現在一樣,狗吃的食物是吃大便哦,吃人的大便、其他動物的大便,狗是吃屎的。他認為牛能夠生到天上,他就學牛的生活方式、學狗的生活方式,所謂牛戒、狗戒。在印度有牛狗外道,牛外道、狗外道。後來佛弟子就問釋迦牟尼佛,持牛狗外道、持牛狗戒,將來得的什麼結果啊?佛就告訴弟子,他持牛狗戒持得好的話,他可以保持牛狗的生命,下一輩子還是牛,下一輩子還是狗,不過持牛狗戒很辛苦,牛要吃草,狗要吃大糞。雖然持得很辛苦,守得很清白的話,不過是保持牛的生命,下一輩子還是牛的生命、狗的生命。那弟子又問了:守得不好怎麼辦呢?守得不好要墮地獄的,這個很危險。為什麼外道他看這個牛戒、狗戒?他因果沒有看清楚,牛能夠生天,牠是過去造的生天的業,牠這個牛的壽命完了以後,牠是過去天道的善業成熟了,生到天上,狗能夠生天也是這個道理。外道三世因果沒有看明白,所以才有這個,這個是「非因計因」。戒取見是:不是這個因,它把這個因當作是一個因,這是錯誤的,這是戒取。取那個「不是真正的戒」,他守這個戒,那很冤枉的,這是一種邪見。

   「見取見」呢,比如說外道,他把天道看作都是究竟的啦,認為生天是一勞永逸的,他就想盡辦法能夠生天就好,他就不知道天上壽命也有一定的,生到天,壽命完了之後,一下來的話又要墮落了,這是見取見。見取見,見到天道,就取那個天道,把天道當作涅槃的境界,就是「非果計果」,那個不是真正的果,他把它當作最後真正是一個果,這叫非果計果。

   「邪見」,不信三寶,撥無因果,……比如說不明瞭三世因果,世間任何事情也看不明白,道理也看不通,這些都是邪知邪見。

    這個五者就是五利使,五利使要破除還比較容易,這個見解上你真正懂得學理的話,他可以一次就斷除了,一次斷除見惑就是證到小乘,證到初果。

   「思惑」就是「貪瞋痴慢疑」,這幾個內涵大家一看就明瞭。貪名利,最重要是貪圖美色。瞋恨心、愚癡心、傲慢心、懷疑心,任何聖人道理他都不相信,三世因果他更不相信,這叫疑心太重的人,這是非常危險的。

    這是五鈍使,真正講思惑的時候,疑是歸到見惑這邊來,貪瞋痴慢這四點是思惑。思惑分為三界,欲界是貪瞋痴慢這四種;上面色界、無色界只有貪痴慢,瞋恨心沒有。三界一共有這幾種,分成八十一品,分成九地斷,九九八十一品,才能斷得乾淨,斷乾淨之後,證到羅漢果。這是見思惑,在這裡附帶地說明。

    方才講的後面附帶的「見惑」、「思惑」只是扼要地跟各位講講,你們各位後來自己研究的時候,這個特別注意,為什麼要注意呢?我們凡夫眾生不能夠了生死,就是這個十使,十使在看住我們,我們在六道裡面出不來啊。其中這個「身見」最難斷,身見一斷,後邊的邊見、戒取見就容易了。再就「思惑」的貪瞋痴當然是難了,譬如說,天道欲界天也有貪瞋痴慢;生到色界天,瞋就是沒有了,無色界天,瞋當然更沒有。換句話說,我們修道的人,如果說是有什麼事情不對,馬上就發了瞋恨心的話,別說不能了生死,生天都很困難的,生到色界天都很困難的,這個我們時時刻刻自己要了解的。

    再說講到前面五利使,戒取見、見取見,我們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從古印度一直到現在,雖然是末法時期,還是有佛法。印度的外道,從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有幾十種外道,到現在印度還是很多啊,那些外道不斷地從印度傳播到世界各國,又傳到我們國內來。它要直接傳到國內來,還好辦一點。尤其先傳到美國,從美國一來的時候,那不得了,教從美國來的,那非學不可了,那危險了。一般人都沒有這種分別能力,只看從那裡來的,大家認為它是對的,這就要特別小心。台灣現在有很多,什麼上人啦,什麼那個來的啦,他們一說法,動輒有幾千人幾千人,那豈止我們這個小局面?那是不得了的啊,但是你要說他,那都是外道,這個要特別小心。我們學佛法,釋迦牟尼佛早就告訴我們「依法不依人」,所謂依法不依人,你要把這個佛法考察清楚,是不是純粹?是不是真正佛所說的法?不要因為人,某某人在說,那個人說法是有多少聽眾,那個人說法是社會的影響力有多麼大,那就是「依人不依法」了,那個不行的。必得「依法不依人」。

    這裡都是佛講的法,你把這裡所講的什麼是「五利使」、什麼是「五鈍使」,時時刻刻記得。比如說那個戒取見,印度外道多得很呢,除了牛戒、狗戒、雞戒,還有饑餓不要吃飯,他就能夠得道了。釋迦牟尼佛出家的時候,也曾經饑餓的時候,他為什麼饑餓啊?他就表演給人家看,他也跟外道學,學不吃飯,到後來捨棄了,還是要吃飯。以這個行為很明顯地來告訴人家,一直不吃飯行不通的,那不是一個中道。這一層我們要特別了解,了解這個之後,你不管現在從國外、從那個來的話,他提倡什麼,不合乎佛法,我們一概不要採取。這個跟大家要補充的。


 樓主| 發表於 2015-2-12 17:35 | 顯示全部樓層
十甲→丙.jpg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雪廬老人編表/徐自民老師主講
                  民國八十五年七月講於台中市佛教蓮社大專佛學講座

  第十講表(五戒十善)

    第十講表「五戒十善」。五戒前面講到是人乘,必得要保持人身的話,一定要守五戒;十善要升天的話,就是要修十善,十種善業。

   (甲)五戒

   「五戒」,第一個是不殺生、第二是不偷盜、第三是不邪淫、第四是不妄語、第五是不飲酒。

   「不殺生」,不但是不能夠殺害人類,畜牲、無論那一道都不能殺害,人道眾生固然不能殺,畜牲道也不能殺,鬼道也不能殺,鬼怎麼能殺呢?你不知道了。中國有個道士,有很多道士是專門捉妖怪、捉鬼的,他們鬼萬一捉過來的話,他不殺他,捉鬼來幹什麼?就是把鬼消滅掉啊。這一套我們不要相信,不要學那一套。鬼神也好、畜牲也好,甚至於阿修羅道,人道不必說了,一切的眾生,換句話說,無論那一道的眾生,都不能殺害,這叫「不殺生」。儒家所講的「仁」,仁談何容易啊!學仁,要是我們一學就會了,孔夫子一講,那些弟子馬上就會了,那還用得著說嗎?所以孔子的大弟子顏回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為仁」。儒家講的禮就是佛家的戒,守住這個禮,不要犯禮,就是不犯戒。孔門當中,智慧領悟的能力最強的就是顏子,所以孔子教他從禮上面去學,等於佛家是從戒上面去學,是一樣的。

    第二「不偷盜」,我們不要認為不偷盜是很容易做到,也不容易。到一個朋友家裡邊,朋友家裡有很多用品,沒有得到朋友的同意,什麼用具,或一個打火機,我隨便拿來就用,用過之後,不小心就放在口袋裡,就帶回家了,這就犯了偷盜了。雖然物品這麼小,值不了幾個錢,沒有經過主人同意的話,就是犯了偷盜了。佛法講這個偷盜「不與取」,與是贈與,法律的名詞叫贈與,人家沒有贈與你,你取過來,叫不與取,這叫偷盜了。想想看,我們不留心的話,這就犯了偷盜了。尤其我們在公家做事情的時候,我在沒有退休之前,在公家印的寫信的紙,那是公用的,你辦公用當然可以啊,公事寫一封信給人可以啊;如果不是公事用的話,你拿來寫一封信給自己的朋友的話,公家沒有給你,公家不是叫你寫私人的信的,那這個就是不與取。有一種權宜的辦法,你跟保管的人講,你領一卷信紙來,你跟他說明,我領的這個紙,有時候我自己要私人用的,免不了自己要用一兩張,總務人家那計較這什麼呢,「可以啊」,「可以」這兩個字就夠了、就行了,那你不算是「不與取」了,這個手續要到啊。講這些道理,我們守這個戒不是這麼簡單的呀。

   「不邪淫」,不邪淫大家都了解,就是不要犯這個禮。

   「不妄語」,不妄語就是不要說與事實不符的話,講的話與事實不對的話,那就是妄語。普通人不妄語,那比較容易;學佛的人最容易犯的,而且不犯則已,犯了就是犯了大妄語。怎麼犯大妄語呢?為了引起人家的信心,我編造一個故事出來,讓人家相信,這就不得了;或者是更嚴重的話,自己沒有證果,自己沒有神通,譬如說我有了神通啦,我證到什麼果位啦,這是大妄語啊。祖師常常講的:「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未證,你還沒有證到這個果位的話,謂證,你沒有證果你說是證果,你沒有得了某種的道業,你說得了道了,這叫「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這是犯大妄語。犯這種大妄語非墮地獄不可。

   「不飲酒」,不能喝酒。

    這幾種拿儒家的修持來講,不殺生合乎「仁」的,天地有好生之德,我們做一個人應該效法天地好生之德,不能殺生。所以儒家禮記有一篇月令,月令裡邊就講到,春天草木剛剛生出來,地下小蟲在冬天跑到泥土裡邊,泥土裡邊可以保暖的,它可以維持牠的生命,春天暖氣地上發了,牠跑到地面上了。所以月令上就講,到春天「啟蟄不殺」,蟄是蟄居在土裡邊的。到春天有個節氣叫「驚蟄」,驚蟄是驚醒蟄居在地下,讓牠跑出來,起蟄從下面起來了,起到地面上,不要殺害牠,「啟蟄不殺」,這是對於動物來講。還有對於植物,那個草啊,往外抽、往外長,叫「方長」,剛剛往外長,不要折它,叫「方長不折」。這都是好生之德。所以儒家講到仁,不單對於人、對於動物,對於植物也是不要隨便把它傷害、不要殺害它。這個為什麼呢?這是養自己的仁思,培養自己的慈悲,這是儒家的。

    不偷盜是「義」,天地之間物各有主,人家沒同意,我們取過來,不管是大的物品、是重要的、不重要的物品,你不經過人家允許同意的話,我們取過來就是犯了盜,這是不對的。義者宜也,偷盜不合宜的。

    不邪淫是「禮」,犯了禮,為什麼男女結婚要行大禮呢?有了禮,中國「六禮成婚」,結為夫婦,有六種程序完成大禮,犯了這是犯了禮了,犯了禮就是犯了戒了。

    不妄語是合乎儒家的「信」,一個人的言語最重要就是信,信是信實,實實在在的,什麼事情說出來,不合乎事實說出來就是不對的,就是不信,人家聽了以後,以後不敢相信了。

    不飲酒是「智」,一飲酒言語顛顛倒倒,行為自己不能控制,就沒有智慧,失去了理智了,不飲酒保持正常的智慧,這叫合乎智。

    前面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這是「性戒」,性是就體來講的,這四者,不管守戒、不守戒,犯了之後就是犯罪的。受了五戒固然要守持,就是不學佛、不受過五戒,也不能犯,犯了重的要墮地獄,輕的要墮畜牲道、鬼道,那都失去了人格了。至於說不飲酒呢?這是一種「遮戒」,所謂遮戒是什麼呢?因為一飲了酒,前面那幾個性戒都會犯的,它能夠引起來前面那幾個戒,犯了戒,所以佛制定不飲酒戒。飲酒的本身不是性戒,所謂不是性戒,飲酒本身不是什麼罪惡的,它沒有傷害任何;可是你一飲酒飲醉了,自己言行不能控制了,可以犯上前面那幾條罪,都能犯的,一犯前面那幾條罪就傷害人家了,所以叫做遮戒,「遮」就是雖然不是性戒也不許做。

    這五戒有「開遮持犯」,「開遮」就是佛在制戒的時候,有些戒可以開,有些戒就不准開,就一直禁止,禁止就是遮戒,不管那一條戒都不能開,都是禁止不能做的。開,有時候這個戒不能守了,他要開了,開個方便。開戒有開戒變通的辦法,那不是隨便的。比如說男子當兵的時候,當兵不去殺人當什麼兵啊?那就殺人要開殺戒了。開殺戒,受了這個戒,暫時把這個戒放下來,在當兵期間可以開一開。一服兵役完了,又要重新再守。「持犯」是對於守戒的人來講,不受戒則已,受了戒就要一直持戒,持是執持不要放棄,持守不犯叫持戒;持到不夠清白的時候,犯了戒叫犯戒,有這些情形,這個必須要注意的。

    這個是「人乘因」,守住五戒就能夠保持人身了,不失為人身,人格完整,生生世世可以得個人身。但是不保險啊,你在這一世因緣好,懂得五戒,懂得儒家無常;再一轉世,那些外道把他變化,社會上風氣一天一天不好,再一轉世也許連佛法這個都學不到啊,人格就不夠健全。拿現在這個社會來講,除了學佛,現在社會上誰講仁義禮智信啊?誰講五戒啊?這樣子看起來,那些人壽命一完了之後,下一輩子他還想到人間來,沒有這個道理,這個多危險啊!假使說我們這一生,我們受五戒就夠了,不求出世法,我們生生世世都守五戒,靠不住啊!一轉世,一隔陰之迷,把今生這些事情通通忘記了,那就很危險了,跟一般人一樣啦。所以守五戒,佛法講五戒這個方便法,五戒打下來基礎,你要念佛,一定要念佛,學普通法門還不夠的,普通法門你學得好,有隔陰之迷,這一生學的這些佛法雖然是出世法,再一轉世也忘了。再一轉世到人間來,把這事又忘了,社會風氣一受影響,又跟那江河的水一樣直下,衝下去啦,必得要學淨土法門念佛。

    (乙)十善

   「十善」還是根據五戒來的,五戒無論如何要守得很好。前面比如說持與犯,持是怎麼樣持法?罪惡的事情就要「止持」,絕對不能做,止惡就是持住;善的事情呢,不能不做叫「作持」。一個止、一個作,就是前面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眾善必須要作,叫作持,不作就犯了戒了,犯了持戒。諸惡必得要莫作,諸惡必須要停止,諸惡不止的話就犯了止持的戒了。「持」有這兩個意思:一個是止持,該止的就要止,該作的就作,止是止惡,作是作善,兩者都不可犯,兩者犯任何一種,持就是不夠。犯有作犯、有止犯。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隨時在輕舉妄動地,三業自己不能控制,都在作業、都在造惡業了,都能觸動我們的止持,所以犯要特別注意的。我們要注意作犯,「止犯」也要注意的,我們的三業一懈怠的話,該止的不止,該作的不作,又犯了。所謂犯就是這方面,就是針對前面持這一方面,持這一方面該止的不止、該作的不作,該作的不作你就犯了作犯了,該止的不止犯了止犯了,我們凡夫都非常容易犯的,因為一動念就讓我們身口意不能控制,所以在持戒的話,隨時起任何一個念頭,自己就要注意了。


    這個基礎好了,再看十善業,十善業把「身三業」,身體這個三業:「不殺」,我們造殺業是身體造的,「不偷盜」、「不邪淫」,不邪淫也是身體造的呀,這個身三不造業。

   「口四」在五戒裡面是不妄語,在十善業裡面把不妄語分開來詳細來講。第一條還是「不妄語」,不妄語就是不要講不符合事實的話。再有就是「不惡口」,惡口就是出口就是傷人的,說這一句話就讓人家心理受到傷害了,罵人的話,這是惡口。「不兩舌」,當然講的話都是對兩方面的人,對甲來講:「乙對你不好」,對乙來講:就是「甲對你不好」。甲也許講了一句話,他就加上好幾句話,他傳到乙那邊去了;乙也許講了一句話,他就加上很多話,對甲來講了,這叫兩舌,撥弄是非,挑起人家種種的糾紛。還有最後是「不綺語」,綺語說的話很動聽,大家聽起來就很容易接受,現在電視裡邊那些節目主持人,說那些似是而非的話,那些話說出來,男女主持人對於女性主持人說那些引起人家非想非非想,想入非非的話,大家一聽起來覺得很有興趣,這叫做綺語。這些綺語就引起人家,壞人家心術的,這叫綺語,這都是造口業了。

   「意三」在心意方面,意業這方面要「不貪」,不貪就是不要愛取,在講十二因緣的那邊有「愛取有」嘛,不要愛、不要取。「不瞋」不要發了瞋恨心。「不痴」就是不愚痴,最重要不要有那些邪知邪見,邪知邪見最主要的就是不相信三世因果,不信因果。

    身口意三業,十善業怎麼守啊?在身業這方面,「約身如繩」,如繩是什麼呢?繩墨,那是木匠要裁木材,他用鋸子把木材鋸成木板,他拿一個繩子,繩子染上墨色,那一頭定住,這一頭拉到這邊來很直,然後在中間彈一下子,那個墨就彈在木料上面了,然後按照這個木料鋸下來,這個木頭很直,這叫「繩墨」。身業要保持得很清淨,就像木匠來裁木料的時候,用繩墨先把木料讓它很直,然後再把木料裁得很直。把身業修得很清白了,就把不合理的行為裁掉,用繩墨把它取得很直,然後不合理的行為自動地不要犯那些行為,這叫約身如繩。約是約束,約束自己的身體行為,如同那個繩墨是一樣,很直,保持得很正直,這樣的話身業清淨了。

    口四業怎麼呢?最重要的「守口如瓶」,瓶口一個一個把它紮起來,瓶子裡面東西倒不出來,那就清淨啦。我們人的口就跟瓶口一樣的,瓶口不紮起來,一天到晚話往外講,講得多了,言多必失啊!雖是無心的,無心當中說著說著,我們凡夫的習氣很重,說著說著妄語就出現了。孔子到周家看見那個「金人三緘其口」,金色的神像把口紮起來、蒙起來,弟子問他:「為什麼呢?」,孔子講:「金人三緘其口,他要守口如瓶啊!口業要清淨啊!」你想想看,孔子不是大菩薩,他怎麼了解這些道理?能夠守口如瓶,「口業就清淨」。

    意三呢,「防意如城」,意是我們第六識N識,很難防,就像古代守住城牆一樣的,外面的賊寇不能夠進來,侵犯不進來,我們內在有什麼不好的事情也不要讓外面知道。古代作戰,裡應外合,家裡出些賊寇,跟外面的賊寇一應合,這個城就是攻破了。我們內在有些貪瞋痴,必得防範不要出現,外面色聲香味觸那種六賊就進不來,這樣「意業就能清淨」了,防意如城。這是「天乘的因」。

    (丙)應辨

    第三段應該要辨別「因果」,因就是講人乘的因、天乘的因;果就是人的果、天的果,人天的小果。這個因有真的、有假的、有真偽」。真的,譬如說,五戒守得乾乾淨淨的,心裡不殺生,行仁,確確實實在那裡學,那是真的呀。還有假裝的,表面做給人看的,內在他不是啊。所以一般人講某某人假仁假義,假仁假義的時候是假裝的,叫偽。這個是因,真因才管用的,才有果;假的因就沒有果的,不會結果的。還有「純雜」,純是雖然有真的,但是有雜了,攙雜著、不純粹也不行。所以真還要很純的,很純粹是真的。什麼是不純粹、是雜的呢?你做了善業,拿了很多錢去幫助人家,街上有什麼乞丐,拿十塊錢硬幣、銅幣施給他,就想著明天我作生意就能一本萬利賺回來了,這個是雜的、有企圖、不純粹。還有「大小」,種的因有大因、有小因,大有大果,小有小果。做善事有發大心,比如說我們學佛的人,同樣受了五戒,能同時學出世法,行菩薩道,這就是大因;你不了解,只學人世間的小果,這是小因。

   「轉變」呢,就性質方面來講,這個性質雖然是做善事,你先發心做善事,到後來一想,做善事,我能力有限啊,然後又轉變了,不想做了,後來又退轉了。或者先不想做善,然後聽從別人的勸告,又發心做善了,這個當中有轉變的。果有「依正二報」,得的果也就是說得的人天小果是得了人身、得了天道,這是「正報」。得了人身的話,到人間來,環境生活享受各有不相同啊,這是「依報」。這個當中差別太大了,叫「千差萬別」。

    再就因果來講,有「有漏」的、有「無漏」的。什麼叫「有漏」呢?做世間的功德,修五戒、修十善,你只要著了相了,我今天做了多少善了,心裡有做這個善的相,我求的目的,我將來得了很多福報,福報來了,我就享福。這一著相、一求福啊u著相求福」,這就是有漏的。漏什麼呢?就是漏在生死,漏在生死六道裡邊,世間出不去,死守在六道裡邊輪迴。「無漏」的怎麼呢?就出世間的功德,出世間的功德也並不是說,做這個善業是世間的善業,那個善業是出世間的善業,沒有這樣分別的。同樣地拿了十塊錢來施給乞丐,我也是拿十塊錢給那個乞丐,並不是說你拿了十塊錢是世間法,我拿一百塊錢或是拿一千塊錢出來,我是出世間的功德,不是這麼講法。只要是「離相去障」,離了相,人家拿十塊錢,他就著了這個相了,他就變成世間功德。拿了十塊錢,甚至於拿了一百塊錢、一千塊錢、一萬塊錢出來,只要不著相,離了相,就變成出世間的功德了。反過來講,不能夠離相,譬如說拿了一千塊錢出來,十萬塊錢出來,不能離開相,一著了相了,這還不是出世間,還是世間功德。佛家講心法,完完全全在了解心法,心法最重要的就是離相,所以金剛經裡面講「不要著相」,教人不要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特別重要。要著了相就有障礙了,這種障礙,障礙生死不能了,一離開這個相,不著相就離了相了,離了相沒有任何障礙,這個六道那一道也障礙不了,三界任何一界就障礙不了。著了福報的相,那天上的福報就把你障礙住了;一離相,天上再好的福報也不是障礙,也沒有障礙,這就是無漏的出世間功德。這個辨別清楚了之後,你每一天隨便幫助人家一點,即使沒有能力幫助人家,看見人家做善事你幫著歡喜,隨喜也有功德,妙就妙在這一點。

    所以這個辨別清楚了,五戒十善雖然是世間法,懂得方便法,可以把它轉變成出世間法,由有漏的轉變為無漏的,這就在乎我們覺悟不覺悟的問題,懂得這個方法,也能覺悟了,這就是大學問了,那就是幫助了生死。


 樓主| 發表於 2015-2-12 18:29 | 顯示全部樓層
十一甲→丙.jpg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雪廬老人編表/徐自民老師主講
                  民國八十五年七月講於台中市佛教蓮社大專佛學講座

  第十一講表(四諦十二因緣)

    第十一講表「四諦十二因緣」。四諦法門就是小乘聲聞乘修的法,十二因緣就是中乘緣覺所修的法。我們現在就一段一段地看。

    (甲)、四諦

   「四諦」。諦就是真實的意思,就是佛所講的四種法,這個法就是真實的道理,一點都不虛假,這是「諦」。一般的字典講,這個諦字就是我們把這一樁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一點都沒有錯誤,這叫做諦,叫做「審」,審視,審就是審察,審察得清清楚楚,非常真實。釋迦牟尼佛講這種真理分四個字來講,這叫「四」,那就是這個表裡面所說的「苦、集、滅、道」這四個字。苦是苦諦,集是集諦,滅道也就是這樣的。

    先講「苦諦」,苦諦就是說實實在在是真的苦,就是第四表講的三苦、八苦。所謂苦是什麼呢?「身心酬業」,以我們人道的眾生來講,我們人道的眾生到人道來,為的是什麼呢?憑什麼到人間來呢?無論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理,到人間來是人的身體,在心理方面也是人心,人的身、人的心來了就是為了酬業。酬就是來報酬的意思,所謂報酬就是我過去造的業,那個業是合乎人道的業,因此我們這一生就到人間來了,酬過去所造的業,來就是受業報的。

    受的是什麼業報呢?「患累逼惱」,患是憂患,累這個字是當束縛,縛就是用繩子把一個人的身體束縛起來,叫縛的意思。這個憂患,就像被別人用繩子把我們身體捆綁起來,這叫累,捆綁得非常緊就是一種憂患。逼是逼迫,惱是煩惱,這種逼迫、煩惱,就是束縛,束縛得愈緊,愈感受到逼迫。現代人常常講的壓力,承受壓力愈重,煩惱也感受得愈苦惱,我們人到人間來,就是這個樣子,從小到老我們承受的壓力非常大,一直到老死都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這是世間的一個果啊。來到世間就是要酬業,就是受這個苦果的。

    那麼要問這個苦果是怎麼來的呢?要看「集」了,集是什麼意思啊?集是招集的意思,憑什麼招集呢?就是過去在這一生以前起的種種迷惑顛倒的惑,由惑然後再造業,叫起惑造業。惑是什麼呢?惑就是貪瞋痴種種煩惱,那就是見思惑。有見思惑,再造了種種的惡業,善業惡業都有,所造的都是生死業。過去的惑與業,都能夠招集生死,叫「集」。就是因為過去起了惑、造了業,由這個惑與業招集未來的苦果,過去的惑業招集今生的苦果;今生再繼續起惑造業,那又招集來世的苦果,因此這個集是世間的因。

    佛法只說這兩個有什麼用呢?沒有用啊!那必得講「滅諦」、「道諦」。滅是「結業已盡」,結就是惑,業就是造業,結業這兩個字也就是起惑造業的意思。惑業已盡了,已經把它破除、斷除得乾淨了。「無生死累」,累就是一種束縛的意思,前面講的十使就是那個累,拴住我們出不去,結業已經盡了,就是無生死累了,這就出了世間,就是出世的果。

    也許要問生死怎麼了啊?怎麼樣得到滅的這種境界啊?那必得要修道。道是怎麼個修法子的呢?那就是「正助雙修」。無論佛法是那一宗的,都有正功夫、有助功夫,沒有正功夫,但有助功夫,當然不行的;但是只有正功夫,沒有助功夫,也是不行,所以正助雙修。能夠正助雙修就「能至涅槃」了,涅槃是梵文的名辭,翻成中國字有好幾種翻譯的法子,最簡單的就是「滅」字,滅就是涅槃。把生死那種惑業都已經滅盡了,就得了涅槃境界。再加一個字,叫「滅度」,滅度也就是涅槃的意思。因為惑業都已盡了,業盡了,己經度過了生死苦海,到了涅槃岸了,這叫滅度。還有「寂滅」,寂就是把一切的生死現象都滅得沒有了,這叫寂滅,又叫做不生,不生就是無生。為什麼叫不生呢?或者叫無生呢?因為有生必有滅,這是相對的,無生就是沒有滅了,那個滅字是生滅的滅,是相對的,與這個滅字是不一樣。所以同樣是一個字,用在什麼場合,它是什麼意義的。無生就是不生,就是滅。

    苦集滅道就是四諦,這個四諦前面是世間果、世間因,後邊是出世果、出世因。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首先就到鹿野苑,跟當初他們最初隨釋迦牟尼佛出來修行的五比丘,首先就跟五比丘講四諦法門,是修小乘的。

四諦法門有三轉,佛說法叫轉法輪,輪如車輪,法是佛法,如壓路機碾到那裡,路上高低不平就平服了。佛法也是這樣,佛法這個大輪子一碾過來的時候,把眾生的煩惱就把它碾平下去了。「三轉法輪」,三轉是按照學佛人的智商有高低不等,智商最高的只要一轉就行了,智商中等的一轉不夠要二轉,智商再低一等的話要三轉。

    第一個是「示轉」,示轉就是上等根基的人,智慧程度高的人,釋迦牟尼佛就跟學習能力最好的人就講了,這是苦,苦什麼呢?苦就是「逼迫性」,它這個特性是逼迫的,能夠逼迫人的,學習能力很強的人一聽到這是逼迫性的苦,怕受逼迫,趕快就要結束痛苦了,這是「示」,稍微批示一下就行。那麼講到集諦呢?佛就說了,這是集,它是感招,招感,招是招集,感是感應來的,造了那個起惑造業,惑業就是一種招感,招感未來的苦果,所以說這是集,它是「招感性」。再講到滅,前面世間的果、世間的因都講清楚了,再要把世間因果把它轉為出世間,那就是說也要批示一下,佛說這是滅,是「可證性」,即是「滅」,人人都可以證到這個滅。怎麼樣能夠證呢?這是道,道是「可修性」,是人人都可以修的,只要這麼一個提示就行了,上等智商的人,他一定就行,當下就了解,就可以照這個修持去。

    智商次等的人,佛就再說一遍,除了重複四諦之性外,再加一個勸告,佛說這些苦是逼迫性,程度差的人逼迫就逼迫,與我有什麼關係啊?佛就勸告,有關係的,這些苦啊它是逼迫性,汝應該知道,汝就是,應該知道啊,為什麼應該知道啊?與有關係的。再講到集呢,集是招感性,別把招感性認為與沒有關係,那就是汝應斷,汝就是,應該斷,斷這個集。再講到滅呢?滅是可證性,不但是佛證了,不但是羅漢證了,應該證,說到他本身去。再講到道,這個道是可修性,這個可修,汝應修,應該修。都加一個「應」字是勸告中等根器的人。

    下等根機的人怎麼樣呢?一想,佛這樣勸告我,我能夠這麼做嗎?有什麼事實?佛提他做什麼呢?那就要現身說法了,佛自己現身說法了。第三轉法輪就「證」證明,拿佛自己來證明,就是說,這是苦,是逼迫性,汝應知,不但汝應知,對它有疑惑:能不能夠證啊?就告訴他,我已證了。我是過來人,我已經知了。佛說的苦,佛自己就吃那些苦,說的話才能夠讓眾生相信;如果自己沒有吃過那些苦,沒有感受那些苦,那話說出來,人家是很難以相信的。再說集,集是招感性,汝應斷,佛說我已經斷了,我早就把這個已經斷除了。滅呢,我已經證到了,證到滅的這種境界了。道呢,我已經修了。

    這是三轉法輪,這是聲聞乘,雖是同樣的聲聞乘修這個四諦法,還是按照學習的能力、領悟的能力,有三個層次,要三轉法輪。雖然大家不是學小乘的,但是這個是基礎,怎麼是基礎呢?學阿彌陀經就知道了,阿彌陀經註解,最好的註解是藕益祖師註解的,藕益祖師阿彌陀經要解,他解釋到眾鳥演法的三十七道品的時候,講到四諦就是有四種次第,天台宗講四諦就是有四種次第,分成藏、通、別、圓四種。藏教的次第就是生滅四諦,通教是無生四諦,別教是無量四諦,圓教是無作四諦,一層一層地往上,境界愈高,在這裡只講個生滅四諦。各位不要認為現在講生滅四諦太淺近了,通教的生滅四諦是通小乘、通大乘,別圓教講的純粹大乘,圓教是最高的,高雖是高,我們現在就拿小乘生滅四諦來講。

    現在要問苦集滅道這個苦,就拿苦這個字,我想問問各位這個苦字學到了沒有啊?實在是沒有學到。前面講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幾種無論那一種各位都還沒有學到,我可以肯定這麼說。就拿愛別離這一項來講的話,們都沒有學到,必得在戰爭亂世,經過妻離子散的時候,親戚朋友遭遇生離死別那種痛苦,才覺得,哦!愛別離是這樣的苦啊,必得是這樣,那對於這個苦才了解,才感受到世間無常,這個世界真正是苦啊。愛別離一苦就這麼不容易知了,生老病死,老苦知不知道?各位現在還沒到老的時候,也不見得每個老人都有這樣苦。八苦無論那一苦,真是有感受到了,在世間就不會跟人家一爭短長,爭來爭去的,沒有心思跟人家計較這個計較那個,還跟人家計較這個計較那個,跟人家爭取這個爭取那個,那就是對於這個痛苦的世間還沒有了解,苦字還沒有真正的學到。這一點特地說出來,往後研究的時候,就特別強調這一個,人家了解的話就不會說:「唉喲!這個十四表一眼就會了,我也會講了。」不是這麼容易的。這個表,每一張表,不研究則已,研究的時候必須要用這個方法深入地研究,真正用功夫把自己的修持地往裡邊去研究,才得出這個味道出來。不然的話,那都是表面文章,自度談不上,度人效果就差了。必得要這樣完整地研究。

    集是招集,既是招集,研究世間的一舉一動都是招集啊。懂得招集的道理,我們在世間做任何事情,甚至於我們起的這個念頭,想任何事情的話,自己隨時都不能隨便。雪公老師在世常常講,我們學佛的人,最重要的不要惱害眾生,這句話聽來簡單,仔細想想看,一舉一動說話也好、行為也好,在公家辦事、在私人機構、自己創業,什麼事情也好,不要讓眾生起煩惱,身口意三業都不要讓眾生起煩惱,那我們這個三業都不會造業了,就沒有招集了。沒有這樣的話,我們都要招集,都會造業的。有形的當然我們不能做,就無形當中也避免不了的,所以不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在世間生生世世來修,修到何年何月才能成就啊?這個集字,就這麼難。滅、道是講出世法,修持更難了。

    這雖是小乘,但是我們學佛就要從這個生滅四諦開始,對於世間一切的狀況,都是看得實實在在的,這是一個痛苦的世間。各位要問的話,我們只有苦沒有樂,那麼世間還有樂啊,學佛還有樂啊,得了法喜,這不是樂嗎?不錯,得了法喜是樂。必得研究佛法,得了法喜那是樂,那個樂是從本性出來的樂,是極樂世界的樂。可是不學佛,在世間一般得的樂,比如發了財得了樂,就是得了諾貝爾獎金那種樂也是虛假的,那也不是真樂,那都是名利這一方面的樂,名利一到手隨時就會轉變的,它不是真樂。真樂必得要到了極樂世界那個樂。我們這個世間研究佛法,得了法喜了,對於苦集滅道真正了解了,心裡感覺到法喜的那個樂,那才是真樂,因為那個樂沒有變化的,不會再變成苦的。

    (乙)、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在前面講過啦,有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是「流轉生死門」,這屬於苦集二諦,也還是四諦,從四諦上面再把它推演出來,這是流轉,生死流轉的。現在學佛,學這個十二因緣,要把它倒轉過來,看那些劃的箭頭,現在從老死、生轉過來,轉過來叫作還滅門,「還滅涅槃門」,這是滅道二諦,這是緣覺乘。

    緣覺乘怎麼樣由流轉生死而能夠到達還滅涅槃呢?那還是從原來流轉的十二因緣著手,那就是愛取這兩個字。在前面跟各位講到十二因緣生死流轉的時候,人生三際之抉秘跟大家講過,一個人到壽命終了的時候,就出現自體愛,自體愛然後發生中有,中有然後到處飄蕩、遊蕩,後來遇到父母緣的時候,發生境界愛,這就是愛。有愛、有取,發生境界愛,就取那個境界,這就有生了,又有未來的生死了。

    現在要怎麼樣修還滅門呢?十二個因緣,無論在那一個因緣斷都可以,但是最有效果的就是愛取這兩個,把這兩個破除、斷除掉。十二因緣就等於十二個環,連環不斷,連環不斷要破除一個環節的時候,其餘就連不起來了,就斷了,斷了三世因緣,也斷了六道輪迴,出三界了。這是中乘的,就是緣覺乘。無論緣覺、或獨覺,他都了解了三世因果,才能夠這樣修得好,才能修成功的。

    (丙)、三界迷諦

    第三段「三界迷諦」,四諦怎麼個迷呢?起見惑有八十八品,起思惑有八十一品。見惑、思惑,就是十使配合四諦。苦諦之下有多少個,在欲界的十使是滿滿的,到了上面色界、空界的十使有減少一些,有幾點沒有,這個不必詳細講了,為什麼呢?詳細講的時候就要照著那樣做,做起來是很複雜的、很麻煩,這個不必,為什麼呢?我們大家都是學的淨土法門,淨土法門念了一句佛號,不知也能行,見思惑多少品數沒有詳細了解,佛號念得很好的話,照樣能夠斷,不斷也能夠壓伏得住,伏了惑,就帶業往生,也能夠離開這六道的。見惑有八十八使,各位知道重要的原則就是了,思惑也是配合三界九地,在欲界貪瞋癡慢這四種全部都有的。色界就貪癡慢三種,瞋恨心沒有了,因為色界沒有瞋恨。到了無色界瞋恨也沒有,就是貪癡慢。三界一共九地,一地分九品,每一地分上中下三品,上當中有上中下,中當中有上中下,下當中有上中下。欲界一地是九品,色界有四禪就是四地,無色界也是四地。色界四地也是九品,四九三十六。空界就是無色界,也是四地,也是四九三十六。三十六加上三十六,七十二品。欲界九品加七十二品,八十一品。見惑,就是把十使配合四諦,再配三界,這樣算出來八十八品,這個不再詳細講了。我這裡不講並不是說不告訴你,不是跟補習班老師一樣故意留一手,讓你們去補習去,不是這樣的,為了節省時間,時間不許可。最好一個辦法,各位查佛學辭典,實用佛學辭典也好、佛學大辭典也好,就查見思惑,佛學辭典一翻到見思惑它那個表,列出來清清楚楚的,比我講的還更清楚,我講的話大家還用腦筋用心記,把佛學辭典一翻開來非常清楚在那裡,把佛學辭典翻開來之後,要想記得住,那很簡單,用複印一下就留下來了,多麼簡單,這是個方法,不必詳細講了。

    羅漢果、聲聞乘就把見思惑全部斷了,斷盡了見思惑就證果「斷盡證果」,證的果有小乘、中乘不同,聲聞乘就斷事,所謂「斷事」,就把見思惑的種子全部斷得乾淨了。緣覺乘不但是斷事,種子不但斷,斷了種子以後,還有那些習氣也要把它斷得乾淨,習氣斷乾淨了,那就更澈底了,那就緣覺乘。

    說到這裡的時候,要跟各位交待一句話,這個不交待的話,們將來跟別人講恐怕別人提出一個問題,但是新聽的同學也不見得就提得出來,但不管提得出來提不出來,自己總要有個預備,就像我剛才講的,就講貪瞋癡慢,欲界貪瞋癡慢都有,色界只有貪癡慢,無色界也是貪癡慢,沒有瞋恨,沒有瞋恨的話,本來了生死要全部斷乾淨,但是只斷一種也就不錯,見思惑一品都沒有斷的話,根本就沒有這個分。一般外道、世間禪定,他連十使、見惑、思惑無論那一品,他根本就不能斷的,比如說習氣不斷,連種子都不能斷。既是不能斷,就提出一個問題了。四禪天是世間禪,無色界四空天也是世間的四空定,也是世間法。四禪天、四空天沒有瞋恨,見思惑當中他不是斷了嗎?那究竟是斷還是沒有斷啊?說他能夠斷,能夠憑世間禪定斷這一種,其餘的也可以斷,講唯識學、講因明的話,三支比量的話,這一比,瞋恨他能斷的話,那麼貪他也可以斷。這怎麼講法呢?跟各位講,他在色界、無色界,雖然沒有瞋,它只是不起現形而已啊,種子還是滿滿的在那,一點也沒有動,種子絲毫沒有斷、沒有破除啊。必得要這樣了解、這樣研究,否則的話,各位只是聽過去了,不從這個當中仔細留心去研究的話,不遇問題則已,遇到問題的話就是,解答不了就是問題了,對於這張表就還沒有學到。應該分清楚,我們不要認為我們自己對人也很和氣,也不會發脾氣,對於世間的名利,我們也不跟世間人一樣,也沒有跟人家爭名奪利,再說到將來學了若干年的時候,有年輕人跟著學的時候,人家對你一恭維,你是了不起,看起來就很不錯,人家說您老人家是斷了煩惱了吧,證了果位。一想:大概我真的是斷了煩惱了吧?好啦,人家一恭維,自己認為真是斷了煩惱,真是證了果,那糟糕了,這是真正大煩惱了,那不是小煩惱,那就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那就是平時學佛,自己有一點點小的功夫不跟人家爭名奪利,自己不敢隨便發脾氣,只是控制住,自己不起現形而已,種子還早得很呢!這一點必須知道。自己到什麼程度自己不了解,自己都不能度。儒家講「誠其意者,毋自欺也」,什麼叫誠意?誠意正心就是自己把學問研究清楚,我確實在這上面做,做得一點都不虛假,然後人家怎麼樣,我們拿真話跟人家講,自己也不要懷疑自己,那才真正是誠實了。所以印光祖師講:學佛的秘訣,就是一個「誠」字、一個「敬」字。誠與敬,首先把這個道理研究明白,然後自己實實在在地在這個上面下功夫,不下功夫不會學好。


 樓主| 發表於 2015-2-12 18:30 | 顯示全部樓層
十二甲、乙.jpg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雪廬老人編表/徐自民老師主講
                  民國八十五年七月講於台中市佛教蓮社大專佛學講座

  第十二講表(六度萬行)

    甲、六度

    第十二講表「六度萬行」,這是菩薩法。修菩薩道,中國菩薩道學大乘法,各宗有各宗修的正功夫的方法。但是無論那一宗,「六度」是共通的,是通用的法。「度」,是中國的意思,印度文叫做「波羅蜜」,金剛經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心經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波羅蜜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度」,就是度到彼岸。波羅蜜加一個尾音叫波羅蜜多,簡單叫波羅蜜。波羅蜜多翻成中國意思就是「到彼岸」,到達彼岸了,到了彼岸就是度。比如說在海裡面,有一條船,坐了船就是渡上岸了,就是這個意思。這是比喻的話,海是生死苦海,我們在六道裡的眾生都是在這個苦海裡面。在這個苦海裡面,誰能夠自己渡到上岸啊?那只有憑佛法,菩薩用六種度眾生的方法來行他的菩薩道,六度就是六波羅蜜。還有「萬行」,行這個字在古印度叫「ㄏㄥˊ」,萬行(ㄏㄥˊ),你現在「ㄏㄥˊ,ㄏㄥˊ」一般人聽不懂,就萬「ㄒㄧㄥˊ」好了,讀萬行「ㄒㄧㄥˊ」。行是除了六大類以外,其餘太多太多,用四弘誓願把它包含住了。

    布   施

    六度,第一個度,第一個波羅蜜就是「布施波羅蜜」。布施,布這個字就是當普遍的意思講,布是由一個經線、一個緯線,一直一橫的這兩根線織起來的,衣服的纖維都是一直一橫的織起來,推廣起來我們這個地球是經度、緯度交織成的。就拿這個意思,就一直一橫的,表示直的線是無限制地延長,橫的這個線也是無限制地延長,縱橫無限制地延長,這就是布這個字,用這個字來作代表,普遍無論在那裡都用得上的。這個「施」呢,施是施捨,給人家一種好處。你對那一類眾生施捨呢?不要選擇,普施、布施,就是普遍地來施捨,對人要施捨、對動物、對一切的眾生都要施捨。就人類來講,你不管這個人他是為親戚朋友、還是我的敵人、還是什麼,你通通平等地來布施。親戚朋友固然要布施,敵人也要布施給他,敵人來向你問佛法,你是行菩薩道的,你說:你是我的敵人,我不跟你講佛法。你這是菩薩嗎?不會這樣的,平等布施。平等地布施就是普遍地布施,所以佛法講普度眾生。

    所施的有三類:一個是「財物」。再是「諸法」,用佛法來勸化人家當然是法,這是法。還有不是佛法,是世間法,世間之學術,各種藝能、藝術、技能,這都是法。你是菩薩,你不但懂得佛法,世間任何學術、任何技能、任何藝術,你是菩薩道的話,你要會畫畫、你要會寫字、你要會音樂等等都會,科學什麼技能你也會,有眾生來向你學,把這個方法傳授給他,這叫做「法施」。任何眾生來學佛法,你就是把這個佛法傳給他。所謂諸法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平時修菩薩道、行菩薩道不是那麼簡單的,佛法固然要明瞭,世間法一切都要明瞭,雖然世間法不必澈底那麼明瞭,也要懂得一些,不懂得一些,藏經裡面講的那些名詞,現代人沒有學,或不知道,那怎麼講法呢?對於現在的學說名詞,雖不是專家,也要了解一點,然後才能夠把現代大家學的把他引導到佛法上面去,這樣學人家才方便,不然沒有方便,人家沒有辦法學,所以諸法就是包含這一些。

    還有「無畏」,畏就是畏懼、害怕。世間是痛苦的、逼迫的,在世間的這些眾生他時時刻刻都是遭遇到恐怖、畏懼,一般人都知道一個人心裡沒有安全感,他就是有恐懼,包括他心理上面,包括他事實上遭遇到的那些環境。你是大菩薩,你要行菩薩道的話,你就要給眾生一個安全感,結束他畏懼的那種事實環境,這叫「無畏施」,無畏施就是讓眾生沒有任何害怕的。你是個政治家,你行菩薩道,菩薩道並不是你坐在那裡講經說法就是行菩薩道,不是那麼單純的。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謂說法,眾生他是什麼因緣,他要用什麼方式能夠得度的話,你就用什麼身分去讓他能夠得度。所以觀世音菩薩有用宰官身,做宰相的,在朝廷做大官,用居士身,當然也用其他種種的,高僧當然不必說,世間各種身分他都會現身。就算你是做了宰官身,辦政治,古代是宰相,現代是大國家的國務卿、外相、首相,在中國來講是行政院長。再高層次的話是國王身,現在也有國王,日本還有天皇,英國還有女王,泰國還有泰皇,民主國家總統,這都是。你當總統、當國王,國王民主還有首相,你做首相的話,你就要把你的國家建立一個安全的社會,在你國家之內的老百姓,凡是做你國家的老百姓,你就得讓所有的老百姓都要心理安全,沒有恐懼,這樣你才是給那些眾生沒有畏懼的一種心理,你就是給他一種無畏施,建立一種安全感。當然這社會上少數那些流氓、黑道,那些搶劫,社會治安不大好。社會治安怎麼好?不是說誰犯法就派警察把他抓起來,這個不是辦法。你要從教育上著手,要讓所有的人不願意做黑道人物,不願意犯法,從道德教育上著手。再者,整個國家不要讓老百姓有戰爭的恐怖,自古到現在,老百姓最苦的就是受到戰爭來的痛苦。古代不必說,就是民國開始到現在,開始國內的軍閥割據,內部打仗,到後來是日本來侵略,發生中日戰爭。那場戰爭,前線戰場固然死的人多,慘得是雙方死的人都多,後方一徵兵到戰場,家人、眷屬、父母、妻子、兒女,一到戰場上受慘痛的傷亡,一出門等於是投入戰場,就是送死,那種痛苦誰都受不了,太痛苦了,那都是戰爭。人家來侵略的戰爭,被迫沒辦法,如人家不侵略,你大菩薩做國王的話,就不要挑起這個戰爭,國內國外都做好,就不要輕易起戰爭,讓老百姓受到戰爭的畏懼那種痛苦,這個都是叫無畏施。

    布施有這個三大類,三大類布施有功德,六度每度都有它的功德,布施這樣的功德一個是「除怨」、一個是「不乏」。無論拿財物、諸法、無畏,用這些布施出去,沒有怨恨的,沒有怨家。用財物、用諸法去布施,當然不必說,這很明顯。你用無畏去布施,譬如說你行菩薩道辦政治,辦政治總是樹立政敵,政治上一定有敵人,有敵人就有怨家,但是你做菩薩道就不會有的。中國哲學、儒家學說「仁者無敵」,儒家講仁者就是佛家慈悲,菩薩布施就是慈悲,真正是仁者,就是天下沒有敵人,任何人不會來結怨,所以沒有怨恨。古代那些政治家,如諸葛亮帶兵打仗,用空城計,後來斬馬謖,馬謖對他沒有怨恨。中國這個例子多得很。就拿現在泰國泰王就特別了,登基做泰王做了幾十年到現在,一般老百姓對於國家領袖或多或少總是有點怨言,有很多到泰國去觀光遊覽回來,都知道,泰國民眾,包括政府的官員,對於泰王都非常尊敬。泰王自己不想幹的,那些老百姓、政府官員一致地要求他,非讓他做不可,這樣的話他沒有政敵,這就是除怨。因果必然要深信,果然你自己行菩薩道,你是一心一意、真心真意來對待老百姓、對待一般人、對待眾生,你自自然然地就沒有怨家。

    還有「不乏」,就拿財物來講,行菩薩道,今天拿這麼多財物去布施人家,過些時候你財物又來了,不會有缺乏的。就拿諸法來講,無論是佛法、是出世間法,你多多地布施,你別認為我懂得這個法,我保留一部分,我不保留一部分,恐怕我把全部說出去,然後人家跟我一比較的話,我就不比人家高明,我總要保留一點。大菩薩道沒有這樣的,他盡量地說出去,佛法是無邊啊,他自己一邊在弘法,一邊在學法,上求下化,說出去以後,他又再研究、再學,佛法更多。相反地,吝惜自己,自己保有這麼一點點法,不肯說出去,那真是有虧佛法。世間法更是如此,世間法我自己研究出來,我要保持,不肯傳授給人家,你不肯傳授給人家,你就到此為止,不再研究,沒有進步了,那你有乏的時候。反過來說,你盡量地布施出去,盡量傳出去,傳出去你繼續還有,學無止境,佛法無邊,你盡量學也學不完盡,等到你學完全了,那就成了佛,那更好。所以「諸法布施」也是不乏的。「無畏布施」你盡量地用出去吧,你這個能力是愈用愈多,也是不乏。這是功德。

    除了功德以外,六度那一度除了有功德,另外還有好多,「去除障礙」,布施去什麼障呢?我們一般人都有「貪」,貪圖人家的東西,任何一個眾生都有貪心。下面是「慳」,慳也是貪的一類的,不過它稍微有點不同,怎麼樣不同呢?貪這個東西,貪的心理,人家的名也好,人家的利益也好,你想從人家貪求過來。這個慳字呢,自己有的,捨不得給人家,這叫慳。無論是貪、是慳,都是一種障礙,都是見思惑。貪是根本惑、根本煩惱;慳是隨煩惱,隨煩惱也是從根本煩惱衍生出來的。學菩薩道肯這樣布施,布施到什麼程度,障礙就去到什麼程度,所以這是去障的。

    持   戒

   「持戒」,持戒這個戒,前面講簡單的有五戒,在家除了五戒以外,還有菩薩戒;出家有出家的戒,出家戒也很多,有沙彌戒、有比丘戒、比丘尼戒。這個戒不受則已,受了之後就要持,持就是手裡拿一個東西,拿在手裡「持」,不要放棄,一放棄這個戒,就破了戒了,那就不行了,所以受了戒必得要持戒。菩薩,無論是在家菩薩、出家菩薩,菩薩有在家菩薩、有出家菩薩,凡是受了菩薩戒,就要持菩薩戒,不能犯戒,等於不能放棄這個戒。菩薩戒內容,一條一條寫出來有很多。

   「律儀」,律是戒律,佛制定出來,一條一條寫得清清楚楚的。儀是儀容、儀表,戒律故然不能犯,儀也不能犯。行菩薩道,他要莊嚴,他有他的威儀,這就是戒律。還有「善法」,除了一條一條的戒律,還有講清清楚楚的威儀。就中國的儒家來講,我做個比喻來講,中國講禮「禮經三百,威儀三千」,禮有禮經,禮經這經字來講,有三百那麼多,一條一條寫在那裡,講到威儀的話,叫「威儀三千」,更多了。佛法也是這樣,戒律、威儀,這個是寫出來的。「善法」就是沒有寫出來的,凡是根據經典所講的道理都是讓人得好處,都是有善於人的,這叫善法。根據經所講的道理來對待一切眾生的話,就是善法。譬如說,雪公老師在世講:「你不要惱害眾生」,不要惱害眾生就是根據佛經所講的道理,從佛法慈悲這個精神說出來的,這是是善法。

    還有「益眾」,戒律與威儀能夠益眾。比如說,印光祖師在靈巖山閉關的時候,也沒有出來講經說法,但是那時候政府裡邊那些達官貴人,還有當時第一流學術界的學者,那些學者的眼睛都是長在最上面,誰都看不起,那些有學問的人,從前清到民國時代交替的時候,多少在前清都是有功名的人,一見到印光祖師那種道德威儀,自自然然就肅然起敬,他能夠肅然起敬就對他就有益處了。做學問、修道,特別是修道,最怕的是一種傲慢心,有這傲慢心自己不謙虛的話,學問不能進步的,修道更沒辦法修。所以見到高僧祖師,把傲慢心一折伏,有恭敬心了,自己能夠謙虛了,就把他的煩惱能夠壓伏了多少,他然後再研究學問、求道,他就能夠入門了,否則的話就不能入門的,這就是益眾。譬如講善法,佛講的隨便一句話,你把他變化變化講給人家聽,自己用行為表現出來讓人家感受,你都是對眾生有益的,這叫益眾。

    持戒有持戒的功德,功德在那裡呢?一個是「清涼」,戒的本身就是清涼。一般不懂得受戒的人,覺得受了戒,這個也不准許,那個也不准許,這個多麼不自由啊,是不是限制太多了?他不知道,戒是戒我們眾生那些不合理的行為,是戒我們眾生不應當的言行。我們眾生不合理不正當的言行,平時自己不感覺到,那種不合理的言行、不正當的言行,我們表現出來,固然對人家是有傷害,但是自己也是一種苦、一種煩惱。比如說受一個基本的五戒,得了戒體,得了戒有一個戒體在身體裡面,遇到任何一個犯戒的因緣的時候,自自然然地那個因緣不會到身上來;遇到那種因緣,受了戒就有大菩薩來保護你,你身體就有一種戒體,不會讓你犯戒的,心裡始終是清涼的。不管受戒、不受戒,受戒沒有守得乾淨的人,或社會上的人,他成天地起煩惱,起煩惱就不是清涼。所以受戒功德,就是清涼。受戒清涼的話,在人世間就了不起了,自己所受用的就不得了了。不管這個社會上人家打架也好、鬧翻天也好,自己心裡很清淨,清淨自在的。再一個功德就是「解脫」,必須持戒才有解脫,不持戒,生死解脫不了,六道出不去的,所以唯有持戒才能夠了生死。

    再講到「去障」,障礙什麼呢?一般的眾生沒有不造惡業的,一般眾生就是殺人放火,那固然是惡業,一舉一動造的業就非常多,造的殺業、偷盜的業等等,非常多。受了戒,真正得了戒體,像近代律宗的祖師慈舟大師,每天早晨一起來,準備要下床走路的時候,就念個咒,心裡就存著不要殺害眾生,咒子最後兩句「若於足下喪身心,願汝即時生淨土」。慈舟大師是再來人,他的境界我們凡夫眼睛看不到,他真正證了果的時候,一腳踩下去,地下小蟲自自然然避開了,他殺不到,沒有殺業了。再舉一個淺近的例子,如果大家受了五戒的時候,五戒當中不殺生,大家在做事情,小蚊蟲跑來在桌上,嗡嗡嗡,普通人的話,不知不覺一巴掌就殺了那個蚊子,就殺生了。受了五戒不殺生戒,隨時就注意到,把牠趕走就算了,這種趕走的行為,比一掌打出去,一掌打出去普通人也是自然的反應,受了戒用手揮一揮,也是自然反應,這種自然反應,不殺生戒的戒體在那裡讓你有這種自然反應,不讓你有打下去的自然反應,持戒就去這個惡業障礙了。蚊蟲都不願意殺、不能殺害牠,更不會殺人了。再進一步說,當兵是要開殺戒,表面上是開戒,實際上內心還是要持戒。在台灣當幾十年的兵,也沒有真正作戰過,沒有機會讓你殺人,所以說在台灣是福報。所以持戒持得清淨的話,就自然去了惡業了,一定的,無論殺盜淫妄,他自然去得乾乾淨淨的。

    忍   辱

   「忍辱」,辱是什麼呢?一個是「人害」,是人為的傷害,是不應該承受的傷害,人家沒有理由地來加害於你,你要忍。還有「世苦」,除了人為,個人的也好,還有世間的苦。世苦是天然的一種苦難,要忍受,天然苦難太多了,就不必細舉。就說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做了人的時候,身為一個人,就遭遇到種種天然的苦難,這一定是有的,所謂天災人禍的世苦。還有「修法」,修的佛法那不容易的,比如說各位短期在這裡暑假講座,這也是法,各位都很用功,這十四表還沒有完全了解,有那些名詞沒有講清楚,就感覺很困難了,對困難要忍受,為什麼呢?這難是必然有的,要想辦法忍耐,再請問別的同學,將來自己找佛學字典,翻翻字典,都要求其了解,目前所遭遇的困難要忍受。修法還不止於此,破了見思惑,見惑第一個就是身見,人家對你身體一種侵害、用言詞對你人身的攻擊、毀謗你,你這就受不了了。自己要斷思惑貪瞋痴,貪心你要把它伏得住,一般都不容易的。見到人對不起你的事情,起瞋恨心的時候,心裡就要發覺了,知道佛理,就不能發出來,要忍得住,這個是修法。忍不住,就沒辦法修,修法難在這裡。但是難忍能夠忍,忍辱的這個辱是什麼意思?尤其讀書人,中國人有一句話「士可殺,不可辱」,一個士農工商的士人,就是讀書人,殺頭可以,侮辱他的人格,他就受不了。但是你行菩薩道的話,眾生對於你怎麼樣侮辱,你要忍受,這叫忍辱。這三者都忍得下來,菩薩道忍辱的功夫就可以了,忍辱功夫由淺入深,不是一下就忍到家了,先從淺近處忍,愈忍你功力愈顯現出來,忍到最後像金剛經的所謂「忍辱仙人」,大家聽到過嗎?忍辱仙人,人家把他四肢割下來,他都能夠忍,沒到那個程度辦不到的。

    它的功德是「不失」,你有一分忍辱,你這一分功德、力量就失不掉的,不但不失而且「成就」,一天一天增長,增長到大菩薩的時候,就有功力,人家對於你人身的攻擊能夠忍得住,到最後人家真正對於你身體侵犯殺傷,並不是不怕殺傷,而是人家傷不了你了。孔夫子就是大菩薩,孔夫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司馬桓魋也要殺害他,到了匡地,匡人也要殺害他,他說:「天生德於予」我有德在,「匡人其如予何」,他能夠把我怎麼樣呢?那就是你修忍辱的大菩薩功夫到了,能力修一分就有一分力量,不會失掉的,不但不失,一天一天地增長,你就成就,遇見任何世間的人害、世苦、修的法,都能夠成就,到最後就能夠成佛,這是功德。

   「去障」,去什麼障呢?「瞋恚」,瞋恚開始的時候不起現形,最後瞋恚的種子也破除了,澈底地破除了,那就斷惑了。

    六度開始就是布施,菩薩為什麼布施擺在第一位呢?菩薩弘法要跟眾生結緣,緣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布施,跟眾生有了緣了,菩薩度化眾生就一切順利了。第二度講「持戒」,持戒持得有功夫的時候,再講到「忍辱」,普通人講忍辱,辱是最難忍的,普通還可以忍,侮辱這種事情最難忍,所以菩薩道到了第三步的時候「忍辱」。

    精   進

   「精進」,「精」是精粹,不會攙雜其他的法進去,菩薩法修得很精粹。「進」是一直往前進,不要後退。精進也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披甲」,甲是在古時候作戰的,盔甲,盔甲穿在身上,敵人的武器傷害不到本身,作戰時候,可以衝鋒陷陣。菩薩又不作戰,披甲幹什麼呢?這是比喻的話,菩薩所謂披上這個甲,就是由於前面布施、持戒、忍辱已經懂得很多佛理,佛家教理他都明瞭了,這就等於是穿上、披上盔甲了。明瞭這個道理,披上這個盔甲做什麼呢?菩薩主要摧折的,對自己來講是煩惱的魔軍,對外面是降服外面的外魔。魔道有內魔、有外魔,外魔如釋迦牟尼佛要成道的時候,那個天魔來了,天魔一來的話,種種的現象就出來了,又是天的魔軍、天兵、天將、天女,這些全部出來了,我們大家現在剛剛學佛,在不學佛之前,我們成天跟世間那個人日常行為,講的五欲六塵,都是魔道所講究的這一套,跟他共同生活在一起,他不會著魔的。注重的是內在的心魔,心裡的魔是什麼呢?就是貪瞋癡慢疑。貪是只要自己一貪求什麼東西,就是等於著魔了。就拿我們學道的來講,學佛的人,最重要的是,固然是對外面的色聲香味觸不能夠貪,就是在佛法上面,我們修持的話,也要很平穩地去學,如果不平穩地去學的話,一開始學佛,明天就要證一個羅漢果給人家看一看,這就是貪了,羅漢果豈止是一兩天能夠證得到的啊?你要這樣急切的心去求的話,心裡就著了魔了,貪心招來的魔,這是心理的魔。我們同學最怕這些由貪瞋癡慢招來的這些心魔,心理自行起的這個魔。普通人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道的力量也是非常強悍的。所以學佛,從開始一直到大菩薩,只要還沒有成佛,都不能夠離開善知識、不能離開老師,新菩薩,小菩薩就要靠大菩薩教導,大菩薩就是老師。大菩薩登上地上菩薩當然都是大菩薩了,還要親近更高的菩薩,初地菩薩對於二地菩薩,第二地菩薩就可以當初地菩薩的老師。若登上初地了,就不要老師,在初地這一個階段,所學的佛法,路摸不清楚,問題不能解決,問題就多了,起了心魔,招了外魔,都不知道,那就不能進步了。所以一直不能離開老師。這個「精進」他是披了甲,披了甲就是懂得很多佛理了,對內可以摧伏心魔,對外面,這些大菩薩外魔來的時候,他以正確的佛理來破除它,這是「披甲」。

   「攝善」就是修種種的善業,凡是菩薩對於惱害眾生的事情固然不去做,凡是有利於一切眾生的事情他都要去做,觀世音菩薩是修成功了,祂「有求必應」,眾生凡是有求於祂的,祂都答應了,滿足眾生的要求,對於眾生種種的幫助,讓眾生得到好處,這就是「攝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眾善奉行都要去做,叫攝善。

   「利樂」,凡是眾生所需要的安樂,眾生得的利益,錢財還是事小,菩薩利樂眾生最重要的是幫助眾生覺悟,用佛法開導眾生,讓他們明瞭怎麼樣脫離生死苦海,讓他們得到真正的安樂,這是真正的大利益,所得的樂也是真樂。雖然給他一些錢財,生活所需也得到滿足、得到快樂了,那個樂那不是真樂,前面研究人生當前之所受就知道,那種喜、那種樂都是一轉眼之間就變了,就變化不存在了,所以那是假的。這裡菩薩給人家的樂是真樂、利樂。這三者就是精進。

    精進功德是「增善」,增加的是一些善業。再來就是「不退」,愈是精進愈是不退,將來自己受菩薩戒,就知道愈做愈感覺到往前進步,不肯往後退,中間如果懈怠的話,那就不得了了。大家在學校上學,過去在中學也好、現在在大學也好,無論那一門課,開始的時候興趣都很濃厚的,上到中間興趣就減低,就逐漸退了,心裡學習的高原現象出現了,在沒到高原之前,一直直線式地往上攀,攀到高原,停止不想進步了。高原的現象一出現的時候,就非常心急不想聽了,開始的時候,第一次不去聽課覺得還是很勉強,不大好意思,下了很大的決心不去了,不去之後第二次就很自然了,真的不去了,第二次不去,第三次再要去那就是勉強了,再恢復就是非常勉強了,那就退啦!有這個經驗就了解這個。行菩薩道精進,就不能夠有一步懈怠,一步懈怠下來,往後就是一直往下懈怠下去,退了。那要怎麼呢?那就是一步不肯放鬆,在學校裡面無論那一門功課,一遇到高原出現就是欣厭的現象出現了,心裡就厭倦了。欣厭現象一出現,愈是提醒自己不能懈怠,那就是勉強自己,每一堂課都不能缺課,這一段時期過去了,那又是一個境界了。菩薩道精進就是這樣,他隨時要提醒自己,一直往前進、往前進,絕不肯自己懈怠一步啊,這樣做的話一個是「增善」,一個是「不退」,這是功德。

    他有障礙,去障,去障是「懈怠」,我們一般人做任何事情都有懈怠的時候,就是自己看一本書,看到中間也有懈怠的時候,都有這個現象。所以了解這種狀況,我們遇到這種情況自己就要提醒自己,不可以懈怠,修道更是要這樣。但是要這個樣子的話呢,只有精進,在精進這一方面,它就能夠對治懈怠這個障礙。

    禪   定

    第五度「禪定」。禪是印度的名字,單獨講禪,翻譯得比較完全來講「禪那」,有時候讀「禪那ㄋㄚˋ」;有時候讀「禪那ㄋㄨㄛˊ」,尾音比較輕一點,不是那麼的很重。禪那ㄋㄚˋ就是很重,前後音重音、輕音沒有分得清楚,叫作「禪那ㄋㄚˋ」。輕重要是分清楚,前面重音,後面輕音,自然就讀做「禪那ㄋㄨㄛˊ」。單講就選重音就是禪,再加上中國的一個字「定」,「禪定」是這麼來的。所謂「禪定」是梵文與中國文兩個字合起來講的,合起來講,禪這個字就是功德下面的「靜慮」,翻成這個意思就是靜慮,也就是定功。禪定有三項,一個是「世間禪」、一個是「出世間禪」、再就是「上上禪」。

    所謂「世間禪」,欲界沒有什麼禪定功夫的,欲界天的眾生主要是做了十善業,十善業在壽命終了的時候,就能夠生到欲界天那兒去。要生到色界天的話,那就要靠禪定功夫了。在印度那個時候很多外道,學的禪定功夫很好,按照禪定功夫深淺的程度,所以四禪天有十八層天,按照他的程度有十八種層次,禪定功夫修成功了,壽命終了,就生到那個禪天。還有無色界天,無色界有四空天,四空天就學四空定,四空定修成功了,壽命終了就是生到四空天去。無論是四禪、四空定都是世間禪,世間禪出不了世間,就是出不了三界。

    要出三界、要了脫六道輪迴生死,必得要修「出世間禪」,出世間禪現在我們中國就是從達摩祖師西來之後,傳的是祖師禪。除了祖師禪以外,還有如來禪,凡是懂得教理的,從教理上明瞭這個理,把這個教理明瞭透澈了,知道人人都有真如本性,這就等於祖師禪的禪宗「明心見性」是一樣的,禪宗明心見性之後還是要修,不修不能成功的。所以如來禪就是研究教理的。無論那一宗,教理研究明白了還是用正功夫,這些功夫都是要學定功的,出世間都要學這個禪定。出世間禪,開始修的時候,也跟世間禪一樣的,從四禪定這些禪定來開始學,幾乎完全一樣。出世間禪既是跟世間禪定完全一樣,世間禪在修的時候也是打坐,出世間禪也是在打坐,那有什麼不同呢?不同就是這樣的,必得要澈底,澈底的在那裡呢?先講世間禪定,世間禪定也不容易,否則他不能夠生到四禪天四空天去,生到四禪天、四空天,他在修禪定的時候,也要把欲界天的種種欲望,都要把它離開,不能夠貪戀那些個欲望,我們人世間的欲望太多了,這個欲界天的欲望比較單純一點,三種大欲,前面講過的。修禪定的話也要離開,不能離開那三種大欲,禪定修不好,這是世間禪,由此可以了解世間禪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那麼出世間禪怎麼樣呢?將來研究教理、中國的經書,或者研讀中國的詩,一個字你也不能放過去,一個字有一個字的作用,而且每個字裡面含的意思非常多。佛經的文字更是這樣,所以佛經的一個字叫做含多義,一個字含很多的意義在當中,每個字每個字不同的。就拿這個世間禪、出世間禪來講,世間禪它要離開欲望,離開欲望是不錯啊,出世間也要離開欲望,但是它有不同的方向,他不但要離開欲望,而且重要的要斷,斷欲界的這些煩惱。所以辨別不同的就是說,一個是離字,一個是斷字。離開欲界這個欲,欲就是種種煩惱,離開欲界的煩惱,好像世間禪定離欲界煩惱,煩惱好像沒有了,清清靜靜的在那裡,多麼好啊。不懂佛理的啊,以為這就是好多修世間禪修成功了,他把它當做究竟涅槃了,那就是外道。懂得這個道理呢,所謂離開的話,只是不起現形而已,種子沒有斷。那麼出世間禪呢?他要斷種子,不單是離開,不起現形,而且種種欲望煩惱的種子全部把它斷乾淨了,這才是出世間禪。

    出世間禪功夫有淺有深,一般菩薩修出世間禪,小乘羅漢他也修出世間禪,尤其是小乘那些羅漢他一定要坐在那裡。菩薩開始學當然也是那樣,修到功夫深了,他不一定就是在家裡打坐,在家裡打坐那就是禪了,不是那麼回事情,不僅僅是那樣。大菩薩到禪定功夫好了,不是在打坐的話,他也是在那裡也有他的禪定。到了如來成了佛了,成了佛作什麼呢?無時不在禪定之中。大菩薩雖然放開了打坐的那種禪定現象,他跟你說話也好,在什麼時候說法也好,在定中,除了這以外,他有的時候還可以出定,證了佛果是沒有一個時間不在定中,這是佛的禪定,叫「上上禪定」。

    我們要學出世間禪定,出世間禪定學好能夠成功了就是上上禪定。這個出世間禪定在這裡講,是普通的禪定,禪定是個原則,禪宗的祖師禪參禪固然是禪定,其他各宗沒有不是禪定的,天台宗講止觀,那個也是禪定,三論宗依照三論的法來修也是禪定,華嚴宗根據緣起法門來修也是禪定,唯識宗把這個教理明瞭之後,他修唯識觀也是禪定,密宗持咒也是禪定,我們念佛一句阿彌陀佛提起來就是修禪定。所以各宗修禪定的方法不一樣,總歸來一個名稱都叫做禪定。

    它的功德呢,一個是「靜慮」,一個是「見性」。禪那翻成中國的名字就是靜慮,靜就是定的意思,慮是一種思慮,用思想、考慮來研究,這叫做慮。靜是定功夫,慮是智慧的慧。我們藉用別的宗來講,天台宗講止觀,靜就是止,慮就是觀。慮就是觀照,用智慧來觀照叫慮。靜就是安安靜靜地把一切放下,一切煩惱都能靜下來,定在那裡,止住了。再拿中國文化曾子作的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那個止就是定功,後來講那個程序「定、靜、安、慮、得」,它也是講慮啊,定、靜、安、慮、得,儒家學道修禪定的功夫,就是講靜慮的。所以把佛法跟中國文化處處比對比對,五經裡面每一部經都有佛法在裡面。這是靜慮,靜是體,慮是用。

    再一個功德就是「見性」,靜慮用得好就證道,見到自己的本性。所謂見有兩層意思,對於一個道理了解了,接受了這個學理了,叫見了。比如說見解如何,看法如何,那就是對於這一個理、一個事情,明瞭了叫見。見的話,對於事情不必用眼睛看,明瞭這個理。再一個見是什麼呢?就是真正證道了,就是接觸到了,親身接觸到了、體驗到了。體驗到了,比喻親眼看見了,親眼看見與接觸到那個道理,「親見」與「看法」的那個見,兩個的意思不一樣的。這個見性指的那個證到本性了,親自見到了本性,禪定功夫是這樣的功德。

    障呢是去障,去了散亂。我們不能入定,做任何事情不能成功,心裡就散亂,散亂就是精神不能集中。各位在學校裡研究學問學習的時候,無論自己看、或者在教室裡聽老師講,精神一不集中,聽也聽不進去,自己看也看不明白,就打瞌睡啦,打瞌睡那就是什麼都不了解,那就是散亂的關係招來的。禪定功夫去的障就是散亂,不會散亂,精神抖擻,集中精神,這才能夠有了定功。定功一出現了,什麼功德都會出現了。所以我們一般世間人也知道,遇到什麼麻煩問題來的時候,他要靜一靜,靜下來,讓他心裡那個散亂心不要再繼續了,保持自己單純,單純地在那裡靜一下,讓他本有的智慧出現,也是同樣的道理。

    般   若

    最後是「般若」,般若也是梵文,這個般若也是含多義。因為它一個意思翻譯不完全,乾脆直接地翻譯,把它的音翻譯過來,不要意譯,音譯就是般若。勉強把它中國的意思意譯的話,又分成三方面來講,主要的是般若者智慧,為什麼不直接把般若翻成智慧呢?就是智慧這個意思不夠,掛一漏萬,就把這個智慧再分開來講,有這三方面,一個是實相、一個是觀照、一個是方便。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方便般若。「實相般若」就是天台宗講的實相,實相指的就是真如本性。「觀照般若」跟實相般若不同的,實相般若是本體,是心本體,是真理的本體。觀照般若是從體起來的觀照作用。觀照的作用又分兩種,這個作用是實質上的,是本有、本來的,本來這個觀照般若,我們講的智慧有實智、有權智。真實的智慧叫實智,觀照的般若就是實智。「方便般若」它也是作用,也是觀照的作用,可是它是權智。菩薩實智是自己在受用的,他必須證到了實相般若,就是見到自己本性了,實相般若出現了,然後他才有觀照般若,他才發現實智。實智是自己的一種功能,如果要度化眾生,它叫方便般若,那叫權智。就拿一個鏡子來講,菩薩就是一個鏡子,他自己有了實智,這個鏡子開發出來它有照明的這種功能,但是菩薩坐在那裡不動,他固然能夠照啊照啊,世界的眾生,這個也是眾生,那個也是眾生,眾生多得很,如果有個眾生正好到你前面來,他得到你的照顧。那沒有到你面前來的那些眾生你怎麼照他?照顧不了啊,做菩薩的這個智,必得到處感應,那裡的眾生有求必應,眾生的心理不一樣,能夠適合眾生的根機,千處祈求千處應,那裡眾生來求的話,菩薩都要感應、答應他,就必得要權智了。權智完全是來照應眾生的,能夠符合度化眾生所需要的智慧,這叫權智。在今日之下,菩薩的權智,他不但是懂得三藏十二部的教理,除了這個以外,世界上那些哲學、科學、文學、藝術、社會這些學術他通通都明瞭,這叫作權智,這叫方便。有了這個方便,才能夠普度眾生;沒有這些方便的話,度眾生就不能夠普度,只能度某一類的眾生。

    功德是「大覺」、「度他」,菩薩道行到前面的五度,最後是開發智慧,由禪定來開發智慧、開發般若,般若開發到最究竟是到大覺了,大就是佛的圓滿,第一表「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就是「自度度他」兩者都圓滿了,覺行圓滿。一個是度他,一個是自己能夠證到佛果,是大覺。去﹁愚癡﹂障,凡夫無一不是愚癡,就是證到羅漢果,羅漢果在佛還稱呼他是愚人,還是智慧不夠,所以說是菩薩開了般若,把這些愚癡都能夠去得乾乾淨淨的,這是去障。

    (乙)、萬行

    乙「萬行」,萬是表示無窮無盡地,拿一個萬字來作代表。中國字有些是指確確實實的數目,有的就用那個數目代表一個意義。比如說華嚴經裡邊,每講任何一個法,不講則已,一講就是十個,十是圓滿,表示最圓滿、最周全的意思。萬字也是這樣,萬行就是一切菩薩行的菩薩道,萬是代表一切的。

    一切菩薩度眾生的那種行,有四句話「度無邊眾生,斷無盡煩惱,學無量法門,成無上佛道」。普通一般做功課的人所念的四句偈,本來是七個字,這裡簡化為五個字。七個字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誓就是發誓,願就是發願,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最後「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叫作「四弘誓願」,這下面注解就講了,這個名字叫作四弘誓願,弘是弘大的,四大誓願。能夠照著這四弘誓願來實行的話,萬行就完全盡包在其中了。要是一條一條地舉出來,就是枚舉,枚舉就是一條一條地列舉出來,就不勝其煩。這就是概舉的意思,是用四弘誓願的四句話來概括起來。概括起來四弘誓願就了不得了,這每一句,推敲一下,自己分析分析看看。

    第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是無邊的,絕對不是說我們在台灣所見的這麼幾個人,普通說我們台灣是兩千一百多萬,兩千一百多萬在全球占有多少?三千大千世界磨成微塵,一粒微塵又代表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那些代表微塵的大千世界又把它化成微塵,每一微塵又變成無數的大千世界,那個大千世界數都數不了,每一個大千世界裡有多少眾生?眾生也不完全指的人道眾生,人道眾生以外還有畜生道,六道都叫作眾生,菩薩豈只度人道眾生,其他畜生道,狗不去度牠嗎?地下螞蟻不去度牠嗎?鬼道那貧困的鬼,無財鬼、多財鬼、城隍爺不去度他嗎?地獄道,地藏菩薩他發的願就更了不得了,地獄、惡鬼、畜生這三惡道是他度化眾生的重點,他偏偏找出最難度的眾生,最苦的眾生來度化他。這些眾生有六道眾生,世界又無邊的,眾生又無邊的,菩薩要誓願度,願力有這麼大。

   「煩惱無盡」,普通人不學佛,自己有多少煩惱真是不知道,學了之後我們自己不要以為,我們現在懂得我們自己有多少煩惱,現在還不知道。我們都不知道!那些菩薩還要時時刻刻用功在研究,他才弄得清楚。普通講頭髮三千煩惱絲,三千煩惱你怎麼算?你覺悟了之後,一念之中就有三千,起了一個念頭就有三千,你不覺悟,一念之中就有三千煩惱,那你知道嗎?煩惱有多少?這還是簡單講的,真正講煩惱是無窮無盡的。因為煩惱無盡,佛法才是無邊。無邊的佛法為的就是對治眾生無窮無盡的煩惱,眾生有無盡的煩惱,佛才有無邊的佛法來對治,所以我們眾生個人自己的煩惱,實在是無盡的,多得很。見思惑要相信研究已經是很困難、很麻煩了,要把每一個見惑、思惑再詳細分析研究,那就是無窮無盡地。要了生死、要成佛,都要把它斷乾淨了。

   「法門」就是對治每一個眾生的那些無盡煩惱的,當然就是無盡無量的法門,無量法門那麼多,誓願學,一定要立下個誓願,一定要學,不學,菩薩道沒辦法去實行。

    再說難的是「成佛道」,佛道才難成,成任何一尊佛,都是要經過三大阿僧祗劫來修行才能夠有成就。三大阿僧祗劫,一大阿僧祗劫數都數不清的,連那個劫都數不清楚,何況那個時間更是數不清楚。難的是無上的佛道,無上就是最究竟,也要發誓願一定要完成。我們學佛如果不發這個誓願,佛道那麼遙遠、那麼難,我還是不要發這個願,我只學學把我們人生這個痛苦減少一點就好了。這個願是太小了,不管用。學佛就是要成佛,成無上的佛道。

    這四種包含一切了,行菩薩道不論是那一宗的菩薩道都是要這樣學的,各宗修的法不一樣,正功夫不一樣,但是六度萬行都是這麼做的,修普通法門,華嚴宗、禪宗、密宗、唯識宗、天台宗都是這樣,淨土宗也是這樣。淨土宗是大乘佛法也行菩薩道,不是例外的。不過他有例外,下一表就要講到了。佛道這麼難成是在我們娑婆世界這麼難,換一個環境就不難了,換環境到極樂世界行六度,所謂布施,是在我們這個世間才要布施,我們的世間眾生缺乏這個、缺乏那個,所以菩薩道要布施。到極樂世界,一切一切都不缺乏的,菩薩布施給誰啊?一切都不需要,用不著布施。持戒,在我們世間有持戒,我們的世間是五欲六塵不好,有了五欲六塵你不能學道。到了極樂世界那個方法特別了,眼所看、耳所聽的那些五塵,別說我們人間沒有,天上的拿到極樂世界也比不上。在我們這個世間的五欲六塵不能要,極樂世界專門給你,你不要還不行的,你必須要。你要什麼呢?它那個就是佛法。聽見眾鳥在唱歌,那個歌裡面就是佛法,七寶池流的水往上噴上去。在我們世間亞哥花園裡邊也有,看一個小時就耽誤你研究的時間,浪費時間,這還不算,你還要拿錢買門票。到極樂世界七寶蓮池,成天地就在那裡,水噴出來,水裡面有光,光裡面有聲音,那個聲音裡面就有佛法,聽的那個聲音既是音樂、又是佛法,看見那個五光十色的既是色塵,又是佛法,用不著持戒的,不需要持戒。忍辱,在我們世間才有這個忍辱,到那個時候諸上善人,大家都是有修養的,誰來冒犯你呀?不需要忍辱。所以這個六度到極樂世界的話,自自然然的那個環境,你一定是能夠成就的,不要吃那些辛苦。所以我們要修這個特別法,一定要換環境。

    菩薩是自度度他,在我們這個世間修普通法門,自度也困難,度他更困難。到極樂世界就容易了。


 樓主| 發表於 2015-2-12 18:30 | 顯示全部樓層
十三甲→丁.jpg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雪廬老人編表/徐自民老師主講
                  民國八十五年七月講於台中市佛教蓮社大專佛學講座
        
  第十三講表(行門中一特別捷徑)

    第十三講表「行門中一特別捷徑」,行是實行,針對解門講的,學佛整個的過程:信、解、行、證。信解行證中間的一個解、一個行是非常重要。解是研究教理;行就是實行,有禪、律、密、淨四大宗,偏重在實行這方面。四大宗之中,現在專門介紹一個特別的捷徑,特別是跟普通的不一樣。捷徑,徑是一個路,這個路跟普通路不一樣。比如說,在大圓環這個路,開車子要繞這麼大一個圈子才能到達那邊去,捷徑不要繞大圓環,從中間直徑去,直的過去,也許車子還沒到,人走就走到了,多麼快啊,這就是捷徑,這個路最直的,不要迂迴。這張表就講這個道理,分成四個段落來講。

    (甲)、學者感想

    甲這一段,首先講講一般的學者,這個學者就是對於學佛的人來講,一般「學者的感想」,他對學佛有種感想。什麼感想呢?「欣羨理論」,欣是發歡喜心,羨是羨慕,發了歡喜也很羨慕。羨慕佛家理論解說得非常周詳,佛家講法門的方法非常精細。這是佛學,所以一般的學者大多數都是趨向於研究佛學—「多趨佛學」。研究佛學,如中國古時候六朝那個時代,那些文人口裡也有佛法,也談佛法,文章寫詩也有禪的味道在當中,但是他實行嗎?他沒有,六朝那些文人的清談,讀文學史就知道,那些文人很多都是這一類的,他研究佛學,佛學也懂了不少。在現代的話也有,現代寫文章的人也還不錯,從佛經裡面找了些故事,佛經裡面材料非常豐富,他寫的散文、小說::很多很多,那些文章用白話很淺的文字寫出來,一般人看了,非常歡喜。這個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他,對於接引一般人,把他引導起來讓他認識佛法也好;但是就他本人來講沒有什麼意義,本人只是寫寫文章、研究研究、看看佛學而已,自己不用功夫去實行的話,不能了生死,沒有用處。

    再講「畏視實行」,一般學者為什麼害怕真正去實行呢?把實行視為畏途,看做是個很可怕的事情。想想看,「斷惑」是好不容易,非常難,在佛經裡邊有一個比喻,四十里那麼長的流水,從高處往下流,要從中間把流水截斷,讓它不要流,太難囉。現在用科學辦法也難,不容易的,斷惑就是這麼難。見思惑,思惑就是最難斷的,這不必講它。就講見惑,見惑第一個叫身見,那一個眾生不把我們本身,包括自己的生命身體,全部在這裡,既是全部在這裡,對於這個身體珍貴得不得了,時時刻刻深怕受了損害,珍重自己、保護自己比什麼都要周到,人家隨便說他一句話,自己認為不對了,覺得是受不了了,這就是身見。身體某部分有了病,有人告訴他:你病的不輕,可能是得了癌症。一聽說得了癌症不得了了,心理就受到恐慌了,本來不是那個病,一個人告訴他是那個,兩個人告訴他是那個,有兩三個人告訴他,再加上一個醫生告訴他,那真的是有這個病了,那不得了了。這什麼呢?就是身見在那裡,身見就了不得。所以我們一個人有身見就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要把這個身見斷除,那好不容易啊!

    表面上人家說某某人修行得很好,他自己也覺得很好,有身見、有執著在那裡的話,用一個方法,一下就把他引出來了,不相信你試試看,越是老朽越是,用一句話把他激動起來,他馬上就不是那麼回事情了。但是你可不要真正地去試驗那老先生,這個不得了,罪過的。過去人家講:「寧動千江水」,寧可把千江水擾動起來,「不動道人心」,道人他修道的心,好不容易能夠定得下來,我們修道人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也知道別人。知道自己好不容易能夠把定能夠修得下來,不會發脾氣,長期不會發脾氣,功夫就一天一天進步。我們無緣無故地把人家激動,讓他脾氣發作一下,他功夫倒退了,這個罪過是了不得的,不要隨便試驗。了解是我們自己知道,知道斷惑就是這麼難,既是這麼難,所以一般人怕實行。

    再者「時間」,就算不怕難,我們去修行吧,修行修好長時間,修羅漢小乘只能夠出六道輪迴而已,還不能成佛,就算他出六道輪迴了,那時間多長呢?要先把見惑斷得乾淨,見惑第一個就是身見,要斷見惑要多生多劫修,修到成熟了,這一生到人間來,到人間來就一次斷,見惑八十八使,也叫八十八品。思惑貪瞋癡慢,分成欲界貪瞋癡慢、色界貪癡慢、無色界貪癡慢,分成三界九地,斷盡思惑要多久呢?人間修壽命完了到天上去,天上修壽命完了又到人間來修,修滿又到天上,來來回回有七番生死。普通人斷了見惑,證了初果以後,還要天上人間七番生死斷盡思惑,才能證到羅漢果。這個時間多麼長啊!成佛修大乘菩薩法的,「三僧祇劫」,是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是印度文的名字,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數的長時」,阿僧祇就是無央數,就是無止境的數目字。劫就是年月日時的一個段落一個段落的時間計算單位,阿僧祇劫就是無央數、計算不清楚的那個時候。阿僧祇劫計算的方式有很多。所謂磐時劫,一個大磐石,也許比地球還大,有一個仙人,一百年來一次,來磐石上坐在這裡,仙人輕飄飄的衣服在磐石上掃一下子,一百年來一次,把一座大的磐石掃得沒有了,這個多麼長的時間?這叫磐石劫。若一定要計算數字,那一萬萬為一個億,一萬個億為兆,一阿僧祇劫就是一千個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三大阿僧祇劫有這麼長,所以畏視實行。

    所以「嘗疏學佛」,一個是佛學,一個是學佛,佛學只研究佛家的學問、理論;學佛當然對佛家理論要學,佛理佛法都要學,學了之後還要照這個佛法去實行,這才是學佛。一般學者就怕那樣實行的難,所以「多趨佛學,而嘗疏學佛」。

    這樣嘗疏學佛「等於說食數寶」,我們人饑餓,跑到大飯店裡面,這個菜、那個菜數了半天,你沒有帶錢,人家不讓你吃,不能夠充饑的。數寶,跑到珠寶店數吧,數了半天你沒有帶錢的話,一樣寶你也得不了,沒用處。佛法說「禪悅為食」,不僅參禪叫禪悅,佛法三藏十二部佛理研究,裡面滋味都是禪悅,照這樣實行,到一定的功夫,就得到禪悅了,禪悅為食,比普通飲食更好。寶,佛法僧就是三寶,要真正得到這個寶,就不是數寶了,自己實行,寶就是屬於自己了,這個還是方便講,寶是外來的。像娑婆世界的教主是釋迦牟尼佛,極樂世界的教主是阿彌陀佛,那就是外來的。其實我們自己有佛寶,自性的真如本性、實相般若這就是我們本有的佛寶。法寶,三藏十二部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法,文字記載下來的,我們自性中就含有那些道理,真正明瞭通了,像六祖惠能大師,他一個字都不認識,他到黃梅跟五祖學,五祖用方法教他,成天到廚房裡邊做舂米這些工作,結果是大徹大悟了。大徹大悟之後,五祖半夜跟他講金剛經,五祖口裡講,他用耳朵聽,也不是把經本攤開,讓他自己看,他不識字怎麼看,最後把衣缽傳給他。傳給他以後,後來人家拿金剛經、任何一部經來問他,他不用看,有問題的話,人家把文字一唸出來,他馬上就跟你解釋,解釋得非常透澈,這就是他自己心性開發出來了,那裡面道理都是從他心性出來,而且是般若智慧,觀照般若、方便般若他都有了。這就是寶,佛寶、法寶、僧寶都在自性中。我們開始學的時候要恭敬三寶,見到僧寶我們要禮拜,這是必須地。講到最究竟就是自性三寶,自性之中就有三寶,只要不說食數寶,實行之後,自性之中就有三寶。當然開發自性三寶難,普通法門當然是難,四十里截流、三大阿僧祇劫,當然難。

    (乙)、門餘大道淨業

    第二個項目「門餘大道」,門餘是八萬四千法門之餘的,普通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比如說六度,學那一度、那一法,凡是菩薩道都要學,都要照那樣做,另外那一宗它有它的正當的功夫,用法門修止觀、修參禪,那個都是各有各的法,都難。門餘之外,在那個以外的大道,大道就是淨業,就是淨土宗,修淨業就是門餘大道。雖然前面那麼難,時間要那麼長,這個大道一明瞭,肯這樣修,這一生就能夠了分斷生死、出六道,到極樂世界,六道自然就出去了。到了極樂世界,成佛不要三大阿僧祇劫,一生就成佛,所以這叫做捷徑。

    這個門餘大道就是淨土宗的法門,就是淨業,淨土法門所修的就是淨業,淨業成就了就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去。

    修淨業要知道的就非常多,這裡有兩個要點。第一修淨業需要依靠佛的力量—「佛力」,這和一般的佛法不相同的。一般的佛法就叫普通法門,除了淨土宗以外,其他的各宗都是普通法門。普通法門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來修持,然後成就,那個時間非常慢的。門餘大道,就是特別法門。佛的力量是指阿彌陀佛。阿彌陀在過去沒有成佛的時候,發心修菩薩道,他遇到一尊佛,叫作世自在王佛,在那尊佛前面發了四十八願,其中有一條大願,他要造成一個非常理想、最完美的國土。他又發一個大願,凡是十方世界的眾生,念他的名字、發願,壽命終了的時候,阿彌陀佛願意來接引到他的國土裡面去。因此我們知道,阿彌陀經裡面講「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就是從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往西邊來看,這個中間要經過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佛土,然後就到達一個國,這個國就是極樂世界樂。看起來好像這麼遙遠,我怎麼去啊?這個不要擔心,我們修得好,到時候阿彌陀佛就來了,親自來接了,他一來接的話,再遠也就到了。就等於我們現在世界上,飛機還沒有發明出來的時候,要想從中國到美國去,或是到歐洲任何一個國家去,那個多困難啊!說有人到那邊去過了,有的人真是不相信,那裡有這回事情?那裡還有什麼國家?中國就是一統天下,中國以外那還有什麼?講起來人家不相信。可是現在大家都知道,從我們這裡,或者是從中國大陸到美洲、到歐洲、到那一個地區去、非洲,很快就到了。快到什麼程度啊?就好像從我們這個村莊這一邊到那邊一樣地,所以現在有人說是地球村,地球是縮小到一個村莊一樣,現在大家都相信,在這個之前都不相信。西洋有邏輯,佛學有因明,以這個因明學三支,以我們世間的事情來比量的話,再擴大以我們娑婆世界比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一樣,同一個道理。那就是說阿彌陀佛來接我們,就如同我們坐上飛機,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很快就到了,不是太遙遠,這是他的「宏願接引」。

    另外講「示現佛國」,就是當初阿彌陀佛在沒有成佛之前,他那時候已經出家了,發菩提心,在世自在王佛面前發願,他的名字叫法藏比丘,就要求世自在王佛提供他最理想國土的一個藍本,要求之後,世自在王佛就用佛眼來找,找到之後,就給法藏比丘說,說了二百一十億的諸佛國土,就是從無窮無盡的那些佛土當中挑選出來,都是最好的佛土,然後說給法藏比丘做參考,法藏比丘一聽了之後,就把那些佛土所有的好處、優點,都把他採取過來,就按照理想他自己修,首先要自己修成功,正報修成佛,依報國土也修成功了,這叫「示現佛國」。各位不要認為示現這個可靠嗎?這是真實的世界嗎?一般世間的建築都是憑著建築師設計出來的,設計以後,然後有種種的材料、人工,然後把它建築完成的,這不也是示現的嗎?各種建築物是如此。建築物除了房屋的建築以外,外國有個金字塔,中國的是萬里長城,還有各種的橋樑,都是運用建築的力學、美學種種的學術建成功的,那些力學、美學、工程的學理,從什麼地方出來的?是設計的人心理出來的,沒有那個心思,怎麼能夠設計得出來呢?那不是心理設計的嗎?講到整個地球器世間,唯識講的五法三自性,心所四分,四分講的相分,地球就是相分,整個一個大地球就是我們眾生的相分,這個相分從那裡來的?眾生相分就從我們眾生的第八識和合共同造成的,共同的業力造成大家的第八識,構成大的地球。業力造成,真正是不可靠的,它隨時在變動,任何一個因素一變動的話,它這個世界有成住壞空的變化,確實是假的。反過來講,法藏比丘發的願,是願力造成的,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發願,後來大願完成了,這是願力造成的。諸位想一想看,究竟是願力可靠,還是業力可靠?大家看山永久是山,其實山隨時在變動的,人道眾生死了,他各別的山就帶走了,隨時有死,隨時有生,死了這一個人道眾生,又有一個人道眾生又來了,所以在我們一般看起來的話,這個山好像是不增不減的,其實隨時在增減,大家生死凡夫肉眼看不出來,等到開了天眼通,就看得出來,沒有一時一刻不在變化。反過來講,在極樂世界沒有這些變化,這一層各位要特別注意的。這是示現佛國,宏願接引。

    再講「自力」,我們也不是說學了淨土宗,完全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我們自己不用力,這也不行。完全靠佛力,自己不用功的話,就變成外道了。必得要自己的力量,自力加佛力這是二力法門,這個特別法門是二力法門,它才管用。普通佛法完全講自力,自力不是不能成功,是時間太慢了,用功也用得非常辛苦。自力方面加上阿彌陀佛的佛力方面,這個二力,那就非常輕鬆,成就非常快。

    現在介紹自力法門,念佛有很多種,大致講有四種的念佛方法。在台中道場雪公老師傳授的就是持名念佛,而且持名念佛是從明朝蕅益祖師他老人家開始,就專門教我們修持名念佛,因為這個是在末法時代最契理契機,可以真正是三根普被的。其他觀想念佛、觀相念佛、還有實相念佛,那個都不是普通根器的人能夠辦得到的。再講到持名念佛,在上上根持名念佛成就得非常快,中等根器的話,持名念佛也是非常快,下等根器就是一個字不認識的人,只要肯跟著一個善知識來學,照樣也很快就成就,這叫三根都能夠普度,所以持名念佛是有這個好處。

    持名念佛好處在那裡呢?比如說上等根器的人,持名沒有好久的話,就能夠斷惑,阿彌陀經講,若一日、若二日,一直若七日,念佛念到一念的時候,最快一天他就能夠得一心不亂,或者是到七天之後得一心不亂,從一天到七天他能夠真正得一心不亂的話,就是斷惑了,見思惑就斷了;就是不斷的話,見思惑也是能夠伏得住了,伏得住是不會起現形了,那就跟斷是差不多的,有那個功夫,就可以斷惑了。學習能力比較差一點、根器差一點,包括我們中等根器,以至下等根器,沒辦法很快就斷惑,但是「伏惑」,伏惑就是把見惑、思惑都能伏得住,不讓它起現形。所謂不讓它起現形,就是外界色身香味觸這些個五塵怎麼樣來引誘,我們的心也引誘不起來,我們不受誘惑,這就是伏得住了。能夠伏得住就很了不起了,在我們沒有往生之前,在有生之年,我們一切平安。只要不起惑,伏得住,我們所到之處,一切生活、工作,一切天災人禍於我們沒有份的,為什麼沒有份呢?有因沒有緣不會結果的,什麼是緣呢?就是說我們受不住外邊的色聲香味觸五塵引誘的話,我們往上面攀緣,外面火災,或種種災難、天災人禍,就把我們過去的因,有這個緣,我也參加一份,就結了果,災難就來了。絕了那個緣,過去生死罪業造的因始終伏在那裡,不會起現形,不會結果的,在我們這一輩子有生之年,一切平安自在,心裡也平安、身體一切都平安,這多好啊。

    當壽命終了的時候,雖然沒有斷種子,惑沒有真的斷,「帶業往生」,為什麼帶業呢?業是業種子,種子沒有斷,在這個娑婆世界,如果不離開這個娑婆世界,這個業種子在,生死沒有了,他還要轉,轉到那一道自己不知道。我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到那個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儘管我們有很多過去的多少業種子在,佛一來接的時候,再多的業,只要我們不起現形,臨終不起顛倒的話,就把它一切帶去了,往生到極樂世界了;一到極樂世界,再多的業種子,到那個環境很快就斷了,自自然然地就斷了。就等於在學校裡面上課,那些師資、研究設備這樣完美,各人家庭裡面再好也沒有學校這樣完備,在學校學習的效果當然好,比自己在家裡自修當然好,在家裡自力自修,到學校裡邊學是二力,一方面是自己用功,一方面學校裡的設備或老師幫助你,這就是二力。帶業往生的二力就是這樣,所以一到極樂世界,當生成就。

   「當生成就」,兩方面的意思。一個我們離開這個娑婆世界,這一生就了了分段生死。所謂分段生死就是專門指脫離六道,若沒有離開六道,一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每一生的生命有一定,各人的生命不同,誰能活到幾十年,誰能活到一百年,誰很早就死了,這不一定的,各有各的壽命長短不同。再說身體,人有人的身體,畜生有畜生的身體、身段,一般人講放下身段,人有人的身段,這叫「分段生死」。一期的生命就是一個分段,了分段生死,離開娑婆世界,就了了分段生死。但了分段生死還沒有成佛,到極樂世界還有生死,那叫「變易生死」,變就是變化,易是轉變的意思。變易生死就是一個境界轉變、一個境界轉變,它不是分段生死,是境界上的轉變。如果在娑婆世界要了變易生死也非常難,要不難的話為什麼要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呢?也很難。但是到極樂世界也是當生,一生就能成就。所以當生成就是兩個意思,一個是了分段生死,一個是了變易生死。了分段生死也是當生就了,到極樂世界了變易生死也是當生就了,就成就。

    所以下面講「超出三界輪迴,了脫分段生死」,後面說到極樂世界之後「皆不退多補處」,不退是不退轉了。不退轉在我們這個世間來講,所謂不退有三層境界,第一層就是「位不退」,比如說,修小乘的斷了見惑,證了初果,證到初果就不會再退轉,就一步一步地往上證,初果證了以後,按照這個修的話,證二果、三果,一直證到四果,這個位子他不會退了。第二是講「行不退」,行是修行,指的是什麼行呢?菩薩道,行菩薩道,就是六度萬行,菩薩的行為一方面自度,一方面度化眾生,這種行為不會再退轉了,這是大乘的佛法,他不會退為小乘。因為在我們這個世界學大乘法不容易,遭遇到種種困難,自己一灰心,這個大乘法不要修了,還是修小乘吧,關起門來在家裡自己自了好了,菩薩道就退了。在這個娑婆世界眾生不好度,修的法也不那麼容易,退的很多,到極樂世界這個大乘菩薩行為不會退的。再說「念不退」,天台宗講教,有藏通別圓四教,就拿別教來講,別教是純粹講大乘佛法,別教菩薩要登初地的時候,才是念不退,初地沒有登上,前面十住、十行、十回向叫三賢位,三十個賢人位要修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夠修滿三十個賢人位。修滿了以後,再修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從初地到十地叫聖人。所以修到聖人的地位才叫念不退。我們凡夫起的念頭都是生死念頭,登上初地的時候,那個念頭一轉,生死的念頭斷除了,就是證到真如本性了。證到本性的時候,不起念則已,起念就是跟本性完全相合,念念都是真如本性,這叫念不退。在我們這個世間要修滿一大阿僧祇劫,然後再修四加行登上初地,證到一分法身大士的時候,這才是念不退,否則的話還是有退轉的。但是一到極樂世界就三種不退,皆不退。只要帶業往生,沒有帶業往生就更不必說,任何帶業往生到那邊都是三不退。

    還有很多補處,補處什麼呢?他的程度修得跟佛的智慧、能力、一切一切都是同等的地位了,但是同等的地位,還沒有正式做佛。比如說,現在民主國家是選舉總統,總統當選了,還沒有舉行就職典禮,還沒有成為正式總統的話,只能稱你為總統候選人、總統當選人,必得行過總統就職大典,正式就位了,才正式成為總統。就是在他沒有就職總統之前,他當總統的資格、能力、選民的基礎完全一致的了,他就職就可以當總統了。補處菩薩一切就跟正式的佛是同等的,所以也叫作等覺菩薩,成佛叫大覺,他就是等覺,跟大覺相等。補處什麼呢?他在那裡還沒有做佛,在那兒候補,候補佛。我們在娑婆世界這個教化區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雖然現在他的教化已經圓滿,已經不在娑婆世界,轉移到另外一個時空地方去教化,可是現在還是他教化的時機,正法、象法、末法,現在還是他教化的時代。必得到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滅法之後,再經過多少年的時候,再出一尊佛,那一尊佛來的時候就正式來接任佛的地位。那一尊佛現在在什麼地方呢?就在兜率天彌勒內院,就是彌勒菩薩,現在是補處菩薩、也是等覺菩薩。我們娑婆世界到現在就是這麼一尊彌勒菩薩在那裡候補;而在極樂世界像彌勒菩薩這樣的地位補處菩薩,多得沒辦法計算,多補處。多補處這些菩薩一到極樂,雖然是帶業往生的眾生,到那兒去都可以成為補處菩薩。

    那為什麼皆不退、多補處,不說皆補處,而說多補處呢?比如說我們大家要是發願往生,我們是帶業去的,一去我們也可以在那一生就能夠到達補處的。但是我們一想,我們娑婆世界有這麼多的生生世世的父母,計算起來不知道有多少,有父母、有眷屬、有親戚朋友,跟我有緣的眾生那麼多,我們雖然到那裡去,我們要發慈悲心,到補處之前,我們趕快乘願再來,度化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還沒有等得及修到補處的時候我們就回來了,回來在這個世界度化眾生,就不是補處了,就不是一生到補處了。雖然沒有到補處,我們從極樂世界回來的時候,我們自己知道自己,我知道自己是從極樂世界來的,到這個世間來度化眾生,沒有什麼辛苦的,別人看起來你多麼辛苦,自己知道自己一點辛苦也沒有,度化眾生的願也非常深,情況皆不相同。所以在極樂世界因為有很多慈悲心很重的人,他願意再回到娑婆世界來,其他十方世界的眾生,類似的情形也是很多的,因此這裡不說皆補處,而說多補處。

   (丙)、方法略舉

    我們怎麼去?用什麼方法?怎麼能夠把淨業修得好?這就要講「方法略舉」。修淨業的方法也是概略地舉出來這三種,也就是信願行這三個字。信,要確確實實地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在那裡說法、阿彌陀佛將來必然來接引我們去。願,是必須要發大願。行,就是持佛名號。這三個就是三資糧,資是船資,資產那個資;糧是糧食。我們古時候要是行路遠,出門到遠處的話,要帶口糧、種種的資糧。在近代的時候不是那樣的,搭飛機要飛機票,各種錢財要預備,這就是資糧。到極樂世界不要其他的,就是信願行。

    信是什麼呢?「如聖言量真實不虛」,信淨土法門,說易就最容易,說難也是不容易,為什麼不容易呢?信就不容易,所謂淨土法門叫做難信之法。所謂難信之法,不是說我們普通人,就是懂得很多教理的人,他把普通的佛法、教理都研究明瞭了,比如說見思惑、塵沙惑、根本無明這些惑,都研究明白了,斷一品惑如斷四十里流那麼難,他一聽說淨土法門這麼容易,那有這回事情,他不相信,這叫難信之法。能夠確信,那是最好,智慧不到這種程度的時候,用因明學的比量,剛才講過,用我們娑婆世界建築物也好、用眾生業力造成的山河大地也好,用這個來比極樂世界那個願力造成的,這就是用比的方法。這個如果再不相信的話,那就信佛的言語,這個經是釋迦牟尼佛講的,這是聖言量,再說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也是佛,兩尊佛所講的話,叫聖言量,聖言就是佛講的話。佛講的話不像我們凡夫,我們凡夫所說的話不實在,或是他的智慧程度不夠,或者是另有企圖,想貪名圖利,說些騙人的話。佛要騙人的話,要騙什麼人?就以釋迦牟尼佛來講,他是一個國家的王子,可以合法合情合理地來繼承王位,他一切都不要,出家修道,他憑什麼要說些騙人的話呢?所以他成佛的話是實語者、如語者,真實語一切都是實在可靠的,所以我們相信聖言量真實不虛。這在阿彌陀經裡面蕅益祖師講這個信有六種,是信自、信他、信理、信事、這種種,我就不再講了,反正就是信。

    願,就是「專修淨土宗,乘願再來」。為什麼乘願再來?這是大乘佛法,一方面修法,一方面要行菩薩道,我們要宏揚佛法,我們才能夠成就,這是不錯的。但是沒有這個弘法的能力,那怎麼辦呢?就要發願,發乘願再來,就是說我現在沒有這個能力,不管是集體的也好、是個別的也好,我沒辦法把法門表達出來,沒辦法勸導人家,那就是沒辦法行菩薩道了,沒關係,發乘願再來的心,我現在等於是先透支,等於跟佛講。所謂透支什麼呢?等於助學貸款,繳不起學費,先向政府申請貸款,等我畢業之後,我就償還這個錢,這道理差不多嘛!現在就先讓我自己念佛,念成功,一往生之後我就回來,回來之後我就普度眾生,那就跟申請助學貸款是一樣的。乘願再來,發這個願、這個心,也是大菩薩,也是發菩提心,必得要發這個願。不發這個願,我就感覺這個娑婆世界太苦了,我一到那個世界我就享受了,那是小乘,小乘去不了的。

    講到行的時候,有正助雙修,這前面講過了。正功夫就是「持佛名號」,持佛名號你要是持得好,持得「一心不亂」,那就可以斷見思惑的,沒有到那種功夫的話,帶業也行。助功夫就是「止惡修善」,平常的功夫要注意了,不要被外面的五欲色身香味觸那種境界來引誘我們,我們不要受誘惑,心理要保持平靜,不要隨便發脾氣,不要貪求這個、貪求那個,我們一生平安無事,心理平靜。到臨命終了的時候,平時訓練有素,到那時候心理還是平靜的,這個時候「心不顛倒」,沒有障礙。如果平時功夫不好,沒有助功夫的話,到那時候就會起障礙,起障礙心裡就顛倒,那就不能往生了。所以這個助功夫很重要的,助功夫就是止惡修善,就幫助我們心理平衡,讓我們在任何時候,心理都是很輕安自在的,一般人講心安理得,我們只要是能幫助人,盡量幫助人,罪惡的事情一切不做,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地方,我們都是心安理得,這就是在平常心也不顛倒,壽命終了的時候也就不會顛倒,這就一定能夠往生。

    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一心有事一心、有理一心,就不再詳細講了,各位對這方面要深入研究的話,就看阿彌陀經的註解。

    (丁)、事有特別

    最後這一段「事有特別」,「設喻」先設個比喻。比如說一棵竹子,竹子裡面從根部有一個小蟲在裡面,這個小蟲想從竹子裡面出來,因為在竹子裡面不好受,出來怎麼個出來法呢?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是從竹子裡面,從下面根部一個節一個節咬破,咬破一個節就是通過一個節,一直咬到頂上面去。另外一個辦法,不必一個節一個節咬穿,就從竹子旁邊把竹子一咬破就出來了。這個比喻就是說,我們都是竹子裡面的蟲,修他宗叫豎出,豎出三界,那個很不容易;修淨土宗就是橫出,從竹子旁邊破了就出來,這樣一講就明瞭了。豎出那麼難,從旁邊咬破出來就容易。因有二力在裡邊。我們自己念佛,好比我們在裡邊咬把竹子咬破,單一的咬破也很難,外邊有外力,正好這個竹子旁邊有個大石頭,外邊有風,我們在裡邊咬,外邊的風搖搖晃晃碰到這個石頭,外面石頭一碰,我們在那邊咬,裡外夾攻,很快就把竹子咬破了。外面石頭的外力量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在裡面就是我們自己念佛的自力,二力法門,所以這是很容易的。

    還有就是「比較」,「其他各宗要先解而後修」,無論那一宗法門教理不解,不能夠修的,一修就是盲修瞎練,若走火入魔的話,往往是學壞了。禪宗不叫人家研究教理去參,他不先研究教理,他參透了,明白了以後,還是要研究教理,不研究教理,他還沒有辦法弘揚佛法。所以都要研究教理的,然後才能夠修。

   「淨宗是先修隨分解」,淨土宗可以先開始修,能夠自己隨分,隨著自己能夠了解什麼程度,隨著個人學習的能力,自己隨分隨力地去求解,這個當然就容易多了。就是不能解的話,跟一個善知識來學,遇到什麼問題,善知識就告訴你,幫助你了解也行,不過這樣的人,他一個字也不認識,也沒有修這個能力,也沒有求了解的能力,他不能夠離開善知識,他一離開善知識,他自己就不能夠單獨地自修了,所以這個比較要特別注意的。其餘的人就是先修隨分解。

    還有,「他如步淨如車」,他宗就等於說是自己徒步走路,淨宗上車。要到一個地方去,是走路來得快還是乘車來得快?當然乘車子快。這個就是說,他宗了生死成佛,就跟走路自己靠自己兩個腳來走,又累而且又慢。我們淨土宗了生死以及成佛,乘上車子。過去只好用車子來比喻,現在來講就是坐了火箭,一坐上火箭那多快,一升空那太快了,就跟乘火箭是一樣的,所以容易。

    難與易比較的話,其他各宗難是「萬中難得其一」,一萬個人修普通法門,難得一個人成功。淨土宗「萬修萬人去」,一萬個人修,一萬個人都能去,去就是往生極樂世界。不過這裡要注意的就是說,所謂萬修,注意這個修,要如法而修,如果不如法而修也不行。怎麼如法而修呢?就是切切實實地正助雙修,這一定是萬修萬人去。

 樓主| 發表於 2015-2-12 18:31 | 顯示全部樓層
十四甲→丁.jpg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雪廬老人編表/徐自民老師主講
                  民國八十五年七月講於台中市佛教蓮社大專佛學講座

  第十四講表(吾人應有之警覺)

     最後這一張講表「吾人應有之警覺」,前面十三表把佛家的佛性、一般的教理、大乘的、小乘的、各宗的普通法門修的方法、淨土宗的教理與方法,都介紹過了;最後等於是佛經的流通分,要勸大家,我們沒有接觸佛法則已,既然接觸了佛法,而且是接觸淨土宗的特別法門,我們應該要有個警惕、警覺,所以這張表題目就是「吾人應有之警覺」,分四段來講。

     (甲)、世法之相

     第一段是「世法之相」,要明瞭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這個世間法現象。一個講「器世間」,就是前面講的宇宙,這個器世間是「不住的成住壞空」,這是講四劫。這個世間好不容易能夠成,成了到一個時候叫做住,這個住也不能維持太久,然後就是壞,壞到最後就是空,這就是四個劫的名稱,有成劫、有住劫、有壞劫、有空劫,這四劫。器世間就是這樣不住地,不住就是不停止,照「成住壞空」這一個循環不斷地在那裡演變。

     再說到「不停止的滄海桑田」,講成住壞空那個時間那麼遙遠,一般人就不大容易了解,可是就我們這個地球人類有始以來,現在人類歷史短得很,才有幾千年有文字記載的,文字記載的那些神話說有滄海桑田。根據中國神仙傳記載,麻姑修神仙修成功了,是個仙女,他說我們這個世間在東海這邊,三次變為桑田,同樣的桑田也變更好幾次為滄海,這是在神仙傳裡面講的。另外在其他的記載裡面,比如說幼學故事瓊林、佩文韻符(這是工具書)裡面都有記載,過去在海上有三個老人,這三位老人相遇,說我回憶我年輕的時候,我想滄海變成桑田,滄海變桑田變一次,我就投下籌碼,下了一籌,現在這個籌已經投滿了一屋子,想想看,這個滄海桑田變了多少次數。所以到後來有一句話題祝壽的詞「海屋添籌」,所謂海屋添籌就是海上老人他看滄海變成桑田,變了一次就投下一個籌碼,然後他這屋子裡邊籌碼都已經充滿了,表示祝賀一個人的壽命那麼長。另外有一個老人他說,我的老師吃了蟠桃,蟠桃的核子丟下來,只吃蟠桃,核子不吃,核子丟在世間堆成一座山,那個山就是現在那個崑崙山,那個山是很高的。想想看吃得那個核子已經是變得那麼高了。這三位老人講滄海桑田的故事。這故事說起來雖然是神話,實際上說起來我們這個世間就是滄海桑田。

     我是在民國四十二、三年這幾年之間在台北讀書,完了之後我又到外島幾年,然後五十幾年又在台北住過幾年,然後又到了中部,現在已經民國八十五年了。我到台北的時候這路找不到了,在台北那幾年,台北大街小巷我都熟得很,那一條路我非常熟悉,經過若干年離開那個地方,找不到了,房屋也找不到,路也不記得了,也不認識了,這不是滄海桑田嗎?再講時間遠的話,我是民國三十八年從大陸到台灣來的,三十八年初到台灣來之前,我故鄉是小地方安徽,我是民國三十六年就離開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前年我又回去那個地方,路也不對了,我自己小時候爬的、自己住的後面那個山,我印象當中自己描畫都描畫得出來,前年又回去,那個房屋都造到山上去了,山上先人的墓地找都找不到,必得要請人帶路。原來先人的墳墓距離房屋很遠的一段距離,現在這個房屋造起來,跟那個墓地差不多是比鄰而居了,改變得太多了,這都是滄海桑田。所以人世間都是這樣的,「萬法無常」,器世間是這樣。

    「有情世間」是什麼呢?講人生,「不斷的生住異滅」,生住異滅是講四相。就時間長的來講,我們這一個人生,我們生下來叫生。生下來逐漸成長,長到成年了,心理也好、身體也好,到了飽和點了,這叫住。各位現在就是住,還沒到飽和點,到三十就是壯年,一到壯年維持不到好久,很快要往下坡路走,那就慢慢變壞了,三十歲以後你想再繼續長嗎?不可能了,就住了。到四十五歲以後身體機能就慢慢退化,慢慢壞了。到最後那不就一死,不就空了嗎?人生整個生命來講生住異滅。再就短時間來講,一念之中就有生住異滅,我們講生滅,念念生滅,一個念頭就有一個生滅,這個生滅是簡單地講,講的完全就是生住異滅,念念當中都有生住異滅,這是「不住(不斷)的生住異滅」,就是四相。這個四相是有為法的四相,包括我們生命的現象,包括每一念頭都有短暫的在那裡變化的現象。我們不修道的人,這個四相能不能夠把握住?生命的四相沒有辦法把握,自己意念念念生住異滅也沒辦法把握,不修道、不了解教理,知道都不知道,怎麼能夠控制?所以儒家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了解生住異滅才能夠致知,生住異滅這個生滅現象不知道、不了解,他怎麼用功?因此,不住地生住異滅,「所以有六道輪迴」,「生死事大」。

     (乙)、人身

     第二段講到「人身」的切身問題,我們人身是最可貴的,雖然講教理的時候,身見是不能有的,不要執著身見,但是要瞭解,就修道這方面來講,我們還憑我們人身才能夠修道,所以「最貴」。為什麼呢?六道眾生唯有人道能夠接近道,人道才容易覺悟,人道才容易解脫。其他,你想在天道眾生一切是那樣享受,他發不起道心,也不容易那麼覺悟,覺悟必得要在世間,像我們人間來著,有很多很多的痛苦,有愛別離,有怨憎恚,種種的痛苦,才能夠覺悟,才容易接近道,這樣才容易解脫。

     還有其它三途裡邊,地獄眾生痛苦,苦得一點都沒有間斷地,他怎麼能夠近道?怎麼覺悟?怎麼能解脫?惡鬼道、畜生道智慧下劣,他怎麼能夠覺悟?怎麼能夠接近道?只有我們人道。再講阿修羅道瞋恨心那麼重,他怎麼能夠修道?所以餘道裡面,天道是耽樂忽視解脫,阿修羅道多瞋背道,三途裡面是昏昧多苦,沒有機會來修道。

     講到我們人的本身,多苦容易起覺悟,雖是苦,我們還有小安,小小的安樂能夠獲得修道。比如說雖然大家從小念書受到升學的壓力,這個不能說是不苦,現在考上大學是苦盡甘來,有些小安,才能夠學佛,沒有這種小安學不到佛的,所以能夠修道。再講最貴,只有人身最貴。

    「難得」呢,說幾個比喻。「機緣喻」,得人身就同「高山垂線穿鍼」,從阿里山上牽一根垂下來,這根針在阿里山山腳下,叫這根線把那個針穿起來,辦得到辦不到啊?還有「盲龜浮木伸頭」,太平洋大海裡面,有一塊浮在海面上的木頭,這木頭有個孔,要讓這個盲龜先把浮木找到,找到之後,頭再從木頭的孔伸出來,這樣難不難呢?我們要得一個人身,就像從高山垂線穿針,我們就是個盲龜。我們在六道裡的盲龜,在其他各道裡邊要得人身,就像從浮木裡頭伸頭一樣的,機緣就是這麼難。還有「量數喻」,量數的比喻,從大地上抓一把土,爪上這一點點土,跟大地上土的數量,究竟那個多那個少?那毫無疑問的。得人身就像手爪上那一點點土,數量那麼難得,大地上的土就像其餘各道那麼多,那就是說,我們一失了人身,就像歸於大地;得人身的數量少,就像手爪上土那麼少。

     再就時間的比喻--「時間喻」,天道、鬼道、地獄道世壽長。畜生道,就拿一個螞蟻來講,釋迦牟尼佛講經的道場,就是祗樹給孤獨園,給孤獨長者的名字叫作須達長者,須達長者在建造經舍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大弟子舍利弗就跟須達長者講:你這位長者過去多少尊佛來弘法的時候,你都是給他建造這樣的精舍,建立道場,現在釋迦牟尼佛來說法,你也給他建立道場。說給須達長者聽。另外舍利弗又告訴須達長者,你看地下有螞蟻嗎?馬上就遇到螞蟻,給舍利弗看到了,他告訴須達長者,你看這個螞蟻,你知道不知道牠的來歷?須達長者當然沒有舍利弗這樣的閱歷,他說我不知道。他就告訴須達長者,這個螞蟻牠墮落畜生道,變成螞蟻的時候,多少尊佛以來你跟他建立道場,這個螞蟻也在這個地方,當初他就在這個地方度了螞蟻的生命,已經有七尊佛修成佛,然後七尊佛出世,這個螞蟻的生命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生世世不能脫離螞蟻,到現在釋迦牟尼佛也出世了,七尊佛出世,牠還是沒有脫離畜生道,還是螞蟻,所以「七佛世仍蟻身」。一墮落畜生道,墮落三途,想出來的時候多麼不容易、多麼難。生到天上,天上享福,然後再到人間來再造業又墮落三途,那也是那麼難。因此我們得了人身,真的是大幸,難得的大幸。

     (丙)、佛法

     第三段講「佛法」,人身難得,我們得了。再呢,一般高僧大德告訴我們佛法「難聞」,為什麼?因為佛是佛寶、法是法寶,聞到佛法,得了法寶,是太難了,太寶貴了,所以佛法是「為寶」。為什麼為寶呢?佛法是教我們眾生「破迷啟悟」的,我們在這個世間,那一個眾生不是迷惑顛倒的?沒有佛法,我們怎麼能夠開悟?佛法能夠教我們破除迷惑,啟發我們覺悟。這還不算,悟了之後我們能夠按照佛法來修持,讓我們「離苦得樂」。能夠離開苦、得到樂,可是這個佛法難聞,不是人人一生下來就聞到佛法,現在世界上宗教那麼多,信佛法的究竟只是一部分的。所以得了人身,不遇佛法的還是很多;遇到佛法不真也很多。現在外道已經變得合法的宗教了,這個宗教沒有變成合法之前,都是在地下活動的。我們老師剛剛一到台灣來的時候,他老人家很謙虛,絕不會因為自己懂得佛法很多,他要先到各地方聽一聽,外道也講金剛經、也講這個經、也講那個經,老師去聽,首先聽他解釋金剛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他怎麼講?般若波羅蜜就是那個鳳梨,那個波羅長了多少啊?那個吃起來味道多甜?我們老師一聽,阿彌陀佛,回來了。這一部金剛經是佛說、是真的,但是被外道一解釋就完了,絕對把他曲解了,聞到這個佛法就絕對不是真法,「不遇不真」。還有「不解」,就算講到真法,那金剛經好不容易,如果容易懂的時候,何必等到六祖惠能大師真正悟得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證明是大徹大悟,然後五祖才跟他講金剛經?證明金剛經不容易了解的。我們現在一聽到,自己看,或者聽人家一講,我們就明瞭了?沒有那回事情,不容易了解的。就算小部頭的經,八大人覺經也不那麼容易明瞭,阿彌陀經是更不容易的,阿彌陀經說起來比金剛經更難,不容易的。「不信」,還有就是佛法講了,又瞭解了,有一天你就發現佛理完全了解了,對於特別法門難信,不容易相信。現在各位好不容易也遇到真法,也了解,也信了,這是大幸,「聞為大幸」。所以古人講「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趕快要覺悟,這個法門一定要學。

    (丁)、四馬警喻

     最後這一段「四馬警喻」,四馬是雜阿含經裡面講的。阿含經有四阿含經,其中有雜阿含經。說比喻有四等馬,第一等馬呢,騎在馬身上的這個人,拉馬鞭子,一揚鞭子,馬一看這是叫我跑快一點,趕快就馳了,馳就是趕快就跑了,見到鞭影子就跑了。二等馬呢?鞭子揚起來,牠不看,牠不知道怎麼回事情,必得鞭子輕輕地接觸馬尾巴,牠才知道這是叫我跑的。為什麼馬尾巴呢?馬平常慢慢走的時候尾巴垂下來,馬一起跑的時候尾巴翹起來,(看畫馬圖就知道),牠就跑了。第三等馬,這個也不算,騎在馬上,馬以為拿這個鞭子跟我開開玩笑,牠不了解,前面是馬鞭子,後邊抓著杖,必得用那個杖打牠幾下,小侵,打牠幾下,牠感覺有點痛的感受,這個時候牠才跑,感覺正在打牠了,牠才跑。第四等馬,牠害怕或者是力量不夠,打牠也不行,必得用鐵椎子。古時候騎馬,這種馬是衝鋒陷陣作戰用的,騎馬穿著馬靴,馬靴兩邊釘著鐵釘子,騎馬的人兩腿一夾,馬肚子上被鐵釘子一椎的時候,痛得不得了,如果用力過猛,椎的出血的時候,牠刺傷了才著路,這樣牠才敢跑路。這種修行人,智慧程度最下等,最下等的人也就不錯呀,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他還是在等之內的。還有不列等的,不列等的馬是怎麼樣的馬?

     第一等馬,自己想,世間、器世間、滄海桑田不住地成住壞空,人有生住異滅、六道輪迴,一講他就明瞭了,第一等馬。第二等馬這個不算,必得要自己對於那世間痛苦要有所體驗的。第三等的時候,小小的體驗不算,必得要受到很深的挫折,給他刺激,讓他很深的感受。第四等的,就算是不小的挫折還不算,過了一段他又忘記了,第四等必得要他遭受到家破人亡,自己得了重大的疾病,到了死亡邊緣的時候,這種人讓人家告訴他佛法,他才能夠覺、能夠修,能夠這樣也就不錯啊。就有那些人,隨時家破人亡,隨著自己到死的時候,快死了他還是不修,這種還是有的。

     我們現在自己看一看,自己看看是那一等馬?學佛的人,慶幸自己,多少是自己有點善根,沒有些善根的時候,人身得不到,佛法聞不到。聞到佛法後,自己跟那四匹馬比一比,我們一聞就相信了,就肯這樣修,絕對是第一等馬,成就一定沒有問題。難信法門,能夠相信,照著這樣信、照著發願、能夠修持、不斷地修持。看到人世間一切天災人禍的苦難,當一個鏡子,反過來自己看,隨時讓我們了解苦集滅道,苦集這個道理天天擺在我們眼前。我們得了人身,聞到特別法,不學那是可惜啦,所以大家這樣一想,我們得人身,大家都有善根,好不容易的。

     十四講表跟大家講完了,恭祝大家,接觸佛法的時候,一直是精進不退,在這個世間是不退,到極樂世界一定是能夠不退,一生就能成功,前途無量,光壽無量。各位回到學社,跟新的學員研究,十四講表是個基礎,一方面自己研究,一方面就拿十四講表跟他好好研究,當學術活動。跟他們研究的時候,時間不受限制,可以慢慢地多舉些例子,按照同學們所了解的,一層一層地跟他們研究,這樣各位自己就是在行菩薩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9 23:26 , Processed in 0.038116 second(s), 16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