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5049|回復: 1

蔡禮旭:修身、修行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1-23 15: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蔡禮旭老師.jpg


蔡禮旭:修身、修行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

 接著我們看下一個德目,第八是「謹慎」,一百三十三句:

  【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這一句話在《尚書》當中,這句話的意思彰顯了聖人跟狂人,『狂』就是一般凡夫俗子,其實只是一念之間而已。因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明德。孟子也說「有為者,亦若是」,就是每個人都有,只要肯下決心、下功夫的都能恢復明德。人人都有聖明的本性,但一旦邪念生起,妄念生起,這『罔念』。而且這邪念、妄念起來了又相續不斷,貪念、傲慢、嫉妒這些念頭一個接一個。那人他這個聖明的本性,就被習性給障礙住,而且就被這些煩惱所纏縛住了,就「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但是假如他能下定決心克制自己的妄念、邪念,保持住正念,那他就能從凡夫變成聖人。本有明德、本性一定可以恢復,但是這得要下真功夫,不能再隨順妄念跟習氣。人能時時保持正念他就是戒定,保持正念他就不會說錯話、做錯事了。定到一定程度,定就開智慧,因戒得定,因定生慧,生慧就是恢復圓滿的智慧、德能。所以這一段話也告訴我們,一個人修身從根本下手,就是起心動念,就是對治貪瞋癡慢疑這些妄念、習性。體會到這裡了,修行就不是裝一個樣子給人家看,得在自己的念頭當中不自欺。

  古代有一個人叫曹鼎,他是明英宗的大臣,最後做到英宗的宰輔,屬於宰相這個身分的。他在當一個地方的派出所所長的時候,抓了一個女子,這個女子非常漂亮,他動心。他自己洞察到自己動心,他趕緊一直寫字寫「曹鼎不可」。寫了這四個字然後拿火把這四個字燒掉,燒完以後再寫一條,曹鼎不可,整晚寫了幾十遍「曹鼎不可」,寫到天亮,天亮了他自己也調伏了這個欲念。古人這很有修養的人,在面對境界的時候他不敢掉以輕心,所以「狂克念作聖」,重要。我們有時候都會覺得:沒問題了,我有把握。那是還沒遇到境界,我們有時候是很容易會錯估自己的狀態。你看《論語》裡面子貢說,我不願意人家這樣對我,我也不會這樣對人的。孔子馬上提醒他,「賜也,非爾所及也」,你剛剛講的境界,不是你做到的境界。所以我們在看這些例子,是提醒我們不要掉以輕心,隨時要戰戰兢兢對治邪念。

  在宋朝有一個榜樣很好,趙閱道先生(趙拚),他是鐵面御史。他每天都會把自己的念頭、所做的事情寫下來,昭告天帝。假如覺得很羞恥不敢給天地講的,他就不敢起這個念,不敢做這個事情,每天這樣焚香告帝。所以他對治自己的習氣,是這樣下功夫,時時如有天地鬼神在側,他後來功夫很高,他是坐著沒有絲毫的病痛就善終了。所以古人他在念頭上下功夫,念頭剛起來,他那個情欲、習氣還沒有整個爆發,他只有一個念頭剛起來,這個時候就懂得用力去調伏它。這用力微,收效非常大,所以這叫防微杜漸。以後我們邪念一起來,趕緊去讀《弟子規》,趕緊聽經、讀經,就把這念頭給伏下去,就不可能有錯誤的言行。

  在歷史當中很多讀書人,真的還沒有在念頭當中下功夫,然後自己還看不到問題。像有一個俞麟,人家都稱他孝子,他功名都考不上,後來才了解到他被人家稱孝子,可是內心裡面對父母還有埋怨。這就不是在念頭當中下功夫,在相上下功夫,內心對父母有埋怨這叫腹誹,那是折自己的福。而且他被人家稱孝子,事實上不是孝子,都在折福,這個叫「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你這個名聲也是福報,你沒有那個德行,被人家這麼稱贊,這個福報都在折損掉。

  另外俞淨意公他也是積德行善幾十年,到四十七歲窮困潦倒,他也不覺得自己錯。他還每年寫疏文:怎麼上天對我是這樣的待遇?最後仙人指路,點出了他的問題,意惡太重。意念裡面貪念、淫念、褊急念、嫉妒念,高己卑人是傲慢,憶往期來是貪婪,都想寄望未來。明理的人欲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哪去寄望未來?還有恩仇報復念這瞋恚心很重,有仇必報,都記在心裡。「意惡太重,專務虛名」,都是做給別人看的,不是發自自己的至誠慈悲的心。「滿紙怨尤,渎陳上帝」,都是怨天尤人,這是對聖賢、對天地的不尊重。所以從這些事例也給我們很好的啟示,修身、修行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而且對自己的習氣,要趕盡殺絕,寧可損性命都不忘失這個正念。連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這樣才能「狂克念作聖」。

  摘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六十九集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31/307766.html

 樓主| 發表於 2016-1-15 16:22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們必須安心定志、神識清明,要時常寂靜默然,不要隨意以妄心開口議論,更不能放縱自己耽溺於酒色,使自己遲滯在六道輪迴當中。所有熱衷於世俗的生活,會阻擋自身修行的親友,都是不利的因緣,應當遠離;所以,修行人應當善學出離,盡量不要安住於世俗之中,而到隱密無人的地方,尋找真正清淨而沒有逆境的地方修行,與所有不利的緣起絕斷。不要攀著那些不利於修行的因緣,千萬不能自已毀滅目己,這是我蓮華生誠懇衷心的囑咐。

沒有人希望自己是不幸福的,因為我們的內心深外是喜愛自己的,但是千萬不要沉淪於自利的行為之中.不過,我們修行人開始修持的時候,不要急著說要利他.因為在初始我們尚不具足那樣的能力;所以應當使自己先修行具力之後,再來幫助他人,這樣才能夠有所成就。

因此,我們平常應當抑制自己的妄念,但是見地卻要十分寬廣。我們要斬斷所有的臆想妄心,讓自己安住在禪定三昧之中。所有胡思亂想的心性要立即斷絕,讓我們的修行如須彌大山一般安穩,安住在光明體性,永不動搖。

一位真正的修行人,應該樂於獨處,如果只喜歡與他人相處,是難以獲得殊勝功德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5-2 18:19 , Processed in 0.027415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